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嘗點不一樣的味道 試駕斯柯達4X4車型

1

科目一:場地體驗明銳vRS

[汽車之家 原創試駕] 一月的布拉格白雪紛飛, 白色籠罩著大地。 即使是如此天寒地凍, 在查理大橋上, 我們依然能看到情侶們忘情地接吻。 也許他們真的信了導遊的話:在這條橋上接吻會給自己帶來好運。 很可惜, 這樣的浪漫和美景與我無關, 而我也無暇顧及它們, 心裡惦記得最多的還是祖國的火鍋以及接下來更好玩的行程——斯柯達4X4(四驅)車型的冰雪試駕。 可能有的朋友會詫異, 斯柯達除了Yeti, 還有其它配備四驅系統的車型?答案是:有的!不過它們大部分車型都沒有在國內銷售。

所以這次我們除了體驗熟悉的Yeti, 正好還能嘗點不一樣的味道。

在這次冰雪試駕活動之前, 我特意到官網瞭解一下斯柯達4X4車型的資訊, 畢竟印象中, 對斯柯達四驅車型的認知還只是停留在Yeti的層面上。 很遺憾, 官網上這方面的資訊仍然比較少, 我們只找到一個與Yeti四驅車型測試相關的視頻。 既然如此, 那就把一切早前的雜念拋開, 認真到雪地上好好體驗一番吧。

■ 斯柯達品牌四驅系統簡介

實際上, 斯柯達與大眾車型的四驅系統基本相同, 依舊以新一代Haldex(瀚德)電控液壓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結構為核心, 這套系統在車輛行駛時通過感測器採集資訊並且對車輪狀態做出判斷, 隨後再通過ECU控制電控多片離合器結合、斷開,

由此實現車輛前後橋之間的動力傳遞與分配。

採用這套四驅系統的斯柯達車型在日常行駛時, 主要靠前輪驅動。 以Yeti為例, 它日常行駛狀態下, 96%的動力會傳遞至前軸, 後軸只有大約4%的動力分配。 當遇到特殊路況時, ABS、ESC等輔助系統將會與EDL電子差速器結合, 對打滑車輪進行軸間動力分配, 從而達到説明車輛脫困的目的。

■ 除了Yeti, 斯柯達還有哪些4X4車型?

趕緊來看看這次體驗活動的車型陣容吧!斯柯達的4X4車型覆蓋了Yeti、明銳以及速派三大車系。 另外, 這三大車系的衍生版本也有不少配備了四驅系統,

包括明銳Combi、明銳RS、明銳Combi RS、明銳Scout、速派Combi、Yeti Outdoor以及Yeti Monte Carlo等。 可以看到, 自1999年推出品牌首款4X4車型(明銳Combi)以來, 現在斯柯達已經多達十款四驅車型, 覆蓋面更加廣。

目前, 斯柯達的4X4車型主要銷往瑞士、挪威、奧地利、波蘭、西班牙和芬蘭六個一到冬季就常被大雪覆蓋的國家。 在斯柯達國產的車型裡, 只有Yeti配備了四驅版本,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細分車型在國內投產, 相信會有更多的斯柯達4X4車型出現在路上, 畢竟我國北方市場對這種車型還是有一定的需求量。

■ 三大體驗項目以及體驗車型介紹

這次活動體驗項目比較簡單,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在不同的場地讓大家感受斯柯達4X4車型的性能。其中前兩個專案的活動流程基本一樣:首先是駕駛車輛在冰雪路面進行蛇形繞樁,然後進行場地跑圈體驗。而Yeti則有所不同,體驗的場地有一定坡度,可以考驗它在冰雪路面的爬坡表現。

◆ 體驗科目一,車型:明銳vRS

世上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匹猛獸,可以是每人各自的性情,也可以是腳下操控的車輛。如果您要感受斯柯達真正的駕駛樂趣,那明銳vRS一定是不容錯過的車型,很高興在第一個科目就能體驗到明銳vRS,這足夠讓人一下子就燃起來。

今天場地試駕的大部分車型都裝備了雪地釘胎,相比普通的四季輪胎,釘胎/雪地胎在冰雪路面上會有更強的抓地力表現。而普通的四季輪胎在低溫下,胎面橡膠相比雪地胎更容易變硬,從而導致制動距離更長,安全隱患更大。所以我們也建議在北方常降雪地區的車主們到了冬季儘量更換相應輪胎,確保行車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在冰雪路面需要急刹車時,技巧和普通鋪裝路面一樣,均是要大力一腳踩到底。如果頻繁點刹,不僅會破壞車身的穩定性,還會導致制動行程更長。另外,現在絕大部分車型都配備了ABS,因此不用擔心輪胎抱死的情況出現。綜合來看,在冰雪路面駕駛時,即使車輛裝備已經齊全,但也要集中注意力、輕打方向、切勿大腳油門,這樣才能確保行車安全。在活動現場,我們錄製了一個短視頻,大家可以直觀感受一下。

2

體驗明銳Combi/Scout以及Yeti

◆ 體驗科目二,車型:明銳Combi和Scout

接下來我們體驗的車型是明銳Combi和Scout,從外觀來看,這兩款車型還真是讓人一下子難以區別出來。明銳Combi是一款旅行版車型,而明銳Scout實際上就是基於Combi打造,只不過更有越野范兒,比如增加側面黑色防擦條,輪眉和側圍也均使用黑色塗裝,車身前後保險杠底部還配備有銀色護板。此外,離地間隙要比Combi增加了33mm,提高車輛通過性。

明銳Combi已經在國內開賣了,不過考慮到旅行車目前只是小眾的選擇,因此這款頗具格調的車型鮮見蹤影,以致於人們甚至都忘記了它們的存在。而明銳Scout引進國內的時間待定,原因也是很簡單,旅行車在中國需求量不大,因此也不著急。當然,作為活動參與者,還是很開心能夠駕駛著這兩輛不一樣的“明銳”在雪地上耍一把,感覺很新鮮。

明銳Combi和Scout都屬於大個子車型,與剛才的明銳vRS相比,即使在相同的場地完成相同的項目,駕駛感受也略有區別。打個比喻,明銳vRS更像足球場上的梅西,而明銳Combi和Scout則像高中鋒伊布拉希莫維奇,而我們作為教練(駕駛員),必須根據兩者風格差異調整戰術(試駕習慣)。

在冰雪路面過彎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速度沒控制好和轉向過大會讓輪胎失去抓地力,車身強大的慣性會讓車輛筆直的向前沖,從而造成側滑。任何車輛即使配備再多的電子系統,如果不懂得掌控好速度,那也枉然。實際上,在低速時(30km/h以下),車輛還是比較聽話。40-50km/h仿佛是一個臨界點,轉向稍微大一點或者小一點,帶來的效果都不一樣。出於安全考慮,我們還是建議大家過彎速度一定要盡可能慢一些。

◆ 體驗科目三,車型:斯柯達Yeti

Yeti是本次試駕活動上最熟悉的車型,憑藉出色的市場行銷,Yeti在國內的單月銷量已經能夠突破5500輛,堪稱2015年小型SUV裡的大黑馬。新款Yeti於去年8月上市,頂配車型就配備了最新的四驅系統。

Yeti裝備四驅系統不僅是為了行駛安全,也是為讓它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能夠應付一些複雜的路況。從前文的視頻看到,Yeti四驅車型在大部分非極端的複雜路面都能迅速脫困。

在斜坡地形時,四驅系統和陡坡緩降系統的配備有助車輛保持穩定的車身姿態,迅速完成爬坡,它們的配備讓車輛在冰雪路面上也能像在普通鋪裝路上自如行駛。除了電子系統的輔助,這裡面需要更多的駕駛技巧,例如在冰雪路面爬坡時,可以根據坡度調整擋位元,如果不是特別陡,一般降到二擋,再適當穩定的控制好油門足以應付。這種技巧並不複雜,只要多練幾次就能掌握。

除了爬坡體驗,我們還駕駛著Yeti在冰雪路面跑了幾圈,發現它的脾性還是很好摸清,可玩性感覺要比明銳Combi和Scout更高,在以40-50km/h時速過彎時,車尾沒有明顯的擺動,是一款很好馴服的小型SUV。而在平直路上加速和刹車時,四驅系統的配備讓它應付起來遊刃有餘。

■ 全文總結

每到冬天,汽車廠商都會不約而同舉辦各種冰雪試駕活動。至於車型嘛,各種各樣的都有,裝有四驅系統又有一定性能的車型能讓人漂上幾把,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家用轎車,也要證明自己應付這種冰雪路面很easy。從裝備來看,斯柯達4X4車型應該在主流偏上的水準,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也能體驗到了車型的功能。當然,在冰雪路面行車,更重要的是技巧,因為一旦“用力過猛”,再好的裝備也很難把車輛從失控的狀態救回來。而這次斯柯達在讓大家體驗了多款好玩的4X4車型後,會不會都把它們引進國內呢,這倒讓人挺期待。最後,奉上一段車手耍車的視頻,就當做是彩蛋吧。

這次活動體驗項目比較簡單,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在不同的場地讓大家感受斯柯達4X4車型的性能。其中前兩個專案的活動流程基本一樣:首先是駕駛車輛在冰雪路面進行蛇形繞樁,然後進行場地跑圈體驗。而Yeti則有所不同,體驗的場地有一定坡度,可以考驗它在冰雪路面的爬坡表現。

◆ 體驗科目一,車型:明銳vRS

世上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匹猛獸,可以是每人各自的性情,也可以是腳下操控的車輛。如果您要感受斯柯達真正的駕駛樂趣,那明銳vRS一定是不容錯過的車型,很高興在第一個科目就能體驗到明銳vRS,這足夠讓人一下子就燃起來。

今天場地試駕的大部分車型都裝備了雪地釘胎,相比普通的四季輪胎,釘胎/雪地胎在冰雪路面上會有更強的抓地力表現。而普通的四季輪胎在低溫下,胎面橡膠相比雪地胎更容易變硬,從而導致制動距離更長,安全隱患更大。所以我們也建議在北方常降雪地區的車主們到了冬季儘量更換相應輪胎,確保行車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在冰雪路面需要急刹車時,技巧和普通鋪裝路面一樣,均是要大力一腳踩到底。如果頻繁點刹,不僅會破壞車身的穩定性,還會導致制動行程更長。另外,現在絕大部分車型都配備了ABS,因此不用擔心輪胎抱死的情況出現。綜合來看,在冰雪路面駕駛時,即使車輛裝備已經齊全,但也要集中注意力、輕打方向、切勿大腳油門,這樣才能確保行車安全。在活動現場,我們錄製了一個短視頻,大家可以直觀感受一下。

2

體驗明銳Combi/Scout以及Yeti

◆ 體驗科目二,車型:明銳Combi和Scout

接下來我們體驗的車型是明銳Combi和Scout,從外觀來看,這兩款車型還真是讓人一下子難以區別出來。明銳Combi是一款旅行版車型,而明銳Scout實際上就是基於Combi打造,只不過更有越野范兒,比如增加側面黑色防擦條,輪眉和側圍也均使用黑色塗裝,車身前後保險杠底部還配備有銀色護板。此外,離地間隙要比Combi增加了33mm,提高車輛通過性。

明銳Combi已經在國內開賣了,不過考慮到旅行車目前只是小眾的選擇,因此這款頗具格調的車型鮮見蹤影,以致於人們甚至都忘記了它們的存在。而明銳Scout引進國內的時間待定,原因也是很簡單,旅行車在中國需求量不大,因此也不著急。當然,作為活動參與者,還是很開心能夠駕駛著這兩輛不一樣的“明銳”在雪地上耍一把,感覺很新鮮。

明銳Combi和Scout都屬於大個子車型,與剛才的明銳vRS相比,即使在相同的場地完成相同的項目,駕駛感受也略有區別。打個比喻,明銳vRS更像足球場上的梅西,而明銳Combi和Scout則像高中鋒伊布拉希莫維奇,而我們作為教練(駕駛員),必須根據兩者風格差異調整戰術(試駕習慣)。

在冰雪路面過彎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速度沒控制好和轉向過大會讓輪胎失去抓地力,車身強大的慣性會讓車輛筆直的向前沖,從而造成側滑。任何車輛即使配備再多的電子系統,如果不懂得掌控好速度,那也枉然。實際上,在低速時(30km/h以下),車輛還是比較聽話。40-50km/h仿佛是一個臨界點,轉向稍微大一點或者小一點,帶來的效果都不一樣。出於安全考慮,我們還是建議大家過彎速度一定要盡可能慢一些。

◆ 體驗科目三,車型:斯柯達Yeti

Yeti是本次試駕活動上最熟悉的車型,憑藉出色的市場行銷,Yeti在國內的單月銷量已經能夠突破5500輛,堪稱2015年小型SUV裡的大黑馬。新款Yeti於去年8月上市,頂配車型就配備了最新的四驅系統。

Yeti裝備四驅系統不僅是為了行駛安全,也是為讓它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能夠應付一些複雜的路況。從前文的視頻看到,Yeti四驅車型在大部分非極端的複雜路面都能迅速脫困。

在斜坡地形時,四驅系統和陡坡緩降系統的配備有助車輛保持穩定的車身姿態,迅速完成爬坡,它們的配備讓車輛在冰雪路面上也能像在普通鋪裝路上自如行駛。除了電子系統的輔助,這裡面需要更多的駕駛技巧,例如在冰雪路面爬坡時,可以根據坡度調整擋位元,如果不是特別陡,一般降到二擋,再適當穩定的控制好油門足以應付。這種技巧並不複雜,只要多練幾次就能掌握。

除了爬坡體驗,我們還駕駛著Yeti在冰雪路面跑了幾圈,發現它的脾性還是很好摸清,可玩性感覺要比明銳Combi和Scout更高,在以40-50km/h時速過彎時,車尾沒有明顯的擺動,是一款很好馴服的小型SUV。而在平直路上加速和刹車時,四驅系統的配備讓它應付起來遊刃有餘。

■ 全文總結

每到冬天,汽車廠商都會不約而同舉辦各種冰雪試駕活動。至於車型嘛,各種各樣的都有,裝有四驅系統又有一定性能的車型能讓人漂上幾把,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家用轎車,也要證明自己應付這種冰雪路面很easy。從裝備來看,斯柯達4X4車型應該在主流偏上的水準,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也能體驗到了車型的功能。當然,在冰雪路面行車,更重要的是技巧,因為一旦“用力過猛”,再好的裝備也很難把車輛從失控的狀態救回來。而這次斯柯達在讓大家體驗了多款好玩的4X4車型後,會不會都把它們引進國內呢,這倒讓人挺期待。最後,奉上一段車手耍車的視頻,就當做是彩蛋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