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志願者走訪基層幹部 瞭解農村垃圾整治

中國青年網武漢9月7日電(通訊員 祝霆鋒 胡夢雪 胖雨珊)暑假, 為切實感受“美麗中國”的建設成果, 深入瞭解“環保衛士”的精神風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暑期實踐隊三木森小分隊的隊員來到黃岡市浠水縣蘭溪鎮袁壟村, 探訪袁壟村垃圾整治改革的葉銳敏。

1978年, 中國共青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湖北省兩大農民代表, 他便是其中之一。 他也曾處在人生的低谷, 親歷著常人難品的悲痛, 傾盡家財為患有頑疾的兒子做手術卻仍舊未能挽救那年輕的生命。 現在的他, 走下巔峰, 走出低谷, 站在了人民當中,

一心一意為民謀福。

“一度失望甚至絕望, 為村民謀福是我走出來的動力。 ”

1953年出生的葉銳敏, 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完成高中學業, 在校表現優秀, 下鄉務農勤勤懇懇, 畢業後即擔任村幹部。 1978年10月16日,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出席大會的代表共2000人。 葉銳敏有幸作為湖北省的兩名農民代表之一, 參加了這次大會。

袁壟村葉會計在對實踐隊講述自己的經歷。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文勇攝

葉銳敏的兒子在二十多歲時被檢查出了腦部頑疾, “我東拼西湊借了二十多萬元, 就想治好他, 但攔不住, 攔不住的, 死這種事啊, 沒辦法攔住的。 ”說罷, 他點了根煙, 升騰的煙霧在眼角的淚滴旁繚繞。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煙, “我那時候我女兒正在準備高考, ”然後緩慢開口, 聲音在靜默如水的房間裡劃開。 “她現在很有出息, 但當時高考我沒去, 費用我一樣都沒給, 不是不支持, 是真的沒錢, 她自己邊打工邊上學, 很少回家的。 ”彼時葉銳敏既失去了兒子又難見女兒, 他並沒有過多描述那時的心情,

房間裡, 沉默和煙霧替代了語言。

“在兒子生病的那段時間, 我辭去了村會計的工作專心照顧兒子, 他走了, 我也很累, 也不想工作。 ”然而村中離不開這位兢兢業業的葉會計, “那天, 村書記和十來個村民上門, 勸我重新擔任村會計。 我沒有那個心情, 但是拗不過他們, 還是去當了村會計”他掐了煙, 緊蹙的眉也有所舒展。 “現在想想也要謝謝他們, 人一忙就忘了那些煩心事兒。 當時一股腦紮進工作裡, 今天給村民們解決問題, 明天給村裡採購必需品。 大家一沖我笑, 我也就笑了。 ”

葉會計對實踐隊隊員講述自己當村幹部的這些年。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文勇 攝

因為工作, 葉銳敏成功走出了自己這個小家庭的悲痛, 融入了袁壟村這個歡樂的大家庭。 他說, “想想其實一個人是很微小的, 當你為大家工作時, 就擁有了大家的快樂。 我現在已經一把年紀了, 身體沒有以前那麼強健了, 老伴也一直勸說我早些退休早些休息, 可是我現在啊, 一停下工作就閑得慌, 心裡悶悶的,

我想我這人可能天生勞苦命, 歇不得。 所以啊, 我就在能做的時候多為村民們做點事情, 多為村民們謀點福利, 這樣子大夥開心, 我也會開心起來。 ”

“學習是我不會停止去做的事情, 我會活到老學到老。 ”

來到葉銳敏的辦公室, 整潔是意料之內的, 但遍佈整個辦公室的毛筆字卻令人吃驚, 不管是舊報紙上還是舊紙盒上, 都有行雲流水般的毛筆字。 看到隊員們被這些氣概凜然的毛筆字震撼, 葉銳敏笑著說:“怎麼樣, 寫得不算差吧?”豈止是不差, 甚至可以說是極好的, “我上高中的時候正趕上文化大革命, 那時候念書是半務農的形式, 學不到什麼東西。 所以在現在有條件了, 我想多學點東西。 幹我們會計這行的, 少不了寫字, 而字象徵著一個人的門面,字好了人家更看得起你,對你也會更加尊重。”

除了練字,看書也是葉銳敏現在每天必不可缺的事情之一,他的辦公室有一個書架,上面擺滿了古今中外名著。“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這句話是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的。對我來說,讀書現在給我最多的是樂趣,他拓寬了我的見識,豐富了我的生活。至於光彩和才幹,我相信這是需要日積月累持續不斷的多讀書讀好書才能擁有的。”

葉銳敏像看著寶貝一樣看著書架上的那些書,“光彩和才幹對我來說還是太遠了,我也沒想過要通過讀書來牟利,讀書給我的樂趣就已經足夠支撐我一直讀下去了,以前沒有那麼好的條件看不到那麼多的各式各樣的書籍,現在看應該也不晚吧。”

“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

和葉銳敏走在袁壟村中,隊員們直接地感受到了他在村中所受的尊重和愛戴。葉銳敏和村民們之間不是有距離感的上下級關係,而是像親人一樣親密的關係。走進每一個農戶家中,葉銳敏都能熟稔地和他們聊家常,就像他也是這個家的成員一樣。農戶家中的小孩子會親切地叫他葉伯伯,女主人會為他準備茶水點心,一家之主會拉著他的手臂請他坐下,和他聊家長里短。

現在的袁壟村與三年前相比,已是煥然一新:潔淨的街道看不到任何的垃圾,馬路兩旁不僅有高大濃郁的綠樹,五顏六色的花朵也裝飾其中,在蘭溪鎮的環境衛生評比中,袁壟村次次名列前三。作為袁壟村垃圾整治改革的領導者,現在的袁壟村能有如此乾淨整潔的環境,葉銳敏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是他,首先提出了垃圾分類的想法,並帶領村民探索出了“二次四分法”垃圾分類模式,不僅使袁壟村的垃圾得到了整治、環境得到了改善,而且袁壟村保潔公司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村內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袁壟村隨處可見的垃圾分類標語。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文勇 攝

“我這個人不希望別人一味說好,那種誇獎沒有用,因為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我希望大家能向我們提出改進建議”。“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是葉銳敏時常說到的一句話,因為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所以結果雖不盡如人意也不會懊惱沮喪,而是坦然接受,並調整方法,繼續努力;因為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所以在收效甚好時也不會被一時的成功衝昏頭腦,而是理性判斷,找出不足,不斷完善。正是堅持了這一理念,袁壟村的垃圾整治行動才不斷發展、不斷進步。

葉銳敏的身上,可見那一輩人所特有的實踐出真理、頑強不放棄的高尚品質,他事必躬親盡心盡責的為官為民之心令人感動,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己的做事方式令人敬佩。葉銳敏不僅是領導村民整治垃圾的“環保衛士”,更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的好榜樣。

而字象徵著一個人的門面,字好了人家更看得起你,對你也會更加尊重。”

除了練字,看書也是葉銳敏現在每天必不可缺的事情之一,他的辦公室有一個書架,上面擺滿了古今中外名著。“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這句話是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的。對我來說,讀書現在給我最多的是樂趣,他拓寬了我的見識,豐富了我的生活。至於光彩和才幹,我相信這是需要日積月累持續不斷的多讀書讀好書才能擁有的。”

葉銳敏像看著寶貝一樣看著書架上的那些書,“光彩和才幹對我來說還是太遠了,我也沒想過要通過讀書來牟利,讀書給我的樂趣就已經足夠支撐我一直讀下去了,以前沒有那麼好的條件看不到那麼多的各式各樣的書籍,現在看應該也不晚吧。”

“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

和葉銳敏走在袁壟村中,隊員們直接地感受到了他在村中所受的尊重和愛戴。葉銳敏和村民們之間不是有距離感的上下級關係,而是像親人一樣親密的關係。走進每一個農戶家中,葉銳敏都能熟稔地和他們聊家常,就像他也是這個家的成員一樣。農戶家中的小孩子會親切地叫他葉伯伯,女主人會為他準備茶水點心,一家之主會拉著他的手臂請他坐下,和他聊家長里短。

現在的袁壟村與三年前相比,已是煥然一新:潔淨的街道看不到任何的垃圾,馬路兩旁不僅有高大濃郁的綠樹,五顏六色的花朵也裝飾其中,在蘭溪鎮的環境衛生評比中,袁壟村次次名列前三。作為袁壟村垃圾整治改革的領導者,現在的袁壟村能有如此乾淨整潔的環境,葉銳敏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是他,首先提出了垃圾分類的想法,並帶領村民探索出了“二次四分法”垃圾分類模式,不僅使袁壟村的垃圾得到了整治、環境得到了改善,而且袁壟村保潔公司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村內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袁壟村隨處可見的垃圾分類標語。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文勇 攝

“我這個人不希望別人一味說好,那種誇獎沒有用,因為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我希望大家能向我們提出改進建議”。“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是葉銳敏時常說到的一句話,因為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所以結果雖不盡如人意也不會懊惱沮喪,而是坦然接受,並調整方法,繼續努力;因為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所以在收效甚好時也不會被一時的成功衝昏頭腦,而是理性判斷,找出不足,不斷完善。正是堅持了這一理念,袁壟村的垃圾整治行動才不斷發展、不斷進步。

葉銳敏的身上,可見那一輩人所特有的實踐出真理、頑強不放棄的高尚品質,他事必躬親盡心盡責的為官為民之心令人感動,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己的做事方式令人敬佩。葉銳敏不僅是領導村民整治垃圾的“環保衛士”,更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的好榜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