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北京感到焦慮,更焦慮的是,我也無處可逃

北京的秋天快到了, 朋友們最近好像經常在講他們的焦慮, 而那些說要改變世界、顛覆行業、做自己的90後甚至95後門, 仿佛一夜之間,

向這個世界低頭了, 然後不停地在想什麼時候可以買房買車, 還有什麼時候結婚。

我還記得前幾年, 我們剛剛到北京的時候, 還很自信的說一輩子不要買房, 信誓旦旦地互相肯定地講:“有那幾百萬幾千萬, 為什麼一定要買房?”“老子來北京就是因為要過的精彩, 不要像父母一樣一眼看到退休後的生活”“我不要門當戶對, 愛情更重要!”

原來, 過了童年, 就是中年了, 沒想到這麼快, 我們就成為自己討厭的樣子。

知乎裡曾經有這樣一個問題“北京的房價是不是正在透支著北京年輕人的創造力和生活品質?”在回答的字裡行間中, 有的人成功買房買車, 也有人逃離了北上廣, 無論如何, 都好像是這個時代所有的年輕人和家族緊緊綁定在一起的血淚史。

但是, 你知道嗎?問題並不在於北京的房價有沒有透支年輕人的創造力和生活品質, 而是我們的價值觀開始發生動搖。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 房價暴增的可怕之處在於, 當我以為可以憑藉自己的聰明、創造力、上進等等的自身能力,

在北京可以好好生存下去時, 現實殘忍地告訴我, 你越來越買不起房了。

我還看過這樣一句話:那些上了清華北大的也買不起學區房, 那麼, 既然學歷不值錢, 那學區房憑啥值那麼多錢?

我認為, 當買房成為了我們的人生目標而不是創造更多價值, 那麼努力也就失去了意義。

我們發現, 我們這麼努力的工作, 朝十晚十, 回家也得拼命加班, 可是每年賺錢的速度還是沒有趕上房價的增長, 甚至都沒有趕上房租增加的速度。 最後, 我們只能一環一環地遠離這個城市。

讓我們絕望的是, 那些曾經有好幾套房子的年輕人, 每個月僅僅通過收上的房租其實就可以過上很體面的生活, 同時, 也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而當霧霾、醫療等問題時, 你甚至也開始羡慕自己的父母, 因為你不知道這個問題我們還要面臨多長時間。

光是活著, 我們就已經, 竭盡全力了。

我們選擇逃離, 我們逃離了北上廣, 仿佛像一個英雄。

可是你真的準備好這一切了嗎?因為每次回家, 我都感覺自己仿佛穿越一般,

你現在的工作技能真的可以讓你在老家也可以找到工作嗎?你談論的話題其實家裡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當你尋求融資的時候, 別人還以為你是騙子, 你說你25歲沒有結婚, 他們以為你性取向有問題, 你說你是一個設計師, 他們叫你給親戚的小賣店免費設計個Logo, 更不要去想什麼消費升級, 互聯網下半場, 共用經濟什麼的了。

你發現這裡沒有你想聽的音樂會, 也沒有你期待已久的話劇, 甚至也沒有一些曾經觸手可及的名家演講;可能當我們真正離開北京以後, 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它是文化中心。

GQ的何瑫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全中國比北京更加多元開放包容給年輕人更多發展機會想像空間改變命運可能性的城市還有哪個?我反正想不出來。

當我們思考完這一切,很多人又逃回了北上廣。

前些天,我室友跟我說,如果我不買房的話,我可以在這個城市過著非常體面的生活。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在這座城市的奮鬥史,不過,我認為,在思考關於“人生最重要的東西”的問題時,我的答案肯定不是房。

最近為北京感到焦慮,更焦慮的是,我也無處可逃。

當我們思考完這一切,很多人又逃回了北上廣。

前些天,我室友跟我說,如果我不買房的話,我可以在這個城市過著非常體面的生活。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在這座城市的奮鬥史,不過,我認為,在思考關於“人生最重要的東西”的問題時,我的答案肯定不是房。

最近為北京感到焦慮,更焦慮的是,我也無處可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