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印開蒲:Ta的美,曾令西方折服

出品:科學大院

作者:印開蒲(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監製:中國科學院電腦網路資訊中心中國科普博覽

編者按:它是許巍歌中哼唱的藍蓮花, 是開在第三極的“荒野麗人”, 是西方“植物獵人”愛不釋手的美麗身影, 它是綠絨蒿。

每到夏秋之季, 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百花盛開, 而在這些紛繁眾多的美麗高山花卉中, 最能代表青藏高原地質歷史和環境演變的, 就是有著“荒野麗人”之稱的“綠絨蒿”。

綠絨蒿中之一——總狀綠絨蒿(Meconopsis horridula var.racemosa)

與青藏高原一起成長的綠絨蒿

相信到過青藏高原的旅遊者, 在高山灌叢和草甸中第一眼瞥見綠絨蒿時, 驚奇和喜悅會油然而生, 感歎在這被稱為“生命禁區”的蒼涼荒野大地上, 竟然也會生長出如此豔麗的花朵。

綠絨蒿屬的植物, 花莖亭亭玉立, 花冠碩大, 色彩豔麗, 惹人眼球, 是青藏高原上最著名的觀賞花卉之一。

根據最新發表的專著,

罌粟科的綠絨蒿屬植物全世界約有79種, 約有80%的種類產於中國, 主要分佈於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東部以及青海和甘肅南部, 從海拔3000米的高山灌叢草甸到5500米的高山流石灘地帶, 到處都可以看到它豔麗的身影。

其實, 綠絨蒿屬植物的發生和發展與喜馬拉雅山脈的隆起有著直接的聯繫。

在距今1000萬年~2000萬年前的地質年代第三紀, 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進入高潮, 南亞印度板塊迅速向北飄移, 並俯衝于歐亞板塊之下, 使該地區地殼發生強烈褶皺隆起與斷裂, 形成了今天的青藏高原。

也由於200萬年以來的第四紀, 造山運動更為強烈, 使這裡成為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陸地。

一方面, 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中國西南部地區的地貌格局變得山川縱橫,

成為第四紀期間發生的三次冰川的庇護所, 很多古老的生物種類在這一地區得以保存。

另一方面, 在青藏高原隆起過程中, 更多的生物種類則是不斷地改變自身的生物學形態, 去適應環境的變化, 綠絨蒿屬植物就是其中之一。

分佈于喜馬拉雅高山地帶的, 隨著海拔的升高, 為適應高原上氣候寒冷、乾旱和大風的環境, 通過一系列外部形態的改變, 如花冠的結構和顏色、植株的高度, 主根變得粗狀、肥厚, 莖和葉片上生長密被絨毛等, 來應對環境的變化。

五脈綠絨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

研究也表明, 在青藏高原地區的綠絨蒿, 會隨環境變化向兩個分支演化。

一支向大花綠絨蒿演化, 從雲南東北部水準延伸至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尼泊爾;而另一支向錐花綠絨蒿演化, 沿西藏南部向西分佈, 錐花綠絨蒿又向總狀綠絨蒿和花莖綠絨蒿演化, 形成了川西綠絨蒿和長果綠絨蒿。

隨後, 長果綠絨蒿演化出了具盤綠絨蒿, 這些種類的分佈區域在向西和西北發展的同時,

其生長的環境逐漸向高海拔的灌叢、草甸甚至高山流石灘地帶發展, 有的種類直逼5000米以上的雪線。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研究人員在海拔5000米靠近雪線的流石灘地帶, 發現了多種綠絨蒿和水母雪蓮、綿參、紅景天等高山植物共同生長在亂石縫中, 尤以綠絨蒿最為搶眼, 似乎對來自四周的“暴力”不屑一顧, 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長期以來, 在世界各國熱愛花卉的人心目中, 綠絨蒿幾乎成為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上空氣稀薄荒野的象徵。

征服西方的東方之花

其實, 綠絨蒿從中國西部引種到西方已有100年的歷史。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 許多外國傳教士相繼來到中國西部, 在傳播福音之餘, 另一項重要工作是植物採集。 隨後,一批專業的“植物獵人”被派到中國西部收集奇花異卉,綠絨蒿便在此時被帶入了歐洲園林。

1889年~1890年,英國自然科學家普拉特(A.E.Pratt)兩次進入四川康定和瀘定縣貢嘎山地區,首次向西方介紹生長在青藏高原的黃花全緣葉綠絨蒿介紹給西方,被西方人稱之為“黃罌粟”。

全緣綠絨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

普拉特在日記中描述:“黃色罌粟花在陽光照射下會發出綢緞般炫目的色彩”,這讓狂熱的西方花卉愛好者感到了一種難以忍受的誘惑。

1903年,另一名23歲的英國“植物獵人”歐尼斯特·亨利·威爾遜(Ernest Henry Wilson)被維奇園藝公司派到中國西部,此次目的便是收集可供栽培的全緣葉綠絨蒿的種子。

歐尼斯特·亨利·威爾遜(Ernest Henry Wilson)

在這以前,1899年~1902年期間,威爾遜已經到過中國一次,並成功收集了包括珙桐在內的2600種植物,讓他在西方園藝界漸露頭角。

1903年3月22日,威爾遜乘坐蒸汽輪船到達上海市,與早已在此等候多日的宜昌市朋友匯合,這些人是幾年前曾陪同他在中國收集植物的忠實助手。

當時,從四川內地雅安到藏區康定市,每年數以千噸的茶葉、鹽、布匹等必需品全靠人背,然後再將藏區的羊毛、獸皮和藥材背回內地,背夫身負的重量,少則50公斤,多的重達140公斤。

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他們每走幾十上百米,就要用打杵支撐著背夾歇上一會兒,隨後又繼續上路。威爾遜曾經在日記中寫道:“這真是一項殘忍的勞動。”

歷盡艱辛,威爾遜於7月14日到達了位於康巴藏區東部的古城打箭爐,也就是今天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康定市。

之後,威爾遜一行緩慢地繼續向高處前進,由於高山缺氧,每走幾步就必須停下來喘一口氣,終於在海拔3300米一處開闊的地帶,他一眼就看見了一株正在盛開的黃色罌粟花。

威爾遜在日記中寫到:“由綠絨蒿、銀蓮花、報春、龍膽、翠雀花、點地梅、蘭花、千里光、鳶尾、百合以及色彩多樣的馬先蒿組成的地毯,就像色彩華麗的彩虹,高山草地以其迷人的風光凝聚著人們的目光。”

在成功完成了對全緣葉綠絨蒿的收集之後,威爾遜決定前住四川西北部的松潘,去收集另一種開紅花的綠絨蒿,——在離開英國前夕,他曾經在皇家丘園的標本館看到過這種綠絨蒿的乾燥標本。8月10日,他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沿著岷江河谷溯源而上,於8月27日到達了川西北重鎮松潘古城。

1903年8月30日,在5個士兵的護衛下,威爾遜從縣城北門出發,離開古鎮向山裡進發。一路上他向當地人打聽這種開紅花的草本植物,但當地人似乎對他心存戒心而閉口不談。

當晚住在一個簡易的民房內,屋內兩個火堆發出的濃煙薰得他睜不開雙眼,並差點讓他窒息而死,好不容易熬到天亮,第二天又繼續尋找,終於在距縣城30英里處見到了夢寐以求的紅花綠絨蒿。

紅花綠絨蒿(Meconopsis punicea)

他在日記中滿懷深情地寫到:“1903年8月31日,在海拔11000英尺地帶,在灌木叢生的大草原上,我最先發現了它——我的紅色罌粟花絆住了我,仿佛要我驗證它的身份,它就是我要尋找的植物情侶”。

20世紀蘇格蘭植物學家喬治·泰勒(George Taylor)也曾經這樣描述紅花綠絨蒿:“沒有哪一種植物能夠像它這樣享有最高、最奢華的名號。凡是能一睹其自然風釆的人,看見它們用斑斕的色彩裝飾著四周的小灌叢時,都會歌頌它們一番。所有初次邂逅這種花的人都會因它而發狂”。

此後,威爾遜在四川西部收集了多刺綠絨蒿、川西綠絨蒿、五脈綠絨蒿、總狀綠絨蒿等,並成功讓其在西方的花園之中盛開,在大洋彼岸獲得了“華麗美人”的譽稱。

川西綠絨蒿(Meconopsis henrici)

自從威爾遜在四川松潘成功引種了紅花綠絨蒿後,他先後3次來到這裡,對這座中國西部邊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十分依戀的情懷,1910年8月25日,當他即將離開松潘返回成都時,他在日記中寫到:“如果命運要我留在中國西部,我將選擇松潘而不是其他地方”。

從1899年~1918年,威爾遜一共5次來到中國,其中4次到中國西部,將65000份植物標本(包括4700種植物)和1500多種植物種子帶回西方,為東西方科學文化交流和西方園藝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西方稱為“打開中國西部花園的人”和“中國的威爾遜”。

願她永遠盛開在青藏高原

除了觀賞價值外,綠絨蒿在藏族歷史文化長卷裡,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在藏傳佛教中,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化身為綠度母和白度母。在藏區寺廟牆壁繪製的唐卡上,度母手中都會拿著一枝花,這便是被稱為來自天上的仙草“八瓣蓮花”。

手持“八瓣蓮花”的白度母(圖片來自網路)

然而高原上並沒有蓮花生長,經過仔細觀察,研究人員發現度母手中仙草的花瓣和葉片,形狀都和綠絨蒿極為相似。

1997年,研究人員開始追尋“植物獵人”威爾遜的足跡,從湖北西部神農架到四川西部高原,通過威爾遜當年拍攝的照片圖像以及他對沿途動植物和景觀的文字描述,並結合現實的情況相對比,研究該地區100年來的環境變化,並發現,這些地區植物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

以綠絨蒿為例,1908年6月24日,威爾遜在翻越汶川和小金兩縣交界處的巴郎山埡口時,他對綠絨蒿是這樣描述的:“在海拔11000英尺以上,華麗的全緣葉綠絨蒿盛開著巨大、球形、內彎、亮黃色的花朵,在山坡上盛開,延綿好幾英里。千萬朵無與倫比的綠絨蒿,2英尺-2.5英尺高的莖稈聳立於其他草本之上,呈現出一派壯觀的景象。”

全緣綠絨蒿花特寫

而100年後,當研究人員來到這些地方,情況已發生了明顯變化,綠絨蒿的數量已大不如從前,任何一位專業或業餘的旅行者,恐怕都難以用威爾遜當年使用過的詞彙來形容他們看到的景象了。

造成綠絨蒿數量減少的原因有多種。

第一,近幾十年全球氣候的變化加劇,植物的生長環境發生改變,它們短期內還難以適應;第二,草場過度放牧,牛羊的踩踏對花卉植物的生長也造成一定影響;第三,隨著西部地區交通條件的改善,往日的茶馬古道上,遊客數量激增,尤其是自駕車遊客,較旅行團有更多的機會接近自然,一部分人環境意識薄弱,習慣釆摘野花拍照,而綠絨蒿又最為惹眼,首當其衝受損;第四,綠絨蒿是藏藥配方中不可缺少的藥材,有30多個配方都要用到。藏醫認為綠絨蒿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炎的功能,用於治療肝臟和肺部疾病,藏藥產業的發展對綠絨蒿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從而被大量採集。

面對上述諸多複雜的不利因素,我們還有能力去挽救這些正在消失的“仙草”嗎?

答案是應該肯定的。

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研究人員根據多年的觀察和研究,也可以相應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可以從自身每一件小事做起,節約資源,減少碳排放。過度放牧的問題,各級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加大生態保護資金投入進而解決。

減少和杜絕遊客對花卉植物的損傷,可以通過加強景區管理、提高全民環境意識來解決。減少藏藥對野生資源的依賴,可以將原料由釆集野生變為人工栽培。

作為遊客,我們也可以為綠絨蒿的保護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當我們秋天來到西部地區,在野外看到成熟的綠絨蒿果實時,可以打開果實外殼,取出殼裡像芝麻般大小的種子,均勻地撒播在綠絨蒿植株的附近地上,無須覆蓋泥土。

這樣,幾年後當你再次來到這裡,會驚喜地發現,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小片花海,這裡必須提醒大家:千萬別把綠絨蒿種子帶回家。離開高原,在低海拔和高溫、富氧的地區,專業園藝家也不容易讓綠絨蒿成活。

讓我們共同關心綠絨蒿的未來,願它永遠盛開在青藏高原。

(原文見於《森林與人類》2016年第4期,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供稿,科學大院發佈時有刪減和修改)

隨後,一批專業的“植物獵人”被派到中國西部收集奇花異卉,綠絨蒿便在此時被帶入了歐洲園林。

1889年~1890年,英國自然科學家普拉特(A.E.Pratt)兩次進入四川康定和瀘定縣貢嘎山地區,首次向西方介紹生長在青藏高原的黃花全緣葉綠絨蒿介紹給西方,被西方人稱之為“黃罌粟”。

全緣綠絨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

普拉特在日記中描述:“黃色罌粟花在陽光照射下會發出綢緞般炫目的色彩”,這讓狂熱的西方花卉愛好者感到了一種難以忍受的誘惑。

1903年,另一名23歲的英國“植物獵人”歐尼斯特·亨利·威爾遜(Ernest Henry Wilson)被維奇園藝公司派到中國西部,此次目的便是收集可供栽培的全緣葉綠絨蒿的種子。

歐尼斯特·亨利·威爾遜(Ernest Henry Wilson)

在這以前,1899年~1902年期間,威爾遜已經到過中國一次,並成功收集了包括珙桐在內的2600種植物,讓他在西方園藝界漸露頭角。

1903年3月22日,威爾遜乘坐蒸汽輪船到達上海市,與早已在此等候多日的宜昌市朋友匯合,這些人是幾年前曾陪同他在中國收集植物的忠實助手。

當時,從四川內地雅安到藏區康定市,每年數以千噸的茶葉、鹽、布匹等必需品全靠人背,然後再將藏區的羊毛、獸皮和藥材背回內地,背夫身負的重量,少則50公斤,多的重達140公斤。

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他們每走幾十上百米,就要用打杵支撐著背夾歇上一會兒,隨後又繼續上路。威爾遜曾經在日記中寫道:“這真是一項殘忍的勞動。”

歷盡艱辛,威爾遜於7月14日到達了位於康巴藏區東部的古城打箭爐,也就是今天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康定市。

之後,威爾遜一行緩慢地繼續向高處前進,由於高山缺氧,每走幾步就必須停下來喘一口氣,終於在海拔3300米一處開闊的地帶,他一眼就看見了一株正在盛開的黃色罌粟花。

威爾遜在日記中寫到:“由綠絨蒿、銀蓮花、報春、龍膽、翠雀花、點地梅、蘭花、千里光、鳶尾、百合以及色彩多樣的馬先蒿組成的地毯,就像色彩華麗的彩虹,高山草地以其迷人的風光凝聚著人們的目光。”

在成功完成了對全緣葉綠絨蒿的收集之後,威爾遜決定前住四川西北部的松潘,去收集另一種開紅花的綠絨蒿,——在離開英國前夕,他曾經在皇家丘園的標本館看到過這種綠絨蒿的乾燥標本。8月10日,他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沿著岷江河谷溯源而上,於8月27日到達了川西北重鎮松潘古城。

1903年8月30日,在5個士兵的護衛下,威爾遜從縣城北門出發,離開古鎮向山裡進發。一路上他向當地人打聽這種開紅花的草本植物,但當地人似乎對他心存戒心而閉口不談。

當晚住在一個簡易的民房內,屋內兩個火堆發出的濃煙薰得他睜不開雙眼,並差點讓他窒息而死,好不容易熬到天亮,第二天又繼續尋找,終於在距縣城30英里處見到了夢寐以求的紅花綠絨蒿。

紅花綠絨蒿(Meconopsis punicea)

他在日記中滿懷深情地寫到:“1903年8月31日,在海拔11000英尺地帶,在灌木叢生的大草原上,我最先發現了它——我的紅色罌粟花絆住了我,仿佛要我驗證它的身份,它就是我要尋找的植物情侶”。

20世紀蘇格蘭植物學家喬治·泰勒(George Taylor)也曾經這樣描述紅花綠絨蒿:“沒有哪一種植物能夠像它這樣享有最高、最奢華的名號。凡是能一睹其自然風釆的人,看見它們用斑斕的色彩裝飾著四周的小灌叢時,都會歌頌它們一番。所有初次邂逅這種花的人都會因它而發狂”。

此後,威爾遜在四川西部收集了多刺綠絨蒿、川西綠絨蒿、五脈綠絨蒿、總狀綠絨蒿等,並成功讓其在西方的花園之中盛開,在大洋彼岸獲得了“華麗美人”的譽稱。

川西綠絨蒿(Meconopsis henrici)

自從威爾遜在四川松潘成功引種了紅花綠絨蒿後,他先後3次來到這裡,對這座中國西部邊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十分依戀的情懷,1910年8月25日,當他即將離開松潘返回成都時,他在日記中寫到:“如果命運要我留在中國西部,我將選擇松潘而不是其他地方”。

從1899年~1918年,威爾遜一共5次來到中國,其中4次到中國西部,將65000份植物標本(包括4700種植物)和1500多種植物種子帶回西方,為東西方科學文化交流和西方園藝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西方稱為“打開中國西部花園的人”和“中國的威爾遜”。

願她永遠盛開在青藏高原

除了觀賞價值外,綠絨蒿在藏族歷史文化長卷裡,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在藏傳佛教中,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化身為綠度母和白度母。在藏區寺廟牆壁繪製的唐卡上,度母手中都會拿著一枝花,這便是被稱為來自天上的仙草“八瓣蓮花”。

手持“八瓣蓮花”的白度母(圖片來自網路)

然而高原上並沒有蓮花生長,經過仔細觀察,研究人員發現度母手中仙草的花瓣和葉片,形狀都和綠絨蒿極為相似。

1997年,研究人員開始追尋“植物獵人”威爾遜的足跡,從湖北西部神農架到四川西部高原,通過威爾遜當年拍攝的照片圖像以及他對沿途動植物和景觀的文字描述,並結合現實的情況相對比,研究該地區100年來的環境變化,並發現,這些地區植物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

以綠絨蒿為例,1908年6月24日,威爾遜在翻越汶川和小金兩縣交界處的巴郎山埡口時,他對綠絨蒿是這樣描述的:“在海拔11000英尺以上,華麗的全緣葉綠絨蒿盛開著巨大、球形、內彎、亮黃色的花朵,在山坡上盛開,延綿好幾英里。千萬朵無與倫比的綠絨蒿,2英尺-2.5英尺高的莖稈聳立於其他草本之上,呈現出一派壯觀的景象。”

全緣綠絨蒿花特寫

而100年後,當研究人員來到這些地方,情況已發生了明顯變化,綠絨蒿的數量已大不如從前,任何一位專業或業餘的旅行者,恐怕都難以用威爾遜當年使用過的詞彙來形容他們看到的景象了。

造成綠絨蒿數量減少的原因有多種。

第一,近幾十年全球氣候的變化加劇,植物的生長環境發生改變,它們短期內還難以適應;第二,草場過度放牧,牛羊的踩踏對花卉植物的生長也造成一定影響;第三,隨著西部地區交通條件的改善,往日的茶馬古道上,遊客數量激增,尤其是自駕車遊客,較旅行團有更多的機會接近自然,一部分人環境意識薄弱,習慣釆摘野花拍照,而綠絨蒿又最為惹眼,首當其衝受損;第四,綠絨蒿是藏藥配方中不可缺少的藥材,有30多個配方都要用到。藏醫認為綠絨蒿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炎的功能,用於治療肝臟和肺部疾病,藏藥產業的發展對綠絨蒿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從而被大量採集。

面對上述諸多複雜的不利因素,我們還有能力去挽救這些正在消失的“仙草”嗎?

答案是應該肯定的。

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研究人員根據多年的觀察和研究,也可以相應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可以從自身每一件小事做起,節約資源,減少碳排放。過度放牧的問題,各級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加大生態保護資金投入進而解決。

減少和杜絕遊客對花卉植物的損傷,可以通過加強景區管理、提高全民環境意識來解決。減少藏藥對野生資源的依賴,可以將原料由釆集野生變為人工栽培。

作為遊客,我們也可以為綠絨蒿的保護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當我們秋天來到西部地區,在野外看到成熟的綠絨蒿果實時,可以打開果實外殼,取出殼裡像芝麻般大小的種子,均勻地撒播在綠絨蒿植株的附近地上,無須覆蓋泥土。

這樣,幾年後當你再次來到這裡,會驚喜地發現,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小片花海,這裡必須提醒大家:千萬別把綠絨蒿種子帶回家。離開高原,在低海拔和高溫、富氧的地區,專業園藝家也不容易讓綠絨蒿成活。

讓我們共同關心綠絨蒿的未來,願它永遠盛開在青藏高原。

(原文見於《森林與人類》2016年第4期,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供稿,科學大院發佈時有刪減和修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