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腹脹便秘案例:運用消法和瀉法,也同樣起補虛作用,治病求於本!

日前治療一個女性70余歲老年患者, 因為腰痛服用大活絡丸等藥物, 導致出現食欲不振數天, 每日飲食量極少, 伴有腹脹大便幹結不通的現象;發病以來, 還出現了疲乏困倦、雙上肢麻木、發涼的現象, 餘無明顯異常, 舌淡苔白膩, 脈緩。

予處方:

炒麥芽30克 炒穀芽30克 山楂15克 萊菔子10克 神曲10克 法半夏12克 陳皮10克 茯苓30克 枳實12克 厚樸10克 大黃5克 甘草3克

服藥2劑之後, 來複診, 胃納較前明顯好轉, 大便通暢, 四肢轉溫;原方繼續服藥三劑治療。

評注:這個病例我辯證是因為活血止痛類藥物傷及胃氣, 導致食積不化, 氣機鬱結, 所以出現腹脹、大便秘結的現象;至於出現了疲勞困倦, 上肢麻木、發涼的現象, 是因為飲食不化, 脾胃氣血生成不足, 不能旁達導致;所以使用保和丸、加枳實、厚樸、大黃少量, 以消食化積, 行氣通便導滯;胃氣升發, 氣機調暢, 氣血就能旁達;運用消法和瀉法, 也同樣能改善“虛”的現象。

治病是抓住主要的病機, 治療好主要的病機, 由此附帶的一些症狀, 自然能夠隨著改善過來, 治病必求於本!

關注我, 頭條號裡有更多中醫養生文章;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