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爺爺逛街時失蹤奶奶守寡40年,突然有天家裡來一小夥揭開他蹤跡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落幕29 | 禁止轉載

湖北天門是內陸有名的僑鄉, 被稱作僑鄉之都, 旅居國外的華僑有三十多萬人。

這裡是我的家鄉。

我們家在一個叫做夏家灣的地方, 夏姓在村裡是大姓, 占了村裡人數的一多半。

猶記得, 兒時, 村子裡, 家家戶戶門前屋後, 都有桃樹柿樹, 夏日的暑假裡, 我跟村裡那些小夥伴, 就坐在斑駁的樹蔭下, 聽奶奶講那些我從來不知道的年代久遠的故事。

我是奶奶的長孫女, 長大後, 奶奶就獨自講她經歷過的事情給我聽。 故事中, 我瞭解了奶奶的過往。

1

奶奶被村裡人譽為是最嘎利(漂亮)的女人, 也是老一輩人中, 僅有的識文斷字的女人。

奶奶名叫李素嫻, 一聽這名字, 就知道不是出生在普通的農戶之家。

村裡老輩人都知道, 奶奶出生在呼奴喚婢的大地主家庭, 從小養尊處優, 極享奢華。

生長在大戶人家的小素嫻, 從小被爹娘管束得極嚴,

熟讀《女誡》《女訓》, 《四書》《五經》, 被鎖在深閨, 養成了那種沒有人間煙火味的大家閨秀。

時局動亂中, 好不容易迎來了抗戰勝利。 國共兩黨卻忽然翻了臉, 國內戰爭又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鄉里盜匪成群, 時局更加飄搖了。

素嫻已經是及笄之年, 該議親了。

為了能讓素嫻結一門好親事, 家裡開始讓素嫻跟著女眷出來走動, 讓這朵空谷幽蘭一顯芳華。

所謂的走動, 也不過就是去大戲園子的包房裡聽聽戲, 隨眾人去踏青祭祖。

一切都是命運的使然, 這幾番走動, 就讓一直被鎖在深閨的素嫻, 跟外面的亂世撞了個滿懷。

這一日, 家中長輩約了各大鄉紳名流的家眷去戲園子看戲。 醉翁之意不在酒, 當然帶了素嫻。

那時候戲園子的包廂裡,

沒有廁所。 戲看到一半, 素嫻帶了丫鬟去如廁, 不小心把手絹掉在地上, 弄髒了。

要是掉在別處, 素嫻也許會撿起來, 洗洗再用。 可是, 掉在廁所的地上, 終究有些噁心。 而那時候, 手絹是女子手中必備之物。

出了廁所, 素嫻讓丫鬟去買一方絹帕, 自己一個人往包廂走去。

素嫻綽約記著包廂的門號, 推開了包廂的門。

房間裡, 卻是清一色的男人!

驚慌窘迫中, 素嫻想要退出門, 卻被人擋住了去路。

房間的角落裡, 站起一個男子, 對大家擺擺手, “不礙事, 不礙事, 是大小姐。 ”

說完, 又扭頭對素嫻說:“大小姐也來看戲了?”

素嫻認得是家裡佃農的兒子夏玉成, 遂漲紅著臉, 點點頭。

玉成忙過來推開門, 側身恭敬地讓素嫻出了門。

素嫻正在廊上遲疑,

娘拉開了隔壁包廂的門, 素嫻來到了自己的包廂, 心裡暗想, 終究是出門太少了, 以後, 一定要多多的出門鍛煉鍛煉。

不一會, 丫鬟也買了手絹, 回來了。

戲看到尾聲, 外面忽然一陣噪亂, 突然間又響起了槍聲, 和雜亂的奔跑聲。

所有人都往外奔, 素嫻夾在人群中, 一起出了門。

混亂中, 素嫻跟眾人失散了。

忽然, 一隻手拉住了素嫻, 帶著她往外沖, 戲園子大門口, 大隊的國軍守著。

原來, 是接到線報, 有共党的地下分子在戲院裡開會。 這些國軍, 是來抓捕共党嫌疑分子的。

參加抓捕的團防隊長認出了素嫻, “大小姐也來看戲啦?你身邊的這個人是?”

素嫻扭頭看了看拉著自己的夏玉成, 說:“這是我表哥, 姑媽家的兒子, 我娘約了姑媽一家來看戲,

結果, 跑散了。 ”

團防隊長說:“那大小姐快跟著表哥回家吧, 免得家裡人擔心。 ”

就這樣, 夏玉成跟著素嫻, 出了戲園子。

一來到大街上, 就碰上娘帶著丫鬟, 正火急火燎地在找素嫻, 素嫻急忙來到娘身邊, 上了轎子。

素嫻掀開轎簾, 看到夏玉成站在大街的拐角處, 怔怔地看著愈走愈遠的轎。

2

素嫻坐在轎裡, 看著自己被夏玉成拉過的那只手, 回想到戲園子的包廂裡, 夏玉成那種氣勢, 哪裡像個佃農的兒子, 分明就是個領導人物。

冰雪聰明的素嫻想, 夏玉成拉著自己一起出來, 絕非偶然的邂逅, 也許, 他跟房間的那夥人, 就是今天被抓捕的物件。

雖然素嫻不懂得時事政治, 可是潛意識裡, 素嫻卻認定, 夏玉成一定不會做壞事。

有時候, 潛意識就可以決定一生的命運。

國共兩黨鬥爭得愈發激烈,地方上的匪患愈加猖獗。

李家枝大業大,招風也大。

兩股土匪,都盯上了李家大院。

雖然李家老爺為保平安,對鄉公所和保安團都下了血本,可是,亂世中的這些機構,和土匪沆瀣一氣,簡直就是官匪一家。

九月裡,土匪攻打李家大院的時候,看家護院的幾杆鳥銃,根本不堪一擊,而常年從李家揩油的鄉公所,保安團,沒有出動一兵一卒。

李家大院不費吹灰之力,就被血洗了。

慌亂中,娘給素嫻的臉上抹了鍋底灰,把她推進後院的草垛裡,把兩個弟弟推進了只能藏兩個人的狹小的暗道中,剛關好暗道的出口,就被流彈射中,倒在了血泊裡。

早跟土匪有勾結的一個家丁,帶領土匪,找到了暗道,本以為藏的是金銀財寶,卻不料是兩個半大的孩子,索性斬草除根,殺了兩個小少爺。

對於那個僅存的丫頭,土匪也懶得去理會,席捲了所有的金銀財寶,糧食,揚長而去。

就這樣,素嫻因為是個女孩,倖免于難。

當夏玉成得到消息,帶領遊擊隊從二十多裡外徒步趕來,李家大院已經被洗劫一空,只看到橫七豎八的屍體。

夏玉成在這些屍體中,沒有看到大小姐李素嫻。

他帶著人,把院子徹底地搜查了一遍,最後,在後院的草垛中,找到了滿臉抹著鍋底灰,瑟瑟發抖的素嫻。

李家大小姐看著滿院的屍體,像是患了失心瘋,蠕動著唇,說不出一句話。

夏玉成帶著素嫻,回到了家,讓娘照拂。

此時的夏玉成,已經被中共天門地委認命為天門夏家灣支委書記,讓他在家候命,隨時配合快要到來的解放戰爭。

夏玉成蟄伏在家,跟父母一起農耕,隨時準備接受新的任務。

在善良質樸的玉成娘細心的照拂下,素嫻從失去親人的大慟中,慢慢地恢復了神智。

從小不事稼穡的素嫻,很快摒棄了大小姐的身份,融入了夏家。

素嫻對夏家和夏玉成,產生了極濃烈的歸屬感。

也許,這份情愫,在更早的時候,就產生了。

夏玉成其實也喜歡美麗嫺靜的素嫻,早在素嫻掩護他躲過團防隊的追捕的時候,就喜歡了,只是以前,因為特殊的環境,他沒有機會向素嫻剖白自己的感情,現在,他又覺得自己有乘人之危的嫌疑,所以,他決定再等等。

又是一年春來早。

夏玉成在地裡忙春播,玉成娘照例做好了午飯,準備送到地裡去,忽然覺得頭疼得厲害,素嫻連忙問:“要不要去請先生看看?”

玉成娘說:“老毛病犯了,只是怕誤了玉成和他爹的午飯。”

素嫻連忙說:“不打緊,我來送。”

玉成娘一直都把素嫻當做是少東家,恭敬有加,聽素嫻說要去地裡送飯,連忙說:“使不得,怎麼能讓你做這樣的粗活呢!”

素嫻嗔怪地說:“又說見外的話了,我早把這裡當做了自己家,什麼粗活細活都做得,不會做的,我也要學會做,你慢慢教我就是了,也不要再把我當客人。”

玉成娘一聽這話,自然是無限歡喜,只覺得頭疼一下子輕了許多。

素嫻提了飯菜,來到田頭,玉成只顧著看著素嫻,傻樂著。

玉成爹問:“怎麼是你來送飯?玉成他娘呢?”

素嫻一邊往地上擺飯菜,一邊說:“頭疼又犯了,我也問過了,說是不需要請先生,我就讓她歇著,我來送飯了。”

玉成父親一聽,讓素嫻和玉成在地裡吃,回家看老伴去了。

只剩下兩個人了,玉成說:“這段時間,委屈你了,讓你跟著我們一起吃苦。”

素嫻眼睛幽深地看著玉成說:“你們以後就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我早就把你們當成了親人。我以前的家沒有了,對現在的家要更加珍惜,我只怕自己什麼事都做不來,你會嫌棄我。”

玉成隻覺得心裡一蕩,“我怎麼會嫌棄你!只是怕委屈了你!不過,這都是暫時的,我們很快就會迎來新的社會,新的生活,到了那時候,我希望能照顧你一輩子!”

素嫻低了頭,說:“我要你的一輩子,從現在就開始。”

玉成大喜過望,“你的意思是?”

素嫻抬頭,靜靜地望著玉成,“我說得還不夠明白嗎?”

3

素嫻嫁給了玉成,那一年,她十九歲。

這是素嫻一生中,最歡喜的一段時日。這段時日,支撐著素嫻走過了後來的近七十年的歲月。磐石一般,從無轉移。

三個月後,素嫻有喜了。

玉成的娘謝天謝地,末了,又再三地謝素嫻,素嫻說:“娘,看你,像個孩子,誰家兒媳婦有喜了,也沒見開心成你這樣的!”

玉成娘說:“我盼了這麼多年,才終於盼到玉成肯成家,以前,他老是推託,不肯娶親。再說,我們窮人家娶個媳婦也不容易。現在,老夏家終於有後了,我們也有臉去見夏家的列祖列宗了,你說,我能不高興嗎!”

沒過多久,玉成接受了新任務。

經過兩天的思考,玉成把組織下達的任務,告訴了素嫻。

國民黨要退守臺灣,許多國民黨部隊的兵逃跑了,為了擴充實力,他們在各地瘋狂地抓夫拉丁。為了將來攻打臺灣,組織上決定派一部分人,以被抓壯丁的形式,打入國民黨的軍隊,和國民黨內部的我軍地下工作者配合,為解放臺灣,做更加充分的準備。

這批人中,就有玉成。

玉成又拿出一份證明,交給素嫻。證明上,有中共天門地委書記的親筆簽名,蓋著中共天門地委鮮紅的大印。

玉成說:“組織上讓我們把證明交給家屬,在我們沒有回來的時候,家屬可以憑證明向組織上提出合理的要求。不過要做到嚴格保密。一經洩露,我們在國民黨內部的地下工作組織,將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犧牲的慘重,無法形容,所以,不是萬不得已,絕不能輕易說出我們的身份,以確保地下工作者在虎口中的安全。對了,你也不要告訴爹和娘。

“我們的孩子,我已經想好了名字,如果是男孩,叫夏子麟,女孩叫夏子靈,男孩是麒麟,女孩是百靈,你看怎麼樣?”

素嫻的眼淚,不能控制地一直流,一直流,流到玉成的心裡,大雨滂沱。

玉成強自忍著,安慰素嫻:“我們很快就能打下臺灣,回家團聚了。萬一,如果我不能很快回來,你一定要答應我,好好地活著,把我們的孩子養大。只要想到你和孩子,想到我們的家,我一定會保護好自己,絕不讓自己有什麼閃失。

“你一定要記住,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你必須要活著,活著等我回來,無論如何,你活著是第一位,你必須要做到!我走以後,有什麼要說的話,你可以寫信,雖然不能寄出去,可是,你寫了留著我回來看。以後回家了,我就每天看你給我寫的信,那該有多美啊!”

素嫻在寢食難安中,度過了兩天,她多希望,玉成能夠逃過這次抓壯丁的風頭啊!

第三天,玉成說要去趕集,素嫻知道,也許,玉成今天就不會回來了。

玉成挑著挑簍,素嫻默默地跟在玉成的身後,走出了村外好遠好遠,不肯往回走。

玉成怕素嫻太累,再不讓素嫻往前走一步,“素嫻,不要這樣,你回去吧。勝利的那一天,我一定第一個沖到你面前,到那時候,我讓你把我拴在褲腰帶上,一步也不分開,好不好?到時候,你可不要嫌我煩!”

素嫻哽咽著,“不煩,不煩!我真恨我不能跟你一起去!”

玉成說:“我也是啊,真恨不能把你變小了,握在手裡,揣在兜裡帶走!你就好好在家等我回來吧。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只要回來看到你好好的,就心滿意足了!”

玉成說完,挑起挑簍,大步走了。那道背影,永遠清晰地留在了素嫻的心裡,從不曾淡過。

傍晚,住在集市上的玉成三舅呼天搶地地奔進村裡,“姐,姐呀,玉成在集上被拉壯丁的白狗子給抓走了!”

沒等到玉成娘開口,素嫻的心一下子空了,癱倒在地。

玉成娘來不及悲傷,連忙把素嫻扶起來,“素嫻,你先別急,玉成一向機靈,他一定可以逃回來的,你要當心自己的身子,當心肚裡的孩子!”

素嫻兩眼空洞地坐在床上,在心裡默默地說:“娘,你不知道,玉成他,是故意被抓走的,任務不完成,他是不會逃回來的!”

這是1949年的事情。

4

漫長的等待開始了。

素嫻牢記著玉成的話:一定要好好活著,等他回來。

等待中,新中國成立了。

等待中,素嫻生了,生了個男孩。

素嫻一直沒有給玉成寫信,她不願意相信,玉成很長時間不能回來。

孩子的到來,讓這個家從玉成走後,第一次有了一絲喜氣。

解放後的第一任村委會主任讓素嫻給孩子起名叫建國,素嫻沉沉一笑,“孩子的名字早就起了,叫夏子麟。”

是夜,素嫻拿起筆,給玉成寫了第一封信:

玉成,你當爸爸了。現在解放了,都興叫爸爸媽媽了。老夏家的大孫子出生了,娘說,子麟跟你小時候一模一樣,我啊,又看到了希望!

你不要擔心家裡,我們三輩人一定好好的給你守著家,等你回來。你在外面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保存著好身體,回來照顧爹娘跟我們娘兒兩個。

等你回來,我一定做一根長腰帶,牢牢地拴著你,再不讓你離開我的視線,不知道,到時候你會不會生厭?不過,就算你生厭,我也再不會放你走。我好悔啊!我當初就該打滾撒潑,上吊抹脖子地留住你,就算是讓你恨我,厭棄我,也好過這種相思愁!

從此以後,每隔幾天,素嫻就拿起筆給玉成寫信,寫著寫著,就當做了是跟玉成面對面聊,聊著聊著,淚濕了眼眶。

小子麟一天天長大,家裡一天天多了歡聲笑語。

玉成的爹娘很少再提起玉成,只守著孫子,把日子艱難地往前捱。

開始有人打素嫻的主意。

玉成跟素嫻少年夫妻,雖然情深義重。可是,這玉成長期不回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難道,讓花兒一般的素嫻一直這麼等下去嗎?

素嫻態度決絕地回復了找她說媒的人,“我家玉成好好地活著呢!以後,誰要是再這麼說,我找誰拼命!無端端地咒我家玉成,絕對不行。”

素嫻想,政府天天在宣傳,要解放臺灣呢。這麼大個中國,毛主席都打下來了,小小一個臺灣,要不了多長時間的。不定哪天,玉成就回來了。

素嫻天天對著牆上的毛主席像默念:毛主席啊,您快些把國家的其他事情安排好了,派兵去解放臺灣吧,讓我們家玉成快點回家吧!

遙遙地等待中,素嫻給玉成寫信由幾天一封,變成了一個月一封,又變成了幾個月一封,最後,變成了有重要的事情就寫。她怕將來玉成回家,看信看得累壞了眼睛!

她希望在夢裡看見玉成,能跟玉成說說話,可是,夢中的玉成只是看著她,不說話。

5

子麟十歲了,已經長成了一個歡實的少年。

玉成的父母也愈加老邁了。

而素嫻,已經由當初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富家小姐,蛻變成一個能幹的農家婦女了。

素嫻毫不灰心地等待著,盼望著國家快點富強起來,快點解放臺灣。

素嫻擔心,太久了,自己變得太老了,玉成回來,只怕都認不出自己來了!

素嫻的心,越來越焦躁。

焦躁中,三年自然災害來了。

從大鍋飯到自然災害的轉變,是讓人們更加倍受饑餓的折磨。

1961年,素嫻又經歷了她人生的第三次灰暗,這一次,讓素嫻只差一點點,就倒下了。

子麟消化不了樹皮草根觀音土,因為饑餓,渾身浮腫,終於在媽媽和爺爺奶奶泣血的呼喚中,離開了。

素嫻抱著瘦得皮包骨頭的子麟,整整一夜,沒有鬆手。

玉成,我沒有帶好我們的孩子!素嫻在心裡絕望地訴說,我沒有臉再見你了,這一回,我要食言了,我要跟子麟一起去,去那邊照顧他了!

兩個善良的老人看出了素嫻的意圖,寸步不離的地著素嫻,玉成的娘實在沒有辦法了,對素嫻說:“素嫻,你就當是可憐可憐我們兩個老人吧,你要是有什麼事,我們可就真的活不成了。

“難道你想讓玉成回來,只看到一座空房子嗎?那他還怎麼活下去?這是天災,村裡餓死的人還少嗎?只要有活的機會,我們都要活下去啊!就是玉成在家,也不能改變的事情啊!”

看著兩個老人滿面的淒涼,素嫻埋了子麟,更加奮力地去挖樹根,草根,找一切能吃的東西。

素嫻又給玉成寫信了:玉成,對不起,我沒能保住我們的孩子!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本來,我是該陪子麟一起去了,到那個世界照顧他,等你。

可是,我不僅僅是一個媽媽。我又是一個兒子,也是一個兒媳婦。我還有責任,我不能丟下兩個老人不管,我還是在家,等著你回來,等你回來狠狠地打我,罵我,我也心甘情願。惟願你安好!等你!

三個人,撐著支離破碎的家,繼續艱難地往前推動著年輪。

素嫻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聽廣播。希望能從廣播裡,聽到一星半點關於解放臺灣的消息。

一家人在希望與絕望的矛盾心理中,又走過了四五年。

輾轉難捱中,風起雲湧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6

似乎是一夜之間,忽然竄出了好多的紅衛兵小將。

滿世界都是草綠色的軍裝軍帽,舉著紅旗,戴著紅袖章,緊握拳頭,喊著:堅決擁護偉大領袖毛主席!打倒反革命!打倒牛鬼蛇神!掃除一切反動勢力的殘渣餘孽!

人們惶惶不安地看著亂糟糟的一切,不知道即將到來的,會是什麼樣的事情。

紅衛兵很快就揪出了被批鬥的壞分子。

這天清早,素嫻在小廚房裡燒早飯,“砰”的一聲,大門被十幾個紅衛兵踢開了。

素嫻還沒回過神來,已經被揪住頭髮按倒在地上,兩隻胳膊被反剪到身後,用繩子捆了起來,頭上被戴上一個快一米長的紙帽子,帽子上寫著:打倒國民黨特務的反動老婆!打倒剝削分子的殘渣餘孽!被押出家門,往村裡召開社員大會的會場而去。

一個女紅衛兵用大喇叭喊著:“鄉親們,大反革命分子的批鬥會開始啦!打倒國民黨特務!保衛紅色政權!”高亢的女聲響徹雲霄。

鄉村的早晨沸騰了。

村裡所有的人呼啦啦湧向會場。

兩個老人跌跌撞撞地趕到會場的時候,素嫻已經被按著跪在臺上,一個女紅衛兵拿著大喇叭,在做聲色俱厲地控訴。

“鄉親們!這就是臺灣特務的反動老婆!他們兩個是一對反動夫妻!一個是大地主,大剝削家的反動小姐!一個是臺灣特務!他們妄想顛覆我們的紅色政權!妄想反對偉大領袖毛主席!

“我們要將他們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讓他們永遠不能翻身!誰不擁護我們的革命行動,誰就是他們的走狗幫兇!所有人,只要和她劃清界限,就是我們的革命同胞!”

話音落下不久,台下就有人振臂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倒特務!打倒剝削家!我們要跟她劃清一切界限!堅決擁護革命行動!”

人們循聲望去,是玉成的叔伯哥哥夏玉堂。

夏玉堂的革命行為,一下子提醒了尚在迷糊的夏家族人,他們爭先恐後,紛紛振臂高呼,堅決表示,要和反動分子劃清界限。

玉成的爹娘呆呆地看著,昨天還稱兄道弟,呼姆喚姨的夏家族人,今天就變成了和素嫻仿佛有血海深仇的敵人。這些族人憤怒的呐喊聲,將批鬥會推向了高潮。

紅衛兵們批鬥得餓了,要回家吃早飯了,人們也四散回家,沒有一個人理會素嫻,唯恐被牽連了。

玉成的爹娘爬到臺上,扶起素嫻,老人的心,仿佛被刀割了一樣,汩汩地滴血。

素嫻撫了撫跪得發麻的膝蓋,三個人攙扶著回家了。

回到家,素嫻繼續燒火做飯,吃飽了,還要出工呢!不出工,就分不到口糧,可不能讓老人再餓肚子了。

素嫻照常來出工,田裡,也沒有紅衛兵,隊長會計照舊給素嫻記了十分工,也就是說,素嫻還算是個正常的勞動力,能分到正常的口糧。只是,再沒有人和她說話,她成了一隻孤雁。

素嫻倒是不在乎,她的孤獨只是因為玉成,其他人的熱鬧,治不了她的孤獨症。

夜裡,素嫻又給玉成寫信:玉成,你受了天大的冤枉!他們說你是國民黨的特務!今天,我差點就洩露了你的秘密。但是我忍住了,我知道,我只要拿出那張證明,就可以證明你的清白!

可是,廣播上天天說,國民黨有許多特務就藏在我們中間,我不知道誰是特務,所以,我必須保住秘密,這樣,才能保證你和你的那些同伴的安全。

批鬥我不怕,辛苦我不怕,我要好好地保存著證明,等你回來,用那張證明來向世人宣告你的清白與功勳。還告訴你一件事,你不許笑話我,當我跪在臺上的時候,我並不是在老老實實地接受批鬥。

我偷偷當做是在給菩薩跪,祈求菩薩保佑你一切都好,祈求菩薩,讓臺灣快些解放,好讓你快些回家。所以,就連在臺上跪著,我也沒有覺得有多難過。現在,只有你沒有回來這件事情讓我難過,其他的,我不在乎。

等你。

7

素嫻很快就適應了每天批鬥的正常程式。

每天上工前的早會上,素嫻自動地上臺,自動戴上那頂屬於她的紙帽子,紅衛兵大喝一聲:“跪下!”她立刻端端正正地虔誠地跪下,接受紅衛兵的教育,臉上,絲毫沒有其他被批鬥者的痛苦,那副超然忘我的神態,就連那些紅衛兵,也覺得這個人,精神有了問題。

被批鬥的人,換了一個又一個,幾乎所有的老村幹部,地主富農都被鬥了個遍。實在是沒有批鬥物件了,就在廣大群眾中找異己分子,有時候,因為一句話就可能被揪到臺上去批鬥。

學校停課了,開批鬥會是那些紅衛兵的主要工作。

素嫻一直陪伴著批鬥。

素嫻不再是主要的批鬥對象。

被批鬥不再是什麼恥辱的事情,誰都不敢肯定,明天的批鬥會,有沒有自己。人人都謹言慎行,親戚朋友都你防我,我防你,唯恐被人兜頭一刀,反手一槍,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

時間長了,那些紅衛兵的家長,也從最初的因為家裡有紅衛兵而驕傲,變成了後來不許自家的孩子去參加紅衛兵的批鬥行動。

有很多的紅衛兵藉口家裡有事,不參加每天的批鬥會了,剩下幾個立場堅定的紅衛兵,也乏味了,批鬥會的次數越來越少,到最後,人們都不記得,什麼時候,批鬥會就取消了。

素嫻除了頭上被戴著的反動帽子,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正常的生活。

兩個老人的身體越來越差,一天不如一天,終於先後離開了這個無奈的世界。

素嫻在這個家裡,已經度過了二十年了,本應該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二十年,素嫻卻是在等待至愛,失去親人,還有無休止的批鬥中度過的。

素嫻三十九歲那年,這個家裡,就剩下她一個人,形單影隻的,還在等著玉成回家。

村裡,來了一批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

由於素嫻家裡房間寬綽,隊長安排了四個女知青暫時住到她家。

素嫻的屋裡,一下子又熱鬧起來。

8

第二年,村裡建了知青點,女知青都搬到知青點去住了,素嫻的家裡,又恢復了冷清。

冷冷清清地過了幾個月,曾經在素嫻家裡住過的女知青于曼麗來找素嫻了。

曼麗出了大麻煩。

曼麗來自武漢,她的男朋友在鄰村的知青點上,經常偷偷地來見面,兩個人沒能把持住,曼麗懷孕了。

曼麗懷孕已經三個月了,一直不敢跟誰說,又沒有法子打掉孩子,那時候,打胎流產都要介紹信和證明。曼麗實在是走投無路了,來找素嫻,希望這個善良的房東能幫忙想個法子。

素嫻深知私自打胎可能造成的危害,搞不好,就是一屍兩命。

她給曼麗出了個主意:“現在月份不重,等月份重了,就穿寬鬆的衣服。肚子實在遮不住的時候,就是冬天了,那時候,隨便裹件大衣,應該沒問題。冬天一般不出工,躲著生下孩子,然後抱來扔在我家門口,這個孩子,就由我來養。”

素嫻還說:“我雖然不能保證把孩子養得有多好,但是我會盡力把孩子帶大,不論是男孩女孩,我都喜歡,你看怎麼樣?畢竟這是一條生命。”

事情只能這樣了。

臘月,素嫻的家裡多了一個女嬰。

於曼麗和素嫻約定,誰也不能把孩子的秘密說出去。因此,村裡誰也不知道素嫻收養的這個女娃的來歷。

那時候,只需要跟村裡的幹部說一聲,就算是辦了領養手續,素嫻給這個女孩起名叫夏子靈。

子靈讓素嫻一潭死水的生活,又有了一絲活力。

夏家的小百靈在素嫻細心的呵護中,慢慢長大了。

素嫻每天就活在對子靈的期盼,對玉成的等待中。

夏家灣幾乎所有人,都忘了玉成。素嫻在村裡人的心中,成了不折不扣的寡婦。

饒是如此,素嫻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做是個沒有丈夫的女人,她依然相信,毛主席一定會解放臺灣,終有一天,會讓她的丈夫回家來。

9

1976年九月九日,中國大地上,晴天一聲霹靂,毛主席逝世了。

全國上下,一片哀泣。

素嫻聽著廣播裡播著哀樂,播音員以沉痛緩慢的聲音,播放著噩耗,心裡僅剩的一點希望,破滅了。

大禮堂裡,主席的追悼會上,所有的女人哭得呼天搶地,素嫻的眼泡更是紅腫得幾乎睜不開了。

素嫻心裡明白,她的未來,將是一場無望的等待。

那些當年和玉成一樣被抓了壯丁的家庭,都為久久不歸的親人,立了衣冠塚。

那些曾經和素嫻劃清界限的族人,又來找素嫻,要求為玉成也立個塚,倔強的素嫻沒有答應,“玉成沒有死,他一定會回來的,他絕不會食言。”

族人也再懶得搭理她。

子靈慢慢長大,上小學了。

子靈上初中了。

高中時,子靈纏著媽媽,要媽媽講爸爸的事情。

素嫻對著子靈,娓娓細說她父親夏玉成的事情。她告訴子靈,她的父親夏玉成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是最了不起的英雄。

素嫻對女兒說著說著,說得自己又回到了當年,戲園子裡和玉成的邂逅:玉成一扭頭,兩個人眼目之間,電光火石間交流時的那種朦朧;混亂中被拉著手奔跑時發現是玉成的時候,那種暗暗的欣喜。

大街拐角處,看見玉成癡癡地望著小轎時,心中那份隱隱的牽掛;奔潰絕望地躲在草垛中,看見玉成神一般從天而降時,那種無以言表的依賴;新婚時,那一段短暫而恒久的幸福,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清晰。

素嫻確定:玉成一直在自己的心裡陪伴著,從不曾離開過。

10

政治風雲變幻莫測,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也受到了改革開放大潮的強烈衝擊。

村裡,先是那些早年離家漂泊的人衣錦榮歸了。

解放前,頻繁的自然災害,加上兵禍匪患,幾乎家家都有人外出討生活。現在,這些離家在外的遊子,都乘著改革開放的大潮,回鄉跟親人團聚了。

村裡許多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久,臺灣和大陸的局勢也有了變化。附近有很多跟玉成一起被抓了壯丁的人,也回鄉探親了。

素嫻只要聽到是有人從臺灣回來,必定是要去打聽玉成的消息。回來的人都告訴她:雖然是一條船出海,但是到了臺灣,都被送到不同的地方駐守,根本不讓同鄉人有聯繫。後來也有一部分人想方設法聯繫上了,卻沒有誰知道夏玉成的下落。

素嫻一次次滿載希望而去,一遍遍滿心悲苦而歸。可是,她從沒有動搖。

近四十年的等待中,素嫻從一頭烏絲,等到滿頭銀髮;從明眸皓齒,等到滿臉褶皺;從婀娜多姿,等到如風中枯草,僅憑了心裡那唯一的信念。

子靈考上了大學,這是夏家族譜上唯一的文曲星。

已經快六十歲的素嫻,在自家的責任田裡忙活。

村支書在田頭喊:“素嫻嫂子,快過來,有重要的事情。”

素嫻丟下手裡的活,向田頭走去,路上,

停著一輛車,車旁,村支書陪一個人站著。

走近了,素嫻看到站在支書身邊的人,呆住了!

是玉成!真的是玉成!玉成走的時候,留在素嫻記憶中的印像,如此清晰地站在了眼前!

來人往前緊跨兩步,一隻手扶著素嫻的肩,用天門土話喊:“姆媽!”

素嫻不知所措,支書介紹說:“素嫻,這是玉成的兒子,在臺灣生的兒子,先把人領回家再說吧!”

素嫻說:“玉成的兒子?這就是說,玉成有兒子了,夏家有後了?”

來人說:“是,我是夏家的兒子,是您的兒子,我的名字叫夏子懷,父親說,是懷念你們,懷念家鄉的意思。”

素嫻說:“子懷,子懷,懷念家鄉!走,回家,回家!”

子懷的手裡,一直抱著一個用黑布包著的四四方方的盒子。

來到家門口,下了車,子懷抱著盒子,對素嫻說:“姆媽,我聽父親說起過家鄉的風俗,父親說在外亡故的人,不能進家門。這是父親的骨灰,我先不進屋,等安葬了父親,我再進屋。”

素嫻一下子怔住了,“骨灰?玉成不在了?他已經不在了?”

說著說著,素嫻的眼淚奔湧而出,她從子懷的手裡接過骨灰,抱在懷裡,低著頭,把臉緊緊地貼著盒子,枯瘦的手溫柔地摩挲著骨灰盒,呢喃細語:“玉成,你終於回來了!你終於回來了!我等了你一輩子,你可回來了!”

扭頭,淚眼看著子懷說:“進屋,進屋!我不信這些個事情!我為玉成守了一輩子的家,怎能不讓他進屋呢!”

說完,她抱著骨灰盒,領頭走進屋裡,把骨灰恭恭敬敬地放在堂屋的神龕上,讓子懷稍等,快速地出了門。

不一會,素嫻拿著從小賣部買的香回來了,她在骨灰盒前把香點燃,漆黑發亮的骨灰盒,立刻繚繞在幾條細細的煙霧中,顯得格外肅穆。

做好這些,她才對子懷說:“我想把骨灰在家裡停一天,讓他好好地陪陪我,然後再入土為安,你說行嗎?”

子懷說:“一切都依姆媽安排。”

素嫻說:“那今天就在家裡吃飯吧,既然回家了,我們就在家裡,跟你爸爸一起吃頓飯,只是,粗茶淡飯,委屈你了。”

子懷說:“好,那我們兩個人陪爸爸一起吃飯。”

簡簡單單的一頓午飯,素嫻完全沒有把子懷當做客人,飯後,連子懷跟她一起收拾碗筷,她也沒有推辭。

夏家的族人聽說玉成在臺灣生的兒子回來了,都湧到了這些年不曾踏足的素嫻的家裡,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怎樣把玉成的骨灰風光大葬。

這個清貧整潔的家裡,前所未有的異常熱鬧。

那些一個個跟子懷攀扯關係的自我介紹,讓子懷頭都暈了。

有夏家子字輩的問子懷:“兄弟,你在臺灣是做什麼生意的?一定發了大財吧!”

子懷謙遜地回答:“哪裡發什麼大財啊,自己家裡做點事情,聊以糊口。”

本家人又問:“那你這次回來,有什麼打算呢?”

子懷說:“我沒什麼其他打算,父親生前沒能回來,我遵從父親的遺願,回來看看姆媽,讓父親落葉歸根,然後就回臺灣,我還要做事,養活一大家人呢!”

族人們沒看到夏子懷有什麼大富大貴的氣派,也覺得沒什麼油水可撈,就紛紛告辭,“那你先歇著,骨灰下葬的時候,我們再來。”

屋子裡,又恢復了往日的清靜。

子懷拉著素嫻,在椅子上坐下來說:“姆媽,這下我們可以好好地聊聊了!”

素嫻說:“好!好!好好聊聊!”

11

子懷說:“姆媽,我是六四年生的,那時候,父親來臺灣已經十五年了,十五年裡,父親本來一直都在等你。可是,父親患了心臟病,而且,因為在訓練中,腿受了傷,身體一直不是很好。

“我母親住的小漁村跟父親的駐地很近,母親因為經常看到父親坐在海邊,有時候,一坐就是一整天,所以,對父親很好奇。有一次,母親的小漁船在海邊出了點故障,父親剛好在海邊坐,就央求父親幫幫忙,一來二去,兩個人就熟悉了。

“因為母親比父親小了很多,認識父親以後,經常找父親幫忙做點小事,父親也不好推辭。其實,那時候,母親就已經喜歡父親了。

“過了兩年,臺灣跟大陸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眼看著父親回大陸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了,母親就要求父親跟她結婚,而且保證,如果父親能有回大陸的那一天,絕不阻攔,父親也沒有答應。

“直到父親的腿傷舊疾發作,當局政府就發了點錢,讓父親退伍了,父親不能回大陸,在臺灣舉目無親,身體也不好,母親就強自留住了父親,父親走投無路,就在母親家裡落下了腳。第二年,才娶了母親。

“父親把他和你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講給了我母親聽,所以,我和母親對你,並不陌生。從小,父親就教我說家鄉話,我的母親耳濡目染,也能說一口流利的天門方言,到後來,我們只要是在家裡,都說天門方言,真的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對了,姆媽,我聽父親說,我應該還有個哥哥或是姐姐,男孩子是麒麟的麟,女孩子是百靈的靈,對嗎?”

素嫻說:“你曾經有個哥哥,叫子麟,他在三年自然災害時,餓死了,那一年,他十二歲。後來,在我四十一歲的時候,你有了個妹妹,叫子靈,夏子靈,現在讀大學去了。”

子懷長出了口氣,“哦,那就好,那就好!那我怎麼沒有看到子靈的爸爸呢?”

素嫻說:“子靈的爸爸叫做夏玉成,也就是你的父親,她是我收養的一個孩子,我不想讓夏家斷在我的手裡,如果沒有你,我會要求子靈將來的孩子也必須姓夏!現在好了,有了你,將來子靈可以嫁娶自由了。”

夏子懷無比震驚,“姆媽,我以為……”

素嫻看著神龕上的骨灰盒,幽幽地說:“不論他是死是活,我都會記著他的話,活著等他回來,我終於等到了他!我也知道了,夏家沒有絕後,這就好,這就好!我終於沒有愧疚和遺憾了!

“你母親她還好吧?這麼多年,虧了她照顧你爸爸,這我也放心了,玉成他總算是不至於太過淒苦,我很安心。你爸爸是什麼時候去的?”

子懷說:“去年秋天的事情,那時候回鄉證沒能辦下來。父親如果能活到今天, 他就能回來和你團聚了。”

素嫻說:“唉!這樣也好,免得他為難。只是對不起你母親,讓她今後清明時也不能給你爸爸掃墓祭祀了。我把她做妻子的權利剝奪了。玉成他是個有福的人,能遇到你母親這麼好的女人,有你這麼好的兒子!”

子懷說:“讓父親落葉歸根,也是母親的願望。姆媽,我也是您的兒子,我已經快要做爸爸了,您很快就有孫子了,您雖然沒有等回爸爸,可是您等回了兒子,還有孫子。

“父親去世前,再三囑咐我,不要把他葬在臺灣,只要有機會回來,就一定要把他帶回來。現在,臺灣和內地通航了,我們回來也很方便。以後,我還要經常帶我的孩子回來看您!”

這天夜裡,素嫻又給玉成寫信著。

玉成,我終於等回了你,沒想到,我們卻是以這種方式見面。當年,子麟的離開,讓我的愧疚自責無以復加。是我,讓你們夏家絕後了!

如今,我知道你是有兒子的,並且很快就要有孫子了,我總算是安心了。我更為你感到高興的,是曾經有個很好的女人代我照顧你,陪伴你,讓你不至於一個人在異鄉孤苦無依!

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我也堅忍著,保住了你的秘密。我曾經堅信,一定會有用那張證明來還你一個清白的那天。

現在,你已經走了,曾經的過往,說出來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告訴你,我們還有一個女兒,我們的女兒是你起的名字:子靈。子靈很有出息,是方圓幾十裡唯一的女大學生,也是夏家唯一的大學生。

對於夏家,我無愧了。

嫁給你,我不曾後悔!等待你,我也不曾後悔!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寫信。因為,以後,我可以天天去看你,對著你說話了!

子懷說,他以後還會帶著孩子回來看我們。這應該就是你想要的結局吧!我會讓你跟爹娘還有子麟他們在一起,你們在那裡等著我,到了那一天,我就會來跟你們團聚了!

第二天,素嫻和子懷就把玉成葬在了夏家老兩口還有子麟三個人的墳邊,素嫻把滿滿兩個大紙盒子的信,還有信的最上面,放著那張當年的證明,全部在玉成的墳前燒了,讓玉成在那邊,慢慢地看,慢慢地等著她。

夏子懷在安葬了父親的骨骸後,要回臺灣了,他租了一輛客車,把夏家所有的族人,請到武漢,陪素嫻玩了三天。

離別的時刻到了。

武漢飛機場,夏家的族人們眼看著子懷就要上飛機了,卻沒有他們期待中的饋贈,一個本家大哥看著子懷腕上的金表,說:“我一直想要一塊手錶,你把這只表,留給我做個紀念吧。”

子懷不著痕跡地一笑,擼下了手上的表,遞了過去。

另一個本家嫂子也不甘落後,擠到子懷身邊說:“今天好冷,你上了飛機就不冷了,把你的大衣就送給我吧!”

說完,不等子懷答應,就取過子懷身上的大衣,裹在了自己的身上……

素嫻眼看著夏家族人們,幾乎把子懷身上能拿的東西全拿走了,心想:子懷只怕是這輩子都不會再回來了!

最後,子懷摟著素嫻說:“姆媽,要不了多久,我就會再回來看您,您要好好的。將來,我的孩子大了,寒假暑假我都會帶回來陪您!”

素嫻熱淚盈眶地說:“家鄉的人這麼對你,你不要放在心裡!”

子懷朗朗一笑,“我是回來看您的,其他人是什麼樣的,我哪兒會放在心上!”

夏子懷,也就是我的父親,沒有食言。他真的每年都帶我們回大陸這個叫做天門的小地方,看我們的奶奶和姑姑。

我們從小就學會了天門方言,暑假裡,我會在家門前的柿子樹下,趴在奶奶的腿上,聽奶奶講故事。寒假裡,我們會在家門口打雪仗,堆雪球,玩得不亦樂乎。

年三十,我們會在奶奶的帶領下,去爺爺他們的墳前,祭奠親人。這些時候,是從小生長在臺灣,家裡有無數產業,每年都可以去世界各地旅遊的我們姐弟幾個最盼望的時候。

我們時刻都會記得,在稱作家鄉的那個地方,住著一個被生活的煉獄磨難得靈魂生香的人,那就是我們八十八歲高齡的奶奶。

我的名字叫夏念素,一個很奇怪的名字。(原題:《沒有寄出的信》,作者:落幕29

潛意識就可以決定一生的命運。

國共兩黨鬥爭得愈發激烈,地方上的匪患愈加猖獗。

李家枝大業大,招風也大。

兩股土匪,都盯上了李家大院。

雖然李家老爺為保平安,對鄉公所和保安團都下了血本,可是,亂世中的這些機構,和土匪沆瀣一氣,簡直就是官匪一家。

九月裡,土匪攻打李家大院的時候,看家護院的幾杆鳥銃,根本不堪一擊,而常年從李家揩油的鄉公所,保安團,沒有出動一兵一卒。

李家大院不費吹灰之力,就被血洗了。

慌亂中,娘給素嫻的臉上抹了鍋底灰,把她推進後院的草垛裡,把兩個弟弟推進了只能藏兩個人的狹小的暗道中,剛關好暗道的出口,就被流彈射中,倒在了血泊裡。

早跟土匪有勾結的一個家丁,帶領土匪,找到了暗道,本以為藏的是金銀財寶,卻不料是兩個半大的孩子,索性斬草除根,殺了兩個小少爺。

對於那個僅存的丫頭,土匪也懶得去理會,席捲了所有的金銀財寶,糧食,揚長而去。

就這樣,素嫻因為是個女孩,倖免于難。

當夏玉成得到消息,帶領遊擊隊從二十多裡外徒步趕來,李家大院已經被洗劫一空,只看到橫七豎八的屍體。

夏玉成在這些屍體中,沒有看到大小姐李素嫻。

他帶著人,把院子徹底地搜查了一遍,最後,在後院的草垛中,找到了滿臉抹著鍋底灰,瑟瑟發抖的素嫻。

李家大小姐看著滿院的屍體,像是患了失心瘋,蠕動著唇,說不出一句話。

夏玉成帶著素嫻,回到了家,讓娘照拂。

此時的夏玉成,已經被中共天門地委認命為天門夏家灣支委書記,讓他在家候命,隨時配合快要到來的解放戰爭。

夏玉成蟄伏在家,跟父母一起農耕,隨時準備接受新的任務。

在善良質樸的玉成娘細心的照拂下,素嫻從失去親人的大慟中,慢慢地恢復了神智。

從小不事稼穡的素嫻,很快摒棄了大小姐的身份,融入了夏家。

素嫻對夏家和夏玉成,產生了極濃烈的歸屬感。

也許,這份情愫,在更早的時候,就產生了。

夏玉成其實也喜歡美麗嫺靜的素嫻,早在素嫻掩護他躲過團防隊的追捕的時候,就喜歡了,只是以前,因為特殊的環境,他沒有機會向素嫻剖白自己的感情,現在,他又覺得自己有乘人之危的嫌疑,所以,他決定再等等。

又是一年春來早。

夏玉成在地裡忙春播,玉成娘照例做好了午飯,準備送到地裡去,忽然覺得頭疼得厲害,素嫻連忙問:“要不要去請先生看看?”

玉成娘說:“老毛病犯了,只是怕誤了玉成和他爹的午飯。”

素嫻連忙說:“不打緊,我來送。”

玉成娘一直都把素嫻當做是少東家,恭敬有加,聽素嫻說要去地裡送飯,連忙說:“使不得,怎麼能讓你做這樣的粗活呢!”

素嫻嗔怪地說:“又說見外的話了,我早把這裡當做了自己家,什麼粗活細活都做得,不會做的,我也要學會做,你慢慢教我就是了,也不要再把我當客人。”

玉成娘一聽這話,自然是無限歡喜,只覺得頭疼一下子輕了許多。

素嫻提了飯菜,來到田頭,玉成只顧著看著素嫻,傻樂著。

玉成爹問:“怎麼是你來送飯?玉成他娘呢?”

素嫻一邊往地上擺飯菜,一邊說:“頭疼又犯了,我也問過了,說是不需要請先生,我就讓她歇著,我來送飯了。”

玉成父親一聽,讓素嫻和玉成在地裡吃,回家看老伴去了。

只剩下兩個人了,玉成說:“這段時間,委屈你了,讓你跟著我們一起吃苦。”

素嫻眼睛幽深地看著玉成說:“你們以後就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我早就把你們當成了親人。我以前的家沒有了,對現在的家要更加珍惜,我只怕自己什麼事都做不來,你會嫌棄我。”

玉成隻覺得心裡一蕩,“我怎麼會嫌棄你!只是怕委屈了你!不過,這都是暫時的,我們很快就會迎來新的社會,新的生活,到了那時候,我希望能照顧你一輩子!”

素嫻低了頭,說:“我要你的一輩子,從現在就開始。”

玉成大喜過望,“你的意思是?”

素嫻抬頭,靜靜地望著玉成,“我說得還不夠明白嗎?”

3

素嫻嫁給了玉成,那一年,她十九歲。

這是素嫻一生中,最歡喜的一段時日。這段時日,支撐著素嫻走過了後來的近七十年的歲月。磐石一般,從無轉移。

三個月後,素嫻有喜了。

玉成的娘謝天謝地,末了,又再三地謝素嫻,素嫻說:“娘,看你,像個孩子,誰家兒媳婦有喜了,也沒見開心成你這樣的!”

玉成娘說:“我盼了這麼多年,才終於盼到玉成肯成家,以前,他老是推託,不肯娶親。再說,我們窮人家娶個媳婦也不容易。現在,老夏家終於有後了,我們也有臉去見夏家的列祖列宗了,你說,我能不高興嗎!”

沒過多久,玉成接受了新任務。

經過兩天的思考,玉成把組織下達的任務,告訴了素嫻。

國民黨要退守臺灣,許多國民黨部隊的兵逃跑了,為了擴充實力,他們在各地瘋狂地抓夫拉丁。為了將來攻打臺灣,組織上決定派一部分人,以被抓壯丁的形式,打入國民黨的軍隊,和國民黨內部的我軍地下工作者配合,為解放臺灣,做更加充分的準備。

這批人中,就有玉成。

玉成又拿出一份證明,交給素嫻。證明上,有中共天門地委書記的親筆簽名,蓋著中共天門地委鮮紅的大印。

玉成說:“組織上讓我們把證明交給家屬,在我們沒有回來的時候,家屬可以憑證明向組織上提出合理的要求。不過要做到嚴格保密。一經洩露,我們在國民黨內部的地下工作組織,將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犧牲的慘重,無法形容,所以,不是萬不得已,絕不能輕易說出我們的身份,以確保地下工作者在虎口中的安全。對了,你也不要告訴爹和娘。

“我們的孩子,我已經想好了名字,如果是男孩,叫夏子麟,女孩叫夏子靈,男孩是麒麟,女孩是百靈,你看怎麼樣?”

素嫻的眼淚,不能控制地一直流,一直流,流到玉成的心裡,大雨滂沱。

玉成強自忍著,安慰素嫻:“我們很快就能打下臺灣,回家團聚了。萬一,如果我不能很快回來,你一定要答應我,好好地活著,把我們的孩子養大。只要想到你和孩子,想到我們的家,我一定會保護好自己,絕不讓自己有什麼閃失。

“你一定要記住,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你必須要活著,活著等我回來,無論如何,你活著是第一位,你必須要做到!我走以後,有什麼要說的話,你可以寫信,雖然不能寄出去,可是,你寫了留著我回來看。以後回家了,我就每天看你給我寫的信,那該有多美啊!”

素嫻在寢食難安中,度過了兩天,她多希望,玉成能夠逃過這次抓壯丁的風頭啊!

第三天,玉成說要去趕集,素嫻知道,也許,玉成今天就不會回來了。

玉成挑著挑簍,素嫻默默地跟在玉成的身後,走出了村外好遠好遠,不肯往回走。

玉成怕素嫻太累,再不讓素嫻往前走一步,“素嫻,不要這樣,你回去吧。勝利的那一天,我一定第一個沖到你面前,到那時候,我讓你把我拴在褲腰帶上,一步也不分開,好不好?到時候,你可不要嫌我煩!”

素嫻哽咽著,“不煩,不煩!我真恨我不能跟你一起去!”

玉成說:“我也是啊,真恨不能把你變小了,握在手裡,揣在兜裡帶走!你就好好在家等我回來吧。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只要回來看到你好好的,就心滿意足了!”

玉成說完,挑起挑簍,大步走了。那道背影,永遠清晰地留在了素嫻的心裡,從不曾淡過。

傍晚,住在集市上的玉成三舅呼天搶地地奔進村裡,“姐,姐呀,玉成在集上被拉壯丁的白狗子給抓走了!”

沒等到玉成娘開口,素嫻的心一下子空了,癱倒在地。

玉成娘來不及悲傷,連忙把素嫻扶起來,“素嫻,你先別急,玉成一向機靈,他一定可以逃回來的,你要當心自己的身子,當心肚裡的孩子!”

素嫻兩眼空洞地坐在床上,在心裡默默地說:“娘,你不知道,玉成他,是故意被抓走的,任務不完成,他是不會逃回來的!”

這是1949年的事情。

4

漫長的等待開始了。

素嫻牢記著玉成的話:一定要好好活著,等他回來。

等待中,新中國成立了。

等待中,素嫻生了,生了個男孩。

素嫻一直沒有給玉成寫信,她不願意相信,玉成很長時間不能回來。

孩子的到來,讓這個家從玉成走後,第一次有了一絲喜氣。

解放後的第一任村委會主任讓素嫻給孩子起名叫建國,素嫻沉沉一笑,“孩子的名字早就起了,叫夏子麟。”

是夜,素嫻拿起筆,給玉成寫了第一封信:

玉成,你當爸爸了。現在解放了,都興叫爸爸媽媽了。老夏家的大孫子出生了,娘說,子麟跟你小時候一模一樣,我啊,又看到了希望!

你不要擔心家裡,我們三輩人一定好好的給你守著家,等你回來。你在外面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保存著好身體,回來照顧爹娘跟我們娘兒兩個。

等你回來,我一定做一根長腰帶,牢牢地拴著你,再不讓你離開我的視線,不知道,到時候你會不會生厭?不過,就算你生厭,我也再不會放你走。我好悔啊!我當初就該打滾撒潑,上吊抹脖子地留住你,就算是讓你恨我,厭棄我,也好過這種相思愁!

從此以後,每隔幾天,素嫻就拿起筆給玉成寫信,寫著寫著,就當做了是跟玉成面對面聊,聊著聊著,淚濕了眼眶。

小子麟一天天長大,家裡一天天多了歡聲笑語。

玉成的爹娘很少再提起玉成,只守著孫子,把日子艱難地往前捱。

開始有人打素嫻的主意。

玉成跟素嫻少年夫妻,雖然情深義重。可是,這玉成長期不回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難道,讓花兒一般的素嫻一直這麼等下去嗎?

素嫻態度決絕地回復了找她說媒的人,“我家玉成好好地活著呢!以後,誰要是再這麼說,我找誰拼命!無端端地咒我家玉成,絕對不行。”

素嫻想,政府天天在宣傳,要解放臺灣呢。這麼大個中國,毛主席都打下來了,小小一個臺灣,要不了多長時間的。不定哪天,玉成就回來了。

素嫻天天對著牆上的毛主席像默念:毛主席啊,您快些把國家的其他事情安排好了,派兵去解放臺灣吧,讓我們家玉成快點回家吧!

遙遙地等待中,素嫻給玉成寫信由幾天一封,變成了一個月一封,又變成了幾個月一封,最後,變成了有重要的事情就寫。她怕將來玉成回家,看信看得累壞了眼睛!

她希望在夢裡看見玉成,能跟玉成說說話,可是,夢中的玉成只是看著她,不說話。

5

子麟十歲了,已經長成了一個歡實的少年。

玉成的父母也愈加老邁了。

而素嫻,已經由當初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富家小姐,蛻變成一個能幹的農家婦女了。

素嫻毫不灰心地等待著,盼望著國家快點富強起來,快點解放臺灣。

素嫻擔心,太久了,自己變得太老了,玉成回來,只怕都認不出自己來了!

素嫻的心,越來越焦躁。

焦躁中,三年自然災害來了。

從大鍋飯到自然災害的轉變,是讓人們更加倍受饑餓的折磨。

1961年,素嫻又經歷了她人生的第三次灰暗,這一次,讓素嫻只差一點點,就倒下了。

子麟消化不了樹皮草根觀音土,因為饑餓,渾身浮腫,終於在媽媽和爺爺奶奶泣血的呼喚中,離開了。

素嫻抱著瘦得皮包骨頭的子麟,整整一夜,沒有鬆手。

玉成,我沒有帶好我們的孩子!素嫻在心裡絕望地訴說,我沒有臉再見你了,這一回,我要食言了,我要跟子麟一起去,去那邊照顧他了!

兩個善良的老人看出了素嫻的意圖,寸步不離的地著素嫻,玉成的娘實在沒有辦法了,對素嫻說:“素嫻,你就當是可憐可憐我們兩個老人吧,你要是有什麼事,我們可就真的活不成了。

“難道你想讓玉成回來,只看到一座空房子嗎?那他還怎麼活下去?這是天災,村裡餓死的人還少嗎?只要有活的機會,我們都要活下去啊!就是玉成在家,也不能改變的事情啊!”

看著兩個老人滿面的淒涼,素嫻埋了子麟,更加奮力地去挖樹根,草根,找一切能吃的東西。

素嫻又給玉成寫信了:玉成,對不起,我沒能保住我們的孩子!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本來,我是該陪子麟一起去了,到那個世界照顧他,等你。

可是,我不僅僅是一個媽媽。我又是一個兒子,也是一個兒媳婦。我還有責任,我不能丟下兩個老人不管,我還是在家,等著你回來,等你回來狠狠地打我,罵我,我也心甘情願。惟願你安好!等你!

三個人,撐著支離破碎的家,繼續艱難地往前推動著年輪。

素嫻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聽廣播。希望能從廣播裡,聽到一星半點關於解放臺灣的消息。

一家人在希望與絕望的矛盾心理中,又走過了四五年。

輾轉難捱中,風起雲湧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6

似乎是一夜之間,忽然竄出了好多的紅衛兵小將。

滿世界都是草綠色的軍裝軍帽,舉著紅旗,戴著紅袖章,緊握拳頭,喊著:堅決擁護偉大領袖毛主席!打倒反革命!打倒牛鬼蛇神!掃除一切反動勢力的殘渣餘孽!

人們惶惶不安地看著亂糟糟的一切,不知道即將到來的,會是什麼樣的事情。

紅衛兵很快就揪出了被批鬥的壞分子。

這天清早,素嫻在小廚房裡燒早飯,“砰”的一聲,大門被十幾個紅衛兵踢開了。

素嫻還沒回過神來,已經被揪住頭髮按倒在地上,兩隻胳膊被反剪到身後,用繩子捆了起來,頭上被戴上一個快一米長的紙帽子,帽子上寫著:打倒國民黨特務的反動老婆!打倒剝削分子的殘渣餘孽!被押出家門,往村裡召開社員大會的會場而去。

一個女紅衛兵用大喇叭喊著:“鄉親們,大反革命分子的批鬥會開始啦!打倒國民黨特務!保衛紅色政權!”高亢的女聲響徹雲霄。

鄉村的早晨沸騰了。

村裡所有的人呼啦啦湧向會場。

兩個老人跌跌撞撞地趕到會場的時候,素嫻已經被按著跪在臺上,一個女紅衛兵拿著大喇叭,在做聲色俱厲地控訴。

“鄉親們!這就是臺灣特務的反動老婆!他們兩個是一對反動夫妻!一個是大地主,大剝削家的反動小姐!一個是臺灣特務!他們妄想顛覆我們的紅色政權!妄想反對偉大領袖毛主席!

“我們要將他們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讓他們永遠不能翻身!誰不擁護我們的革命行動,誰就是他們的走狗幫兇!所有人,只要和她劃清界限,就是我們的革命同胞!”

話音落下不久,台下就有人振臂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倒特務!打倒剝削家!我們要跟她劃清一切界限!堅決擁護革命行動!”

人們循聲望去,是玉成的叔伯哥哥夏玉堂。

夏玉堂的革命行為,一下子提醒了尚在迷糊的夏家族人,他們爭先恐後,紛紛振臂高呼,堅決表示,要和反動分子劃清界限。

玉成的爹娘呆呆地看著,昨天還稱兄道弟,呼姆喚姨的夏家族人,今天就變成了和素嫻仿佛有血海深仇的敵人。這些族人憤怒的呐喊聲,將批鬥會推向了高潮。

紅衛兵們批鬥得餓了,要回家吃早飯了,人們也四散回家,沒有一個人理會素嫻,唯恐被牽連了。

玉成的爹娘爬到臺上,扶起素嫻,老人的心,仿佛被刀割了一樣,汩汩地滴血。

素嫻撫了撫跪得發麻的膝蓋,三個人攙扶著回家了。

回到家,素嫻繼續燒火做飯,吃飽了,還要出工呢!不出工,就分不到口糧,可不能讓老人再餓肚子了。

素嫻照常來出工,田裡,也沒有紅衛兵,隊長會計照舊給素嫻記了十分工,也就是說,素嫻還算是個正常的勞動力,能分到正常的口糧。只是,再沒有人和她說話,她成了一隻孤雁。

素嫻倒是不在乎,她的孤獨只是因為玉成,其他人的熱鬧,治不了她的孤獨症。

夜裡,素嫻又給玉成寫信:玉成,你受了天大的冤枉!他們說你是國民黨的特務!今天,我差點就洩露了你的秘密。但是我忍住了,我知道,我只要拿出那張證明,就可以證明你的清白!

可是,廣播上天天說,國民黨有許多特務就藏在我們中間,我不知道誰是特務,所以,我必須保住秘密,這樣,才能保證你和你的那些同伴的安全。

批鬥我不怕,辛苦我不怕,我要好好地保存著證明,等你回來,用那張證明來向世人宣告你的清白與功勳。還告訴你一件事,你不許笑話我,當我跪在臺上的時候,我並不是在老老實實地接受批鬥。

我偷偷當做是在給菩薩跪,祈求菩薩保佑你一切都好,祈求菩薩,讓臺灣快些解放,好讓你快些回家。所以,就連在臺上跪著,我也沒有覺得有多難過。現在,只有你沒有回來這件事情讓我難過,其他的,我不在乎。

等你。

7

素嫻很快就適應了每天批鬥的正常程式。

每天上工前的早會上,素嫻自動地上臺,自動戴上那頂屬於她的紙帽子,紅衛兵大喝一聲:“跪下!”她立刻端端正正地虔誠地跪下,接受紅衛兵的教育,臉上,絲毫沒有其他被批鬥者的痛苦,那副超然忘我的神態,就連那些紅衛兵,也覺得這個人,精神有了問題。

被批鬥的人,換了一個又一個,幾乎所有的老村幹部,地主富農都被鬥了個遍。實在是沒有批鬥物件了,就在廣大群眾中找異己分子,有時候,因為一句話就可能被揪到臺上去批鬥。

學校停課了,開批鬥會是那些紅衛兵的主要工作。

素嫻一直陪伴著批鬥。

素嫻不再是主要的批鬥對象。

被批鬥不再是什麼恥辱的事情,誰都不敢肯定,明天的批鬥會,有沒有自己。人人都謹言慎行,親戚朋友都你防我,我防你,唯恐被人兜頭一刀,反手一槍,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

時間長了,那些紅衛兵的家長,也從最初的因為家裡有紅衛兵而驕傲,變成了後來不許自家的孩子去參加紅衛兵的批鬥行動。

有很多的紅衛兵藉口家裡有事,不參加每天的批鬥會了,剩下幾個立場堅定的紅衛兵,也乏味了,批鬥會的次數越來越少,到最後,人們都不記得,什麼時候,批鬥會就取消了。

素嫻除了頭上被戴著的反動帽子,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正常的生活。

兩個老人的身體越來越差,一天不如一天,終於先後離開了這個無奈的世界。

素嫻在這個家裡,已經度過了二十年了,本應該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二十年,素嫻卻是在等待至愛,失去親人,還有無休止的批鬥中度過的。

素嫻三十九歲那年,這個家裡,就剩下她一個人,形單影隻的,還在等著玉成回家。

村裡,來了一批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

由於素嫻家裡房間寬綽,隊長安排了四個女知青暫時住到她家。

素嫻的屋裡,一下子又熱鬧起來。

8

第二年,村裡建了知青點,女知青都搬到知青點去住了,素嫻的家裡,又恢復了冷清。

冷冷清清地過了幾個月,曾經在素嫻家裡住過的女知青于曼麗來找素嫻了。

曼麗出了大麻煩。

曼麗來自武漢,她的男朋友在鄰村的知青點上,經常偷偷地來見面,兩個人沒能把持住,曼麗懷孕了。

曼麗懷孕已經三個月了,一直不敢跟誰說,又沒有法子打掉孩子,那時候,打胎流產都要介紹信和證明。曼麗實在是走投無路了,來找素嫻,希望這個善良的房東能幫忙想個法子。

素嫻深知私自打胎可能造成的危害,搞不好,就是一屍兩命。

她給曼麗出了個主意:“現在月份不重,等月份重了,就穿寬鬆的衣服。肚子實在遮不住的時候,就是冬天了,那時候,隨便裹件大衣,應該沒問題。冬天一般不出工,躲著生下孩子,然後抱來扔在我家門口,這個孩子,就由我來養。”

素嫻還說:“我雖然不能保證把孩子養得有多好,但是我會盡力把孩子帶大,不論是男孩女孩,我都喜歡,你看怎麼樣?畢竟這是一條生命。”

事情只能這樣了。

臘月,素嫻的家裡多了一個女嬰。

於曼麗和素嫻約定,誰也不能把孩子的秘密說出去。因此,村裡誰也不知道素嫻收養的這個女娃的來歷。

那時候,只需要跟村裡的幹部說一聲,就算是辦了領養手續,素嫻給這個女孩起名叫夏子靈。

子靈讓素嫻一潭死水的生活,又有了一絲活力。

夏家的小百靈在素嫻細心的呵護中,慢慢長大了。

素嫻每天就活在對子靈的期盼,對玉成的等待中。

夏家灣幾乎所有人,都忘了玉成。素嫻在村裡人的心中,成了不折不扣的寡婦。

饒是如此,素嫻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做是個沒有丈夫的女人,她依然相信,毛主席一定會解放臺灣,終有一天,會讓她的丈夫回家來。

9

1976年九月九日,中國大地上,晴天一聲霹靂,毛主席逝世了。

全國上下,一片哀泣。

素嫻聽著廣播裡播著哀樂,播音員以沉痛緩慢的聲音,播放著噩耗,心裡僅剩的一點希望,破滅了。

大禮堂裡,主席的追悼會上,所有的女人哭得呼天搶地,素嫻的眼泡更是紅腫得幾乎睜不開了。

素嫻心裡明白,她的未來,將是一場無望的等待。

那些當年和玉成一樣被抓了壯丁的家庭,都為久久不歸的親人,立了衣冠塚。

那些曾經和素嫻劃清界限的族人,又來找素嫻,要求為玉成也立個塚,倔強的素嫻沒有答應,“玉成沒有死,他一定會回來的,他絕不會食言。”

族人也再懶得搭理她。

子靈慢慢長大,上小學了。

子靈上初中了。

高中時,子靈纏著媽媽,要媽媽講爸爸的事情。

素嫻對著子靈,娓娓細說她父親夏玉成的事情。她告訴子靈,她的父親夏玉成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是最了不起的英雄。

素嫻對女兒說著說著,說得自己又回到了當年,戲園子裡和玉成的邂逅:玉成一扭頭,兩個人眼目之間,電光火石間交流時的那種朦朧;混亂中被拉著手奔跑時發現是玉成的時候,那種暗暗的欣喜。

大街拐角處,看見玉成癡癡地望著小轎時,心中那份隱隱的牽掛;奔潰絕望地躲在草垛中,看見玉成神一般從天而降時,那種無以言表的依賴;新婚時,那一段短暫而恒久的幸福,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清晰。

素嫻確定:玉成一直在自己的心裡陪伴著,從不曾離開過。

10

政治風雲變幻莫測,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也受到了改革開放大潮的強烈衝擊。

村裡,先是那些早年離家漂泊的人衣錦榮歸了。

解放前,頻繁的自然災害,加上兵禍匪患,幾乎家家都有人外出討生活。現在,這些離家在外的遊子,都乘著改革開放的大潮,回鄉跟親人團聚了。

村裡許多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久,臺灣和大陸的局勢也有了變化。附近有很多跟玉成一起被抓了壯丁的人,也回鄉探親了。

素嫻只要聽到是有人從臺灣回來,必定是要去打聽玉成的消息。回來的人都告訴她:雖然是一條船出海,但是到了臺灣,都被送到不同的地方駐守,根本不讓同鄉人有聯繫。後來也有一部分人想方設法聯繫上了,卻沒有誰知道夏玉成的下落。

素嫻一次次滿載希望而去,一遍遍滿心悲苦而歸。可是,她從沒有動搖。

近四十年的等待中,素嫻從一頭烏絲,等到滿頭銀髮;從明眸皓齒,等到滿臉褶皺;從婀娜多姿,等到如風中枯草,僅憑了心裡那唯一的信念。

子靈考上了大學,這是夏家族譜上唯一的文曲星。

已經快六十歲的素嫻,在自家的責任田裡忙活。

村支書在田頭喊:“素嫻嫂子,快過來,有重要的事情。”

素嫻丟下手裡的活,向田頭走去,路上,

停著一輛車,車旁,村支書陪一個人站著。

走近了,素嫻看到站在支書身邊的人,呆住了!

是玉成!真的是玉成!玉成走的時候,留在素嫻記憶中的印像,如此清晰地站在了眼前!

來人往前緊跨兩步,一隻手扶著素嫻的肩,用天門土話喊:“姆媽!”

素嫻不知所措,支書介紹說:“素嫻,這是玉成的兒子,在臺灣生的兒子,先把人領回家再說吧!”

素嫻說:“玉成的兒子?這就是說,玉成有兒子了,夏家有後了?”

來人說:“是,我是夏家的兒子,是您的兒子,我的名字叫夏子懷,父親說,是懷念你們,懷念家鄉的意思。”

素嫻說:“子懷,子懷,懷念家鄉!走,回家,回家!”

子懷的手裡,一直抱著一個用黑布包著的四四方方的盒子。

來到家門口,下了車,子懷抱著盒子,對素嫻說:“姆媽,我聽父親說起過家鄉的風俗,父親說在外亡故的人,不能進家門。這是父親的骨灰,我先不進屋,等安葬了父親,我再進屋。”

素嫻一下子怔住了,“骨灰?玉成不在了?他已經不在了?”

說著說著,素嫻的眼淚奔湧而出,她從子懷的手裡接過骨灰,抱在懷裡,低著頭,把臉緊緊地貼著盒子,枯瘦的手溫柔地摩挲著骨灰盒,呢喃細語:“玉成,你終於回來了!你終於回來了!我等了你一輩子,你可回來了!”

扭頭,淚眼看著子懷說:“進屋,進屋!我不信這些個事情!我為玉成守了一輩子的家,怎能不讓他進屋呢!”

說完,她抱著骨灰盒,領頭走進屋裡,把骨灰恭恭敬敬地放在堂屋的神龕上,讓子懷稍等,快速地出了門。

不一會,素嫻拿著從小賣部買的香回來了,她在骨灰盒前把香點燃,漆黑發亮的骨灰盒,立刻繚繞在幾條細細的煙霧中,顯得格外肅穆。

做好這些,她才對子懷說:“我想把骨灰在家裡停一天,讓他好好地陪陪我,然後再入土為安,你說行嗎?”

子懷說:“一切都依姆媽安排。”

素嫻說:“那今天就在家裡吃飯吧,既然回家了,我們就在家裡,跟你爸爸一起吃頓飯,只是,粗茶淡飯,委屈你了。”

子懷說:“好,那我們兩個人陪爸爸一起吃飯。”

簡簡單單的一頓午飯,素嫻完全沒有把子懷當做客人,飯後,連子懷跟她一起收拾碗筷,她也沒有推辭。

夏家的族人聽說玉成在臺灣生的兒子回來了,都湧到了這些年不曾踏足的素嫻的家裡,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怎樣把玉成的骨灰風光大葬。

這個清貧整潔的家裡,前所未有的異常熱鬧。

那些一個個跟子懷攀扯關係的自我介紹,讓子懷頭都暈了。

有夏家子字輩的問子懷:“兄弟,你在臺灣是做什麼生意的?一定發了大財吧!”

子懷謙遜地回答:“哪裡發什麼大財啊,自己家裡做點事情,聊以糊口。”

本家人又問:“那你這次回來,有什麼打算呢?”

子懷說:“我沒什麼其他打算,父親生前沒能回來,我遵從父親的遺願,回來看看姆媽,讓父親落葉歸根,然後就回臺灣,我還要做事,養活一大家人呢!”

族人們沒看到夏子懷有什麼大富大貴的氣派,也覺得沒什麼油水可撈,就紛紛告辭,“那你先歇著,骨灰下葬的時候,我們再來。”

屋子裡,又恢復了往日的清靜。

子懷拉著素嫻,在椅子上坐下來說:“姆媽,這下我們可以好好地聊聊了!”

素嫻說:“好!好!好好聊聊!”

11

子懷說:“姆媽,我是六四年生的,那時候,父親來臺灣已經十五年了,十五年裡,父親本來一直都在等你。可是,父親患了心臟病,而且,因為在訓練中,腿受了傷,身體一直不是很好。

“我母親住的小漁村跟父親的駐地很近,母親因為經常看到父親坐在海邊,有時候,一坐就是一整天,所以,對父親很好奇。有一次,母親的小漁船在海邊出了點故障,父親剛好在海邊坐,就央求父親幫幫忙,一來二去,兩個人就熟悉了。

“因為母親比父親小了很多,認識父親以後,經常找父親幫忙做點小事,父親也不好推辭。其實,那時候,母親就已經喜歡父親了。

“過了兩年,臺灣跟大陸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眼看著父親回大陸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了,母親就要求父親跟她結婚,而且保證,如果父親能有回大陸的那一天,絕不阻攔,父親也沒有答應。

“直到父親的腿傷舊疾發作,當局政府就發了點錢,讓父親退伍了,父親不能回大陸,在臺灣舉目無親,身體也不好,母親就強自留住了父親,父親走投無路,就在母親家裡落下了腳。第二年,才娶了母親。

“父親把他和你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講給了我母親聽,所以,我和母親對你,並不陌生。從小,父親就教我說家鄉話,我的母親耳濡目染,也能說一口流利的天門方言,到後來,我們只要是在家裡,都說天門方言,真的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對了,姆媽,我聽父親說,我應該還有個哥哥或是姐姐,男孩子是麒麟的麟,女孩子是百靈的靈,對嗎?”

素嫻說:“你曾經有個哥哥,叫子麟,他在三年自然災害時,餓死了,那一年,他十二歲。後來,在我四十一歲的時候,你有了個妹妹,叫子靈,夏子靈,現在讀大學去了。”

子懷長出了口氣,“哦,那就好,那就好!那我怎麼沒有看到子靈的爸爸呢?”

素嫻說:“子靈的爸爸叫做夏玉成,也就是你的父親,她是我收養的一個孩子,我不想讓夏家斷在我的手裡,如果沒有你,我會要求子靈將來的孩子也必須姓夏!現在好了,有了你,將來子靈可以嫁娶自由了。”

夏子懷無比震驚,“姆媽,我以為……”

素嫻看著神龕上的骨灰盒,幽幽地說:“不論他是死是活,我都會記著他的話,活著等他回來,我終於等到了他!我也知道了,夏家沒有絕後,這就好,這就好!我終於沒有愧疚和遺憾了!

“你母親她還好吧?這麼多年,虧了她照顧你爸爸,這我也放心了,玉成他總算是不至於太過淒苦,我很安心。你爸爸是什麼時候去的?”

子懷說:“去年秋天的事情,那時候回鄉證沒能辦下來。父親如果能活到今天, 他就能回來和你團聚了。”

素嫻說:“唉!這樣也好,免得他為難。只是對不起你母親,讓她今後清明時也不能給你爸爸掃墓祭祀了。我把她做妻子的權利剝奪了。玉成他是個有福的人,能遇到你母親這麼好的女人,有你這麼好的兒子!”

子懷說:“讓父親落葉歸根,也是母親的願望。姆媽,我也是您的兒子,我已經快要做爸爸了,您很快就有孫子了,您雖然沒有等回爸爸,可是您等回了兒子,還有孫子。

“父親去世前,再三囑咐我,不要把他葬在臺灣,只要有機會回來,就一定要把他帶回來。現在,臺灣和內地通航了,我們回來也很方便。以後,我還要經常帶我的孩子回來看您!”

這天夜裡,素嫻又給玉成寫信著。

玉成,我終於等回了你,沒想到,我們卻是以這種方式見面。當年,子麟的離開,讓我的愧疚自責無以復加。是我,讓你們夏家絕後了!

如今,我知道你是有兒子的,並且很快就要有孫子了,我總算是安心了。我更為你感到高興的,是曾經有個很好的女人代我照顧你,陪伴你,讓你不至於一個人在異鄉孤苦無依!

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我也堅忍著,保住了你的秘密。我曾經堅信,一定會有用那張證明來還你一個清白的那天。

現在,你已經走了,曾經的過往,說出來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告訴你,我們還有一個女兒,我們的女兒是你起的名字:子靈。子靈很有出息,是方圓幾十裡唯一的女大學生,也是夏家唯一的大學生。

對於夏家,我無愧了。

嫁給你,我不曾後悔!等待你,我也不曾後悔!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寫信。因為,以後,我可以天天去看你,對著你說話了!

子懷說,他以後還會帶著孩子回來看我們。這應該就是你想要的結局吧!我會讓你跟爹娘還有子麟他們在一起,你們在那裡等著我,到了那一天,我就會來跟你們團聚了!

第二天,素嫻和子懷就把玉成葬在了夏家老兩口還有子麟三個人的墳邊,素嫻把滿滿兩個大紙盒子的信,還有信的最上面,放著那張當年的證明,全部在玉成的墳前燒了,讓玉成在那邊,慢慢地看,慢慢地等著她。

夏子懷在安葬了父親的骨骸後,要回臺灣了,他租了一輛客車,把夏家所有的族人,請到武漢,陪素嫻玩了三天。

離別的時刻到了。

武漢飛機場,夏家的族人們眼看著子懷就要上飛機了,卻沒有他們期待中的饋贈,一個本家大哥看著子懷腕上的金表,說:“我一直想要一塊手錶,你把這只表,留給我做個紀念吧。”

子懷不著痕跡地一笑,擼下了手上的表,遞了過去。

另一個本家嫂子也不甘落後,擠到子懷身邊說:“今天好冷,你上了飛機就不冷了,把你的大衣就送給我吧!”

說完,不等子懷答應,就取過子懷身上的大衣,裹在了自己的身上……

素嫻眼看著夏家族人們,幾乎把子懷身上能拿的東西全拿走了,心想:子懷只怕是這輩子都不會再回來了!

最後,子懷摟著素嫻說:“姆媽,要不了多久,我就會再回來看您,您要好好的。將來,我的孩子大了,寒假暑假我都會帶回來陪您!”

素嫻熱淚盈眶地說:“家鄉的人這麼對你,你不要放在心裡!”

子懷朗朗一笑,“我是回來看您的,其他人是什麼樣的,我哪兒會放在心上!”

夏子懷,也就是我的父親,沒有食言。他真的每年都帶我們回大陸這個叫做天門的小地方,看我們的奶奶和姑姑。

我們從小就學會了天門方言,暑假裡,我會在家門前的柿子樹下,趴在奶奶的腿上,聽奶奶講故事。寒假裡,我們會在家門口打雪仗,堆雪球,玩得不亦樂乎。

年三十,我們會在奶奶的帶領下,去爺爺他們的墳前,祭奠親人。這些時候,是從小生長在臺灣,家裡有無數產業,每年都可以去世界各地旅遊的我們姐弟幾個最盼望的時候。

我們時刻都會記得,在稱作家鄉的那個地方,住著一個被生活的煉獄磨難得靈魂生香的人,那就是我們八十八歲高齡的奶奶。

我的名字叫夏念素,一個很奇怪的名字。(原題:《沒有寄出的信》,作者:落幕2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