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時事針砭|醫事改革應以患者便捷減負為最終目的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中國產經新聞”免費訂閱

[老朋友]朋友圈, 或發送給您的朋友

摘要

文/本報評論員 商寅泉

深受矚目的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將於4月8日零時啟動。

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表示, 此次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將改善醫療服務、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什麼叫改革的深水區?這次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 就是改革深水區的一次行動。 相比於其他領域的改革, 醫事改革直接牽涉到人, 直接面對的是人。 鑒於此, 北京市對這次改革也是給予了十分的重視, 召開大會, 電視報導, 中央政府相關負責人出席。 事情做到這個地步, 充分表明了這項改革的重要性。

醫事改革和教育改革, 是當前中國面臨的兩大難題。 教育改革主要面對的是青少年, 而醫事改革主要面對的是中老年。 醫事改革的最難之處, 在於如何讓就醫者少花錢,

而醫院又不能不掙錢。 所以, 北京市4月8日啟動的這項改革, 全稱就叫醫藥分開綜合改革, 其核心目的是借醫藥分開改善醫療服務, “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如何使就醫更加便捷。 患者有病到醫院, 如果面臨著繁瑣的手續、複雜的流程、樓上樓下來回跑, 或者一個病症要掛多個科, 那麼患者就不便捷, 不僅沒有獲得感, 反而有失去感, 甚至有失落感。 本來是來看病, 因不便捷, 因來回折騰, 使病情加重、耽誤治療, 這都是以往長久得不到解決的頑症。 讓群眾提升獲得感, 包括從預約掛號到知名專家團隊服務、優化診療程度、改善服務設施, 再到推送診療結果、加強營養配餐等,

要有全新的變化。 一句話, 讓群眾提升獲得感, 就是讓群眾有被尊重感。 醫院提供便捷、醫生、護士無條件尊重患者, 醫患糾紛必然減少, 群眾的獲得感就會提升。

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如何最大限度減輕患者負擔。 中國改革開放致國力極大增強, 財富積累巨大, 但在減輕看病就醫者的負擔方面, 客觀地說, 並沒有明顯變化, 看病難、看病貴改觀不明顯, 因治病舉家借債、傾家蕩產者, 都還不同程度存在。 北京是首都, 全國患者都慕名而來, 僅有的幾家兒童醫院, 常年爆滿, 群眾花費巨大。 網上傳有藥品批發價與零售價的細目, 也可能不完全真實, 但中間巨額利潤被層層剝走, 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醫事改革在改善服務的同時, 嚴格控制藥品價格, 才能使群眾有獲得感。

深水區的改革很難。 北京市敢於在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方面走出重要一步, 值得肯定。 13億多中國人接受良好醫療服務的理想狀態, 目前還停留在理想階段。 改革路正長, 把理想變為現實, 需要多方努力。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中國產經新聞, 經濟成功人士的標誌讀物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有驚喜哦~

點擊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精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