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視野看渝北」重慶日報:電腦監管農田 手機遠程種菜 看渝北區智慧農業如何提質增效

【重慶日報】電腦監管農田 手機遠程種菜 看渝北區智慧農業如何提質增效

近日, 渝北區玉峰山鎮旱土村, 重慶香濃碩生態農業公司技術人員打開手機,

輕輕一點渝北農業物聯網平臺APP, 200畝葡萄基地就開始自動進行肥水灌溉。

這樣的便利得益于渝北區智慧農業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建設。 截至目前, 該區智慧農業建設面積達2000餘畝, 涉及藍莓、葡萄、石斛、食用菌、原種豬等, 初步實現了一台電腦、一部手機就能讓基地和企業聽懂“指令”, 讓農業生產逐漸從“靠經驗”向“靠科學”轉變, 進一步助推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電腦遠端監控農田

記者在渝北區農委資訊監控中心見到, 一塊面積30平方米的監控螢幕上, 可實現農業物聯網展示、科技服務、農業諮詢、專家決策、遠端教育等應用服務。

“利用安裝在基地的200萬圖元高清攝像頭, 農業專家可隨時遠端監控。 ”渝北區農委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遠端蟲情觀察。

鏡頭拉近後可以清晰地看到葉片上的蟲眼和病斑。

前不久, 渝北區農委通過該平臺查看暴雨災情時, 發現茨竹鎮臥龍居生態園的部分魚塘溢洪、堤壩損毀、魚類脫逃。 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通知業主, 並遠端指揮現場工作人員搶險救災。 “好在險情發現及時, 不然後果就嚴重了。 ”臥龍居生態園負責人賀中軍表示。

據瞭解, 目前, 渝北區已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 建成“1+8+18”的智慧農業體系。 “1”即建立一個集現代農業物聯網病情、災情、決策、成果展示和農業綜合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總平臺;“8”即在大盛中藥材基地、印盒歪嘴李基地、放牛坪梨子基地等8個重點農業產業基地建立智慧農業決策系統;“18”即重點接入18家農業物聯網企業。

“資料種田”精准管護

“自從建成了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 既降低了人工成本, 又提高了葡萄的品質。 ”渝北區香濃碩農業生態園負責人稱, 200畝葡萄基地已全部覆蓋了物聯網設備, 通過手機APP就能完成對作物的監管、操作。

據他介紹, 物聯網設備由室外氣象站、環境監測傳感、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系統及資料管理作業系統四個模組構成, 只需對葡萄最佳生長條件進行設定, 物聯網系統就能根據設定自行噴水降溫或是開啟通風功能等。 同時, 安裝在葡萄種植基地裡的感測器還能及時傳回空氣溫度、光照度、土壤濕度等資訊。

“以前人工施肥灌水, 每次需要30人忙上半個月才能搞定, 遠遠超出了7到10天農業科學管理的週期;現在,

操作人員輕點電腦滑鼠和手機APP, 2個人48小時內就可以實現全園灌溉施肥。 ”該負責人介紹, 葡萄園還通過感測器即時資料實現了精准灌溉施肥, 避免人為差異化, 水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

如今在渝北區, 依託智慧農業體系和物聯網設備, “資料種田”已處處可見。

被稱為“仙草之首”的石斛, 對生長環境和管理技術的要求極其嚴格。 在渝北區大盛鎮, 物聯網的發展讓石斛大面積人工種植成為現實。 根源農業種植藍莓500畝, 安裝物聯網設備後, 只需1人就能對所有藍莓進行有效灌溉。

渝北區農委負責人介紹, 以前種地靠經驗, 常常會出現誤判;智慧農業的應用, 做到精確感知、精准操作、精細管理, 不僅解放了人力,

也讓田間管理更科學, 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得到大幅提升。

“農產品綠色行動”成新模組

綠色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今年4月, 渝北區正式啟動“農產品綠色行動”, 從農業生產各環節入手, 建設全區農產品品質安全資訊追溯系統, 推行產品生產追溯和自檢制度, 實現農產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詢、責任可追究。

據瞭解, 今後渝北區還將根據業主及消費者的需求, 繼續為智慧農業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加入各種模組, 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精准監控。

【當代黨員】重慶渝北區:創新“引擎”這樣啟動

2017年7月27日, 重慶市光電資訊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午10點剛過, 研究院副院長袁理帶領一批參觀者來到辦公區域內豎立的一根燈杆旁。

僅從外形上看,這根燈杆和普通路燈杆沒多大不同,眾多參觀者向袁理投來疑惑的目光。

“別看這根燈杆‘長’得像普通路燈杆,實際上它可是集眾多功能于一身的智慧燈杆。”袁理說。

原來,參觀者眼前的這根燈杆正是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打造的“智慧照明專案”的主體,它可以根據天氣和人流量控制開燈時間和亮度,並為行人提供連接無線網路的入口。

它的燈柱也不只是用來支撐路燈,而是通過附著其上的各種感測器,搭配上後臺大資料分析系統,可以即時監測和收集交通流量、雜訊分貝等資料。市民只需通過手機APP就能即時獲取這些資訊,作出避開積水、躲避擁堵的正確選擇。

在辦公區域的另一端,一間玻璃溫房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

“那是我們同步推進的智慧農業項目,通過燈光技術與大資料相結合,使得室內微型農場成為可能。”袁理說。

在溫房內,要保障蔬菜瓜果長勢良好,只需要一台觸摸顯示幕就夠了。

“在大資料分析系統下,通過觸摸顯示幕,我們可以精確控制空氣、土壤、溫濕度等條件,模擬植物的生長環境,讓植物健康成長。”袁理說。

而在不遠處的重慶科大訊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內,公司專業團隊正在積極推進智慧語音、智慧教育、智慧庭審等眾多項目。為這些專案提供支撐的正是仙桃國際大資料穀強大的大資料產業,這也成為渝北區創新生態圈的重要核心。

在渝北區創新生態圈的佈局規劃中,仙桃資料谷自建設以來就緊跟全球前沿新興產業步伐,瞄準國際市場需求熱點,以“大資料、小傳感、海存儲、雲應用”為技術前沿,佈局感知、存儲、資料採擷三大核心產業。同時,還搭建了金融、航空、健康、教育、工業、設計、商務、城市管理八個領域大資料應用產業,並不斷擴展“3+8+N”產業體系,引領大資料時代下前沿智慧產業發展方向。

仙桃資料谷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還為眾多創新創業企業提供消費者行為大資料分析庫、智慧語音辨識系統平臺等眾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吸引專案落地,助推企業成長。

渝北區政府也通過加強技術供給、培育創新主體、搭建創新服務平臺、集聚創新人才、發展科技金融、優化創新環境等諸多措施,助推仙桃大資料谷和全區創新生態圈的建設。

截至目前,仙桃國際大資料穀已有註冊企業300餘家,其中40餘家企業已入駐辦公,園區從業人員上千人,成功申請專利90余項,成為啟動渝北區創新的動力引擎。

【華龍網】渝北區巾幗風采:這個崗組不平凡 有顏值有內涵

在重慶市渝北區有這樣一個崗組——渝北區公安分局出入境進管理支隊。這是一支以女性為主體的年輕隊伍,她們管理規範、隊伍過硬;精准服務、便民高效;積極拓展、傾注公益;深受廣大辦證群眾好評。

管理規範 便民高效

渝北區公安分局出入境進管理支隊成立於2005年,現有民警、文職人員共31人,其中女性22人,占總人數的70%以上,平均年齡35歲,是一支以女性為主體的年輕隊伍。

據瞭解,這支隊伍,著裝規範、淡妝盤發、文明用語、熱情微笑,解答受理“一口清”,整齊列隊提前上崗;堅持以人為本、熱情服務,以群眾滿意作為追求的目標,先後推出預約、延時服務、急事急辦等10余項便民利民舉措;增設雙鳳橋受理點、新建24小時自助服務區;斥資100多萬元,添置10台自助設備,贏得廣大辦證群眾的一致好評。

2009年12月29日上午,市民黃天明到出入境科為兒子辦理港澳通行證,但他不知道年齡過16周歲的不屬於代辦範圍。出入境科前臺民警郭蓉瞭解到,黃天明的妹妹黃群為迎接侄兒,早已在香港預訂好往返機票、酒店,香港之旅一旦不能成行,家庭將蒙受較大經濟損失。對此民警郭蓉決定通過預約機制,利用午休時間,為黃天明的兒子辦理了相關申請。

積極拓展 傾注公益

渝北區公安分局出入境進管理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年來,我們創建愛心屋、積極籌措物資,常年面向春蕾女童、貧困母親、留守婦女兒童老人等特殊群體開展關愛慰問、幫扶救助等活動。另外,我們還積極幫助在出入境辦理中發現的特殊困難人員,為他們提供經濟、子女教育、家庭關係維護等方面的支持。”

【華龍網】渝北區相關鎮街全面推進河長制

從渝北區人民政府官網獲悉,今年以來,渝北區各鎮街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推行河長制,切實履行河長“守山護水”的責任使命,努力把渝北建設成為山清水秀的美麗之區。

悅來街道:“掛圖”作戰促進標本兼治綠色發展

“各河道管護責任人要切實履行責任,務必做到‘掛圖’作戰,對標治理。”近日,悅來街道召開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會議,對下一步抓好河道管護進一步明確責任,狠抓落實。

據瞭解,悅來街道境內涉及河流有嘉陵江悅來段、後河、黑水灘河段,街道從“專案化、責任制、網格式”的角度,緊緊扭住河流、道路、院落、工地、企業等重點區域,實行河流包片落實責任,做到每條河流都有河長,人人肩上都有責任。接下來,悅來街道將狠抓落實工作,即摸清家底,明確責任;抓住癥結,精准施策;

推進水岸同治,實行嚴防嚴控,實現標本兼治綠色發展。目前,街道制定了《悅來街道“河長制”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河長制”工作制度,轄區各河段全部分段落實責任到人,河段長各司其職,做到“掛圖”作戰、對標治理。

王家街道:堅持標本兼治確保水環境安全

今年以來,王家街道下大力氣整治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在具體工作中,街道加強了水源地污染源控制,及時排查出對水源地構成污染威脅的生活污水排放、畜禽水產養殖污染等隱患,及時整治處理。加大了轄區河道周邊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共配備垃圾收集箱24個、垃圾桶720個,各村聘請10名保潔員負責清理河道及公路沿線垃圾,並定期組織機關幹部、黨員開展志願服務,對河道垃圾和漂浮物進行集中清理,衛生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同時,大力整治涉河違法排汙問題,不定期巡查水域附近企業排汙情況,全面排查向河道排放、傾倒污染物等環境違法問題,避免出現河道水體污染問題。

統景鎮:以“嚴、細、明”推進河長制工作

近日,記者在統景鎮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會議上獲悉,該鎮將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落實河長制的決策措施,切實履行好河長責任,確保該鎮河長制工作取得實效。 記者瞭解到,統景鎮印發了《渝北區統景鎮河長制實施方案(試行)》等相關檔,進一步明確了河長制的工作機制。制定了工作目標,明確了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遠期目標是到2020年底,重要河庫(塘)生態安全得到保障,實現河暢、水清、坡綠、岸美。近期目標是確保今年6月底,完成統景鎮境內禦臨河、溫塘河、東河等跨村(社區)河溪建立鎮級、村(社區)級河長制,合理開展水環境治理,力爭8月底前完成整改,使該鎮水環境品質有明顯改善。

據統景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還將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安排專項整治,通過部門合作,嚴厲打擊非法侵佔河庫(塘)的水域、岸線、灘塗以及實施非法采砂、傾倒棄物、電魚毒魚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配合機制。

大盛鎮:“五到位”全力推進“河長制”

大盛鎮堅持“五到位”全力推進“河長制”,維護全鎮河庫健康生態、為河庫功能的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使大盛的山更美麗水更清秀。

據瞭解,“五到位”分別是工作機制到位,該鎮制定了《大盛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明確要求、落實責任,保證河長制工作機制運行順暢;環境整治到位,將對全鎮轄區內26條河流和5座水庫進行全面整治,改善河庫水生態環境;日常巡查到位,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堅持鎮級河流每月巡查不少於1次,村級河流每月不少於2次;營造氛圍到位,綜合利用鎮村廣播、下村走訪、群眾會議、宣傳橫幅、公示欄等多種宣傳方式,營造關注河庫、保護河庫的良好社會氛圍;督導考核到位,明確河長制工作推進節點,定時通報進展情況,將河長制工作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全面推進河長制。

僅從外形上看,這根燈杆和普通路燈杆沒多大不同,眾多參觀者向袁理投來疑惑的目光。

“別看這根燈杆‘長’得像普通路燈杆,實際上它可是集眾多功能于一身的智慧燈杆。”袁理說。

原來,參觀者眼前的這根燈杆正是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打造的“智慧照明專案”的主體,它可以根據天氣和人流量控制開燈時間和亮度,並為行人提供連接無線網路的入口。

它的燈柱也不只是用來支撐路燈,而是通過附著其上的各種感測器,搭配上後臺大資料分析系統,可以即時監測和收集交通流量、雜訊分貝等資料。市民只需通過手機APP就能即時獲取這些資訊,作出避開積水、躲避擁堵的正確選擇。

在辦公區域的另一端,一間玻璃溫房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

“那是我們同步推進的智慧農業項目,通過燈光技術與大資料相結合,使得室內微型農場成為可能。”袁理說。

在溫房內,要保障蔬菜瓜果長勢良好,只需要一台觸摸顯示幕就夠了。

“在大資料分析系統下,通過觸摸顯示幕,我們可以精確控制空氣、土壤、溫濕度等條件,模擬植物的生長環境,讓植物健康成長。”袁理說。

而在不遠處的重慶科大訊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內,公司專業團隊正在積極推進智慧語音、智慧教育、智慧庭審等眾多項目。為這些專案提供支撐的正是仙桃國際大資料穀強大的大資料產業,這也成為渝北區創新生態圈的重要核心。

在渝北區創新生態圈的佈局規劃中,仙桃資料谷自建設以來就緊跟全球前沿新興產業步伐,瞄準國際市場需求熱點,以“大資料、小傳感、海存儲、雲應用”為技術前沿,佈局感知、存儲、資料採擷三大核心產業。同時,還搭建了金融、航空、健康、教育、工業、設計、商務、城市管理八個領域大資料應用產業,並不斷擴展“3+8+N”產業體系,引領大資料時代下前沿智慧產業發展方向。

仙桃資料谷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還為眾多創新創業企業提供消費者行為大資料分析庫、智慧語音辨識系統平臺等眾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吸引專案落地,助推企業成長。

渝北區政府也通過加強技術供給、培育創新主體、搭建創新服務平臺、集聚創新人才、發展科技金融、優化創新環境等諸多措施,助推仙桃大資料谷和全區創新生態圈的建設。

截至目前,仙桃國際大資料穀已有註冊企業300餘家,其中40餘家企業已入駐辦公,園區從業人員上千人,成功申請專利90余項,成為啟動渝北區創新的動力引擎。

【華龍網】渝北區巾幗風采:這個崗組不平凡 有顏值有內涵

在重慶市渝北區有這樣一個崗組——渝北區公安分局出入境進管理支隊。這是一支以女性為主體的年輕隊伍,她們管理規範、隊伍過硬;精准服務、便民高效;積極拓展、傾注公益;深受廣大辦證群眾好評。

管理規範 便民高效

渝北區公安分局出入境進管理支隊成立於2005年,現有民警、文職人員共31人,其中女性22人,占總人數的70%以上,平均年齡35歲,是一支以女性為主體的年輕隊伍。

據瞭解,這支隊伍,著裝規範、淡妝盤發、文明用語、熱情微笑,解答受理“一口清”,整齊列隊提前上崗;堅持以人為本、熱情服務,以群眾滿意作為追求的目標,先後推出預約、延時服務、急事急辦等10余項便民利民舉措;增設雙鳳橋受理點、新建24小時自助服務區;斥資100多萬元,添置10台自助設備,贏得廣大辦證群眾的一致好評。

2009年12月29日上午,市民黃天明到出入境科為兒子辦理港澳通行證,但他不知道年齡過16周歲的不屬於代辦範圍。出入境科前臺民警郭蓉瞭解到,黃天明的妹妹黃群為迎接侄兒,早已在香港預訂好往返機票、酒店,香港之旅一旦不能成行,家庭將蒙受較大經濟損失。對此民警郭蓉決定通過預約機制,利用午休時間,為黃天明的兒子辦理了相關申請。

積極拓展 傾注公益

渝北區公安分局出入境進管理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年來,我們創建愛心屋、積極籌措物資,常年面向春蕾女童、貧困母親、留守婦女兒童老人等特殊群體開展關愛慰問、幫扶救助等活動。另外,我們還積極幫助在出入境辦理中發現的特殊困難人員,為他們提供經濟、子女教育、家庭關係維護等方面的支持。”

【華龍網】渝北區相關鎮街全面推進河長制

從渝北區人民政府官網獲悉,今年以來,渝北區各鎮街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推行河長制,切實履行河長“守山護水”的責任使命,努力把渝北建設成為山清水秀的美麗之區。

悅來街道:“掛圖”作戰促進標本兼治綠色發展

“各河道管護責任人要切實履行責任,務必做到‘掛圖’作戰,對標治理。”近日,悅來街道召開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會議,對下一步抓好河道管護進一步明確責任,狠抓落實。

據瞭解,悅來街道境內涉及河流有嘉陵江悅來段、後河、黑水灘河段,街道從“專案化、責任制、網格式”的角度,緊緊扭住河流、道路、院落、工地、企業等重點區域,實行河流包片落實責任,做到每條河流都有河長,人人肩上都有責任。接下來,悅來街道將狠抓落實工作,即摸清家底,明確責任;抓住癥結,精准施策;

推進水岸同治,實行嚴防嚴控,實現標本兼治綠色發展。目前,街道制定了《悅來街道“河長制”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河長制”工作制度,轄區各河段全部分段落實責任到人,河段長各司其職,做到“掛圖”作戰、對標治理。

王家街道:堅持標本兼治確保水環境安全

今年以來,王家街道下大力氣整治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在具體工作中,街道加強了水源地污染源控制,及時排查出對水源地構成污染威脅的生活污水排放、畜禽水產養殖污染等隱患,及時整治處理。加大了轄區河道周邊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共配備垃圾收集箱24個、垃圾桶720個,各村聘請10名保潔員負責清理河道及公路沿線垃圾,並定期組織機關幹部、黨員開展志願服務,對河道垃圾和漂浮物進行集中清理,衛生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同時,大力整治涉河違法排汙問題,不定期巡查水域附近企業排汙情況,全面排查向河道排放、傾倒污染物等環境違法問題,避免出現河道水體污染問題。

統景鎮:以“嚴、細、明”推進河長制工作

近日,記者在統景鎮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會議上獲悉,該鎮將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落實河長制的決策措施,切實履行好河長責任,確保該鎮河長制工作取得實效。 記者瞭解到,統景鎮印發了《渝北區統景鎮河長制實施方案(試行)》等相關檔,進一步明確了河長制的工作機制。制定了工作目標,明確了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遠期目標是到2020年底,重要河庫(塘)生態安全得到保障,實現河暢、水清、坡綠、岸美。近期目標是確保今年6月底,完成統景鎮境內禦臨河、溫塘河、東河等跨村(社區)河溪建立鎮級、村(社區)級河長制,合理開展水環境治理,力爭8月底前完成整改,使該鎮水環境品質有明顯改善。

據統景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還將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安排專項整治,通過部門合作,嚴厲打擊非法侵佔河庫(塘)的水域、岸線、灘塗以及實施非法采砂、傾倒棄物、電魚毒魚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配合機制。

大盛鎮:“五到位”全力推進“河長制”

大盛鎮堅持“五到位”全力推進“河長制”,維護全鎮河庫健康生態、為河庫功能的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使大盛的山更美麗水更清秀。

據瞭解,“五到位”分別是工作機制到位,該鎮制定了《大盛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明確要求、落實責任,保證河長制工作機制運行順暢;環境整治到位,將對全鎮轄區內26條河流和5座水庫進行全面整治,改善河庫水生態環境;日常巡查到位,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堅持鎮級河流每月巡查不少於1次,村級河流每月不少於2次;營造氛圍到位,綜合利用鎮村廣播、下村走訪、群眾會議、宣傳橫幅、公示欄等多種宣傳方式,營造關注河庫、保護河庫的良好社會氛圍;督導考核到位,明確河長制工作推進節點,定時通報進展情況,將河長制工作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全面推進河長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