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鶴盛有位老人家自編方言段子,行走大街小巷只為做一件事

各位村民請注意,

衛生工作很重要,

只要左鄰右舍齊動員,

衛生工作一定能做好。

如果天光起大早,

門前門後衛生一定掃……”

在清晨7點半至10點半, 如果在鶴盛鎮鶴盛村, 你准能聽到這樣的宣傳聲。 聞聲尋去, 只見一位60多歲的老人, 頭戴小紅帽、肩套紅袖章、手拿小喇叭, 穿梭在鄉村小道上。 這位老人便是鶴盛村義務宣傳員謝品文。

行走在鶴盛村的義務宣傳員

畫面一

家門口, 幾位大媽們聚在一起, 邊聊天邊摘菜, 菜葉丟了一地。 早餐店門口, 有垃圾桶, 但垃圾、油漬隨地都是, 混著路人雜亂的腳印。 老煙民邊走邊抽, 深吸完最後一口, 兩指一彈, 煙蒂滾到路邊。

畫面二

家門口, 大媽們聚在一起, 邊聊天邊摘菜, 髒菜葉隨手收好。 早餐店門口, 顧客隨手把紙巾扔進垃圾桶。 老煙民捏著“煙屁股”, 也願意多走幾米, 往垃圾桶劃了個抛物線。

這是兩組截然不同的畫面, 記錄的卻是同一個地點。

兩個月時間, 鶴盛村的文明衛生情況發生了極大轉變。 改變, 源自村義務宣傳員謝品文。

謝品文, 鶴盛鎮鶴盛村人, 今年69歲。 之前一直在北京做生意, 直到近些年才回到故鄉。 他回憶, 剛回到家的時候, 村裡的環境卻不盡如人意。 有的村民將生活垃圾隨便往外倒, “你倒我也倒”就形成了垃圾點, 田邊、路邊隨處可見散落的垃圾。 今年6月, 正值鶴盛鎮開展省級衛生鎮創建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為了家鄉的建設出一份力, 謝品文主動找到了鎮裡和村裡, 毛遂自薦當起了義務宣傳員。

村裡為他提供了喇叭、志願者服裝, 每天早上3個小時, 他穿梭在鶴盛村的大街小巷, 挨家挨戶向鄉親們宣傳衛生保潔。 有些村民不聽勸, 他就拿出年輕時候跑生意的那股韌勁, 一遍又一遍, 一天又一天, 不厭其煩做思想工作。 一些村民玩笑說, 村裡又不給你開工資, 何必這麼積極?謝品文認真地說:“不為別的, 自己住得也舒服, 還要為子孫後代考慮呢!”

義務宣傳苦與樂

謝品文自創的方言段子,

風趣生動, 富有濃郁親切的鄉土氣息, 不僅朗朗上口, 還讓人聽了記憶深刻。 誰能夠想到他只有小學3年級的文化程度。 為了能夠讓宣傳內容更加豐富, 讓村民聽得懂又喜歡聽, 謝品文苦思冥想, 每編好一句, 先說給家人聽, 然後再說給幾個老朋友聽, 讓大家提意見, 反復修改, 直到大家都說“好”了。 “這些宣傳語與其說是我編的, 不如說就是農民自己的心聲。 ”謝品文說。

說起自己第一次上路進行宣傳, 謝品文任然記憶深刻。 雖然事先反復背誦牢記了宣傳語, 但透過喇叭喊出了的話, 任然磕磕碰碰。 一路上, 他都能感受到村民在背後指指點點, 有些不客氣的跟在他身後大聲說, “這人是癲的, 大熱天出來做這事”, “這人想出名想瘋了吧!”……就連他的親朋好友都勸他不要做,

怕倒楣。 正是村民的這種不理解, 讓他看到了衛生宣傳的任重道遠, 排除羞燥、灰心的情緒, 謝品文開始了他的義務宣傳員生活。

週一到週五, 在鶴盛村範圍內開展宣傳, 週末的時候, 他則會自費包車到上壪、下家嶴、填垟等沿路沿線的重點村莊進行宣傳, 一個村一個村走過去。 為了提高效率, 他爭取一天多走幾個村, 直到下午2點再坐車回家。 除了在各村之間進行宣傳, 他還義務前往龍灣潭、石桅岩等景區向遊客開展勸導, 每每看到遊客對他豎起大拇指, 謝品文就感覺自己做的一切都值了。

“衣服濕了幹, 幹了又濕, 不過也都習慣了。 ”謝品文笑著說, 這個夏天, 39℃、40℃是常態, 在水泥路上站久了, 鞋底都會發燙,他已經穿壞了3雙鞋了。

兩個月時間讓鶴盛村更文明

“都是鄰居,老被他說,臉上也掛不住,不至於鬧矛盾,只能改了!”一位正在往垃圾桶倒垃圾的大媽對記者說。“衛生搞好了,大家都有好處。謝品文作為普通的村民,進行文明宣導時,用實際行動影響村民,可以減少抵觸心理,效果也更為明顯。”鶴盛村村支書謝定聚介紹,原先,村裡聘請了6名清潔工定期清理衛生,再加上村兩委和黨員共40多人組成志願者服務隊,定期開展環境整治。可時間不長,依舊恢復垃圾滿地,污水橫流的衛生狀況。

可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但謝品文擔任義務宣傳員後,他不罵也不罰,卻和你家長里短地先聊一聊,再請你把垃圾收一收,效果蠻好。如今,行走在鶴盛村,村道整潔乾淨,更令人可喜的是,村民養成了自覺愛護家園的習慣,不再亂丟垃圾,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正值中小學開學,謝品文最近起得更早了,6點半,他就要到學校門口,向孩子們宣傳環境衛生治理的觀念:“鶴盛是個好地方,山青水秀好風光,三畝良田繞半月,兩條溪流圍繞村……”。

為老人家的堅持點贊!

鞋底都會發燙,他已經穿壞了3雙鞋了。

兩個月時間讓鶴盛村更文明

“都是鄰居,老被他說,臉上也掛不住,不至於鬧矛盾,只能改了!”一位正在往垃圾桶倒垃圾的大媽對記者說。“衛生搞好了,大家都有好處。謝品文作為普通的村民,進行文明宣導時,用實際行動影響村民,可以減少抵觸心理,效果也更為明顯。”鶴盛村村支書謝定聚介紹,原先,村裡聘請了6名清潔工定期清理衛生,再加上村兩委和黨員共40多人組成志願者服務隊,定期開展環境整治。可時間不長,依舊恢復垃圾滿地,污水橫流的衛生狀況。

可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但謝品文擔任義務宣傳員後,他不罵也不罰,卻和你家長里短地先聊一聊,再請你把垃圾收一收,效果蠻好。如今,行走在鶴盛村,村道整潔乾淨,更令人可喜的是,村民養成了自覺愛護家園的習慣,不再亂丟垃圾,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正值中小學開學,謝品文最近起得更早了,6點半,他就要到學校門口,向孩子們宣傳環境衛生治理的觀念:“鶴盛是個好地方,山青水秀好風光,三畝良田繞半月,兩條溪流圍繞村……”。

為老人家的堅持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