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蘭友分享,給“蕙蘭”分苗,需要注意這幾點

種養過“蕙蘭”的蘭友們都知道, 特別是苗數很少的珍稀品種, 當養到七至八苗以上時, 就需要當分則分。 分下的老苗可以當種苗培養, 以防養植中的閃失而避免全軍覆沒, 同時也能給新壯苗留出發展的空間。 蘭花分苗最好選擇在春秋兩個季節進行, 翻盆前先控水一周左右, 讓蘭根變的綿軟, 水晶頭封頭;只有這樣分株時才會降低對蘭根的傷害。 同時, 也會讓植料與蘭根分離容易, 起到一抖即散的效果, 蘭根也顯得非常乾淨。

蕙蘭經過養植多年後, 蘭芽就會四出, 蘭根交錯糾結不清, 所以蕙蘭分株絕對是個技術活兒。 也很考量愛蘭人的耐心和毅力, 能做到不傷一芽, 不壞一苗, 就算是成功的。 分苗時首先要將交錯的蘭根撥散理順, 如不事先控水, 會折斷很多根的;然後分辨蘭苗來龍去脈, 輕輕扭動, 試探馬路。 如果不是以馬路為分切點的特定目的分株,

難度就會更大一些, 要不斷地試探, 不斷地輕輕扭動, 絕不能急躁, 必須在扭動到假鱗莖連接點出現裂痕時, 才能動刀剪, 否則極易失手。

蘭友的這盆就很難分, 花了約半個小時才拆解成功。 因為後龍兩苗老草發的一個弱苗與前龍出的一個新芽緊貼一起,

在拆開後發現, 前龍與後龍不是一個連接點, 而是兩個連接點, 就是從後龍的假鱗莖上發的雙龍, 所以連接非常結實, 鼓搗半個小時都不見鬆動。 所以說, 蕙蘭的來龍去脈很難辨清的, 小心試探是最保險安全的辦法。 這樣分苗下來, 雖然沒傷芽壞苗, 但沒實現分拆前的設想:分成前龍、後龍兩塊, 而是拆散成三塊, 這是意料之外的事, 也屬於在蕙蘭分株中常遇到的事。

對蘭根分拆後, 用燒紅的鐵絲烙燙傷口, 不僅是迅速封閉傷口, 碳本身就有殺菌作用。 有些蘭友圖省事喜歡用煙頭直接接觸一下, 其實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然後剪去空根, 過長的根, 主要是盤旋在盆底的部分, 最好選蘭根斷續生長的連接點, 這樣會讓傷口最小, 甚至一抖就斷。

針對于兩叢或三叢合栽一盆的情況, 要分切點對分切點拼合, 這樣新發的苗子在四周, 生長空間就顯得大一些。 有的蘭根太長太多, 很難往盆裡放, 用此法來解決很簡單並且有效, 特別是在高溫季節非常規分盆, 這個辦法更能保護幼嫩蘭根避免被盆壁擦傷, 容易導致爛根。

然後把事先篩分成的大中小植料,依次倒入至蘭盆一半時,輕提蘭苗,使假鱗莖高度到合適位置,校正蘭苗的奇正;這樣蘭根就舒展開來同時要拍打盆壁,使植料與蘭根結合密實。

如果一次性填滿植料,再拍打盆壁,在蘭根密集的部位,顆粒植料不易進入;然後把細料加滿,搖晃一下,填至原來覆蓋假鱗莖高度。對於分下的後龍老苗,用塑膠盆栽上,相比較瓦盆、紫砂盆等,塑膠盆植料能較長時間保持較大濕度,有利於發芽與走根。

然後把事先篩分成的大中小植料,依次倒入至蘭盆一半時,輕提蘭苗,使假鱗莖高度到合適位置,校正蘭苗的奇正;這樣蘭根就舒展開來同時要拍打盆壁,使植料與蘭根結合密實。

如果一次性填滿植料,再拍打盆壁,在蘭根密集的部位,顆粒植料不易進入;然後把細料加滿,搖晃一下,填至原來覆蓋假鱗莖高度。對於分下的後龍老苗,用塑膠盆栽上,相比較瓦盆、紫砂盆等,塑膠盆植料能較長時間保持較大濕度,有利於發芽與走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