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魚腥草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魚腥草俗稱豬鼻孔、側耳根, 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敲菜的根或全草。 魚腥草味辛, 性寒涼, 能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除濕、健胃消食。 《名醫別錄》謂:主蠼螋溺瘡。 《滇南本草》謂:治肺癰咳嗽帶膿血, 痰有腥臭, 大腸熱毒, 療痔瘡。 《本草綱目》謂:散熱毒癰腫, 瘡痔脫肛。 《醫林纂要》謂:行水, 攻堅, 去瘴, 解暑。 療蛇蟲毒, 治腳氣, 潰癰疽, 去瘀血。 《嶺南采藥錄》:葉:敷惡毒大瘡, 能消毒;煎服能去濕熱, 治痢疾。

臨床上魚腥草主要應用於三個方面:一是用於肺熱咳嗽、痰黃而稠, 可與黃芩、貝母、知母等藥同用。 二是用於熱毒瘡瘍, 常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煎服, 也可研磨外敷。 三是用於小便澀痛, 能有效擴張腎血管, 起到利尿的作用。

藥理研究表明, 魚腥草主含揮發油、癸醯乙醛魚腥草素等多種成分, 對各種致病桿菌、球菌、流感病毒、鉤端螺旋體等有抑制抗菌作用, 並能提高人體免疫調節功能。

國外還從魚腥草中分離出一種防癌抗癌物質;除對胃癌有效外, 並對中晚期肺癌、絨毛膜癌、惡性葡萄胎、直腸癌也有一定的治療調整作用。

魚腥草也可作為蔬菜食用, 生食最佳, 其香氣獨特, 口感別具, 風味適口可人。 涼拌佐餐使人大開胃口, 增進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也有炒食、煎湯、煮粥、燉肉的不同食療方法。 在日本, 魚腥草也受青睞, 除採用傳統漢方、藥膳食療外, 還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飲料等食品添加)等方式應用。 但魚腥草也並非人人適用, 脾胃虛寒者、易患風寒感冒者最好不要服用。 先介紹幾則驗方。

肺膿瘍:魚腥草30克, 桔梗15克, 水煎服或研末沖服。

痢疾:魚腥草20克, 山楂炭6克, 水煎加蜂蜜服。

習慣性便秘:魚腥草5~10克,

用白開水浸泡10~12分鐘後代茶飲。 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 10天為1個療程。

感冒發燒:細葉香茶菜20克, 魚腥草16克, 水煎服, 或將上藥共研細末, 煎煮濾液濃縮, 並與細末混合壓片, 每片0.3克, 每日3次, 每次3~4片, 小兒酌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