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日前建成啟用

新華社杭州9月6日電繼杭州互聯網法院之後, 全國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日前在杭州建成啟用, 成為互聯網治理的又一創舉。 該監測中心將接受工商總局指導, 受工商總局委託開展全國互聯網廣告監測。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 互聯網廣告應運而生, 成為商業廣告發佈的主要形式。 近年來, 我國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廣告市場, 互聯網廣告呈爆發式增長。 但爆發式增長背後, 違法廣告等問題也日益突出。 如何進行有效監管, 成為政府部門亟待破解的新課題。

全國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常務副主任毛覺介紹:“互聯網的廣告發佈具有速度快,

‘千人千面’等特點, 因此對監測技術、速度和規模的要求, 比傳統媒體要高, 而且證據固定的難度要遠遠超過傳統媒體。 ”建設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 成為國家工商總局推進簡政放權、“放管服”改革與構建事中事後監管機制的一項重要舉措。

浙江省廣告監測工作起步較早, 基礎較好, 從1998年開始經過近20年的發展, 廣告監測數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 2012年底, 國家工商總局與浙江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同意由浙江省工商局承建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

在國家工商總局指導下, 浙江省工商部門以“互聯網+廣告監管”理念, 打造了具備監測、預警、研判、調度等功能的全國性的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

2016年9月1日, 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的硬體基礎設施、監測平臺系統、監測隊伍等建設順利完成, 互聯網廣告監測平臺系統與《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實施, 同步上線試運行。

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利用大資料平臺、雲計算技術、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分散式架構等技術相結合, 目前已收集廣告數量10億次以上。 記者在監測中心大螢幕上看到, 有些廣告詞已被加入監測中心的“黑名單”, 如“專供特供”“性別早知道”“有效率100%”“無風險無擔保”“根治”等幾十個廣告詞, 只要出現在互聯網的廣告上, 就會被監測到。

“監測範圍包括門戶網站、搜尋引擎、電商平臺等大網站, 同時, 通過這些門戶網站的動態連結的網站也納入了監測範圍,

國內最有價值, 最具影響力的廣告發佈行為都在監測中心的監控和記錄之下。 ”毛覺告訴記者, 一旦監測到違法廣告, 中心會第一時間將資訊給到全國46個副省級以上的城市和地區, 由當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查處, 最後進行回饋匯總。

截至目前, 該平臺實現對全國1004家主要網站的日常監測, 監測範圍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囊括各類大中型網站, 輻射7萬多個互聯網媒介, 涵蓋全國約95%的互聯網廣告經營額。

(原標題:“根治”“專供”等誰還在用?看全國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如何工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