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銀魂》的三次元“破壁” 可愛地失敗了

9月1日真人版《銀魂》登陸中國內地8000多家影院, 在近1.2萬塊的大銀幕上, 萬事屋三人組大戰紅櫻刀惡勢力的故事同時上映, 頓時引燃整個社交網路。

雖是二次元小眾題材, 但衝破次元壁帶來的粉絲狂歡, 仍然讓這部經典日漫改變的電影在上映不到三日, 票房就突破了5000萬人民幣, 無懸念地刷新了漫畫改編電影的票房紀錄, 在《敦克爾克》和《戰狼2》的夾擊中, 散發著不容小覷的生命原力。

漫畫改編真人電影最基礎的意義之一, 大概是“俘獲新粉”, 為IP積累更多的潛在用戶, 想必《銀魂》的電影發行方除了網羅原著粉絲, 也對擊中“非典型性原著漫畫粉絲”同時抱有不少期待, 但這部作品對“普通觀眾”顯然是不友好的。

作為一個純正的三次元人類, 我幾乎是帶著一顆“二次元科普”的心態走進影院的, 希望這個被奉為神作的故事可以啟動我沉睡的現充毛孔, 勾動我被現實社會封印的“少年力”,

期待每一句臺詞都能燃爆小宇宙。 為了最大限度發揮這份觀影儀式感, 我甚至蓄好了二斤淚水和五斤笑聲, 準備在愛和自由的世界裡放肆情緒。 然而, 事情的進展得卻和期待有些距離, 甚至“有點尬”。

請原諒我很難把這樣一部螢幕作品稱為好電影,

混亂的節奏, 生硬的轉折, 毫無結構的敘事, 誇張而不自然表演, 粗糙而無設計的動作戲……無論從好電影的任何一個角度來試圖分析它, 它都是無力的。 觀影的兩個多小時裡, 我在尋找燃點淚點笑點未遂的一臉懵中, 只好不斷地感歎著:“啊, 伊莉莎白好萌, 定春好萌, 小栗旬也好萌!”

然而不可否認, 在我有限的觀影體驗中, 《銀魂》顯然是別具一格的, 甚至可以說是前所未有。 每個角色出場, 台下都會傳來一陣陣尖叫, 觀眾齊聲高唱主題曲且揮舞雙手, 主角放大招時台下會異口同聲說出日語臺詞……當片尾曲響起時, 坐在前排的幾個發色鮮豔的小姐姐乾脆激動得掏出螢光棒直接跳舞打call……當親身經歷完這一切時,

坐在後排的我, 深深地感到無形當中一堵厚厚的次元壁瞬間升起, 橫亙在了觀眾席中央;我只感到自己就這麼怔怔地從座位上站起身來, 活生生變成了一個大寫的“不明覺厲”。

從傳統意義上的任何一個角度來分析這部電影, 我們都束手無策, 似乎面對著一顆外星人下的蛋, 一切“蒸煮烹炸”都對它毫不適用, 於是只好退回到這顆蛋的本源, 找到它的母體聊一聊, 終於有些驚喜地獲得了期待已久的那份燃與感動。

《銀魂》是發生在江戶時代末期的故事, 地球受到外星人侵略, 武士們拼死抵抗, 但日本幕府卻向外星人低頭, 放棄武士不管, 頒佈了“廢刀令”, 奪走了武士的刀, 使他們無力反抗。 於是, 外星人橫行霸道, 幕府被控制成為了“傀儡政權”。 在這樣的時代, 有一個武士(主角阪本銀時)與天生神力的神兔族少女神樂和普通青年志村新八經營著一家替人排憂解難的“萬事屋”, 一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一面愉快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直到手持先進武器的外星人再次打破平靜, 幾個人又踏上了守護之路……

在二次元愛好者的世界裡,《銀魂》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雖與《海賊王》、《火影忍者》並稱為三大“民工漫”,但與後兩者天賦異稟拯救世界的英雄主義敘事不同,它選擇了一個非常平民化的視角,說白了,《銀魂》就是二次元作品裡的《我愛我家》,裡面的每個人都非常不完美,都有硬傷,懶的很懶、蠢的很蠢、醜的很醜、呆的很呆、猥瑣的很猥瑣、這些人互相損互相貶互相拆臺,卻又在內心真摯正義善良,上一秒還說著黃段子,下一秒就能化身熱血少年兩肋插刀,上一秒剛做完一件拯救世界的大事,下一秒就又能回到一副“廢柴”模樣。

大膽猜測一下吧,其實《銀魂》最有代表性的核心目標客群是北京的南城二哥們,一面過著衣食無憂百無聊賴的日子,吃吃老本、收收房租、開個小店、盤個手串賺點小錢,表面上不精進不努力不勤奮,卻有一顆善良的真誠的可以託付的金子般的心,甚至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會有一個有些異想天開卻略帶詩意的理想,為了守護這份理想,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所以《銀魂》的獨特和迷之詩意,就在於那份帶著嘲諷精神的真實,讓我們能在故事裡看見隔壁老王、損友小A,也看見自己。有時候“喪”只是一件自嘲的外衣,看似負能量的外表之下有著對這個世界最真誠的態度,哪怕生活還是一團糟,也能繼續活下去,用我們的方式保護著身邊的人、愛著這個世界,坦蕩而浪漫,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願以一生節操換銀魂永不完結”。

從漫畫和動畫裡抽身回頭再看《銀魂》大電影,也終於明白了那些有悖於電影語言的無休止的腦洞,意識流的敘事,詭異的節奏,誇張的表演,其實是主創們在小心翼翼地最大限度“還原原著”,所以幾乎每個畫面都和TV版動畫都如出一轍。但電影的表達方式明顯與漫畫有別,三維表達的想像空間遠不如漫畫和動畫,需要對漫畫敘事下的留白進行大幅度不跳脫人物狀態的填補和再造。今日的《銀魂》大電影雖還原度高,但卻在表達方式上沒有足夠的電影化,在大螢幕上呈現起來與原著形似而神不似,最終沒有穿破那堵厚厚的次元壁,化為一場製作精良的大型真人版COSPLAY。

可以想見的未來是,在中國二次元群體數量和消費力直線上升的未來,會有更多如《銀魂》這樣的“大IP”,從小說/漫畫改編成動畫,改編成遊戲,改編成舞臺劇,改編成電影,改編成主題展覽,改編成多媒體奇幻秀……為有流量的IP們尋找新的載體,延續生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價值,是IP運營者們孜孜不倦的奮鬥道路。然而每種載體之所以存在且隔離就因為他們如此不同,所以改編之路依舊漫長艱險,希望《銀魂》大電影的主創們也能像劇中主角“銀他媽”一樣,也能用自嘲的心態面對這部並不完美的作品,繼續笑著前行,一邊嘻嘻哈哈,一邊認真投入,畢竟已經對《銀魂》“路轉粉”如我,期待更好更成熟的漫畫改編電影作品。

文| 小走獸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往期精選

幾個人又踏上了守護之路……

在二次元愛好者的世界裡,《銀魂》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雖與《海賊王》、《火影忍者》並稱為三大“民工漫”,但與後兩者天賦異稟拯救世界的英雄主義敘事不同,它選擇了一個非常平民化的視角,說白了,《銀魂》就是二次元作品裡的《我愛我家》,裡面的每個人都非常不完美,都有硬傷,懶的很懶、蠢的很蠢、醜的很醜、呆的很呆、猥瑣的很猥瑣、這些人互相損互相貶互相拆臺,卻又在內心真摯正義善良,上一秒還說著黃段子,下一秒就能化身熱血少年兩肋插刀,上一秒剛做完一件拯救世界的大事,下一秒就又能回到一副“廢柴”模樣。

大膽猜測一下吧,其實《銀魂》最有代表性的核心目標客群是北京的南城二哥們,一面過著衣食無憂百無聊賴的日子,吃吃老本、收收房租、開個小店、盤個手串賺點小錢,表面上不精進不努力不勤奮,卻有一顆善良的真誠的可以託付的金子般的心,甚至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會有一個有些異想天開卻略帶詩意的理想,為了守護這份理想,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所以《銀魂》的獨特和迷之詩意,就在於那份帶著嘲諷精神的真實,讓我們能在故事裡看見隔壁老王、損友小A,也看見自己。有時候“喪”只是一件自嘲的外衣,看似負能量的外表之下有著對這個世界最真誠的態度,哪怕生活還是一團糟,也能繼續活下去,用我們的方式保護著身邊的人、愛著這個世界,坦蕩而浪漫,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願以一生節操換銀魂永不完結”。

從漫畫和動畫裡抽身回頭再看《銀魂》大電影,也終於明白了那些有悖於電影語言的無休止的腦洞,意識流的敘事,詭異的節奏,誇張的表演,其實是主創們在小心翼翼地最大限度“還原原著”,所以幾乎每個畫面都和TV版動畫都如出一轍。但電影的表達方式明顯與漫畫有別,三維表達的想像空間遠不如漫畫和動畫,需要對漫畫敘事下的留白進行大幅度不跳脫人物狀態的填補和再造。今日的《銀魂》大電影雖還原度高,但卻在表達方式上沒有足夠的電影化,在大螢幕上呈現起來與原著形似而神不似,最終沒有穿破那堵厚厚的次元壁,化為一場製作精良的大型真人版COSPLAY。

可以想見的未來是,在中國二次元群體數量和消費力直線上升的未來,會有更多如《銀魂》這樣的“大IP”,從小說/漫畫改編成動畫,改編成遊戲,改編成舞臺劇,改編成電影,改編成主題展覽,改編成多媒體奇幻秀……為有流量的IP們尋找新的載體,延續生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價值,是IP運營者們孜孜不倦的奮鬥道路。然而每種載體之所以存在且隔離就因為他們如此不同,所以改編之路依舊漫長艱險,希望《銀魂》大電影的主創們也能像劇中主角“銀他媽”一樣,也能用自嘲的心態面對這部並不完美的作品,繼續笑著前行,一邊嘻嘻哈哈,一邊認真投入,畢竟已經對《銀魂》“路轉粉”如我,期待更好更成熟的漫畫改編電影作品。

文| 小走獸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往期精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