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讓朋友圈成為你前進的絆腳石

-1-

後臺收到小A留言:

阿酒, 每天手機上的海量資訊讓我感到焦慮該怎麼辦?

每天習慣性地刷朋友圈而佔用大量時間該怎麼辦?

和小A一樣, 資訊化的時代, 我們獲取資訊的途徑從未如此豐富, 與此同時, 以朋友圈為代表的碎片化資訊正迅速地吞噬著我們的注意力。

我們變得越發焦慮, 總覺得錯過幾條資訊便會被世界拋棄。

於是,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陷入一個閉環:掌握的資訊太少→渴望改變, 收藏大量資訊→沒時間、沒精力去閱讀收藏的資訊→掌握的信息量依舊沒有改善。

可是, 收藏越多=懂的越多嗎?

你肯定會搖頭, 吐槽到:這不是廢話嗎?這麼簡單的道理還用你說啊!

然而, 事實中, 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卻在用實際行動證明著上述謬誤。

看到喜歡的文章立馬收藏, 等有時間再看;

看到精彩的TED視頻馬上下載, 等有時間再看;

看到一節大師級的微課趕緊報名參加,

等有時間再聽;

我們享受這樣的過程, 因為它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在努力, 求一個心安理得。

但緊接著, 我們就會陷入上面所說的閉環當中, 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消化那些看起來很有用的資訊, 我們收藏的內容不過是一堆資料而已。

-2-

阿木是我一位好友, 每天都能看到她在朋友圈分享各種微課連結。 

今天聽說英語很重要便報考英語補習班, 背了幾頁單詞就沒了動力;

明天聽說自媒體很吃香, 便開始加入寫作的大軍, 花了幾百大洋師從“大師”後發現現實與夢想相差甚遠, 便心生退意;

隔天又看見她在詢問有沒有組團報名心理學課程的, 想要考取心理學專業證書。

半年過去, 用她自己的話總結就是:錢花了不少, 但每一領域都收穫平平, 半瓶子水晃蕩, 學藝不精。

因為缺乏明確的大目標讓阿木走了不少彎路, 掉入不少坑。

最後, 認識到缺乏目標的危害後, 阿木做了一次屬於自己的資訊“斷舍離”。

-3-

什麼是“斷舍離”?

該理念是由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的, 作者透過整理物品瞭解自己, 整理心中的混沌, 讓人生變得輕鬆起來。

而對資訊的“斷舍離”就是該理念的延伸。

在資訊匱乏的時代, 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於獲得資訊的能力, 

而在當今這個資訊嚴重超載的時代, 比獲取資訊更重要的能力是知道該忽略什麼,

該捨棄什麼。 

阿木認識到不足後跑來找我聊天:“你能說說你是怎樣寫文一年就出書, 還是被清華大學出版社給看中的嗎?”

我也經常反思這個問題, 得到的答案就是學會專注, 敢於捨棄。

高中時代, 老師經常會告訴我們木桶理論的重要性, 而現在, 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 木桶理論的適應範圍越來越小, 比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學會揚長避短。

去年的時候, 我把7成以上的精力用在閱讀寫作上, 從一開始的碎碎念, 到後面系統性的時間管理類文章輸出, 正是因為有了明確的大方向, 讓我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而對目標無關的資訊便會保持一定距離, 並不是說徹底隔絕, 只是需要掌控一個度。

-4-

資訊化的時代,我們獲取資訊的途徑日漸豐富,碎片化閱讀逐漸成為主流,代價就是注意力的下降。

以前,我們可以做到工作2小時玩10分鐘手機,而現在,這個狀態或許被徹底顛倒,變成了玩2小時手機工作10分鐘。

然後就不停的刷新朋友圈等著他人的點贊。

而改變,我們就可以向阿木學習,對自己的資訊做一次“斷舍離”。

同時,破除對資訊的依賴,好的文章做到日日清,不囤積,看完立馬做筆記。

同時,對以往收藏的資訊抽出週末的時間做一次徹底的整理歸類,過時的內容立刻刪除。

別再自欺欺人覺得自己以後會看,從現在開始,你需要構建一套新的資料庫。

此外,精簡來源也是關鍵,綜合考量後,阿木覺得塔羅牌是自己的興趣方向,也與市場需求吻合,可以在此項內容上多花些時間。

半年後,再看阿木的朋友圈,她已經開設了自己的諮詢專欄,也接受付費諮詢,成功了實現了知識的變現。

-5-

最後,說個題外話,關於雞湯和乾貨的爭議。

有人抨擊雞湯,有人吐槽乾貨文。其實,在阿酒看來,兩者本質一樣,前者給了你必要的精神動力,而後者只是給了讀者一點實用方法論。

都僅僅停留到道理的層面,頂多算是紙上談兵,真正能讓我們的不是一個又一個的大道理,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行動與堅持。

有時候會調侃,吐槽說乾貨文還不如雞湯。

畢竟,喝一碗暖暖的雞湯還可以換一時亢奮,即使只是三分鐘熱度,也能帶來三分鐘熱度的收穫。

而閱讀一篇乾貨文,看似明白了不少實用的方法後,如果不能結合自身情況去落實,那就一丁點用都沒有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知乎著名答主Lachel在文章裡曾寫道:在我們這個時代裡,稀缺的不是“資訊”,而是“有效的資訊”,更是把“資訊”變成“資源”的思維習慣。

對待資訊,我們一定要學會化被動為主動,主動的做一次資訊“斷舍離”。

別再讓朋友圈變成你前進的絆腳石,別再讓碎片化的資訊成為制約你發展的攔路虎。

-4-

資訊化的時代,我們獲取資訊的途徑日漸豐富,碎片化閱讀逐漸成為主流,代價就是注意力的下降。

以前,我們可以做到工作2小時玩10分鐘手機,而現在,這個狀態或許被徹底顛倒,變成了玩2小時手機工作10分鐘。

然後就不停的刷新朋友圈等著他人的點贊。

而改變,我們就可以向阿木學習,對自己的資訊做一次“斷舍離”。

同時,破除對資訊的依賴,好的文章做到日日清,不囤積,看完立馬做筆記。

同時,對以往收藏的資訊抽出週末的時間做一次徹底的整理歸類,過時的內容立刻刪除。

別再自欺欺人覺得自己以後會看,從現在開始,你需要構建一套新的資料庫。

此外,精簡來源也是關鍵,綜合考量後,阿木覺得塔羅牌是自己的興趣方向,也與市場需求吻合,可以在此項內容上多花些時間。

半年後,再看阿木的朋友圈,她已經開設了自己的諮詢專欄,也接受付費諮詢,成功了實現了知識的變現。

-5-

最後,說個題外話,關於雞湯和乾貨的爭議。

有人抨擊雞湯,有人吐槽乾貨文。其實,在阿酒看來,兩者本質一樣,前者給了你必要的精神動力,而後者只是給了讀者一點實用方法論。

都僅僅停留到道理的層面,頂多算是紙上談兵,真正能讓我們的不是一個又一個的大道理,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行動與堅持。

有時候會調侃,吐槽說乾貨文還不如雞湯。

畢竟,喝一碗暖暖的雞湯還可以換一時亢奮,即使只是三分鐘熱度,也能帶來三分鐘熱度的收穫。

而閱讀一篇乾貨文,看似明白了不少實用的方法後,如果不能結合自身情況去落實,那就一丁點用都沒有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知乎著名答主Lachel在文章裡曾寫道:在我們這個時代裡,稀缺的不是“資訊”,而是“有效的資訊”,更是把“資訊”變成“資源”的思維習慣。

對待資訊,我們一定要學會化被動為主動,主動的做一次資訊“斷舍離”。

別再讓朋友圈變成你前進的絆腳石,別再讓碎片化的資訊成為制約你發展的攔路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