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醫改」北京醫改給全國樹榜樣

《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將於4月8日全面實施, 標誌著北京醫改大幕即將全面開啟。 根據方案, 北京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將全面取消藥品加成、診療費、掛號費, 統一實施藥品陽光採購, 設立醫事服務費, 意味著在北京看病將告別“以藥補醫”歷史, 進入醫藥分開時代。 那麼, 北京醫改有何特點, 對全國醫改有何借鑒意義?

醫藥分開 根除“以藥養醫”

長期以來, 醫藥不分、以藥養醫使得中國醫院形成了一種錯位的“補償”機制。

醫院的收入和醫生的價值回報最終都傳導到了藥價上, “用貴藥、開大處方”成了難以遏制的亂象。 如何根治以藥養醫頑疾?本次北京醫改聚焦“醫藥分開”。

其實, 這並非醫改第一次提出“醫藥分開”。 早在2009年, 中國就提出了醫藥分開改革任務。 北京自2012年起, 在5所市屬三級醫院和6所區屬二級醫院實施了醫藥分開改革試點, 並取得了較好效果。 資料顯示, 2016年, 北京這5家三級醫院的藥占比約為33%, 比5年前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 同時, 醫生用藥行為更加合理, 患者就診藥費負擔呈現較明顯的環比下降趨勢。 這為“醫藥分開”在全市推行奠定了基礎。

據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介紹, 本次醫改的核心內容包括全部取消藥品(不含中藥飲片)加成和掛號費、診療費,

設立醫事服務費;調整醫療服務專案價格和組織實施藥品陽光採購。

“從改革的內容上來看, 北京無疑想通過此次改革更好地規範醫院、醫生的行為, 提高醫療服務效率。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應曉華表示, 這將有利於促進患者分流, 落實分級診療。

分級診療 拉開“服務費”差距

藥品價格降了, 以藥補醫的收入來源被切斷了, 醫務人員收入如何保障?“醫事服務費”是掛號費變相漲價嗎?本次改革又能給患者帶來哪些實惠?

據方來英介紹, 醫藥分開改革的目標是切斷醫院、醫生靠“開藥”賺錢的補償模式, 引導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通過提供更多更好的診療服務來獲得合理補償。

因此, 作為醫藥分開改革新設置的專案, 醫事服務費體現的是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

以三級醫院為例, 普通門診醫事服務費50元, 副主任醫師60元, 主任醫師80元, 知名專家100元, 急診醫事服務費70元, 住院醫事服務費100元/床日。 其他諸如護理費、針灸費等服務價格明顯低於勞動價值的專案, 也有所增加。

在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雷海潮看來, 與2012年的改革相比, 此次醫改中, 醫事服務費更為“精雕細刻”。 不同等級醫療機構、不同職級醫生的醫事服務費差距加大, 通過“價格差”引導更多患者到二級和基層醫療機構就診, 有利於建立院內的分級診療制度, 有助於緩解“看專家難”的問題。

換言之, 醫事服務費的醫保報銷政策明顯向社區傾斜。

改革實施後, 只為開藥、調藥的患者, 如果再到大醫院掛專家號, 就很不划算了。 這樣一來, 真正的疑難危重症患者掛到專家號的機會就增加了很多。

強化落實 打好改革攻堅戰

可以預見的是, 此次醫改卸掉了醫患之間產生直接衝突的利益點, “一個小感冒就開大包藥”之類的不合理現象會逐漸消失。

除此之外, 推動改革具體落實的相關配套文件也將同步出臺, 在推進醫藥分開配套各項價格改革、支付改革、控費改革的同時, 要求醫療機構改善醫療服務, 保證就醫環境持續改善, 促進診療行為更合理, 規範處方和用藥行為, 部署全市各級各類參與改革的醫療機構全方位、多角度改善醫療服務。

“此次改革是規範醫療行為,改善醫療服務,遏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逐步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形成的重要舉措。”方來英說。

北京是全國醫療資源最集中、外地病人比率最高、醫療機構管理最多元的城市,北京的醫改在某種意義上牽動著全國醫改的神經。在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動員部署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說:“北京市深化醫改具有風向標意義,希望帶頭打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攻堅戰,為全國樹立榜樣。”

“此次改革是規範醫療行為,改善醫療服務,遏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逐步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形成的重要舉措。”方來英說。

北京是全國醫療資源最集中、外地病人比率最高、醫療機構管理最多元的城市,北京的醫改在某種意義上牽動著全國醫改的神經。在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動員部署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說:“北京市深化醫改具有風向標意義,希望帶頭打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攻堅戰,為全國樹立榜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