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華為破例!任正非下令:一員工被連升兩級,重點保護!

9月4日, 華為內部的總裁辦電子郵件《要堅持真實, 華為才能更充實》意外流出。 這篇文章在華為內部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正文:“我們要鼓勵員工及各級幹部講真話, 真話有正確的、不正確的, 各級組織採納不採納, 並沒什麼問題, 而是風氣要改變。 真話有利於改進管理, 假話只有使管理變得複雜、成本更高。 因此, 公司決定對梁山廣, 工號00379880, 晉升兩級, 到16A。 即日生效。 並不影響其正常考核與晉升。 根據其自願選擇工作崗位及地點, 可以去上研所工作, 由鄧泰華保護不受打擊報復。 ”

儘管這封郵件並沒有說明具體事件, 只顯示有員工講了真話, 對此人連升兩級, 並且點明由無線網路產品線總裁鄧泰華保護不受打擊報復, 足以說明華為對員工敢說真話的行為十分鼓勵。

此事一出, 華為員工紛紛在內部論壇上發言, 有的甚至調侃, “這是一條升職之道”,

有華為員工表示看的激動的想哭。

不過, 也有員工反映, 講真話就可以升職, 是否對於其他也樂於講真話的多數員工有失公允。

而這個事件在網路上同樣引起熱烈討論。 有網友猜測, 這名員工受公開嘉獎並且還得到內部保護, 應該是舉報了分管領導的問題,

或是挽回了公司重大損失。

高薪背後的華為員工

眾所周知, 華為的管理團隊, 一直受到很多人追捧。 30年來, 華為靠著自己獨特的管理法則, 屹立于民營經濟的潮頭, 並且成為很多企業爭相學習的對象。

年初, 華為發佈2016年年報, 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不僅因為其超高的銷售收入, 還因為另一個讓很多上班族豔羨的資料——員工薪酬。 報告披露的雇員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一項資料為941.79億元, 以此計算, 華為員工的平均薪酬竟高達63.1萬元人民幣。

而且, 華為還有8W員工持有公司股票, 華為公司今年的淨利潤差不多369億, 按60%的利潤分成來算, 這8W員工, 將一起分享差不多220億股東分紅。 收入令人咋舌!

當然, 華為人的辛苦也是圈內外皆知,

董事長孫亞芳說“我們沒有任何稀缺的資源可依賴, 唯有通過員工的長期艱苦奮鬥才能持續為客戶、為社會創造價值, 奮鬥者也因此獲得合理回報與個人成長。 ”, 此前, 任正非更是喊話“30多歲年青力壯, 不努力, 光想躺在床上數錢, 可能嗎?”

一直以來, 華為人的薪酬都是熱議話題, 在2017屆應屆生校招中, 華為常務董事兼CFO孟晚舟還首次定調, “以前, 我們是按學歷定薪。 從今年起, 華為將按價值定薪。 充分考慮優秀學生的潛在貢獻價值, 特別是牛人年薪也不封頂”。

一份付出一份收穫, 當好一名華為的優秀員工, 你需要符合華為這16項標準!

1

重在參與, 敢於向自己挑戰

任正非告誡員工, 做一件事無論是否成功,

你都要找到自己的那份感覺。 只要你參與並與之拼搏過, 你就是成功了, 勝負無定數, 敢搏成七分。

2

重視向別人學習, 取長補短

任正非說, 做人要積極吸收別人的優點, 對夥伴則應積極指出他的缺點。 別人指出你的缺點, 批評你的缺點實際上是在説明你, 希望你進步, 如果你把這種幫助也放棄了, 那就太虧了。

3

要善於歸納總結

任正非與員工座談時說, 現在給你一把絲線, 你是不能把魚給抓住的。 你一定要將這把絲線結成網, 這種網就有一個個網點。 人生就是通過不斷地總結, 形成一個一個的網點, 進而結成一個大網。 如果你不善於歸納總結, 就會像猴子掰玉米一樣, 掰一個, 丟一個, 你將沒有一點收穫。 大家平時要多記筆記、寫總結, 不想進步的人肯定就不會這麼做。不進步還不安分,牢騷怪話滿腹,這樣的人我們不接受。如果你不善於歸納總結,你就不能前進。

4

實事求是地做職業生涯設計

強調員工要“愛一行,幹一行”,你不愛就別幹。同時“愛一行,幹一行”也要實事求是,要結合自己的專長和專業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

員工進行了實事求是的自我職業生涯設計之後,就要用設計的目標去嚴格地要求和約束自己,使自己朝著目標走。例如你設計要當總統,那你就得用總統的標準去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則人言可畏,禁不起人家的攻擊、揭底,自己是很苦的。

5

培養專家,不要“萬能將軍”

要求每一個人要對自己從事的一行熱愛、精通、超越,在條件許可、有充沛精力的情況下,可以多瞭解一些與工作相關的周邊的其他業務的運作狀況與技能。華為強調,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不能提拔,學歷只是選拔幹部的參考因素,主要依據實際才幹選拔幹部。華為希望員工愛一行,幹一行;幹一行,專一行。

君不見用戶板測試組,持之以恆數年如一日盯在一塊板上,已產生了巨大的成績。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專家,而不是萬金油式的通才。焊接專家、外掛程式專家、線纜及機框組裝專家、包裝專家、貨運專家、倉庫專家、打字專家等各種各樣的專家組合在一起,這就是一個極有戰鬥力的聯合兵團。

試想一個炮兵團,人人都是全面手,軟體會搞一下,網路也會一點,晶片也懂設計,財務還明白,成本糊糊塗塗地能說一通,就是“炮”打不准,全團都是這樣高學歷的人才,什麼都懂,就是沒人打得准“炮”,上“戰場”這個團有什麼戰鬥力,非垮不可。如果真充滿了這種“萬能將軍”,華為非垮不可。(1996年)

6

要寬容好心犯錯的員工

任正非認為,員工都是在犯錯中成長,對於由於經驗不足犯錯的員工要寬容,鼓勵大家改進工作。

思想不經磨煉就容易鈍化。那種善於動腦筋的人,就越來越聰明。他們也許以身嘗試,惹些小毛病,各級領導要區分他們是為了改進工作而惹的病呢?還是責任心不強而犯下的錯誤?是前者,你們要手下留情。我們要鼓勵員工去改進工作。(1996年)

7

員工要熱愛工作

希望員工將做工作當成一種熱愛,當成一種獻身的驅動,是一種難得的機遇和挑戰,應該好好珍惜。每個員工要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大家目光要遠大,胸懷要開闊,要富有責任心,不計較個人的得失。

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潛心鑽研,才會成就自己。人只要熱愛它,終會認識它,在嚴格的、大量的實踐中,看出破綻,產生新的突破。沒有實踐的創造發明越來越難。

長期不懈的做實,最終將創造奇跡,這是歷史的啟示,也是量變到質變的規律。我們必須有所作為,一切有志於獻身事業的人,都應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不管兩旁的鮮花、荊棘。(1997年)

8

員工應從小事開始關心他人

培養員工從小事開始關心他人。華為要求員工要尊敬父母、幫助弟妹、對親人負責。在此基礎上關心他人,支援希望工程、寒門學子、燭光計畫……並且平時關心同事以及周圍有困難的人。

鼓勵員工把本職工作做好,本職工作做好了,公司發展了,對國家的貢獻就變大了。

9

對基層員工注重專長培養

華為對基層主管、專業人員和操作人員實行崗位相對固定的政策,提倡“愛一行,幹一行;幹一行,專一行”。“愛一行”的基礎是要通得過錄用考試,已上崗的員工繼續這一行的條件是要經受崗位考核的篩選。

去年我們動員了兩百多個碩士到售後服務系統去鍛煉。我們是怎樣動員的呢?我們說,跨世紀的網路行銷專家、技術專家要從現場工程師中選拔,另外,凡是到現場的人機會和待遇可能會更好一點。一年後,他們有的分流到各種崗位上去,有的留下做了維修專家。他們有實踐經驗,在各種崗位上進步很快,又推動新的員工進入這種迴圈。這種技術、業務、管理的迴圈都把優良的東西帶到基層去了。(1998年)

10

提倡“幹一行愛一行”

華為允許員工適當地挑選工作崗位,但不鼓勵員工頻繁地更換工作崗位。鼓勵員工“幹一行愛一行”,在幹的過程中逐步產生興趣,最終成長為專家。

公司允許員工有挑選崗位的機會,不過首先在工作中要先服從分配,儘快磨合,讓思想火花在本職工作中閃爍出來,慢慢愛上這個崗位。如果發現很不合適,還有調換機會。但萬不可這山望著那山高,結果哪座山也爬不上,最後被公司淘汰了。“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幹一行”是相對的,不能無限地亂愛下去,也不能無限制地調換崗位。(1999年)

11

由“抬石頭”變成“修教堂”

華為要求員工瞭解公司的奮鬥大目標,要以企業發展大目標來牽引日常工作,這樣工作的意義不同了,工作的品質也更高了。

我曾經給市場部的人講過一個故事:五十年前有兩個青年在抬石頭修教堂,一個智者問他們:“你們在幹什麼?”一個青年告訴他:“我在抬石頭”,另外一個青年則說“我在修教堂”。五十年過去以後,大家回過頭來看一看,說抬石頭的人還在抬石頭,說修教堂的已成了哲學家。這個故事誰告訴我的呢?

是一個朋友到我們公司訪問的時候,他跟我談到這個故事。他講華為公司現在每天都在“修教堂”,為什麼?我們瞄準了一個發展大目標,做的事情是天天在“抬石頭”,但是總目標是為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所以我們每天都在“修教堂”,五十年後你們可能就修成了,大家都能成為哲學家、企業家,或成為一個很好的管理者和專家。大家想想,在公司裡你的工作總目標是修教堂,而你的人生目標不是也在變化嗎?(1999年)

12

員工要長期堅持自我批判

任正非認為,青年人要長期具有自我批判精神。一個人只有堅持自我批判,才能不斷進步。在公司內部,一定要打掉好面子的思想。

大多數人走上工作崗位後會變成小心眼的人,如果你們的那種小心眼不克服掉,對華為公司的發展不僅不是動力,反而可能是絆腳石,不僅不能使公司壯大,反而會削弱公司的競爭力。真正能使華為公司更快、更大發展的就是依靠每個員工開放自己,要加強對自我的批判。

我唯一的優點是自己有錯能改,沒有面子觀,這樣的人以後也容易找,所以接班並沒有什麼難。千萬不可以把一個人神化,否則就是扭曲華為的價值創造體系,公司就會垮掉。因為,員工認為自己在創造價值,積極性就會很高,如果員工認為只是某一個人在創造價值,積極性就會喪失。(1999年)

13

不要有打工仔心態

希望員工不要認為“這公司跟我沒關係,我就是打工的”。如果總以這種“打工仔”觀念來想問題,就沒有跟公司建立起一種生死與共的命運觀念。華為號召員工學習他人那種一絲不苟、踏踏實實的實幹精神。

14

加強自我培訓,超越自我

接受培訓是重要的,但自我培訓更重要。要真正想成為一個高級人員,就要自己培訓自己,只有自我培訓才能實現超越。人生苦短,青春寶貴,不要蹉跎了歲月。夢想成大事,就一定要有“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有自我培訓的機會。要開放自己,廣泛地吸收別人的營養,珍惜時間,珍惜機會,找到你自己的人生切入點,加強自我培訓,超越自我。

技術培訓主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天天聽別人講課。其實每個崗位天天都在接受培訓,培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成功者都主要靠自己努力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者,而不是被動的被灌輸者,要不斷刻苦學習提高自己的水準。1999年。

在一次與員工談話中,任正非提到了自己是如何爭分奪秒地自我學習:

我不知道你一天學習多少個小時,你能否拿一個你一天的作業時間表給我看看?我可以告訴你我是怎麼學習的,如果是坐兩個半小時到北京的飛機的話我至少是看兩個小時的書。我這一輩子晚上沒有打過牌、跳過舞、唱過歌,因此我才有進步。(2000年)

15

給敬業的員工更多的機會

認真負責和管理有效的員工是華為最大的財富。尊重知識、尊重個性、集體奮鬥的員工,是事業可持續成長的內在要求。

華為希望每一個員工都要立足本職,有所作為。那些一心想做大事而本職工作做不好的員工要下崗。要給那些敬業的員工更多的成長和發展機會。

我們要創造更多的機會,給那些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工作高度投入,追求不懈改進,時而還會犯小錯誤和不善於原諒自己的員工。只有高度的投入,高度的敬業,才會看破“紅塵”,找到改進的機會,才能找到自身的發展。敢於堅持真理,敢於講真話,敢於自我批判,在沒有深刻認識事物的時候不亂發言,不嘩眾取寵的員工是我們事業的希望。(1999年)

16

茶壺裡倒不出的餃子等於沒餃子

華為不以學歷、知識作為確定收入的標準,而是以貢獻和業績評定薪酬。有知識沒業績就好比茶壺裡有餃子但是沒倒出來,沒倒出來就等於實際上沒有餃子。

我認為一個人文憑如何並不重要,一個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這很重要。擁有學歷的人他們曾受到很好的基礎訓練,容易吸收新的技術與管理。但是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很好的技能。我們要以貢獻來評價薪酬。如果這個人很有學問,“裡面裝了很多餃子,倒不出來,倒不出來就等於實際上沒有餃子”。

企業不是按一個人的知識來確定收入,而是以他擁有知識的貢獻度來確定的。我們強調使用一個幹部時,不要考慮他的標記,不能按他的知識來使用,我們必須要按照承擔責任、他的能力、他的貢獻等素質來考核幹部。

不想進步的人肯定就不會這麼做。不進步還不安分,牢騷怪話滿腹,這樣的人我們不接受。如果你不善於歸納總結,你就不能前進。

4

實事求是地做職業生涯設計

強調員工要“愛一行,幹一行”,你不愛就別幹。同時“愛一行,幹一行”也要實事求是,要結合自己的專長和專業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

員工進行了實事求是的自我職業生涯設計之後,就要用設計的目標去嚴格地要求和約束自己,使自己朝著目標走。例如你設計要當總統,那你就得用總統的標準去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則人言可畏,禁不起人家的攻擊、揭底,自己是很苦的。

5

培養專家,不要“萬能將軍”

要求每一個人要對自己從事的一行熱愛、精通、超越,在條件許可、有充沛精力的情況下,可以多瞭解一些與工作相關的周邊的其他業務的運作狀況與技能。華為強調,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不能提拔,學歷只是選拔幹部的參考因素,主要依據實際才幹選拔幹部。華為希望員工愛一行,幹一行;幹一行,專一行。

君不見用戶板測試組,持之以恆數年如一日盯在一塊板上,已產生了巨大的成績。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專家,而不是萬金油式的通才。焊接專家、外掛程式專家、線纜及機框組裝專家、包裝專家、貨運專家、倉庫專家、打字專家等各種各樣的專家組合在一起,這就是一個極有戰鬥力的聯合兵團。

試想一個炮兵團,人人都是全面手,軟體會搞一下,網路也會一點,晶片也懂設計,財務還明白,成本糊糊塗塗地能說一通,就是“炮”打不准,全團都是這樣高學歷的人才,什麼都懂,就是沒人打得准“炮”,上“戰場”這個團有什麼戰鬥力,非垮不可。如果真充滿了這種“萬能將軍”,華為非垮不可。(1996年)

6

要寬容好心犯錯的員工

任正非認為,員工都是在犯錯中成長,對於由於經驗不足犯錯的員工要寬容,鼓勵大家改進工作。

思想不經磨煉就容易鈍化。那種善於動腦筋的人,就越來越聰明。他們也許以身嘗試,惹些小毛病,各級領導要區分他們是為了改進工作而惹的病呢?還是責任心不強而犯下的錯誤?是前者,你們要手下留情。我們要鼓勵員工去改進工作。(1996年)

7

員工要熱愛工作

希望員工將做工作當成一種熱愛,當成一種獻身的驅動,是一種難得的機遇和挑戰,應該好好珍惜。每個員工要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大家目光要遠大,胸懷要開闊,要富有責任心,不計較個人的得失。

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潛心鑽研,才會成就自己。人只要熱愛它,終會認識它,在嚴格的、大量的實踐中,看出破綻,產生新的突破。沒有實踐的創造發明越來越難。

長期不懈的做實,最終將創造奇跡,這是歷史的啟示,也是量變到質變的規律。我們必須有所作為,一切有志於獻身事業的人,都應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不管兩旁的鮮花、荊棘。(1997年)

8

員工應從小事開始關心他人

培養員工從小事開始關心他人。華為要求員工要尊敬父母、幫助弟妹、對親人負責。在此基礎上關心他人,支援希望工程、寒門學子、燭光計畫……並且平時關心同事以及周圍有困難的人。

鼓勵員工把本職工作做好,本職工作做好了,公司發展了,對國家的貢獻就變大了。

9

對基層員工注重專長培養

華為對基層主管、專業人員和操作人員實行崗位相對固定的政策,提倡“愛一行,幹一行;幹一行,專一行”。“愛一行”的基礎是要通得過錄用考試,已上崗的員工繼續這一行的條件是要經受崗位考核的篩選。

去年我們動員了兩百多個碩士到售後服務系統去鍛煉。我們是怎樣動員的呢?我們說,跨世紀的網路行銷專家、技術專家要從現場工程師中選拔,另外,凡是到現場的人機會和待遇可能會更好一點。一年後,他們有的分流到各種崗位上去,有的留下做了維修專家。他們有實踐經驗,在各種崗位上進步很快,又推動新的員工進入這種迴圈。這種技術、業務、管理的迴圈都把優良的東西帶到基層去了。(1998年)

10

提倡“幹一行愛一行”

華為允許員工適當地挑選工作崗位,但不鼓勵員工頻繁地更換工作崗位。鼓勵員工“幹一行愛一行”,在幹的過程中逐步產生興趣,最終成長為專家。

公司允許員工有挑選崗位的機會,不過首先在工作中要先服從分配,儘快磨合,讓思想火花在本職工作中閃爍出來,慢慢愛上這個崗位。如果發現很不合適,還有調換機會。但萬不可這山望著那山高,結果哪座山也爬不上,最後被公司淘汰了。“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幹一行”是相對的,不能無限地亂愛下去,也不能無限制地調換崗位。(1999年)

11

由“抬石頭”變成“修教堂”

華為要求員工瞭解公司的奮鬥大目標,要以企業發展大目標來牽引日常工作,這樣工作的意義不同了,工作的品質也更高了。

我曾經給市場部的人講過一個故事:五十年前有兩個青年在抬石頭修教堂,一個智者問他們:“你們在幹什麼?”一個青年告訴他:“我在抬石頭”,另外一個青年則說“我在修教堂”。五十年過去以後,大家回過頭來看一看,說抬石頭的人還在抬石頭,說修教堂的已成了哲學家。這個故事誰告訴我的呢?

是一個朋友到我們公司訪問的時候,他跟我談到這個故事。他講華為公司現在每天都在“修教堂”,為什麼?我們瞄準了一個發展大目標,做的事情是天天在“抬石頭”,但是總目標是為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所以我們每天都在“修教堂”,五十年後你們可能就修成了,大家都能成為哲學家、企業家,或成為一個很好的管理者和專家。大家想想,在公司裡你的工作總目標是修教堂,而你的人生目標不是也在變化嗎?(1999年)

12

員工要長期堅持自我批判

任正非認為,青年人要長期具有自我批判精神。一個人只有堅持自我批判,才能不斷進步。在公司內部,一定要打掉好面子的思想。

大多數人走上工作崗位後會變成小心眼的人,如果你們的那種小心眼不克服掉,對華為公司的發展不僅不是動力,反而可能是絆腳石,不僅不能使公司壯大,反而會削弱公司的競爭力。真正能使華為公司更快、更大發展的就是依靠每個員工開放自己,要加強對自我的批判。

我唯一的優點是自己有錯能改,沒有面子觀,這樣的人以後也容易找,所以接班並沒有什麼難。千萬不可以把一個人神化,否則就是扭曲華為的價值創造體系,公司就會垮掉。因為,員工認為自己在創造價值,積極性就會很高,如果員工認為只是某一個人在創造價值,積極性就會喪失。(1999年)

13

不要有打工仔心態

希望員工不要認為“這公司跟我沒關係,我就是打工的”。如果總以這種“打工仔”觀念來想問題,就沒有跟公司建立起一種生死與共的命運觀念。華為號召員工學習他人那種一絲不苟、踏踏實實的實幹精神。

14

加強自我培訓,超越自我

接受培訓是重要的,但自我培訓更重要。要真正想成為一個高級人員,就要自己培訓自己,只有自我培訓才能實現超越。人生苦短,青春寶貴,不要蹉跎了歲月。夢想成大事,就一定要有“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有自我培訓的機會。要開放自己,廣泛地吸收別人的營養,珍惜時間,珍惜機會,找到你自己的人生切入點,加強自我培訓,超越自我。

技術培訓主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天天聽別人講課。其實每個崗位天天都在接受培訓,培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成功者都主要靠自己努力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者,而不是被動的被灌輸者,要不斷刻苦學習提高自己的水準。1999年。

在一次與員工談話中,任正非提到了自己是如何爭分奪秒地自我學習:

我不知道你一天學習多少個小時,你能否拿一個你一天的作業時間表給我看看?我可以告訴你我是怎麼學習的,如果是坐兩個半小時到北京的飛機的話我至少是看兩個小時的書。我這一輩子晚上沒有打過牌、跳過舞、唱過歌,因此我才有進步。(2000年)

15

給敬業的員工更多的機會

認真負責和管理有效的員工是華為最大的財富。尊重知識、尊重個性、集體奮鬥的員工,是事業可持續成長的內在要求。

華為希望每一個員工都要立足本職,有所作為。那些一心想做大事而本職工作做不好的員工要下崗。要給那些敬業的員工更多的成長和發展機會。

我們要創造更多的機會,給那些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工作高度投入,追求不懈改進,時而還會犯小錯誤和不善於原諒自己的員工。只有高度的投入,高度的敬業,才會看破“紅塵”,找到改進的機會,才能找到自身的發展。敢於堅持真理,敢於講真話,敢於自我批判,在沒有深刻認識事物的時候不亂發言,不嘩眾取寵的員工是我們事業的希望。(1999年)

16

茶壺裡倒不出的餃子等於沒餃子

華為不以學歷、知識作為確定收入的標準,而是以貢獻和業績評定薪酬。有知識沒業績就好比茶壺裡有餃子但是沒倒出來,沒倒出來就等於實際上沒有餃子。

我認為一個人文憑如何並不重要,一個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這很重要。擁有學歷的人他們曾受到很好的基礎訓練,容易吸收新的技術與管理。但是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很好的技能。我們要以貢獻來評價薪酬。如果這個人很有學問,“裡面裝了很多餃子,倒不出來,倒不出來就等於實際上沒有餃子”。

企業不是按一個人的知識來確定收入,而是以他擁有知識的貢獻度來確定的。我們強調使用一個幹部時,不要考慮他的標記,不能按他的知識來使用,我們必須要按照承擔責任、他的能力、他的貢獻等素質來考核幹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