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縣法院“三大機制”建設讓司法更有溫度

今年以來, 縣法院大力推進“大立案、大服務、大調解”三大機制建設, 以新型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為主抓手, 通過提供一站式、綜合性、全方位的訴訟服務, 加強群眾訴訟權益保障, 切實提升司法為民水準, 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多元化司法需求。

辦事大廳

推廣“大立案”, 訴訟立案“最多跑一次”

前兩天, 衢州某律師事務所的陳律師代理了我縣一起合同糾紛案。 他直接通過浙江法院律師服務平臺提交了該案的立案申請, 並上傳了民事訴狀、證據、委託手續等材料。 縣法院立案視窗工作人員很快讀取材料進行審核。 “網上立案從申請、審核到登記完成, 只需十來分鐘, 我們這些外地律師也不用再來回跑。 ”陳律師為這樣快速便捷的立案模式點贊。

專人接聽訴訟服務熱線

為了延伸法院立案服務, 縣法院不斷創新立案訴訟服務新模式, 在院訴訟服務中心和小南海、溪口、湖鎮三個人民法庭全面推廣突破地域限制的跨域立案。 這一模式讓當事人可就近選擇人民法院或人民法庭辦理全省範圍內的屬異地法院管轄案件的立案手續, 當場簽收相關訴訟文書。 即使材料有所欠缺, 也能當場收到一次性告知補正通知書,

按要求補正後郵寄給受訴法院。

跨域立案免去了當事人多次往返異地法院所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 也節省了訴訟成本。 今年以來, 縣法院已成功接收跨域異地立案38件。

家事審判庭

優化“大服務”, 群眾訴訟辦事更舒心

去年, 縣法院完成訴訟服務中心改造。

中心採用櫃檯式開放辦公方式, 設置導訴諮詢、登記立案、訴調對接、執行服務、信訪接待、便民服務、自助服務、社會服務、投訴舉報等專門服務區域。 在大廳入口處設置導訴台, 安排專人提供必要的訴訟指引和諮詢服務。

執行事務接待中心

中心設施完善, 配有休息座椅、飲水器具、筆墨紙張、手機充電、免費WIFI、傳真機、影印機等便民服務設施。 在自助服務區配備了電子觸控式螢幕、自助一體機、電腦等智慧終端機, 提供自助立案、自助查詢等服務。 中心設置12368訴訟服務熱線接聽場所, 配備專職座席員, 耐心傾聽群眾來電並做好錄入、答覆和轉辦等工作, 確保熱線運行暢通。 訴訟服務視窗和網上訴訟服務埠建立了群眾滿意度評價系統, 並配備現場滿意測評儀器, 由當事人或代理人當場點擊評價, 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縣法院還結合實際, 聯合縣司法局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 由縣內律師事務所律師定期輪流到中心“坐班”, 為群眾無償提供法律諮詢等服務, 協助法院進行法律援助、判後答疑等,並開展律師代理申訴等工作。

心理諮詢室

今年,縣法院利用現有場地進一步完善了訴訟服務中心整體功能,新設立了閱卷室、休息區、律師更衣室、心理諮詢室,開通了律師法律工作者免檢通道。改革家事審判方式,專辟家事審判場所,新設了母嬰室,積極引入家事審判駐庭調解員共同參與案件處理。

為加快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縣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了執行事務接待中心,負責涉執信訪接待、提供執行法律諮詢、聯繫案件經辦人、材料收轉及來信處理等,對執行事務進行集約化辦理。

強化“大調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今年以來,縣法院大力推進“大調解”機制建設,與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等矛盾調處組織完善工作對接機制,與綜治部門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對接機制,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資訊互通、優勢互補、協作配合的糾紛解決互動機制。同時,引入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協力廠商平臺等設立駐法院調解工作室或服務視窗,與縣司法局、縣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建立訴調對接工作機制。

開展網上立案培訓

借助社會力量參與,組建特邀調解團隊,是推進“大調解”機制建設的又一大舉措。今年,縣法院建立特邀調解組織18個及特邀調解員名冊50人,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律師、專業技術人員、基層組織負責人、社區工作者、網格管理員、“五老人員”(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知識份子、老政法幹警)等社會力量擔任法院特邀調解員,參與法院調解工作。1-6月在冊特邀調解員調解案件總量已超過200件,調解作用發揮明顯。

此外,縣法院還強化訴前委派調解。對適宜調解且當事人願意調解的糾紛,在登記立案前編立“引調”字型大小後委派到相關調解組織進行調解,1至6月已辦結訴前調解案件374件,訴前化解率達到10%以上;民事調撤率65.49%。

掃一掃關注龍遊法院公眾號

協助法院進行法律援助、判後答疑等,並開展律師代理申訴等工作。

心理諮詢室

今年,縣法院利用現有場地進一步完善了訴訟服務中心整體功能,新設立了閱卷室、休息區、律師更衣室、心理諮詢室,開通了律師法律工作者免檢通道。改革家事審判方式,專辟家事審判場所,新設了母嬰室,積極引入家事審判駐庭調解員共同參與案件處理。

為加快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縣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了執行事務接待中心,負責涉執信訪接待、提供執行法律諮詢、聯繫案件經辦人、材料收轉及來信處理等,對執行事務進行集約化辦理。

強化“大調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今年以來,縣法院大力推進“大調解”機制建設,與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等矛盾調處組織完善工作對接機制,與綜治部門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對接機制,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資訊互通、優勢互補、協作配合的糾紛解決互動機制。同時,引入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協力廠商平臺等設立駐法院調解工作室或服務視窗,與縣司法局、縣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建立訴調對接工作機制。

開展網上立案培訓

借助社會力量參與,組建特邀調解團隊,是推進“大調解”機制建設的又一大舉措。今年,縣法院建立特邀調解組織18個及特邀調解員名冊50人,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律師、專業技術人員、基層組織負責人、社區工作者、網格管理員、“五老人員”(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知識份子、老政法幹警)等社會力量擔任法院特邀調解員,參與法院調解工作。1-6月在冊特邀調解員調解案件總量已超過200件,調解作用發揮明顯。

此外,縣法院還強化訴前委派調解。對適宜調解且當事人願意調解的糾紛,在登記立案前編立“引調”字型大小後委派到相關調解組織進行調解,1至6月已辦結訴前調解案件374件,訴前化解率達到10%以上;民事調撤率65.49%。

掃一掃關注龍遊法院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