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澤曲草原,酥油如山奶如海

青海新聞網訊 初秋的澤曲河畔, 廣袤的草原已微微泛黃, 牛羊似落地的繁星灑在青黃的牧場, 澤曲草原正值酥油如山奶如海的時節。 8月28日, 牧人們笑意盈盈迎來了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 來自甘肅、四川、寧夏、內蒙古、雲南、西藏、新疆及我省兩市六州的農牧系統領導和專家近200人齊聚澤曲河畔, 觀摩澤庫縣立起有機生態畜牧業“國”字品牌的成功做法, 學習探討草原牧區生產生態協調發展的實踐經驗。

來自祖國各大牧區的精英和專家齊齊踏上自家牧場取經學習, 這對世居這方沃土的諸多牧人來說是無比驕傲和自豪的。

走進每一個觀摩點, 身著盛裝的牧人神采奕奕、自信滿滿地迎接觀摩團, 為遠方的客人介紹自己的產業, 展示家園在綠色、有機、健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上取得的累累碩果。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 坐擁萬頃肥美牧場, 作為“澤庫犛牛”、“澤庫藏羊”等一大批有機畜產品的原產地, 作為為數不多的零工業污染純牧業縣之一,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以縣為單位評定的有機畜牧業基地, 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有機生態畜牧業可謂天賦異稟。

秉地理之賦, 承改革之風, 5年前, 澤庫縣自上而下同心戮力, 積極順應政策導向, 市場綠色需求,為“打造高原生態有機品牌, 提高農畜產品附加值、加快建設黃南州有機畜牧業示範試驗區”,

借助國家和省上以草定畜、退耕還林草、草原生態獎補機制、遊牧民定居等一系列政策, 探索開發出一批獨具特色的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樣板產業。

拉格日合作社——闖出了“金子招牌”

還記得今年初, 時令接近新春, 記者在澤庫縣假日賓館見證並感受著拉格日村牧民豐收的喜悅, 欣喜地托起相機定格他們按股份紅的歡欣場面——看著前排長條桌上高高摞起的現金, 舉起標注著紅利數額的紅色牌匾, “股民”們的歡聲笑語熱鬧了澤曲草原。

“合作社已經完全上了軌道了, 去年分紅394萬元現金, 今年能分更多!”澤庫縣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俄多自信滿滿。

純收入從2012年的51萬元到2013年的54萬元,

2014年的272萬元, 2015年的351萬元再到去年的493萬元, 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節節攀升, 標誌著生態畜牧業這條路他們走得通、走得穩、走得好!

“拉格日模式”能夠在生態畜牧業這條路上闖出金字招牌, 得益於一個“變”字, 觀念的轉變誕生出新的思路, 新思路演繹出新的生產生活方式。 “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牧民變股民的新思路成就了拉格日村的華麗蛻變”澤庫縣畜牧局幹部萬瑪多傑說。

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2011年成立以來, 實踐中摸索出這樣一套經營方式:以草地和牲畜入股組建合作社、牲畜分群飼養、草地劃區輪牧、社員分工分業、牛羊統一銷售、用工按勞取酬、收益按股分配。 循著這套充滿創新性的理念步步前行,

到今天, 拉格日村牧民的腰包鼓起來了, 牲畜膘肥毛色亮, 世代賴以生存的草原上牧草越來越茂盛。

如今, 頭戴國家級示範社、青海省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試點社等多重光環, 合作社正大步邁向全國, 邁向世界市場。

萬畝飼草料基地——抗災自救的寶庫

在和日鎮廣袤無垠的牧野上, 機械隆隆的轟鳴聲打破了草原的寂寥, 牧人們操作著收割機和打捆機, 三倆成組, 在沒膝高的牧草中穿梭作業, 他們一路開過, 一個個圓柱形的牧草大包便“誕生”了。

“這裡以前是棄耕地, 一度成為春季風塵的主要來源。 現在種了牧草, 既保護了生態, 又解決了部分地區飼草料緊缺的問題, 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草管員鬥尕傑布介紹道。

秉承“以草定蓄, 草蓄聯動”的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理念, 2015年, 澤庫縣又將改革的目光投向了寧秀鄉、和日鎮、巴灘牧場扎眼的棄耕地。 兩年來, 在5000公頃棄耕地上種植了1467公頃多年生牧草和3533公頃當年生牧草, 實現了當初緩解天然草場壓力、提升抗災保畜能力、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性設計。

以牧戶為主體, 由政府集中扶持, 由草專隊提供技術指導, 由合作社負責種植的澤庫縣萬畝抗災自救飼草基地將5000公頃草場化整為零, 並建立責任層層落實的管理機制, 為每個分區設立一名草管員, 在短短兩年內徹底解決了澤庫縣東部地區飼草短缺的難題。

有了萬畝抗災自救飼草基地的有力支撐, 澤庫縣東部合作社在西部地區發展飼草基地, 西部合作社在東部地區發展畜產品加工的“以西補東,聯合發展”的步履變得異常輕盈,穩健。

澤雄黑帳篷部落——遊牧文化旅遊的名片

說起和日鎮東格日村,對澤曲草原有些許瞭解的人便會聯想到草原深處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黑帳篷部落。

走近依山傍水的澤雄黑帳篷部落,遠處的畜群仿佛星星點點的野花點綴著山巒,再看近處,目光便被那頂巨大的黑帳篷吸引而去,驚訝之餘,讓人不禁想打聽它這般龐大的“體格”裡面到底有怎樣的內容。“這是我們這裡22頂黑帳篷中最大的一頂,高4米,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是由122根繩索、180對天窗扣、78個大小橛子和44根撐木組成的,整個公司現在有8名管理人員和22名從業人員”負責人柔旦介紹道。

觀摩者完全走進黑帳篷裡,欣賞民族傳統歌舞,品嘗著傳統美食,感受著古老遊牧民族生產生活的智慧,才發現這頂帳篷的特別之處其實不僅僅是在其龐大的“體格”上,更在於它承載著燦爛的傳統遊牧文化。

2012年,澤庫縣秉持建立民族文化先行區的理念,在東格日村遼闊的草原上,以公司+牧戶的經營模式成立了澤雄黑帳篷部落文化有限公司,以此繼承發揚黑帳篷文化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傳統環保觀念。

“黑帳篷部落發展到現在,一直堅持打造草原生態旅遊示範區,已經是名聲在外了。”澤庫縣畜牧局經管站站長萬瑪東智說。5年來,澤雄黑帳篷部落被國家農業部、青海省鄉村旅遊登記評定委員會分別評定為全國草原生態旅遊“一村一品”示範村和四星級鄉村旅遊點。

今天,在水草肥美,炊煙嫋嫋,牛羊歡暢的東格日村,澤雄黑帳篷部落將生態旅遊業與黑帳篷文化巧妙地交織融合起來,為牧民發家致富開創了一片新天,更為澤庫縣生態旅遊業鑄造出了一張金燦燦的亮麗名片。

天空雲祥霞豔,草原山清水甜。多年來,澤庫縣深耕天時地利的沃土,播撒生態畜牧業的種子,如今,澤被草原,已是他們豐收的時節。

西部合作社在東部地區發展畜產品加工的“以西補東,聯合發展”的步履變得異常輕盈,穩健。

澤雄黑帳篷部落——遊牧文化旅遊的名片

說起和日鎮東格日村,對澤曲草原有些許瞭解的人便會聯想到草原深處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黑帳篷部落。

走近依山傍水的澤雄黑帳篷部落,遠處的畜群仿佛星星點點的野花點綴著山巒,再看近處,目光便被那頂巨大的黑帳篷吸引而去,驚訝之餘,讓人不禁想打聽它這般龐大的“體格”裡面到底有怎樣的內容。“這是我們這裡22頂黑帳篷中最大的一頂,高4米,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是由122根繩索、180對天窗扣、78個大小橛子和44根撐木組成的,整個公司現在有8名管理人員和22名從業人員”負責人柔旦介紹道。

觀摩者完全走進黑帳篷裡,欣賞民族傳統歌舞,品嘗著傳統美食,感受著古老遊牧民族生產生活的智慧,才發現這頂帳篷的特別之處其實不僅僅是在其龐大的“體格”上,更在於它承載著燦爛的傳統遊牧文化。

2012年,澤庫縣秉持建立民族文化先行區的理念,在東格日村遼闊的草原上,以公司+牧戶的經營模式成立了澤雄黑帳篷部落文化有限公司,以此繼承發揚黑帳篷文化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傳統環保觀念。

“黑帳篷部落發展到現在,一直堅持打造草原生態旅遊示範區,已經是名聲在外了。”澤庫縣畜牧局經管站站長萬瑪東智說。5年來,澤雄黑帳篷部落被國家農業部、青海省鄉村旅遊登記評定委員會分別評定為全國草原生態旅遊“一村一品”示範村和四星級鄉村旅遊點。

今天,在水草肥美,炊煙嫋嫋,牛羊歡暢的東格日村,澤雄黑帳篷部落將生態旅遊業與黑帳篷文化巧妙地交織融合起來,為牧民發家致富開創了一片新天,更為澤庫縣生態旅遊業鑄造出了一張金燦燦的亮麗名片。

天空雲祥霞豔,草原山清水甜。多年來,澤庫縣深耕天時地利的沃土,播撒生態畜牧業的種子,如今,澤被草原,已是他們豐收的時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