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我眼中的港閘這五年|社區裡“飛”出歡樂的歌

社區裡“飛”出歡樂的歌

文/施霞

每個週六的下午, 港閘區唐閘鎮街道新園社區居委會二樓會不時傳來悠揚悅耳的歌聲。 8月11日,

又是週六, 下午, 循著美妙的樂曲, 筆者走進二樓一探究竟, 只見50平米的屋內圍坐著二十多個老年人, 個個精神煥發, 臉上洋溢著歡樂。 原來, 她們正在自娛自樂一展歌喉。

我為大家演唱《我們走在大路上》。 “上臺演唱的這位婦女叫許雲, 今年70歲的她是失地農民, 原來在社區做保潔, 一次下午聽到二樓傳出的歌聲, 便徑直上去看看, 得知是個居民自發組織的演唱活動, 便加入了進來。 ”站在一旁、今年64歲的曹明珍是這個組織——新園社區銀鈴藝術團的“頭兒”, 她告訴筆者, “上了年紀對唱歌有著濃厚興趣的許雲自從加入唱歌組後, 乾脆辭掉了保潔員的辛苦工作, 一頭紮進了唱歌的行列, 找到了晚年樂趣, ”

原來, 曹明珍年輕時就是個活躍的文藝骨幹,

典型的文藝范兒。 “起初, 我們只有幾個人在唐閘公園聚在一起唱唱歌娛樂娛樂身心, 自從新園社區居委會搬遷到公園佳苑二期辦公後, 居委會靠得我們近。 我們發現社區二樓有幾間房子空著, 就找到社區黨總支書記陳志傑, 沒想到陳書記爽快地答應滿足了我們的要求, 提供了兩間約50個平方米的房子。 ”說到社區居委會的大力支持, 曹明珍滿是感激。 “社區不僅為我們每週活動無償提供了固定場地, 還安裝了空調, 為我們添置了演出服裝音響樂器等, 房子給我們使用, 社區為此一年少收入幾萬元”。 對此, 陳志傑認為, 滿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是社區應該做的。

曹明珍告訴筆者, 他們的演出隊有京劇、民樂、唱歌三個類別組成,

分別固定在每週四、週五、週六的下午開展活動。 目前, 京劇組長年有10人,民樂組有18人,唱歌組有30人,他們中年齡最大的87歲, 最小的62歲, 平均年齡在65歲。 他們在自娛自樂中不僅收穫了樂趣, 而且在社會活動中找到了自身價值, 去年5月份, 他們改編自演的歌曲《逛新城》、《南通一片新面貌》和民樂《喜洋洋》參加了港閘區的匯演, 獲得一致好評。 “自從參加了演唱組, 我的精神生活更充實了, 掃除了老年的寂寞, 人也有了勁頭”, 年逾八旬的失地農民吳震銘十分愜意地說。

“我們銀鈴藝術團大都數成員都是社區的失地農民, 她們現在過上了城市人一樣的生活, 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領導得好, 港閘區這幾年發展得好,

才有了她們幸福的晚年”, 曹明珍補充道。 是啊, 現在新園社區的老年人都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的夢想。

“唉, 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 好看的舞蹈送來天天的歡騰, 陽光的油彩塗紅了今天的日子喲, 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 唉, 今天是個好日子, 心想的事兒都能成, 今天是個好日子, 打開了家門咱迎春風------”。 走出二樓, 一首高亢激昂, 曲風歡快, 旋律優美的歌曲《好日子》從屋裡傳出, 在天空中久久回蕩。 這歌聲, 抒發了這群失地老人幸福生活的心聲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徵文

投稿時間:自發佈之日起, 至2017年9月10日截稿。

徵文形式:此次大賽為網上徵文, 不接受書面來稿。 電子稿務必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年齡、職業、詳細位址、郵編、電話,

以便聯繫。

投稿方式:向微信後臺直接發送文章全文, 或將文檔發送至郵箱:gangzhaxinwen@163.com, 郵件標題為“我眼中的港閘這五年”徵文投稿+文章標題。

編輯:港閘區新聞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