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我幫扶過的貧困戶:一家8口人,4個孩子要上學

“中國檢察好故事·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徵集展播活動正式開欄啦!小編將從投稿中精選最走心的故事、最感動的過往, 與您一同分享。

“路見不平一聲吼啊……”

剛剛睡下的我隱約聽到了電話鈴聲, 這是專門為我幫扶的廣東省 惠東縣 多祝鎮明溪村村裡貧困戶設的來電鈴聲。 都已經晚上10點多了, 按照一年多來的駐村工作經驗, 如果不是緊急的事情, 他們是不會在這個點給我來電的。 我的心一下子緊繃起來, 立刻從床上彈起, 接聽電話。

“喂, 喂, 書記啊, 我兒子考上大學啦!我太興奮了, 要讓你一起高興高興!”

電話的那頭是精准扶貧貧困戶李大哥, 他是個典型的中國農民——勤奮老實、吃苦耐勞、靠天吃飯。 李大哥家一共8口人, 贍養著老母親, 還要供著4個孩子讀書, 其中3個孩子正在上大學或準備上大學。 李大哥知識文化水準較低, 缺乏專業技能, 無奈陷入了貧困的旋渦。

入戶調查時李大哥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們跟我吃同一個虧。 ”他的“虧”指的是教育。 這通電話勾起了一年多來的精准扶貧工作回憶。

村裡來了“外來入侵者”

2016年4月初, 惠東縣檢察院按上級精神打算指派一名檢察人員到幫扶村駐村, 開展為期三年的精准扶貧、脫貧攻堅工作。 剛開始, 我心裡還有點猶豫, 一是不想減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二是不想離開當時的工作環境。 但經過領導的鼓勵、自己的反復思忖和家人的溝通、取得理解後, 我有了啃“骨頭”的勇氣。

在仔細研讀相關工作文件、會議材料及查閱相關資料後, 我清楚瞭解了“精准扶貧”是當前扶貧工作的“新常態”, 做好這項工作的第一要件就是要精准“摸底”——摸清村情況的底、摸清村民的底。

摸底先得摸民心。 如何與貧困戶交流, 與之打成一片是我開展工作的首個難題。 一開始貧困戶並不願意配合我的調查,有的瞞報家裡收支情況;有的帶我去並不屬於自己的破爛房子, 企圖獲得補助;有的甚至不願意跟一個“外來入侵者”交談。 然而, 手上的表格必須得準時填、貧困戶的准入必須符合標準、建檔立卡工作不容馬虎, 除了接受精准扶貧工作培訓及籌畫貧困戶脫貧專案外, 就是走村入戶。

穿梭於鄉間小道, 與貧困戶混熟絡、攀交情, 收集資料, 多方求證, 辨別村民的真貧假苦。 當遇到窄小、車輛難行的鄉道時, 駐村工作組只好徒步前行, 通常一走就是兩三個小時。

只要計畫入戶, 都準時到場, 風雨無阻。 在入戶之初, 調查遇到不配合或排斥時, 我都會跟他們說:“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這麼好, 我是帶著真誠來工作的。 除了真誠我可能一無所有, 但只要我有真誠在, 我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精准扶貧工作, 全心全意幫助大家脫貧。 ”

扶貧先做大資料統計錄入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 我嘗試用當地方言解釋精准扶貧, 聯繫其他部門對村小學基礎設施進行改造, 定期同學生所在學校聯繫瞭解學生情況, 積極協助開展好貧困戶專案工作, 帶著貧困戶對接人入戶瞭解情況、在節日對貧困戶進行慰問, 認真制定每戶的脫貧計畫, 細緻做好大資料統計錄入等。 一來二去, 漸漸地融入了當地村民的生活。

現在入戶, 他們沒有了當初的抵觸感, 願意倒出一杯茶、坐下來聊聊家常。 如一貧困戶戲言:“我們家的小狗都把你們當自家人了, 現在一見你們來都拼命打招呼!”

精准扶貧的一個重要考核標準是精准脫貧。 馬大哥危房動工資金籌集的如何?溫大娘的低保金養老金是否按時到賬?小黎的兒子看病報銷是否順利?李大哥的兒子DNA入戶手續進展如何……貧困仿佛是集多種病源於一身的綜合疾病, 單靠掌握資訊分類統計資料, 只能診出貧窮的病因, 不“對症下藥”, 貧困戶是“痊癒”不了的。 但“藥”從哪裡來?怎麼來?精准扶貧涉及面廣、關聯部門多, 哪劑“藥”最有效?最能標本兼治?眼前一堆堆了然於心的資料材料對於脫貧“藥方”的制定顯得底氣還不是很足。

村裡的宿舍雖通風透氣,但卻揮散不去這15平方米空間裡的濃濃煙草氣息。細思種種,更不能寐……

“不用賣牛了”這句話

卡在了我的喉嚨裡

不參與扶貧工作,就不知身邊還有因學致貧、因貧輟學的人。駐村之前,我知道有的人讀書可能要貸款、有的人讀書可能要借錢、有的人讀書可能要靠助學金,可是我沒有想過有人志堅行苦考上了重點大學卻因家貧欲放棄上學,有人雖上了大學但一家人為此卻已營養不良了七年。深夜興奮來電的李大哥,他的兒子考上了重點大學,值得慶賀。然而,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境,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從哪裡來?

“我打算把家裡最後的那頭牛賣了,雖然孩子不同意,他說寧願不讀也要讓牛留下。可你知道的啊,我絕對不能再讓他吃沒文化的虧,怎樣都得讓他上大學。書記,你是個文化人,外面的世界你比我懂,有空時麻煩你幫忙勸勸他!”

聽到這話時我感到莫名的心酸,本想第一時間告訴他,“牛你不用賣了,因為兩天前我從村幹部處瞭解核實到情況後,已經向單位黨組反映了,單位準備專門為你家籌集1萬元的助學金。”然而當時,這些話卻像卡在我的喉嚨裡一樣說不出來。

一個家庭想要真正脫貧,政府社會資金補助等“輸血”措施固然必不可少,但是“造血”方是治本之策,而“造血”的關鍵在於家庭觀念的改變。改變一個家庭,應從教育開始,教育影響學生,學生影響家人,家人改變家風,家風改,才能從根本上脫貧。黨和政府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制定了教育幫扶政策,完善了助學機制。駐村幹部責任之一就是要加強宣傳,做好講解,使貧困戶知道除了賣牛,還有其他途徑可以籌集學費,使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子女得到最實在的幫助,使當事學生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更好的改變自己及家庭的命運,這樣貧困戶才有從底子上脫貧的希望。

可喜的是現在的明溪村,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持推動下,在鎮村幹部的大力配合、社會人士的積極參與下,學校基礎設施動工了、五保大爺遷新居了、助學補貼領到了,去年年底,43戶貧困戶脫貧了。如今的我,不再覺得自己是明溪村的匆匆過客,每每打開扶貧系統就感覺每戶貧困戶檔案是自己在花園裡播下的種子,耐心扶貧就如種花,用不急不躁的心態靜待花開。

廣東省惠東縣檢察院 盧文生

往期回顧(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我身體差,偷車都困難,但我想活下去”

兄弟,你存私房錢了嗎?

我們檢察官的娃,就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法律人手記》欄目約稿函←

轉載須知

編輯丨徐小康 肖玲燕

設計丨劉岩

文丨盧文生

村裡的宿舍雖通風透氣,但卻揮散不去這15平方米空間裡的濃濃煙草氣息。細思種種,更不能寐……

“不用賣牛了”這句話

卡在了我的喉嚨裡

不參與扶貧工作,就不知身邊還有因學致貧、因貧輟學的人。駐村之前,我知道有的人讀書可能要貸款、有的人讀書可能要借錢、有的人讀書可能要靠助學金,可是我沒有想過有人志堅行苦考上了重點大學卻因家貧欲放棄上學,有人雖上了大學但一家人為此卻已營養不良了七年。深夜興奮來電的李大哥,他的兒子考上了重點大學,值得慶賀。然而,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境,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從哪裡來?

“我打算把家裡最後的那頭牛賣了,雖然孩子不同意,他說寧願不讀也要讓牛留下。可你知道的啊,我絕對不能再讓他吃沒文化的虧,怎樣都得讓他上大學。書記,你是個文化人,外面的世界你比我懂,有空時麻煩你幫忙勸勸他!”

聽到這話時我感到莫名的心酸,本想第一時間告訴他,“牛你不用賣了,因為兩天前我從村幹部處瞭解核實到情況後,已經向單位黨組反映了,單位準備專門為你家籌集1萬元的助學金。”然而當時,這些話卻像卡在我的喉嚨裡一樣說不出來。

一個家庭想要真正脫貧,政府社會資金補助等“輸血”措施固然必不可少,但是“造血”方是治本之策,而“造血”的關鍵在於家庭觀念的改變。改變一個家庭,應從教育開始,教育影響學生,學生影響家人,家人改變家風,家風改,才能從根本上脫貧。黨和政府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制定了教育幫扶政策,完善了助學機制。駐村幹部責任之一就是要加強宣傳,做好講解,使貧困戶知道除了賣牛,還有其他途徑可以籌集學費,使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子女得到最實在的幫助,使當事學生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更好的改變自己及家庭的命運,這樣貧困戶才有從底子上脫貧的希望。

可喜的是現在的明溪村,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持推動下,在鎮村幹部的大力配合、社會人士的積極參與下,學校基礎設施動工了、五保大爺遷新居了、助學補貼領到了,去年年底,43戶貧困戶脫貧了。如今的我,不再覺得自己是明溪村的匆匆過客,每每打開扶貧系統就感覺每戶貧困戶檔案是自己在花園裡播下的種子,耐心扶貧就如種花,用不急不躁的心態靜待花開。

廣東省惠東縣檢察院 盧文生

往期回顧(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我身體差,偷車都困難,但我想活下去”

兄弟,你存私房錢了嗎?

我們檢察官的娃,就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法律人手記》欄目約稿函←

轉載須知

編輯丨徐小康 肖玲燕

設計丨劉岩

文丨盧文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