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鄧穎超:“饃饃熟了再揭鍋”

1947年7月, 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建屏縣(今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 會議決定實行徹底平分土地的政策。 接著, 河北阜平縣在城南莊召開了土地會議, 主要是批判縣、區幹部在土改中的右傾思想, 區縣幹部有一半以上挨了整, 說是“要不得”, 必須當“石頭”搬掉, 換上所謂響噹噹貧雇農出身的人, 連一些村裡的基層黨員幹部也受到衝擊。 這時, 中央土改工作組來到河北阜平縣二區細溝村搞試點, 帶隊的是鄧穎超。

一天, 青聯會土改工作人員接到通知到區裡開土改工作會議。 飯前, 青聯會幾個人到伙房問:“飯熟了嗎?”炊事員說:“菜熟了。

饃饃還欠兩把火。 ”“行了, 揭鍋吧!”有個同志伸手去揭鍋蓋, 炊事員忙喊:“不能揭。 ”可是鍋蓋已經揭開了, 透過騰騰熱氣見饅頭只有七成熟, 只好蓋上鍋蓋繼續蒸, 結果既耽誤了時間, 饅頭蒸得也不大熟。

飯畢, 全區的土改工作會議開始, 先通報了各村侵犯中農利益、亂打人等問題, 接著在熱烈的掌聲中, 鄧穎超站起來說:“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為什麼吃了生饃饃?”她接著說:“你們剛才吃的饃饃是啥滋味呢?(一陣笑聲)剛才到伙房揭鍋的那個同志, 害的是‘急性病’, 後果是吃夾生飯, 這夾生飯是實在不好咽啊。 咱們二區土改工作出現的毛病, 原因就是在座的有些同志害了‘急性病’……”屋裡靜靜的, 大家聽呆了似的。

鄧穎超接著講, 土改工作一定要按黨的政策辦。 對待村幹部, 要多徵求群眾的意見, 全面地、歷史地分析, 肯定他們的成績, 説明他們克服缺點, 不能說誰是“石頭”就搬掉, 即使是處理個別不稱職幹部, 也要有正確的程式。 鄧穎超一再強調“饃饃熟了再揭鍋”, 以淺顯易懂的道理, 點亮了土改工作人員心中的一盞燈, 糾正了極“左”行為, 使阜平二區的土改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摘編自2月20日《北京日報》 王貞虎/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