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農人”的農業致富路——記“分享收穫”農場創始人石嫣

在順義龍灣屯鎮柳莊戶村, 有位號稱是“新農人”的姑娘。 和一般的農民一樣, 她整日在田間地頭和蔬菜大棚、雞舍豬圈打交道;要說她是農民, 這姑娘又有些特殊, 她可是位清華博士後。 她就是 “分享收穫”農場創始人石嫣。

2008年, 讀博期間, 石嫣被公派美國農場務農半年, 她成為國內第一位公費去美國務農的學生。 正是這段經歷, 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地升”農場, 石嫣對歐美流行的社區支援農業模式充滿了興趣。 “學了這麼多年農業, 我都沒踏進過農田, 甚至不知道農作物是怎麼種出來的,

這樣下去, 讀完博士又有什麼用呢?”

社區支援農業模式, 提倡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直接連接, 是一種“共擔風險、共用收益”的友好互助模式。 2009年回國後, 石嫣將這種模式引入位於海澱區人民大學的產學研基地, 並將該基地改名為北京小毛驢市民農園。 一時間小毛驢市民農園吸引了不同身份群體的廣泛參與, 在北京市乃至全國各地、世界生態農業領域引起了強烈關注, 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2011年, 石嫣完成中國第一份關於社區支援農業模式的博士論文——《替代食物系統的信任機制研究》, 然後進入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做博士後研究。 2012年, 她在通州區又成立了運營社區支援農業模式的“分享收穫”農場。 截至目前,

“分享收穫”已經服務北京1000多戶會員, 並在福建、寧夏、四川、山東等有多個合作基地。

2013年, 石嫣牽頭成立了“大地之子”專案。 她希望通過大地之子學園以食農教育為目標, 更好地將城市家庭與農業和土地連接在一起。 截至目前, 參與“大地之子”專案的學生有數千人, 並且先後與博識幼稚園、清華大學附小、順義國際學校等建立合作關係。 一方面, 分享收穫的食農教育老師可以到學校課題授課並協助學校開闢校園菜地;另一方面, 學校師生也可以到大地之子學園現場開展教學, 近距離接觸食物來源。

自2008年底回國後, 石嫣每年進行數百場公開講座, 在全國各地宣傳社區支援農業模式。 石嫣還常宣講說:“每5戶消費者加入, 就可以讓一畝土地脫毒;每10戶消費者加入,

就可以讓一個農民有機耕作;每100戶消費者加入, 就可以讓5個年輕人留在鄉村工作;每1000戶消費者加入, 就可以有一個更可持續的鄉村。 ”

受她影響, 截至目前, 國內已經先後成立了近500家運作社區支援農業模式的農場。 石嫣至今發表過20餘篇有關農村發展的論文。 2015年, 她被授予農業部中青年幹部學習交流活動“新型職業農民在路上”專題二等獎。 今年, 她入選共青團中央及農業部選出的“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 並在順義區註冊成立了生態農業社團法人協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