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拔智齒會降低智商?

說到智齒,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疼, 雖然很多智齒都和痛苦的經歷相關聯, 但是一想到拔牙, 還是有很多人望而卻步。 所有智齒都需要拔嗎?一些關於智齒的傳言都是真的嗎?今天松豐口腔蔣勇軍主任就來好好說說關於智齒那些事兒。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 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 由於它萌出時間很晚, 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 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都接近成熟, 有“智慧到來”的象徵, 因此被俗稱為“智齒”。

智齒生長方面, 個體有很大差異, 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 有的少於4顆甚至沒有, 極少數人會多於4顆。 萌出的年齡差異也很大, 有的人20歲之前萌出, 有人40、50歲才長或者終生不長, 這都是正常現象。

齲齒(蛀牙) 智齒的阻生或錯位易使食物殘渣嵌塞在第二磨牙與智齒的牙間和牙周縫隙中,

很不容易清除, 常發生齲齒。

牙列不齊 14-18歲是智齒萌生的最活躍時期, 但因頜骨骨量與牙量間的不平衡, 可供智齒萌出的空間是有限的。 因此, 智齒萌出運動的推動力常是造成牙齒擁擠和排列不整齊的主要原因之一。

冠周炎 智齒因阻生而使牙冠不能完全外露, 牙冠周圍的牙齦成袋狀, 極易積存食物、滋養細菌。 當全身抵抗力下降時引起急性冠周炎。

囊性病變 頜骨的牙源性囊性病變好發於未萌出的埋伏牙, 而下頜智齒萌出受阻的機率又最高, 顯然是主要的好發部位, 當囊腫發展到一定程度, 頜骨可發生膨隆變形, 遇有繼發感染, 還會反復腫痛, 嚴重者還可造成病理性骨折。

口腔黏膜病 阻生和錯位智齒的牙齦和頰粘膜, 可因牙冠邊緣的長期機械刺激或反復咬傷, 使粘膜發生潰瘍、糜爛、組織異常增生及白斑等病理損害。 如此長期的創傷修復再創傷過程會影響口腔粘膜上皮的正常角化而發生癌前病損,

進而誘發口腔粘膜癌變。

既然說到拔智齒, 那我們就來說說關於拔智齒的一些傳言。 這些傳言也讓有些人對拔牙望而卻步。

01 拔智齒會變笨?

智齒雖然被叫“智齒”, 但智齒除了在冠周炎發作的時候會因為疼痛而影響思考能力外, 跟人的智商沒有任何關係。 智齒只是一顆普通的牙齒, 牙髓中間除了血管、結締組織之外, 也只有來自牙槽神經的分支。

有患者自己感覺拔智齒後短期內記憶力變差, 很有可能被“智齒”的名稱誤導。 另外, 也可能是因為拔牙時使用的麻醉劑以及比較強烈的疼痛和噪音刺激造成暫時的不適。

02 拔智齒能瘦臉?

臉的形狀, 主要是由頜骨來支撐的,尤其是下頜骨。下頜骨的下頜角的大小,影響著我們的臉型。智齒是在下頜骨完全成型之後才萌出,是否拔除,對下頜角的角度沒有影響,所以為瘦臉去拔除智齒是完全沒必要的。

注意:如果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血液病、糖尿病、肝病、甲亢、惡性腫瘤、頜骨的炎性病變等,尤其是患病的老年人,拔牙很困難,容易引起這些疾病的進一步加重,一般不建議拔除。

主要是由頜骨來支撐的,尤其是下頜骨。下頜骨的下頜角的大小,影響著我們的臉型。智齒是在下頜骨完全成型之後才萌出,是否拔除,對下頜角的角度沒有影響,所以為瘦臉去拔除智齒是完全沒必要的。

注意:如果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血液病、糖尿病、肝病、甲亢、惡性腫瘤、頜骨的炎性病變等,尤其是患病的老年人,拔牙很困難,容易引起這些疾病的進一步加重,一般不建議拔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