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引入活水美“古塘”

漫步在“古韻詩香”的古村, 一幢幢錯落有致的古屋民宅, 古老斑駁卻不乏生氣, 傍水而建的澤隨村, 讓人感到寧靜、輕鬆的悠揚。 繞著村頭的上下塘走上一圈, 更有“湖光蕩漾柳連堤, 夾岸窻扉映水湄;閑看錦鱗吹浪起, 憑欄頓作濮濠思”的詩情畫意。

上下塘, 位於塔石鎮澤隨村入口, 正如其名, 一上一下, 共有兩部分組成, 上塘現有2.5畝, 下塘現有2畝, 靠村內側的面積大稱為上塘, 靠村外側的小稱為下塘, 兩塘中間有溢壩口, 塘水可以從上塘流入下塘。 池塘形狀及像“太極魚”, 是兩口頭首對靠的八卦“太極魚”塘, 村民主任徐躍成說:“原來的下塘有4畝, 新農村建設以來, 村裡新建道路, 上下塘沿邊填埋了一部分, 塘也就縮小了。 ”

隨著村裡發展人口增多, 村民們的生活垃圾也開始“伸向”這口塘, 慢慢變成了一處只進不出的死水塘。 “記事起就在這裡, 小時候水其實還挺乾淨的,

”在塘邊生活了60年的張大伯回憶道, “後來啊, 大家開始養豬、家裡的廢水污水都隨便倒, 我住在這邊上, 總能聞到臭味但又沒什麼辦法。 ”

去年開始, 村裡重新給上下塘進行清潔改造, 投資了200多萬, 一邊結合著古村進行塘邊修繕, 一邊為上下塘引進活水,

對兩口塘徹底清淤, 引入活水, 讓原來的死水塘變成活水塘。 從尖山壟水庫引水, 看水質情況, 基本每個星期都會進行一次換水。 徐躍成告訴記者, 現在整個村的水都來自那裡, 去年年底完工後, 往塘裡投了10多斤景觀魚魚苗。 現在全村開展污水治理, 實施雨汙分流, 生活污水也不會直接排入塘中。 為了維護上下塘的清潔, 村裡也有專門的保潔員巡邏、清理。 “只要水髒了, 有漂浮物出現, 村裡就立馬會有人過來打撈, 很及時。 ”世代都居住在此的徐富元站在塘邊, 一邊欣賞著這家門口的“美景”一邊說道。

高牆深院倒映在水中, 一風吹過, 村民家養的鴨子紛紛跳入上塘中閒遊, 打破了這番平靜水面。 在陽光的掩映下, 粼粼波光顯得特別耀眼。

塘水變清了, 整個古村也猶如塘邊石盆裡種的圓幣草般煥發出勃勃生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