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致滴滴專車——快車司機基本沒活路的世界

滴滴出行LOGO

隨著共用經濟概念的普及, “打什麼的士啊, 用滴滴啊”等網約實用實用已經普遍被人們所接受。 從一開始人們的瞻前顧後和提心吊膽(配合上早期審核機制或者概率性事件,

發生過一些騷擾、猥褻等), 到現如今趨於成熟的運營模式,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樂意用網約車, 也越來越多的司機樂意加入網約車的行列。

作為一個比較有好奇心的閒人, 對於滴滴專車成噸的用戶量較為看好(廢話, 騰訊親自推的能不大嗎), 這幾天也在測試“滴滴出行”的利潤究竟如何 —— 先拋出答案:如果只是快車司機, 在深圳基本沒活路。

早期有錢的時候對於司機和消費者都是“砸錢”的紅利階段讓人們垂涎三尺 —— 最開始Uber註冊就送100元, 邀請一個人再送100元, 到後來逐漸滑坡;而早期的Uber司機賺了個金盆滿缽也有口皆碑, 不少人在那個年代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可以接單。

滴滴的發展歷程也很類似, 這裡不累述。 我們看看一下當下的狀況吧:

收入:交完房租, 做月光男孩

截至目前為止, 滴滴司機的收入為乘客總付費大約75%, 也就是日常5km內需要付出13元, 司機收入為9.7元。 由於我沒有開啟“搏命模式”, 一天接單時間大約也就8小時, 日均流水150~200元。 按照這個量, 在你打算不分週末的情況流水為4500~6000元, 如果你一天打算幹12小時, 那麼一天收入225~300元, 想了想月均收入還挺可觀的。 然而, 當你扣掉燃油費後, 你會發現你的收入大打折扣 —— 8小時的行車輕鬆可以消耗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汽油, 你會發現每天只開8小時, 收入是然並卵的, 交了房租後可以自由支配的少之又少, 假如不小心違章, 嘿嘿, 交學費吧。

我個人不宣導一天開12小時車,

疲勞駕駛的危險性我不多說。 如果是, 盡可能1~2小時出來運動一下肩膀和腰部, 長時間開車的人都會體會過肩膀那種炸裂式的酸痛, 滴滴車主端的“發現”有一個“車主操課”之類的關懷還不錯, 雖然我沒看。 短期用生命還錢沒問題, 如果長期幹下去到中年會需要償還幾倍的。

獎勵:要錢可以, 小命留下

其實無論是早期還是中期, 比較重要的收入之一是“獎勵”機制。 這一點機制可以讓滴滴平臺更好地激勵司機出車, 曾經的Uber也是因為這個機制讓司機得到了非常可觀的收入。 深圳滴滴近期活動“沖單獎”需要一天接28單才可以獲得70元獎勵 —— 這個數量幾乎就是告訴司機:今天你別休息了。 而“新人獎”似乎更容易一些:在啟動14天內完成5單、25單、80單、150單、300單獎勵50、150、300、500、800元,

最高獎勵平均一天也需要21.4單, 意味著需要連續兩周累死累活才可以獲得800元的額外獎勵。

升級專車:滾蛋吧!SUV

其一, 升級專車後單筆收入是增加的, 然而訂單量你會發現跟快車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日收入甚至可能低於快車;其二, 在“升級說明”裡已經高亮標出了“SUV及個別車型不能參與升級”原因並沒有直接寫明。 目前升級專車有了非常多的要求, 當然是出於服務業的考慮, 滴滴想要將專車打造成神州專車的直接競爭對手, 但是培訓會成為一道門檻。

在這裡雖然深惡痛絕有的時候乘坐Taxi司機會首先來一句“不打表的哦兄弟”, 曾經會覺得他們怎麼可以如此不守計程車公司規則,

當體驗過司機的痛苦之後, 也只能搖搖頭苦笑了。

題外話:有人說“易到用車”的平臺收費更加合理, 我今天嘗試了一下獲得收入占比是73.8%, 相較於滴滴更低, 而且車主端的體驗比滴滴還糟糕, 有些無言以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