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1977年旅行者號發射的時間恰到好處,錯過要再等176年

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 美國向宇宙空間發射了兩枚外層星系空間探測器, 稱為旅行者號。

旅行者號選在1977年發射時機恰到好處, 錯過要再等176年。

學過地理的同學都知道, 在太陽系中九大行星圍繞著太陽轉, 這裡要說明一個問題, 當時是九大行星, 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了行星之列, 成為矮行星, 至此只有八大行星。

這些大行星圍繞著太陽轉, 每一顆大行星的週期不盡相同, 比如我們常說一年365天, 這一年365天在天文學上就是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 這些大行星圍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按地球的標準依次如下:水星, 87.9天;金星, 224.7天;地球, 1年;火星, 1.9年;木星, 11.8年;土星, 29.5年;天王星, 84年;海王星, 164.8年。

由於運轉週期不一致, 在這些大行星繞太陽轉的過程中, 經常會出現太陽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大行星, 但是它們總有一年會恰好運轉到同在太陽的一面, 當這些大行星運轉到差不多同一面時,

如果從地球上發射探測器出去, 背對太陽飛, 是不是剛好能一次把前方行星探測, 否則從地球飛出去的探測器根本遇不到這些行星, 又談何探測。

保持在同一面還有個好處, 那就是行星之間具有引力, 借助這個萬有引力, 地球上發射出去的探測器能夠巧妙利用這個引力推動前進,

減少燃料, 依靠這些行星幫忙, 探測器輕而易舉飛出去。

基於以上兩點, 美國科學家進行了精密運算, 做出決定在1977年發射。 有的朋友說中國沒技術發射, 我想說有這個技術還要有這個時間點, 你現在發射出去, 其它行星已經跑到太陽另一面, 也不能借助它們的引力, 是不是很心塞。

不管怎麼樣, 非常佩服美國的科學家, 因為在旅行者號發射之前, 還從沒有人想過可以這樣發射, 他們太厲害了!或許有的朋友認為發射這個探測器到那浩瀚的星空去做什麼, 有去無回, 又浪費錢, 我只想說, 科學並不是一兩天成就的, 需要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牛頓幾百年前發現萬有引力的時候, 在他那個時代看起來是沒什麼用處, 可是到了這個時代, 人們通過分析萬有引力, 可以發射衛星上天, 可以探月, 甚至探秘外層星系, 你覺得還沒用處嗎?今天開展的系列科學活動, 也許不一定能取得驚天地的成就, 可是積累到一定程度, 一定能讓世人大開眼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