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迎接十九大 忠誠保平安」四平:“執法綜合平臺”讓規矩成方圓

你信嗎?一個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能“破解”執法行為標準化、執法管理系統化、執法流程資訊化問題嗎?最令人稱奇的是還能保障執法品質和執法公信力。

這就是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自主研發的執法綜合平臺, 就解決了上述問題, “平臺”上線一年多來, 該局在2016年全省規範執法類考評中, 執法資訊化考評、涉案財物考評、結案率考評名列全省第一, 整體排名全省第三名, 信訪案件數量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2017年1月5日, 省公安廳副廳長孫正, 法制總隊長楊健等領導到到四平市局就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工作進行調研, 並要求總結經驗, 在全省推廣。

一個腦洞大開的設想

2016年6月, 被執法規範問題困擾多年的四平市公安局法制部門主要領導開始腦洞大開, 能不能研發一個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破解執法行為標準化、執法管理系統化、執法流程資訊化問題?反復調研基礎上,一紙報告提交局黨委。隨即,他們就組織骨幹人員赴北京、寧夏等地考察學習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建設,並邀請技術團隊,組織專家來局調研。考察結束後,考察組向市局黨委做了專題彙報,市局黨委決定以高效率、精技術、快速度、低成本、保運營為原則,全力謀劃做好四平市公安局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工作。2016年9月,按照市局黨委要求,法制支隊牽頭,警務保障處配合,迅速開始研發和籌建四平市公安局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從設計到原件組裝全部高標準、高品質,每個程式都要試驗上百遍。2017年初,經過專家多次試驗論證後,這個綜合執法平臺開始上線運行。

一個心臟強大的系統

這個平臺的功能可太強大了,在全域資訊通訊網路和硬體資源的基礎上,注重實用性與先進性的資訊綜合應用系統。系統的總體架構分為五層,從下到上依次為:資料層、支撐層、服務層、應用層、門戶層。通過資訊定制,包括許可權管理和角色分配,滿足省廳、市局、各基層局、大隊(派出所)四個層次主要業務應用。一是案件管理資訊化。公安機關各警種、部門辦理的刑事案件由法制部門依託案件管理系統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負責辦案流程管理監控、關鍵節點審核把關,統一負責對口銜接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相關部門。通過設置接處警、受立案審核審批、案件流程監控模組,實現網上巡查、網上預警、網上督辦等功能,對網上執法活動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管理;二是審核監督資訊化。強化案件審核工作,根據法制部門審核案件的具體流程,設置相關審核節點,通過系統完成案件審核工作。增加集體研究功能,可通過系統完成集體研究,實現監督功能,做到一案一考核、一案一填表,為執法考評工作提供重要研判資料;三是預警信息化。通過建立多套預警模型,對案件重點環節進行自動預警;四是分析研判資訊化。以圖表、報表的形式對普通案件、自裁案件、調解等各類案件中出現的執法問題的種類、走勢、數量、占比等進行智慧統計分析;五是智慧統計資訊化。可將統計報表全域通報並定期向局黨委彙報,方便局黨委及時掌握全域的執法動態和存在的突出執法問題並依此及時制定解決方案,佈置相關工作;六是執法考評資訊化。利用積分管理模式,對執法品質考評實行資訊化動態管理,實現考評事項和考評標準網上統一設定、考評案件網上隨機抽取、考評成績網上自動生成;七是執法培訓資訊化。實現平臺內各類法律、法規、學習資料查詢,並可及時公佈新頒佈出臺的執法依據,為基層單位提供執法服務;八是執法須知資訊化。設置“一鍵搜”功能,實現平臺內各類資訊的快捷搜索;九是執法證據資訊化。刑事案件"兩統一"工作機制推進過程中,按照犯罪構成“四個要件”為導向的取證理念,規範和完善偵查取證工作,建立完整的證據鏈條。讓民警按圖索證、以圖示證,提高民警的證據意識和取證能力,提高訴訟效率和品質。採用B/S架構,整合執法辦案區視頻監控、訊(詢)問全程錄音錄影資料以及執法記錄儀採集資料作為執法證據進行管理,實現自動導入。建立獨立資料庫存儲本地資料資訊。與警務資訊綜合應用平臺對接,實現與案件相關聯。十是電子卷宗管理資訊化。電子卷宗(檔案)管理是執法資訊系統的基礎,執法和執法監督均以電子卷宗(檔案)為基礎進行業務操作。通過系統實現電子卷宗形成、排序、鑒定、二維碼、輸入匯出、調閱、高拍儀系統對接。

一個實戰極強的平臺

平臺儘管功能強大,但通過實踐取得哪些實戰效果呢?歸納起來可用五個方面來概括。解決執法辦案程式上經常出現的錯誤問題。通過在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中設置對常見程式問題的自動查詢過濾,能夠將存在程式問題的案件全部自動過濾處理,便於及時督促整改,有效解決了過去需要人工逐一審核案件才能發現執法問題的困難。此外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設置了智慧預警系統,通過建立190餘套預警模型,提供接處警、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監測意見處理、監測資訊查詢功能,對案件重點環節易發生的執法問題進行自動預警,預警後及時自動回饋辦案民警,提示辦案民警及時進行整改,同時研發了自訂預警功能,支撐自訂導入資料的比對預警。將執法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保證全域執法品質;解決案件證據收集不及時、不合法、不全面的問題,提升了智慧化辦案水準。平臺匯總了十一種證據規格的審查認定標準、設置了32種常見罪名的主觀方面、客觀方面、主體、客體需要收集的證據標準和規格,確保證據的合法性、客觀性、關聯性,此舉不僅提高民警的證據意識和取證能力,更提高了訴訟效率和品質;解決了行政案件處罰不公、隨意性的問題。如何把“權力關進籠子”裡,平臺系統可對行政案件按照省廳行政案件裁量基準進行自動裁量,全面固化民警的執法行為,自動裁量系統自2017年1月份在全域使用後,極大提高了基層案件辦理裁決的準確性,有效杜絕了徇私舞弊,執法隨意性,有效解決了在辦案和審核、審批中“辦人情案”引發的多種問題,實現了同城、同事、同罰,使被處罰者心服、口服,進一步樹立了執法公信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解決了執法培訓系統化的問題。由於基層民警的工作時間比較緊湊,很難統一組織培訓與考試,平臺設置的線上日常學習、考試功能,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建立網上執法考試平臺,可以提供線上執法考試和日常考試練習功能,有效提升民警執法能力。同時可以在積分管理模組中為民警加分,鼓勵民警自主學習;有效解決民警在執法辦案中查詢需要使用的法律法規困難的問題,在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中設置了警務助手系統,該系統具有法律法規查詢功能,內含500萬字的各項法律法規、案例、系統操作等資訊,實現平臺內各類法律、法規、學習資料查詢,民警只需要輸入關鍵字就能查詢到所需要的法律法規,而且系統可及時公佈新頒佈出臺的法律法規,為基層單位提供執法服務。同時系統設置開放埠,法制部門可以隨時將新頒佈出臺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添加到系統中,及時對法律法規進行更新維護,有效的保障系統內法律庫的時效性。

“四平公安宣傳” 帶您走進英城公安

能不能研發一個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破解執法行為標準化、執法管理系統化、執法流程資訊化問題?反復調研基礎上,一紙報告提交局黨委。隨即,他們就組織骨幹人員赴北京、寧夏等地考察學習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建設,並邀請技術團隊,組織專家來局調研。考察結束後,考察組向市局黨委做了專題彙報,市局黨委決定以高效率、精技術、快速度、低成本、保運營為原則,全力謀劃做好四平市公安局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工作。2016年9月,按照市局黨委要求,法制支隊牽頭,警務保障處配合,迅速開始研發和籌建四平市公安局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從設計到原件組裝全部高標準、高品質,每個程式都要試驗上百遍。2017年初,經過專家多次試驗論證後,這個綜合執法平臺開始上線運行。

一個心臟強大的系統

這個平臺的功能可太強大了,在全域資訊通訊網路和硬體資源的基礎上,注重實用性與先進性的資訊綜合應用系統。系統的總體架構分為五層,從下到上依次為:資料層、支撐層、服務層、應用層、門戶層。通過資訊定制,包括許可權管理和角色分配,滿足省廳、市局、各基層局、大隊(派出所)四個層次主要業務應用。一是案件管理資訊化。公安機關各警種、部門辦理的刑事案件由法制部門依託案件管理系統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負責辦案流程管理監控、關鍵節點審核把關,統一負責對口銜接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相關部門。通過設置接處警、受立案審核審批、案件流程監控模組,實現網上巡查、網上預警、網上督辦等功能,對網上執法活動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管理;二是審核監督資訊化。強化案件審核工作,根據法制部門審核案件的具體流程,設置相關審核節點,通過系統完成案件審核工作。增加集體研究功能,可通過系統完成集體研究,實現監督功能,做到一案一考核、一案一填表,為執法考評工作提供重要研判資料;三是預警信息化。通過建立多套預警模型,對案件重點環節進行自動預警;四是分析研判資訊化。以圖表、報表的形式對普通案件、自裁案件、調解等各類案件中出現的執法問題的種類、走勢、數量、占比等進行智慧統計分析;五是智慧統計資訊化。可將統計報表全域通報並定期向局黨委彙報,方便局黨委及時掌握全域的執法動態和存在的突出執法問題並依此及時制定解決方案,佈置相關工作;六是執法考評資訊化。利用積分管理模式,對執法品質考評實行資訊化動態管理,實現考評事項和考評標準網上統一設定、考評案件網上隨機抽取、考評成績網上自動生成;七是執法培訓資訊化。實現平臺內各類法律、法規、學習資料查詢,並可及時公佈新頒佈出臺的執法依據,為基層單位提供執法服務;八是執法須知資訊化。設置“一鍵搜”功能,實現平臺內各類資訊的快捷搜索;九是執法證據資訊化。刑事案件"兩統一"工作機制推進過程中,按照犯罪構成“四個要件”為導向的取證理念,規範和完善偵查取證工作,建立完整的證據鏈條。讓民警按圖索證、以圖示證,提高民警的證據意識和取證能力,提高訴訟效率和品質。採用B/S架構,整合執法辦案區視頻監控、訊(詢)問全程錄音錄影資料以及執法記錄儀採集資料作為執法證據進行管理,實現自動導入。建立獨立資料庫存儲本地資料資訊。與警務資訊綜合應用平臺對接,實現與案件相關聯。十是電子卷宗管理資訊化。電子卷宗(檔案)管理是執法資訊系統的基礎,執法和執法監督均以電子卷宗(檔案)為基礎進行業務操作。通過系統實現電子卷宗形成、排序、鑒定、二維碼、輸入匯出、調閱、高拍儀系統對接。

一個實戰極強的平臺

平臺儘管功能強大,但通過實踐取得哪些實戰效果呢?歸納起來可用五個方面來概括。解決執法辦案程式上經常出現的錯誤問題。通過在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中設置對常見程式問題的自動查詢過濾,能夠將存在程式問題的案件全部自動過濾處理,便於及時督促整改,有效解決了過去需要人工逐一審核案件才能發現執法問題的困難。此外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設置了智慧預警系統,通過建立190餘套預警模型,提供接處警、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監測意見處理、監測資訊查詢功能,對案件重點環節易發生的執法問題進行自動預警,預警後及時自動回饋辦案民警,提示辦案民警及時進行整改,同時研發了自訂預警功能,支撐自訂導入資料的比對預警。將執法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保證全域執法品質;解決案件證據收集不及時、不合法、不全面的問題,提升了智慧化辦案水準。平臺匯總了十一種證據規格的審查認定標準、設置了32種常見罪名的主觀方面、客觀方面、主體、客體需要收集的證據標準和規格,確保證據的合法性、客觀性、關聯性,此舉不僅提高民警的證據意識和取證能力,更提高了訴訟效率和品質;解決了行政案件處罰不公、隨意性的問題。如何把“權力關進籠子”裡,平臺系統可對行政案件按照省廳行政案件裁量基準進行自動裁量,全面固化民警的執法行為,自動裁量系統自2017年1月份在全域使用後,極大提高了基層案件辦理裁決的準確性,有效杜絕了徇私舞弊,執法隨意性,有效解決了在辦案和審核、審批中“辦人情案”引發的多種問題,實現了同城、同事、同罰,使被處罰者心服、口服,進一步樹立了執法公信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解決了執法培訓系統化的問題。由於基層民警的工作時間比較緊湊,很難統一組織培訓與考試,平臺設置的線上日常學習、考試功能,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建立網上執法考試平臺,可以提供線上執法考試和日常考試練習功能,有效提升民警執法能力。同時可以在積分管理模組中為民警加分,鼓勵民警自主學習;有效解決民警在執法辦案中查詢需要使用的法律法規困難的問題,在執法規範化綜合管理平臺中設置了警務助手系統,該系統具有法律法規查詢功能,內含500萬字的各項法律法規、案例、系統操作等資訊,實現平臺內各類法律、法規、學習資料查詢,民警只需要輸入關鍵字就能查詢到所需要的法律法規,而且系統可及時公佈新頒佈出臺的法律法規,為基層單位提供執法服務。同時系統設置開放埠,法制部門可以隨時將新頒佈出臺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添加到系統中,及時對法律法規進行更新維護,有效的保障系統內法律庫的時效性。

“四平公安宣傳” 帶您走進英城公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