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替代進口高端醫療器械 威高破壟斷 醫械價走低

◆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威海報導

在醫療領域, 機器人的到來要比我們想像得更快。

在手術臺上, 患者的腹部被打上三個微創小孔, 將手術機器人的兩個“手臂”置入腹腔, 另一個“手臂”負責照明, 醫生是在不遠處操作電腦, 與此同時機器人做出切割等動作。

這樣輔助胸腹腔微創手術的手術機器人如今正在國產化, 為此, 來自山東的醫療器械廠商——威高集團已經研究了好一陣子。 他們很早就開始涉足人工智慧健康應用領域。 以嘗試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彌補中國近20年來在手術機器人領域的空白。

“這是我們下一步很大的增長點。

”威高工會主席苗延國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美國的‘達芬奇機器人’在中國賣兩三千萬元, 我們的定價預計在500萬-600萬元之間。 投產第一年, 預計銷售收益不會低於10億元。 ”

從生產一次性注射器的鄉鎮企業起步, 創建於1988年的威高依靠技術創新研發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 如今成為中國本土醫療器械行業的領跑者。 這其中的每一步, 都在不斷改變著中國醫療器械對國外進口的依賴。

實施國產替代

在威海, 威高的展廳, 所有產品加起來有500多個品種、8萬多種規格。 在這個“一天也看不完”的展廳, 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能占到85%以上。

而對於醫療器械領域, 十幾年前還幾乎是外資的壟斷“專場”。

以一個小小的心臟支架為例, 在國內無法自主生產時, 進口產品單個的售價高達4萬元。

“我們是全球第三個、國內第一個能做出心臟支架產品的公司。 ”苗延國說, “在我們沒生產前, 美國的公司賣到4萬元一個;我們2005年開始賣時是2.5萬元, 他們馬上降到3萬元;我們2006年賣到1.5萬元, 他們就被迫降到2萬元。 現在心臟支架在醫院的價格也就大概1.2萬元。 ”

值得一提的是, 下一步, 威高還將目光投向了可降解心臟支架。 “這種支架是高分子材料, 在支撐心臟血管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 任務完成後, 它就開始分解吸收了, 就不需要再使用藥物了。 ”苗延國對經濟導報記者介紹說。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外資醫療巨頭分食了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這也令不少患者在高昂的進口產品面前卻步。

而在威高的發展歷程中, 正是在不斷打破這樣的壟斷, 對進口高端醫療產品實施國產替代, 並降低產品成本, 引發了行業價格的下滑。

引發行業價格調整

苗延國在歷數行業變化時, 難掩自豪, “比如說留置針, 美國產品佔據中國市場大概10年時間, 最早賣到60元一個, 我們研製出來後賣十幾元, 他們才降到20多元, 現在市場已經被我們佔領了很多;還有避光輸液器, 之前進口100多元, 我們開發的產品是12元。 ”

“我們的一款人工肺臟產品代替了進口, 進口的價格大概能比我們貴三、四倍;還有一款試管嬰兒產品, 以前英國有家公司在中國市場賣了很多年, 而我們的產品價格相當於他們價格的一半。

”苗延國說。

據他介紹, 作為病種檢測“多面手”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儀, 進口美國的產品是180多萬元, 進口俄羅斯的220萬元, 而我們在市場上賣60萬元。

此外, “我們要在全國辦1000家透析中心, 目前已經在山東地區辦了十幾個, 收費都在300元左右, 比在醫院透析節省1/3以上的費用。 我們有很大的優勢, 這也是我們將來很大的一個板塊。 ”苗延國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這些高端醫療器械在實現國產後, 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負擔。 威高提供的資料顯示, 其生產的產品, 總共可為國家減少醫療開支3000多億元。

高檔產品將達90%以上

自主研製生產的醫療器械產品, 威高也在逐步向各個細分和前沿領域延伸, 比如說手術機器人。

讓機器人進行微創手術, 這一度讓美國直覺外科公司憑藉著“達芬奇機器人”成為贏家。 自2006年中國引進第一台“達芬奇機器人”以來,目前在全國已配置60餘台, 去年進行了1萬多例手術。

不過相比而言, 在全球, 每年“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應用能達到70萬例, 在國內的普及程度依舊不高。 儘管手術機器人的優勢早已顯現, 但仍面臨價格高昂等一系列難題。

“達芬奇機器人”高昂的費用主要來自兩方面, 一是其本身售價高, 另外更重要的是耗材費用, 每個機器人的“手臂”只能使用10次, 使用10次後需要強制性更換。

國產手術機器人的出現, 則有望降低治療成本, 打破國外技術壁壘。 在談到手術機器人的優勢時, 苗延國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機器人做手術,第一能確保手術的成功率,幾乎不會出現醫療事故;第二可以遠端醫療。”

在實現核心部件國產化和配套能力的背後,是威高在科研創新上每年投入銷售收入的5%以上,去年的投入就達到15億多元。與此同時,他們還與科研院所聯手,形成了產學研結合的市場化運作機制。

對於未來的發展,苗延國對經濟導報記者說,“我們下一步還是要在高科技產品、高檔產品方面加大研發力度,爭取到2020年,高檔產品達到90%以上。”

“機器人做手術,第一能確保手術的成功率,幾乎不會出現醫療事故;第二可以遠端醫療。”

在實現核心部件國產化和配套能力的背後,是威高在科研創新上每年投入銷售收入的5%以上,去年的投入就達到15億多元。與此同時,他們還與科研院所聯手,形成了產學研結合的市場化運作機制。

對於未來的發展,苗延國對經濟導報記者說,“我們下一步還是要在高科技產品、高檔產品方面加大研發力度,爭取到2020年,高檔產品達到90%以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