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辛苦養鵝6個月,眼看著就能賺錢了,誰知賣起來卻不是那麼回事!

老董今年52歲, 雖說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 但是, 卻又不甘心, 總覺得人生沒到位。

老董年輕的時候, 有裝潢的手藝, 在小縣城買了房, 贊了一些養老錢, 算是站住了腳。

但是, 每次回到老家看著百十畝荒著的地, 覺得甚是可惜。

高家村

不過, 隨著近兩年農村自主創業潮的興起, 他的小心思又活泛了。

瞞著家人返鄉創業, 發動村民共同創業

回鄉創業是老董“蓄謀已久”想法, 但是, 創業需要不少資金。

怕家裡人不支持, 就瞞著老婆孩子, 跟幾個牽頭人商議之後, 發動了高家村(老董的家鄉)的村民, 共80個人。

通過每人集資500元的方式, 開發村裡的閑土、閑地, 種植茶樹、養魚、養鵝等, 盤活家鄉的資源, 打造一個生態園區。

生態莊園

說幹就幹, 大家都很有激情。

後來當地政府考察了這個項目之後, 也出資1萬元, 發放9100元的茶樹苗。

另外, 還集體貸款了8萬。

一心投入生態養殖, 卻看不到回報

3月份, 老董就和其他兩個村民一同去往江蘇宿遷, 實地考察了宿遷的名鵝——三花鵝, 為了保證三花鵝的存活率和身體狀況, 他們一隻只親自挑選, 還特地空運回鄉。

吃青草的鵝

三花鵝以草食為主, 老董跟這些鵝常住鄉下, 看著這群小傢伙一天天地長大, 他的內心非常欣慰。

不過最近, 老董高興不起來了, 6個月的生態三花鵝到了可以出售的時間了, 卻找不到好的銷路。

銷路難, 如何實現生態夢?

老董原本想利用家鄉自然環境的優勢, 打造一個生態旅遊景點, 這樣一來, 不僅種植業能夠兼顧,

還能通過旅遊來增加村民的收入。

待售的鵝

可是, 屋漏偏逢連夜雨, 之前的幾個月, 村民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但是, 現在三花鵝卻一隻也賣不出去。

除此之外, 維護茶林所需的資金也出現了短缺, 大家一度陷入了困境, 感覺難以繼續。

唉, 這後邊的美好設想,

又該如何實現呢?

作者:小黃牛;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使用田管家, 種田致富就靠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