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觀察|禁核條約談判啟動:核大國全部缺席,談判意義何在

當地時間2017年3月27日, 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 聯合國有關制定《禁止核武器條約》的會議於3月27日開始。 東方IC 圖

3月27日, 聯合國《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在紐約正式啟動。

該條約談判的決議案在去年10月27日通過。 這個決議案由墨西哥、奧地利、巴西、愛爾蘭和南非等非擁核國提出, 在最終的表決中, 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123個國家表示贊成, 美英法俄等38個國家反對, 中國等16個國家棄權。 這是聯合國成立71年來第一次通過有關禁止核武器問題的投票。

“由於有核國家沒有參加此次談判, 因此, 即使《禁止核武器條約》生效了也無法從實質上推動世界的無核化。 但不能說這次談判對於實現無核化毫無意義, 因為這次談判是推動禁核的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在道德和法律層面宣傳推動禁核的重要性。 ”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彬表達了對此次談判的看法。

“一個缺少‘主角’的劇情”

1955年, 自然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和被視為影響人類歷史進步的十大哲學家之一的羅素, 聯合麥克斯·波恩、約裡奧·居裡等10余位獲獎者和著名科學家發表了舉世聞名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 該宣言首次以人類代表的名義向美蘇等國政府發出莊嚴呼籲, 強調了核戰爭的危險, 呼籲禁止使用核武器。 在宣言發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裡, 人類經歷了從瘋狂擴大核武庫、進行核武軍備競賽, 再到削減核武庫的跌宕“劇情”。 時間進入2017年, 人類禁核 “劇情”加入了聯合國《禁止核武器條約》這一“集”。

按照條約談判的決議規定, 《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2017年將在紐約分兩個階段展開, 第一階段是3月27日到31日、第二階段是6月15日到7月7日。

非政府組織也可以參加談判。 不過, 包括東道主美國在內, 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等主要擁核國均已表態不會參加此次談判。

奧巴馬前政府曾以“妨礙實際的核裁軍”為由, 不打算參加《禁止核武器條約》的多邊談判。 其繼任者特朗普更是對談判表現出“強烈厭惡”, 還要求盟國也不參加談判。 俄羅斯官方曾經聲明稱, 徹底的核裁軍從理論上是一個好主意, 但是不會將其核武庫裁減到2010年美俄新協議規定的最高數量以下, 除非美國方面能夠消除俄羅斯的相關疑慮。

中國此前也對該談判進行了表態。 3月20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 經慎重研究, 中方決定不參加談判。 華春瑩說, 中方做出不參加談判的決定是出於維護現有國際軍控和裁軍機制,

以及堅持循序漸進推進核裁軍原則的考慮, 體現了中方對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的負責任態度。 “儘管不參加談判, 中方堅定支持最終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的立場沒有改變, 願與各方保持溝通, 繼續為建立無核武器世界而共同努力。 ”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教授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核武器是維護一個國家安全的支柱和基石, 涉及到有核國家的重大國家利益, 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時間內, 幾乎不會有哪個有核國家為了推動禁核會主動銷毀全部核武器, 所以幾個主要核大國不參加此次談判, 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並不是大國第一次缺席軍控談判,

以前大國就沒有參加一些軍控條約談判, 比如《渥太華禁雷公約》。 此次談判沒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等主要有核國家的參與, 就像一個缺少‘主角’的劇情。 ”李彬向澎湃新聞表示。

禁核:美俄態度很關鍵

在李彬看來, 不參加一些軍控談判並不意味著反對軍控, 而是一些軍控談判要綜合考慮技術、經濟和戰略等多方面的因素。 “具體到《禁止核武器條約》, 禁止核武器是一個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 ”李彬表示, “其涉及三個方面:一是走向無核化過程中要保證戰略穩定性, 如果沒有穩妥的計畫, 有可能出現一國核武器給另一國造成重大威脅的風險;二是保證核材料的安全;三是妥善安排與核武器相關的技術人員和軍人。 ”

戰略穩定性是有核國家尤其是核大國非常看重的事情。由於各核大國之間核力量實力有強有弱,若要推進禁核,必須設計一條精細的削減路線圖,防止出現戰略穩定性遭到破壞的情況出現。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趙通表示,美俄是世界上擁有最多核武器的國家,推動禁核,美俄態度很關鍵。如果美俄在推動禁核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無核化的夢想根本不會實現。

據《原子科學家公報》2016年公佈的資料,截至2016年初,美國約有6970個核彈頭。其中,實戰部署核彈頭約1930個(另有2740枚彈頭處於貯存狀態, 2340個退役彈頭在能源部貯存)。俄羅斯共擁有約7300個核彈頭,並部署550部戰略運載工具。其中,約1800個戰略核彈頭部署於導彈和轟炸機基地(700個戰略核彈頭和2000個非戰略核彈頭處於儲存狀態,另有2800個已退役的完好核彈頭待拆除)。據查,美俄兩國擁有的核武器占全世界核武器總數的93%,無核化的實現有賴於兩個國家積極的態度以及實質性措施。也只有如此,《禁止核武器條約》才不會成為一紙空文。然而,在這個問題上,目前的形式和趨勢發展都不令人樂觀,尤其是美俄可能爆發的新一輪核軍備競賽,將給無核化進程蒙上一層陰影。

2016年,奧巴馬政府已提出一個3480億美元的計畫,準備在未來10年提升其核武能力,改進導彈和彈頭,以及潛艇和轟炸機等運載系統。特朗普上臺後曾在推特上發文稱:“在世界對核武器有清醒的認識之前,美國必須大力加強並擴大核能力。”

對於特朗普美國準備加強核武庫的言論,俄羅斯方面的回應一如既往的強硬。普京2016年年底指出,“我們需要加強戰略核部隊的軍事能力”,並表示這是俄羅斯明年的首要任務。同時,他還不忘秀一把“肌肉”,稱俄羅斯當前“比任何可能的侵略者都強”。

美國現在已經上馬的項目有B-21新型戰略轟炸機、“哥倫比亞”級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和LRSO空射巡航導彈,取代“民兵”-3洲際導彈的“陸基戰略威懾系統”(GSBD)也在穩步推進;而俄羅斯則也在積極研製新型液體和固體洲際導彈,並且重啟鐵路機動發射彈道導彈,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北風之神”級也已經有多艘服役。

趙通介紹說,美俄都在對核武庫進行更新換代,雖然不能認定美俄正展開真正意義上的新一輪核軍備競賽,但確有暗中較勁的意思,並且未來也能不排除兩國展開真正的核軍備競賽的可能性。

禁核難以一步登天

一個沒有主要有核國家參與的禁核談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禁核的困境。那麼,如何實現禁核的目標?

沈丁立認為,核武器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而他國的核武器則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在這種情況,大家都會想辦法保全自己的核武器,同時希望他國放棄核武器。核武器在維護國家利益上的地位現在仍未發現根本的改變,讓有核國家放棄核武器,推動禁核的目標,這很難做到。

在李彬看來,禁核或無核化都是人類的一個美好願望,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消除懸在人類頭上的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但禁核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很難通過一兩次談判就實現目標,可以預見,未來的禁核之路會非常坎坷和漫長。

目前,不少有核國家都認為,禁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中國主張在保持戰略穩定的前提下,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

俄羅斯也持類似的態度。據俄羅斯衛星網此前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防擴散和軍控問題司司長米哈伊爾·烏裡揚諾夫表示,參加此次談判的各方提出的任務不現實,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色彩,因為目前核武器仍是全球穩定體系的支柱之一。他解釋說:“如果突然間摧毀這一支柱,那麼這種穩定所依賴的整個體系就會坍塌。核裁軍進程只能循序漸進地推進。”

“由於中國核武器規模較小,並且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循序漸進推動禁核符合國家利益。”李彬表示。

戰略穩定性是有核國家尤其是核大國非常看重的事情。由於各核大國之間核力量實力有強有弱,若要推進禁核,必須設計一條精細的削減路線圖,防止出現戰略穩定性遭到破壞的情況出現。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趙通表示,美俄是世界上擁有最多核武器的國家,推動禁核,美俄態度很關鍵。如果美俄在推動禁核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無核化的夢想根本不會實現。

據《原子科學家公報》2016年公佈的資料,截至2016年初,美國約有6970個核彈頭。其中,實戰部署核彈頭約1930個(另有2740枚彈頭處於貯存狀態, 2340個退役彈頭在能源部貯存)。俄羅斯共擁有約7300個核彈頭,並部署550部戰略運載工具。其中,約1800個戰略核彈頭部署於導彈和轟炸機基地(700個戰略核彈頭和2000個非戰略核彈頭處於儲存狀態,另有2800個已退役的完好核彈頭待拆除)。據查,美俄兩國擁有的核武器占全世界核武器總數的93%,無核化的實現有賴於兩個國家積極的態度以及實質性措施。也只有如此,《禁止核武器條約》才不會成為一紙空文。然而,在這個問題上,目前的形式和趨勢發展都不令人樂觀,尤其是美俄可能爆發的新一輪核軍備競賽,將給無核化進程蒙上一層陰影。

2016年,奧巴馬政府已提出一個3480億美元的計畫,準備在未來10年提升其核武能力,改進導彈和彈頭,以及潛艇和轟炸機等運載系統。特朗普上臺後曾在推特上發文稱:“在世界對核武器有清醒的認識之前,美國必須大力加強並擴大核能力。”

對於特朗普美國準備加強核武庫的言論,俄羅斯方面的回應一如既往的強硬。普京2016年年底指出,“我們需要加強戰略核部隊的軍事能力”,並表示這是俄羅斯明年的首要任務。同時,他還不忘秀一把“肌肉”,稱俄羅斯當前“比任何可能的侵略者都強”。

美國現在已經上馬的項目有B-21新型戰略轟炸機、“哥倫比亞”級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和LRSO空射巡航導彈,取代“民兵”-3洲際導彈的“陸基戰略威懾系統”(GSBD)也在穩步推進;而俄羅斯則也在積極研製新型液體和固體洲際導彈,並且重啟鐵路機動發射彈道導彈,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北風之神”級也已經有多艘服役。

趙通介紹說,美俄都在對核武庫進行更新換代,雖然不能認定美俄正展開真正意義上的新一輪核軍備競賽,但確有暗中較勁的意思,並且未來也能不排除兩國展開真正的核軍備競賽的可能性。

禁核難以一步登天

一個沒有主要有核國家參與的禁核談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禁核的困境。那麼,如何實現禁核的目標?

沈丁立認為,核武器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而他國的核武器則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在這種情況,大家都會想辦法保全自己的核武器,同時希望他國放棄核武器。核武器在維護國家利益上的地位現在仍未發現根本的改變,讓有核國家放棄核武器,推動禁核的目標,這很難做到。

在李彬看來,禁核或無核化都是人類的一個美好願望,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消除懸在人類頭上的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但禁核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很難通過一兩次談判就實現目標,可以預見,未來的禁核之路會非常坎坷和漫長。

目前,不少有核國家都認為,禁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中國主張在保持戰略穩定的前提下,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

俄羅斯也持類似的態度。據俄羅斯衛星網此前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防擴散和軍控問題司司長米哈伊爾·烏裡揚諾夫表示,參加此次談判的各方提出的任務不現實,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色彩,因為目前核武器仍是全球穩定體系的支柱之一。他解釋說:“如果突然間摧毀這一支柱,那麼這種穩定所依賴的整個體系就會坍塌。核裁軍進程只能循序漸進地推進。”

“由於中國核武器規模較小,並且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循序漸進推動禁核符合國家利益。”李彬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