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家發現多數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從左上順時鐘方向依序為:大猩猩幼仔、海南長臂猿、金頭獅狨、滇金絲猴、大猩猩和它4個月大的幼仔、成年大猩猩。 圖中左:白頸狐猴、圖中右:黑冠獼猴

● 我們人類的同伴——靈長類動物已陷入困境。

在一項史無前例大規模的研究中, 由31位靈長類動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分析了所有已知的靈長類物種, 判斷它們的生存現狀。 這些與人類最接近的物種狀況堪憂。

研究者發現:3/4的靈長類物種數量呈下降趨勢;而大約60%的靈長類物種正瀕臨滅絕。 由於農業、狩獵和採礦, 從大猩猩到長臂猿, 各種靈長類動物近幾十年的生存狀況明顯惡化。

安東尼•賴蘭茲(Anthony B. Rylands)是保護國際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 同時也是發表在《科學進展》刊物上的該項新研究的論文作者之一。 他說:

我認為, 如果不採取措施, 在未來50年, 會有相當多的物種滅絕。

杜克大學狐猴研究中心主任安妮•約德(Anne D. Yoder)並未參與該研究,

她說:

這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論文。 這並非危言聳聽, 狀況真的令人擔憂。

要對地球上每個靈長類物種做出評估挑戰巨大, 部分原因在於科學家不斷發現新的靈長類物種。 自2000年以來, 有85個新的靈長類物種已經得到確認, 使靈長類物種總數達到505個。

最近, 一個研究團隊描述了在中國發現的一種新的長臂猿。 賴蘭茲博士透露:已知至少有7個新的靈長類物種將於2017年公佈。

科學家能夠發現這麼多新的靈長類物種, 部分原因在於森林的不斷破壞, 使得人們更容易接近那些曾經距離遙遠的物種。

賴蘭茲博士說:

突然有很多人陷入恐慌, 他們意識到如果不能發現並描述這些物種, 那麼或許它們會消失,

而我們則永遠沒有機會瞭解它們。

新物種發現激增的另一個原因是:科學家已經開始研究靈長類動物的DNA, 發現一些靈長類動物群體有獨特的突變。

約德博士說:

有一些不同的物種已經存在了數百萬年, 儘管肉眼看起來它們是如此的相似。

她強調, 不幸的是, 這些由DNA發現的新物種, 其現存的數量少之又少。

這項新的研究對於靈長類動物來說也並非都是壞消息。

聖路易斯大學人類學家凱薩琳•麥金農(Katherine C. MacKinnon)也是該研究參與者之一, 她說:

生存狀況不錯的是適應性最強的物種而非超級專業化的物種。

但大多數物種並不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 每一個猿類物種(包括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猩猩以及19種長臂猿)都受到威脅,

而87%的狐猴物種也面臨著生存危機。 其他極度瀕危的物種包括厄瓜多爾的棕頭蜘蛛猴、尼日爾三角洲紅疣猴和因為撿起了攝影師的相機玩自拍而聞名的印尼冠獼猴。

麥金農博士說:

情況比我們10年前想像的還要糟糕。

她和同事發現, 很多人類活動都加速了靈長類動物的瀕危, 例如狩獵。 在非洲西部, 當地對於靈長類動物肉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賴蘭茲博士說:

在那裡, 森林依然存在, 但是, 當地人會獵殺跑出森林的所有動物。

實際上, 不僅僅是當地人想要獵殺靈長類動物。 大量靈長類動物的肉以及身體部位被運往了中國, 那裡有人錯誤地認為這些東西具有治癒疾病的能力。

賴蘭茲博士說:

中國從東南亞周邊國家進口了大量的靈長類動物肉,

這直接促使了整個地區靈長類動物數量的銳減。

為了發展農業而對森林進行的大規模破壞也使靈長類動物的生存遭到威脅。 在亞馬遜, 叢林正逐漸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畜牧場和大豆田;在馬達加斯加, 狐猴棲息的森林正逐步被稻田取代。

西方發達國家事實上也正推動著靈長類動物走向滅絕。 從甜甜圈、口紅到生物柴油燃料, 很多商品中不可或缺的是棕櫚油。 在東南亞, 森林即將徹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棕櫚油種植園。 而東南亞是世界上靈長類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甚至手機也會增加靈長類動物的生存危機。 在非洲中部地區, 礦工在雨林中挖掘一種叫作鈳鉭鐵礦的礦石, 該礦石用來製造手機電路。這些礦工為了謀生而發掘礦石。賴蘭茲博士說:

實際上,他們是依靠靈長類動物生活的。

人類活動已經導致了一些靈長類動物的滅絕,但很難確定滅絕的物種數量。馬達加斯加曾是重達350磅的大狐猴的棲息地。

雖然西方科學家們從來沒有見過這些不同尋常的生物,但化石記錄表明,2000年前人類來到此處定居之後,有17個狐猴物種滅絕了。

最近,紅疣猴在西非地區已經徹底消失。在過去25年間始終沒有發現它的蹤跡,可以說這個物種已經滅絕。在中國,一種被稱作白掌長臂猿的亞種可能也已經滅絕。

一些極度瀕危的靈長類物種的數量不斷減少,只剩下幾十個倖存者。它們的未來堪憂,因為多數都是生存在人類人口預計增長最快的地方。

例如:在馬達加斯加,人們可能會為了開發新的農田而不得不深入狐猴棲息地。約德博士說:

這是一個高壓鍋,找不到緩解壓力的方式。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們提出了很多阻止危機惡化的建議,值得一試。

最近的研究顯示,靈長類動物在自己所生存的生態環境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它們以葉子和果實為食,在樹木之間傳授花粉。而種子也可以通過靈長類動物的糞便得以傳播,從而使植物能夠分佈在健康的生態範圍中。

麥金農博士說:

人們曾經認為靈長類動物對於生態環境來說只是額外的,並非至關重要。但如今我們知道事實恰好相反。

靈長類動物可以使人類更深入地瞭解自己。

第一個靈長類物種的進化大約發生在8 000萬年前,在之後的數百萬年裡逐步分裂為現有的諸多物種。通過將人類的生活史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的生活史進行對比分析,我們明白了人類大腦、視覺和自身免疫力的進化問題。

如果這些靈長類動物滅絕了,我們將失去深入研究的機會。

賴蘭茲博士認為,雖然前景堪憂,我們還是可以採取一些具體的措施來幫助靈長類動物。他說:

必須停止對它們的獵殺,給它們一個生存空間。

同時他承認,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在靈長類動物的棲息地,附近的居民通常難以養家糊口。在有些地方,可以考慮通過建養魚場來滿足對蛋白質的需求,以此減少對靈長類動物的獵殺。

在其他一些地區,從長期看,與刀耕火種的農業相比,保護森林以發展旅遊業可以賺更多的錢。

賴蘭茲博士以金頭獅狨為例,說明了一個靈長類物種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得到拯救。大量的金頭獅狨曾經生活在巴西境內的大西洋沿岸森林中。後來,森林幾乎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甘蔗種植園及其他形式的農業生產,這使得金頭獅狨面臨瀕危。

1983年,在美國國家動物園的主導下,通過國際上多方面的努力,開始對金頭獅狨進行人工繁殖,森林得以保護,狩獵被禁止。

如今,生活在野外的金頭獅狨雖數量仍不多,但穩定在3 500只左右。

賴蘭茲博士說:

在某些地方,我們能夠挽救處於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但是對熱帶雨林的大規模破壞使我們的挽救行動舉步維艱。

文/陳軼翔/編譯 世界科學

喜歡這類內容?也願意再閱讀其內容…?那麼敬請關注【博科園】今後我們會努力為你呈現更多科學知識。

該礦石用來製造手機電路。這些礦工為了謀生而發掘礦石。賴蘭茲博士說:

實際上,他們是依靠靈長類動物生活的。

人類活動已經導致了一些靈長類動物的滅絕,但很難確定滅絕的物種數量。馬達加斯加曾是重達350磅的大狐猴的棲息地。

雖然西方科學家們從來沒有見過這些不同尋常的生物,但化石記錄表明,2000年前人類來到此處定居之後,有17個狐猴物種滅絕了。

最近,紅疣猴在西非地區已經徹底消失。在過去25年間始終沒有發現它的蹤跡,可以說這個物種已經滅絕。在中國,一種被稱作白掌長臂猿的亞種可能也已經滅絕。

一些極度瀕危的靈長類物種的數量不斷減少,只剩下幾十個倖存者。它們的未來堪憂,因為多數都是生存在人類人口預計增長最快的地方。

例如:在馬達加斯加,人們可能會為了開發新的農田而不得不深入狐猴棲息地。約德博士說:

這是一個高壓鍋,找不到緩解壓力的方式。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們提出了很多阻止危機惡化的建議,值得一試。

最近的研究顯示,靈長類動物在自己所生存的生態環境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它們以葉子和果實為食,在樹木之間傳授花粉。而種子也可以通過靈長類動物的糞便得以傳播,從而使植物能夠分佈在健康的生態範圍中。

麥金農博士說:

人們曾經認為靈長類動物對於生態環境來說只是額外的,並非至關重要。但如今我們知道事實恰好相反。

靈長類動物可以使人類更深入地瞭解自己。

第一個靈長類物種的進化大約發生在8 000萬年前,在之後的數百萬年裡逐步分裂為現有的諸多物種。通過將人類的生活史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的生活史進行對比分析,我們明白了人類大腦、視覺和自身免疫力的進化問題。

如果這些靈長類動物滅絕了,我們將失去深入研究的機會。

賴蘭茲博士認為,雖然前景堪憂,我們還是可以採取一些具體的措施來幫助靈長類動物。他說:

必須停止對它們的獵殺,給它們一個生存空間。

同時他承認,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在靈長類動物的棲息地,附近的居民通常難以養家糊口。在有些地方,可以考慮通過建養魚場來滿足對蛋白質的需求,以此減少對靈長類動物的獵殺。

在其他一些地區,從長期看,與刀耕火種的農業相比,保護森林以發展旅遊業可以賺更多的錢。

賴蘭茲博士以金頭獅狨為例,說明了一個靈長類物種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得到拯救。大量的金頭獅狨曾經生活在巴西境內的大西洋沿岸森林中。後來,森林幾乎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甘蔗種植園及其他形式的農業生產,這使得金頭獅狨面臨瀕危。

1983年,在美國國家動物園的主導下,通過國際上多方面的努力,開始對金頭獅狨進行人工繁殖,森林得以保護,狩獵被禁止。

如今,生活在野外的金頭獅狨雖數量仍不多,但穩定在3 500只左右。

賴蘭茲博士說:

在某些地方,我們能夠挽救處於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但是對熱帶雨林的大規模破壞使我們的挽救行動舉步維艱。

文/陳軼翔/編譯 世界科學

喜歡這類內容?也願意再閱讀其內容…?那麼敬請關注【博科園】今後我們會努力為你呈現更多科學知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