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第35號炮臺;塞瓦斯托波爾!35號炮臺與克裡米亞的前世今生!

第35號炮臺;塞瓦斯托波爾!35號炮臺與克裡米亞的前世今生!

克裡米亞是我們此次俄羅斯遊的重頭戲, 不僅因為它是3年前在烏克蘭亂象中通過公投公然回歸俄羅斯的烏克蘭自治共和國, 為此俄羅斯開始被西方世界全面制裁;而且作為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主要首腦第一次聚會, 協調儘快戰勝協約國的戰略, 協商建立戰後秩序的基本原則, 如建立聯合國等影響世界深遠的雅爾達會議地點。 同時, 到作為國際地位尚存爭議的地區去旅遊, 家人也多少有些擔心。

2017年8月16日。 一場淅淅瀝瀝的夜雨,

伴著幾聲隆隆的夏雷, 朦朦朧朧莫斯科的晚上。 淩晨1:20預定的鬧鐘響了, 我們以衝刺般的速度洗漱完畢, 行李已經裝好。 2:00在仿膳餐廳吃完早飯, 2:30從禮花賓館出發。 徐導遊帶領我們一行28人前往莫斯科孫子機場, 預計需要2個小時的飛行時間到達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

5:30波音777-300準時起飛。 從莫斯科向南航線要繞過烏克蘭領空, 經亞速海峽進入克裡米亞。 飛行大約一個小時之後, 俯瞰整個地面有大片大片的農田, 完全是開闊的大平原, 與先前在伏爾加河上飄蕩的1345km, 目極之處幾乎全都是森林的景象完全不同。 真是要水有水要地有地的富饒國土啊!

飛機降落在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的首府辛菲羅波爾, 它的人口約250萬。 距莫斯科1500km, 聖彼德堡市2000km。

是與烏克蘭相連凸入黑海的半島, 扼守著亞瑟海出口。

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現在是俄羅斯除莫斯科、聖彼德堡外的第三個直轄市。

克裡米亞(Crimea)歷史悠久, 在西元前1000年左右就孕育著人類文明。 有足夠證據表明在克裡木半島定居最早的是凱爾特人。 西元前438年, 這裡曾建立了與雅典關係良好的博斯普魯斯王國, 向雅典提供穀物等商品。 西元前15年, 克裡米亞稱臣於羅馬帝國。 在此後長達10多個世紀中, 克裡米亞半島相繼被哥特人、匈奴人、可薩人、拜占庭、蒙古金帳汗國佔領。 直到1783年, 沙皇俄國正式將整個克裡米亞半島納入自己的版圖, 併入俄國的克裡米亞隸屬塔夫裡達州管轄, 1918年建立了塔夫裡達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成為俄羅斯聯邦的成員。 1921年, 又成立了隸屬俄羅斯聯邦的克裡米亞韃靼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二戰後, 俄聯邦最高蘇維埃以克裡米亞韃靼人在戰爭中同德國納粹合作為藉口, 將韃靼族整體強迫遷往中亞等地, 自治共和國也改為克裡米亞州。

為慶祝烏克蘭的哥薩克人鮑格丹·赫梅爾尼茨基開始與俄國"結盟"300周年, 出身烏克蘭的赫魯雪夫主導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在1954年通過決議, 將克裡米亞劃歸烏克蘭。 決議的理由是:"鑒於克裡米亞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經濟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經濟和文化關係密切。 "蘇聯解體後, 俄羅斯議會曾單方面通過決議要求廢除1954年蘇聯把克裡米亞劃入烏克蘭的決議,

將克裡米亞"收回"俄國, 遭到烏克蘭政府的拒絕, 最後俄、烏、克三方以成立內部自治的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和維持俄國在黑海塞瓦斯托波爾海軍基地的駐軍達成妥協。

為了將克裡米亞半島併入俄版圖, 沙皇俄國17世紀同土耳其進行了9次戰爭, 自18世紀中期以來克裡米亞隸屬俄羅斯以來, 帝國為保持這個黑海出海口, 為它所付出的代價可謂不小。 19世紀中葉, 爆發了以俄羅斯為一方、英國、法國、土耳其皮埃蒙特和奧地利為另一方的漫長而艱苦的"克裡米亞戰爭"。 雖然這場拉鋸戰以西方盟國最終艱難取勝而告終, 但沙俄軍隊在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戰役裡全殲英國白衣輕騎兵而挽回了一些顏面(360度全景畫廊講的就是這個故事。

1854-1855年俄羅斯與英法聯軍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持續了349天。 全景畫的作者是弗朗次羅波, 畫了三年, 也是進行愛國教育的一個好地方)。 儘管如此, 當年將克裡米亞劃歸烏克蘭並沒有引起俄羅斯人的強烈反感:一方面, 領土變更是在強盛時期的蘇聯國內進行;另一方面, 俄羅斯在蘇聯佔據特殊地位, "劃歸"事件在當時並未觸及到俄羅斯的根本利益。

隨著蘇聯解體, 俄羅斯人意識到克裡米亞將永久地劃歸烏克蘭所有。 於是俄羅斯一些政黨和團體就以克裡米亞歷史上"就是俄羅斯的", 以及"1954年蘇聯最高蘇維埃的決議不合法"為由, 提出不放棄"任何一寸神聖的領土"。 來自自民黨的俄國家杜馬議員庫裡揚諾維奇表示:"我們不應該再與烏克蘭續簽條約, 當年赫魯雪夫是在酩酊大醉的情況下將克裡米亞送給烏克蘭的。"

克裡米亞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條件優越,有眾多的深水良港,曾是前蘇聯的軍工造船基地。在克裡米亞的刻蘇、費奧多西亞、塞瓦斯托波爾等地均建有大型造船廠,在辛菲羅波爾設有無線電廠。

位於克裡米亞半島西南端的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原屬烏克蘭共和國直轄市,有著深水不凍良港,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歷史上也曾是克裡米亞戰爭時英俄兩國必爭之地。是俄羅斯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北緯44°36,東經33°32。面積864平方公里。地處蘇聯歐洲部分南部黑海北岸,北有鐵路經克裡木州首府辛菲羅波爾,可直達莫斯科,南出黑海海峽可通地中海,戰略地位重要。城市坐落在塞瓦斯托波爾灣和南灣沿岸階梯形山坡上。

1993年俄聯邦憲政危機期間俄最高蘇維埃曾宣佈塞瓦斯托波爾擁有俄城市的聯邦地位。

2014年克裡米亞全民公投,公投全部選票的統計結果表明,96.6%的選民贊成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反對加入俄羅斯的僅占2.51% 。俄羅斯同意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強勢的普京總統這個克裡木半島脫烏入俄的舉動,至今還遭到聯合國的經濟制裁。

聽吧!戰鬥的號角發出警報

穿好軍裝拿起武器

共青團員們集合起來踏上征途

萬眾一心保衛國家

我們再見吧親愛的媽媽

請你吻別你的兒子吧!

再見吧,媽媽!

別難過,莫悲傷,

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再見了親愛的故鄉

勝利的星會照耀我們

再見吧,媽媽!

別難過,莫悲傷,

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我們自幼所心愛的一切,

寧死也不能讓給敵人

共青團員們集合起來踏上征途

萬眾一心保衛國家

我們再見吧親愛的媽媽

請你吻別你的兒子吧!

再見吧,媽媽!

別難過,莫悲傷,

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再見了親愛的故鄉

勝利的星會照耀我們

再見吧,媽媽!

別難過,莫悲傷,

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再見了親愛的故鄉

勝利的星會照耀我們

再見吧,媽媽!

別難過,莫悲傷,

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去克裡米亞半島的中國遊客似乎只有我們這一個團隊,遠離了吵吵嚷嚷的中國人,似乎安靜了很多,心情也豁然開朗了。(請原諒我用這種語氣形容我的同胞們,你懂的)。第一個景點是共青年團員雕像廣場,方尖碑下為紀念二戰中殉國的烈士們點燃著不熄的火焰。俄方導遊只給我們五分鐘的拍照時間。大家匆匆而去,迅速返回,開車後俄導問:"你們為什麼要去這裡照相?" 這時車裡唱響了"再見吧媽媽,別難過,莫悲傷,祝福我們勝利歸來吧"共青年團員之歌的旋律,音樂無國界,歌聲令俄導安娜非常激動,一路幾乎不停地介紹我們走到了哪裡,及今天要去參觀的第35號炮臺在二戰中的作用等等。

塞瓦斯托波爾是一個英雄的城市。它是前蘇聯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在蘇德戰爭剛爆發後不久,希特勒就派遣第11集團軍攻擊並包圍了塞瓦斯托波爾,戰爭一直延續了8個多月(1941年10月30日~1942年7月4日)。最終蘇軍因寡不敵眾而撤出了該市(一部分軍官和政府官員是用潛艇撤出的),德軍佔領了塞瓦斯托波爾。此役蘇軍損失了八萬餘人,德軍的損失也達兩萬四千人。

克裡米亞半島在二戰期間經過德軍900多天的轟炸,城市和村莊幾乎被夷為平地。

在二戰期間,前蘇聯一共十三個英雄城市中,克裡米亞半島就有二個英雄城位列榜單。

一個是塞瓦斯托波爾,一個是雅爾達。

塞瓦斯托波爾的守衛者永遠站立在這裡,那些年輕的士兵的遺照有些很嚴肅、有些有點輕鬆幽默。面對他們的注視,人們會突然發現這些活生生的人原本可以享受他們的生活,而野蠻的戰爭卻奪取他們年輕的生命。

德軍大炮轟擊35號炮臺,掀翻了碩大的石塊,壓在炮臺的廢墟上,就像壓在死難士兵身上的悲哀一般沉重。

這種近距離的目測觀察哨所,一旦發現敵軍時已經近在咫尺了。

牆上到處還可以看到當年錯綜複雜的動力電纜管和通訊電線管的痕跡。

原先這裡是是中央發電站的前廳,現在成了烈士紀念廳,牆上掛滿了烈士的照片和人們敬獻的蠟燭和鮮花。

第35號炮臺是黑海艦隊威力最大的海岸防衛要塞之一,始建於1913年,1915年,因一戰的爆發而停止建設,最終在1924-1927年間由前蘇聯政府建成。這個炮臺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塞,地下有三層,非常堅固,有完備的通風設施,供水設施,有醫院、幼稚園,甚至還有學校。

第35號炮臺一直是德軍膽戰心驚的堅固堡壘,為此,德軍對35號炮臺進行了重點打擊,從陸上包圍了塞瓦斯托波爾,城裡的軍民無路可逃,德軍擊沉毀損了蘇軍運輸兵員、彈藥和補給的船隻。塞瓦斯托波爾腹背受敵,無法抵抗德軍從陸地、天空、海岸上的全面襲擊。

廢墟中挖出的士兵的遺物,萬人坑的累累白骨。情景極為慘烈。

紅色的立柱是坑道的空氣過濾系統的一部分!旁邊的鋼絲床架也是當時接收救治傷患的臨時醫療站。

清理廢墟時挖出的炮彈,這枚未引爆的炸彈好像還能聽到它飛來時的呼嘯聲。

第35號炮臺,即馬克沁·高爾基一號炮臺,在戰鬥中的損失最為慘烈。

馬克沁·高爾基一號炮臺是捍衛塞瓦斯托波爾的十二座炮臺中最新、裝備最強的重型火炮。它配備有1934年製造的雙聯裝305mm巨炮,射程達到42km,外部防禦層形狀酷似當時的戰列艦炮塔,由200-300mm厚的裝甲板全體包裹,炮塔下麵有3層永固工事,每層永久混凝土頂板都厚達3~4m。一直是德軍膽戰心驚的堅固堡壘,使德軍難以接近塞瓦斯托波爾。為此,德軍對其進行了重點的打擊,1942年6月6日,德軍經縝密策劃後調撥了3門超級巨炮,它們分別是:420mm固定式臼炮"剛瑪設備"、610mm自行臼炮"卡爾"、800mm列車加農炮"古斯塔夫"對其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終於摧毀了該炮臺以及其在地下30m深的彈藥庫。

這塊牌子上刻著1941——1942。記錄著這個悲壯的時刻。

鏽跡斑斑的一門火炮!

修復遺址時發現的烈士遺骸!

第35號炮臺遺址對面是參加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的士兵的後人,企業家阿裡克謝修建的一個環幕影院式的紀念館,這個紀念館本來只對俄羅斯人開放,

我們的地陪導遊安娜同紀念館導遊說了什麼,允許我們進去了。這裡是個莊嚴肅穆的圓頂型環幕影廳,周圍牆壁上不斷添加地鐫刻著在此戰鬥犧牲的人們的姓名。參觀後館導(這個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全部都是志願者)。送來了由本團領隊李總執筆翻譯的中文說明,才知道了有如此待遇的緣由。

紀念館是一個圓形建築,入口的門關上之後,屋內一片黑暗,此時屋內地面的正中間,有一束紅色的康乃馨,一束光正照在康乃馨上,然後,建築的穹頂四周出現了第35號炮臺戰後的廢墟,廢墟的投影上開始一個個出現戰死的士兵的照片,一個個年輕帥氣的生命,直至照片佈滿整個穹頂,然後這些照片漸漸變成一隻只燭火,燭火再漸漸變成一顆顆星星,匯入遙遠的太空。這場投影,沒有音樂,沒有對白,卻看得人熱淚盈眶。今天的人能夠享受和平的生活,是多麼幸福。

一條450m長的地下走廊通往指揮室。

第30號炮臺和35號炮臺,以蠍子式的隊形鉗制住德軍。

塞瓦斯托波爾的這場戰役,也是二戰的轉捩點。它用了225天拖住了德軍。給蘇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贏得了時間。在8~9萬的塞瓦斯托波爾保衛者中,3萬人壯烈殉國,5萬多人被俘。

石頭不會說話,可是它見證了那個慘烈的時代!

塞瓦斯托波爾戰役中,3萬多將士戰死殉國,5萬人被俘,俘虜的隊伍綿延幾公里。這些被俘的將士包括傷病員,統統被關進監獄、集中營,被送到德國做勞工,命運極為悲慘。

更令人唏噓的是,在1942年,蘇聯政府設立了"保衛塞瓦斯托波爾"獎章。當時的8萬將士中只有極少數人獲得了這個殊榮,而那些被德軍俘虜僥倖活下來的人,不僅未能得到這個獎章,還要受到審查甚至被自己人判了死刑。

修復戰爭遺址時,保留了一些當時的原貌。

這些年輕的士兵為國捐軀!

站在他們面前,雙目對視,那個活生生的人會是誰呢?

突然想起一句: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裡人。"

凝視著這些年輕的生命,您會想些什麼?

這是一個被子彈穿透的士兵鋼盔。那支紅玫瑰像噴湧而出的鮮血。

沒有照片的烈士,只有功勳榮譽證書!

炮臺裡有與兩個炮塔相連的通訊系統,還有彈藥庫、發電機房、通風室以及泵房;通往大海的錯綜複雜的地下室和大門。也有獨立的不相連的地下結構。當年主要的爆炸發生在炮臺中心部分的房間裡。這是紀念館的主要展室。

1929年,這個炮臺被編制為前蘇聯黑海艦隊第一獨立海防大隊第35號炮臺。

1942年12月,前蘇聯政府設立了"保衛賽瓦斯托波爾"獎章。戰時和戰後只有52000人獲此殊榮。但是,塞瓦斯托波爾保衛者遠多於這個數字。而那些無名的英雄和被俘將士都沒有這種榮譽。令人傷感!

為祖國的自由和幸福而捐軀的英勇的塞瓦斯托波爾保衛者,永垂不朽!

圖文:一平

平淡看春秋,從容觀滄海。

當年赫魯雪夫是在酩酊大醉的情況下將克裡米亞送給烏克蘭的。"

克裡米亞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條件優越,有眾多的深水良港,曾是前蘇聯的軍工造船基地。在克裡米亞的刻蘇、費奧多西亞、塞瓦斯托波爾等地均建有大型造船廠,在辛菲羅波爾設有無線電廠。

位於克裡米亞半島西南端的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原屬烏克蘭共和國直轄市,有著深水不凍良港,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歷史上也曾是克裡米亞戰爭時英俄兩國必爭之地。是俄羅斯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北緯44°36,東經33°32。面積864平方公里。地處蘇聯歐洲部分南部黑海北岸,北有鐵路經克裡木州首府辛菲羅波爾,可直達莫斯科,南出黑海海峽可通地中海,戰略地位重要。城市坐落在塞瓦斯托波爾灣和南灣沿岸階梯形山坡上。

1993年俄聯邦憲政危機期間俄最高蘇維埃曾宣佈塞瓦斯托波爾擁有俄城市的聯邦地位。

2014年克裡米亞全民公投,公投全部選票的統計結果表明,96.6%的選民贊成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反對加入俄羅斯的僅占2.51% 。俄羅斯同意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強勢的普京總統這個克裡木半島脫烏入俄的舉動,至今還遭到聯合國的經濟制裁。

聽吧!戰鬥的號角發出警報

穿好軍裝拿起武器

共青團員們集合起來踏上征途

萬眾一心保衛國家

我們再見吧親愛的媽媽

請你吻別你的兒子吧!

再見吧,媽媽!

別難過,莫悲傷,

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再見了親愛的故鄉

勝利的星會照耀我們

再見吧,媽媽!

別難過,莫悲傷,

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我們自幼所心愛的一切,

寧死也不能讓給敵人

共青團員們集合起來踏上征途

萬眾一心保衛國家

我們再見吧親愛的媽媽

請你吻別你的兒子吧!

再見吧,媽媽!

別難過,莫悲傷,

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再見了親愛的故鄉

勝利的星會照耀我們

再見吧,媽媽!

別難過,莫悲傷,

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再見了親愛的故鄉

勝利的星會照耀我們

再見吧,媽媽!

別難過,莫悲傷,

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

去克裡米亞半島的中國遊客似乎只有我們這一個團隊,遠離了吵吵嚷嚷的中國人,似乎安靜了很多,心情也豁然開朗了。(請原諒我用這種語氣形容我的同胞們,你懂的)。第一個景點是共青年團員雕像廣場,方尖碑下為紀念二戰中殉國的烈士們點燃著不熄的火焰。俄方導遊只給我們五分鐘的拍照時間。大家匆匆而去,迅速返回,開車後俄導問:"你們為什麼要去這裡照相?" 這時車裡唱響了"再見吧媽媽,別難過,莫悲傷,祝福我們勝利歸來吧"共青年團員之歌的旋律,音樂無國界,歌聲令俄導安娜非常激動,一路幾乎不停地介紹我們走到了哪裡,及今天要去參觀的第35號炮臺在二戰中的作用等等。

塞瓦斯托波爾是一個英雄的城市。它是前蘇聯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在蘇德戰爭剛爆發後不久,希特勒就派遣第11集團軍攻擊並包圍了塞瓦斯托波爾,戰爭一直延續了8個多月(1941年10月30日~1942年7月4日)。最終蘇軍因寡不敵眾而撤出了該市(一部分軍官和政府官員是用潛艇撤出的),德軍佔領了塞瓦斯托波爾。此役蘇軍損失了八萬餘人,德軍的損失也達兩萬四千人。

克裡米亞半島在二戰期間經過德軍900多天的轟炸,城市和村莊幾乎被夷為平地。

在二戰期間,前蘇聯一共十三個英雄城市中,克裡米亞半島就有二個英雄城位列榜單。

一個是塞瓦斯托波爾,一個是雅爾達。

塞瓦斯托波爾的守衛者永遠站立在這裡,那些年輕的士兵的遺照有些很嚴肅、有些有點輕鬆幽默。面對他們的注視,人們會突然發現這些活生生的人原本可以享受他們的生活,而野蠻的戰爭卻奪取他們年輕的生命。

德軍大炮轟擊35號炮臺,掀翻了碩大的石塊,壓在炮臺的廢墟上,就像壓在死難士兵身上的悲哀一般沉重。

這種近距離的目測觀察哨所,一旦發現敵軍時已經近在咫尺了。

牆上到處還可以看到當年錯綜複雜的動力電纜管和通訊電線管的痕跡。

原先這裡是是中央發電站的前廳,現在成了烈士紀念廳,牆上掛滿了烈士的照片和人們敬獻的蠟燭和鮮花。

第35號炮臺是黑海艦隊威力最大的海岸防衛要塞之一,始建於1913年,1915年,因一戰的爆發而停止建設,最終在1924-1927年間由前蘇聯政府建成。這個炮臺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塞,地下有三層,非常堅固,有完備的通風設施,供水設施,有醫院、幼稚園,甚至還有學校。

第35號炮臺一直是德軍膽戰心驚的堅固堡壘,為此,德軍對35號炮臺進行了重點打擊,從陸上包圍了塞瓦斯托波爾,城裡的軍民無路可逃,德軍擊沉毀損了蘇軍運輸兵員、彈藥和補給的船隻。塞瓦斯托波爾腹背受敵,無法抵抗德軍從陸地、天空、海岸上的全面襲擊。

廢墟中挖出的士兵的遺物,萬人坑的累累白骨。情景極為慘烈。

紅色的立柱是坑道的空氣過濾系統的一部分!旁邊的鋼絲床架也是當時接收救治傷患的臨時醫療站。

清理廢墟時挖出的炮彈,這枚未引爆的炸彈好像還能聽到它飛來時的呼嘯聲。

第35號炮臺,即馬克沁·高爾基一號炮臺,在戰鬥中的損失最為慘烈。

馬克沁·高爾基一號炮臺是捍衛塞瓦斯托波爾的十二座炮臺中最新、裝備最強的重型火炮。它配備有1934年製造的雙聯裝305mm巨炮,射程達到42km,外部防禦層形狀酷似當時的戰列艦炮塔,由200-300mm厚的裝甲板全體包裹,炮塔下麵有3層永固工事,每層永久混凝土頂板都厚達3~4m。一直是德軍膽戰心驚的堅固堡壘,使德軍難以接近塞瓦斯托波爾。為此,德軍對其進行了重點的打擊,1942年6月6日,德軍經縝密策劃後調撥了3門超級巨炮,它們分別是:420mm固定式臼炮"剛瑪設備"、610mm自行臼炮"卡爾"、800mm列車加農炮"古斯塔夫"對其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終於摧毀了該炮臺以及其在地下30m深的彈藥庫。

這塊牌子上刻著1941——1942。記錄著這個悲壯的時刻。

鏽跡斑斑的一門火炮!

修復遺址時發現的烈士遺骸!

第35號炮臺遺址對面是參加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的士兵的後人,企業家阿裡克謝修建的一個環幕影院式的紀念館,這個紀念館本來只對俄羅斯人開放,

我們的地陪導遊安娜同紀念館導遊說了什麼,允許我們進去了。這裡是個莊嚴肅穆的圓頂型環幕影廳,周圍牆壁上不斷添加地鐫刻著在此戰鬥犧牲的人們的姓名。參觀後館導(這個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全部都是志願者)。送來了由本團領隊李總執筆翻譯的中文說明,才知道了有如此待遇的緣由。

紀念館是一個圓形建築,入口的門關上之後,屋內一片黑暗,此時屋內地面的正中間,有一束紅色的康乃馨,一束光正照在康乃馨上,然後,建築的穹頂四周出現了第35號炮臺戰後的廢墟,廢墟的投影上開始一個個出現戰死的士兵的照片,一個個年輕帥氣的生命,直至照片佈滿整個穹頂,然後這些照片漸漸變成一隻只燭火,燭火再漸漸變成一顆顆星星,匯入遙遠的太空。這場投影,沒有音樂,沒有對白,卻看得人熱淚盈眶。今天的人能夠享受和平的生活,是多麼幸福。

一條450m長的地下走廊通往指揮室。

第30號炮臺和35號炮臺,以蠍子式的隊形鉗制住德軍。

塞瓦斯托波爾的這場戰役,也是二戰的轉捩點。它用了225天拖住了德軍。給蘇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贏得了時間。在8~9萬的塞瓦斯托波爾保衛者中,3萬人壯烈殉國,5萬多人被俘。

石頭不會說話,可是它見證了那個慘烈的時代!

塞瓦斯托波爾戰役中,3萬多將士戰死殉國,5萬人被俘,俘虜的隊伍綿延幾公里。這些被俘的將士包括傷病員,統統被關進監獄、集中營,被送到德國做勞工,命運極為悲慘。

更令人唏噓的是,在1942年,蘇聯政府設立了"保衛塞瓦斯托波爾"獎章。當時的8萬將士中只有極少數人獲得了這個殊榮,而那些被德軍俘虜僥倖活下來的人,不僅未能得到這個獎章,還要受到審查甚至被自己人判了死刑。

修復戰爭遺址時,保留了一些當時的原貌。

這些年輕的士兵為國捐軀!

站在他們面前,雙目對視,那個活生生的人會是誰呢?

突然想起一句: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裡人。"

凝視著這些年輕的生命,您會想些什麼?

這是一個被子彈穿透的士兵鋼盔。那支紅玫瑰像噴湧而出的鮮血。

沒有照片的烈士,只有功勳榮譽證書!

炮臺裡有與兩個炮塔相連的通訊系統,還有彈藥庫、發電機房、通風室以及泵房;通往大海的錯綜複雜的地下室和大門。也有獨立的不相連的地下結構。當年主要的爆炸發生在炮臺中心部分的房間裡。這是紀念館的主要展室。

1929年,這個炮臺被編制為前蘇聯黑海艦隊第一獨立海防大隊第35號炮臺。

1942年12月,前蘇聯政府設立了"保衛賽瓦斯托波爾"獎章。戰時和戰後只有52000人獲此殊榮。但是,塞瓦斯托波爾保衛者遠多於這個數字。而那些無名的英雄和被俘將士都沒有這種榮譽。令人傷感!

為祖國的自由和幸福而捐軀的英勇的塞瓦斯托波爾保衛者,永垂不朽!

圖文:一平

平淡看春秋,從容觀滄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