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消化系統疾病臨床表現

2018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消化系統疾病臨床表現(一)

一、口炎

1.鵝口瘡 本病特徵是口腔黏膜表面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 初呈點狀或小片狀。 可逐漸融合成大片, 不宜擦去, 強行擦拭剝離後局部黏膜潮紅、可有滲血。

2.皰疹性口腔炎 多見於1-3歲嬰幼兒, 傳染性強, 發熱, 牙齦、舌、唇、頰黏膜等處出現散在或成簇的小皰疹, 水皰迅速破潰後形成淺潰瘍, 上面覆蓋黃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 有時累及上顎及咽部。 與由柯薩奇病毒引起的皰疹性咽峽炎鑒別。

3.潰瘍性口腔炎 初起時口腔黏膜充血、水腫, 繼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爛面或淺潰瘍,

散在或融合成片, 表面有纖維性炎性滲出物形成的灰白色假膜, 易拭去, 但遺留溢血的創面。

二、慢性胃炎 多數為上腹部隱痛或不適、反酸、上腹部飽脹、暖氣、食欲缺乏、噁心、嘔吐等, 少數病人有嘔血與黑便。

三、消化性潰瘍

1.上腹痛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症狀, 胃腸道消化道不良的症狀, 全身症狀消瘦、貧血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症狀。

胃潰瘍 疼痛部位在劍突下正中, 疼痛常在進餐後0.5-1小時出現, 持續1-2小時後逐漸緩解, 下次進餐後疼痛復發, 其典型節律為進食-疼痛-緩解。

十二指腸潰瘍 疼痛為饑餓痛或空腹痛, 其疼痛節律為疼痛-進食-緩解。 臨床上少數潰瘍病人可無症狀, 稱為“無症狀性潰瘍”, 這類病人首發症狀多為嘔血和黑便。

2.併發症 出血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併發症;穿孔;幽門梗阻;癌變。

四、潰瘍性結腸炎 誘因多為感染、精神刺激、勞累、飲食失調。 消化系統為腹瀉, 常有裡急後重感覺。 輕中度腹痛, 排便後疼痛可減輕。 重者可有明顯腹膜刺激症, 對於重病人應警惕中毒性結腸擴張、腸穿孔的發生。

五、小兒腹瀉

不同程度脫水的臨床表現

輕度中度重度

失水占百分比3%~5%5%~10%>10%

精神狀態略煩躁煩躁或萎靡昏睡嚴重昏迷

皮膚彈性稍差差極差

口腔黏膜稍微乾燥乾燥極乾燥

眼窩及前囟稍微凹陷明顯凹陷深凹陷, 眼瞼不能閉合

尿量稍微少少無

不同性質脫水的臨床表現

低滲性等滲性高滲性

血鈉(mmol/L)<130130~150>150

口渴不明顯明顯特別明顯

皮膚彈性極差稍微差尚可

血壓明顯下降下降正常或稍低

神志嗜睡或昏迷萎靡煩躁或驚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