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年被抱養的女孩兒

八十年代的農村, 封建思想還特別嚴重, 那時候誰家要是沒個男孩兒, 就算你有家財萬貫, 在別人面前還是會覺得低人一等,

所以很多家庭都想盡一切辦法只為了生個男孩。 但那時候醫療器械也沒那麼發達, 不能預先知道嬰兒的性別, 只能等生下來以後才知道, 於是就會有很多女孩兒生出來後被嫌棄, 或者被送養, 其實被送養也好過那些被遺棄的。

我出生的村子, 大概有百十戶人家, 就我知道的被抱養的女孩兒就有七八家, 也有被送養的。 被抱養的女孩基本上都是上面有兩個哥哥, 大概是父母想有個女兒, 而那時找個女嬰又特別容易吧, 所以就抱個回來養。

其實小時候不是太懂這些, 只是從小夥伴兒囗中聽說誰誰家的女兒不是親生的, 更有些壞孩子專門欺負這些女孩兒, 可長大後想想, 她們也是會傷心的吧, 在幼時就被父母送人,

想想也挺悲涼。

01

我堂叔家就抱養了個女兒, 小時候天天跟著爸爸屁股後面跑, 好像一不小心她爸爸就會丟了一樣, 如果有人開玩笑說她不是她爸的親女兒, 她一準會哭個天昏地暗, 直到她爸許諾說她是親生的, 才甘休。 現在想來她也一定是從別人的閒言碎語中明白自己和別人不太一樣, 所以才會有那許多的不安吧。

我大學畢業的時候, 她已有十三四歲的樣子, 有一次無意中聽到她和朋友說:“我才不找他們呢, 他們又沒養我, 找到了又能怎樣?我還能回去嗎?″語氣裡聽不出感情色彩, 只覺得有些許的失落。

好些年後我看《一粒紅塵》, 葉昭覺對她爸爸的失蹤一直耿耿於懷, 她甚至認為是她問爸爸要二塊錢導致了她爸爸離家出走,

或者是她不夠優秀從而使爸爸離開了她們。 我突然想起小堂妹說過的話, 她也許也曾盼望過她親生的父母來接她回去吧, 又或者她曾怨恨過自己不是個男孩兒, 如果是那樣就不會被送人。 可多年後她終於明白, 她早就已經不屬於那個家了, 而她現在的家, 養父養母才是她的爸爸媽媽, 她始終會被認定為是抱養的女孩兒, 那麼就只能這樣活下去。

堂妹長大後, 就一直在外面打工, 按時會寄錢回來, 按時會打電話, 但很少回家, 不知道是不是不想面對她獨有的身世, 還是想逃離這給過她傷痕的村子, 都不得而知。

02

村子中還有一戶人家, 最大的女兒比我小一歲, 他們家接連生了四個女兒, 男人在村裡走的時候總是勾著頭,

很少和別人說話。 有一次不知什麼事情和別人吵了起來, 被那家凶巴巴的媳婦兒罵成是生不出兒子的絕戶頭, 他頓時被噎的臉紅脖子粗, 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件事兒沒過幾天, 就聽說他要把老三和老四送人, 他媳婦兒哭的淚人兒一樣, 可他鐵了心要送走, 為了再生個兒子。 後來由於老三四五歲已經記事兒了, 老四也一歲多, 別人都不肯抱有記憶的孩子, 只能托到親戚家去養。

後來, 他們家終於生了兒子, 滿月那天擺了誇張的流水席, 招待全村的老少爺們兒, 那氣勢好比中了千萬大獎, 當然有了兒子比中大獎也高興。

這些年姐妹們都長大了, 就連當年曾從四五公里外偷跑回來過, 又被他爸送回去的老三也不記前嫌的時不時回來看看。

那些年因為女兒多受過的白眼兒, 現在終於成了另人羡慕的闔家親。

她們也終於明白, 並不是父母不愛自己, 只是在世俗面前那些愛全都無能無力, 他們始終也只是凡人, 所以忘卻往事, 也是一種寬懷。

03

其實我們家也被抱走了一個女孩兒, 在我妹妹下面, 排行老三, 我媽生三胎的時候已經被計劃生育逼的東躲西藏, 但生下來卻還是個女孩兒。 聽媽說, 當時爺爺聽說又生了個女兒, 頭也不回地就走了, 只留下還在發呆的爸爸。

我爸爸排行老二, 大伯家是一女一兒, 輪到爸爸連著生了三個女兒, 就被村裡的人們議論紛紛了。 其實我爸特別疼女兒, 我童年的記憶差不多都跟爸爸有關, 我有村子裡小朋友沒有的玩具, 洋娃娃,小飛機,小汽車……這在當時的農村都是極少見到的,足以證明他並不重男輕女。

但人言可畏,後來爸爸和媽媽只能商量著把妹妹送了人。當然我不可能記得那麼清楚,都是我媽告訴我的,我才依稀記得我還抱過那個妹妹,可那之後一別多年,再也沒有見過。

如今我的三妹也應該二十六七歲了,應該也成了家,可我們始終沒去找過她,不是不想,是不能。

我媽說抱養我妹的那戶人家,如今開了兩家大的工廠,她上面有兩個哥哥,她大學畢業後進了市區的實驗小學當老師,這些年她養父養母都待她如親生女兒一樣,從沒讓她吃過苦。

我曾問過我媽,送人後有沒有去找過她,媽說這麼多年都沒喝過咱家一口水,我都沒養過她,去找她幹嘛,不能讓她麻煩。

可她說這話的時候,分明有那麼一瞬間在愣神兒,眼晴裡也流露出淡淡的憂傷。

我想三妹一定是她心囗一道難以言說的傷,這種傷痕一定會在某個落雨的夜折磨的她寢食難安,但她並不想讓妹妹知道。

天下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每個孩子都是媽媽十月懷胎,冒著生命危險生下的心頭肉,可是縱然這樣,生命中還是有許多的無可奈何,我生了你,卻不能養你,於我也是一種不可言說的痛。

我只希望那些被抱養的女孩兒,都能幸福的生活,不要有恨,特別不要恨生你的父母親,他們也已經盡了自己的所能,在送人之前他們也調查過收養你的人家,他們也希望你能幸福!

我媽說比起終生不再相見,我只希望她能健康快樂的活著。

我想這是大多數送養父母的心聲,不求諒解,但求你懂!

如果此生有機會,我還是想他們能夠見上一面,不敘前程,不聊過往,只是單純的見上彼此一面,總好過明白時已失去,而獨自感傷。

來源:簡書 作者:若凡112

洋娃娃,小飛機,小汽車……這在當時的農村都是極少見到的,足以證明他並不重男輕女。

但人言可畏,後來爸爸和媽媽只能商量著把妹妹送了人。當然我不可能記得那麼清楚,都是我媽告訴我的,我才依稀記得我還抱過那個妹妹,可那之後一別多年,再也沒有見過。

如今我的三妹也應該二十六七歲了,應該也成了家,可我們始終沒去找過她,不是不想,是不能。

我媽說抱養我妹的那戶人家,如今開了兩家大的工廠,她上面有兩個哥哥,她大學畢業後進了市區的實驗小學當老師,這些年她養父養母都待她如親生女兒一樣,從沒讓她吃過苦。

我曾問過我媽,送人後有沒有去找過她,媽說這麼多年都沒喝過咱家一口水,我都沒養過她,去找她幹嘛,不能讓她麻煩。

可她說這話的時候,分明有那麼一瞬間在愣神兒,眼晴裡也流露出淡淡的憂傷。

我想三妹一定是她心囗一道難以言說的傷,這種傷痕一定會在某個落雨的夜折磨的她寢食難安,但她並不想讓妹妹知道。

天下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每個孩子都是媽媽十月懷胎,冒著生命危險生下的心頭肉,可是縱然這樣,生命中還是有許多的無可奈何,我生了你,卻不能養你,於我也是一種不可言說的痛。

我只希望那些被抱養的女孩兒,都能幸福的生活,不要有恨,特別不要恨生你的父母親,他們也已經盡了自己的所能,在送人之前他們也調查過收養你的人家,他們也希望你能幸福!

我媽說比起終生不再相見,我只希望她能健康快樂的活著。

我想這是大多數送養父母的心聲,不求諒解,但求你懂!

如果此生有機會,我還是想他們能夠見上一面,不敘前程,不聊過往,只是單純的見上彼此一面,總好過明白時已失去,而獨自感傷。

來源:簡書 作者:若凡112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