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旅行者”姊妹航天器40年 將人類文明帶入遙遠深空

今日視點

1977年9月5日和8月20日,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航天器相隔兩周分別從甘迺迪航太中心發射升空, 成為離地球最遠的姊妹航天器,

人類對太陽系的認知從此進入全新階段。

最近一周, 美國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紀念“旅行者”運行40周年。 除特別製作的大型紀錄片《遙遠航程:太空中的旅行者》,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還讓電視觀眾回顧了兩大航天器的重大成果和幕後故事, 並在9月5日舉行特別的紀念活動, 向航天器發送精心挑選的問候與祝福。

伴隨著各種活動的展開,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精彩瞬間重回大眾視野。

為行星天文學帶來革命性變化

據科學家預測, 四大巨行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旅行者”發射升空後一段時間形成176年一遇的幾何排陣, 經過精心計算後, 科研人員選擇當時的兩個時間點作為發射視窗, 讓兩艘航天器只需極少燃料,

借助四大行星的引力加速飛行進入預定軌道。

當時的NASA科學家面臨著資金和技術等多重困難。 因資金短缺, 時任總統尼克森只想“旅行者”航天器運行5年時間以探訪其中兩大行星。 為節約經費, NASA還創新地研發出各種技術, 如為保護航天器免遭太空輻射的破壞, 他們利用廚具中常用的鋁制線圈包裹“旅行者”內的電纜。 經過多方努力, NASA終於募集到足夠資金, 最終趕上那次近兩百年一遇的行星排列機會, 讓兩大航天器在12年內成功造訪四大行星, 完成了需要30年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

40年來, 兩大航天器給人類帶來了一次次科學驚喜, 首次近距離拜訪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四大行星;在對木星及其衛星近距離造訪中,

首次在除地球外的星球——木衛一上觀察到火山活動;在木衛二地表下發現液體水海洋;發現了天王星的十大衛星……因為“旅行者”航天器的這些全新發現, 天文學教科書得以大範圍改寫, 行星天文學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向“外星人”發送人類文明資訊

1990年情人節這天, 在距離地球64億公里的遙遠星空, “旅行者1號”將照相機對準地球, 從太陽系邊緣捕捉到地球的獨特景象:人類生活的家園在浩瀚星系中只是一個藍點, 就像一粒灰塵一樣微不足道。

“旅行者”姊妹航天器在設計之初, 就被賦予一項神聖的使命——將人類數十億年文明帶到太空。 兩艘航天器都攜帶了一張特製的黃金唱片和播放機, 唱片的音質10億年內不會退化。

唱片內容包括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各種聲音、27首世界名曲、太陽系各行星圖片、長城等世界名勝和人體器官等照片、55種世界方言等, 以不同方式向“外星人”表達問候。

“旅行者”任務負責人之一卡爾·薩根參與制作了這張唱片, 他將自己兒子的聲音錄製在唱片中, 當時只有6歲的兒子說了一句“你好, 我們是來自地球的孩子”。

在今年9月5日舉行的紀念“旅行者”航天器升空40周年活動上, 《星際迷航》電影中飛船船長柯克的扮演者威廉·夏特納宣讀了一條祝福資訊:“我們的友誼跨越星空, 你們並不孤單。 ”這條從眾多網友中徵集而來的祝福, 借著夏特納渾厚的聲音, 發送到遠離地球130億英里的“旅行者1號”, 向它們表示敬意。

為太空探索留下珍貴技術遺產

對成長於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們來說, 記憶最深的不是阿波羅登月, 而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發射升空, 以及隨後一次次對各大行星的造訪, 許多天文愛好者因此走上了太空探索的專業之路。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行星科學家吉姆·貝爾接受採訪時表示, “旅行者”航天器是他進入行星科學領域的引路人, 他們這一代人中, 許多後來成為火星探測器、“凱西尼號”等太空項目的中堅力量。

“旅行者”航天器另一專案前無法超越的記錄是, 整個專案從構思到成功發射只用了5年時間, 成為NASA啟動速度最快的旗艦專案。 NASA後來升空的“伽利略號”和“朱諾號”以及“凱西尼號”等航天器以及其他未來將要實施的太空任務, 都是基於“旅行者”航天器積累的豐富技術成果。

現在,“旅行者1號”已經越過太陽系邊緣向星際空間邁進,成為飛行最遠的航天器;“旅行者2號”也在向太陽系邊緣靠近,並成為唯一一個造訪過太陽系四大行星的航天器。據稱,兩艘航天器還會繼續運行10年左右,其上攜帶的幾種儀器仍在收集資料,帶給人類新的驚喜。

都是基於“旅行者”航天器積累的豐富技術成果。

現在,“旅行者1號”已經越過太陽系邊緣向星際空間邁進,成為飛行最遠的航天器;“旅行者2號”也在向太陽系邊緣靠近,並成為唯一一個造訪過太陽系四大行星的航天器。據稱,兩艘航天器還會繼續運行10年左右,其上攜帶的幾種儀器仍在收集資料,帶給人類新的驚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