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芽莊,朝聖杜拉斯之地

頻繁的戰爭讓越南飽受摧殘, 卻也賦予了這塊土地頑強的生命力和迷人的憂傷。 法國是她生命中重要的過客, 留下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

正如杜拉斯在《情人》中所寫的:“我遇見你, 我記得你。 芽莊這座城市天生就適合戀愛, 你天生就適合我的靈魂。 ”

去年是瑪格麗特·杜拉斯逝世20周年, 整個歐洲開展了一系列紀念杜奶奶的活動。 “我們不能停止, 我們不能不愛”。 是中國文藝青年向杜奶奶致敬而喊出的一個響亮口號。 其實, 很多人對杜拉斯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情人》這部電影上。 於是, 一個越南的海濱小城芽莊, 便成了全世界杜奶奶粉絲的朝聖之地。

芽莊, 是越南南部的一座海濱小城。 人們都說, 越南, 越南越美, 不僅因為那狹長的海岸線, 還因為南部完整地保留著法國風情, 從色彩斑斕的哥特式建築、露天的咖啡館, 到街頭隨處可見的法式長棍。

芽莊奶白色的沙灘散發著溫柔略帶曖昧的氣息,

從陽光到海浪, 濕潤的空氣到當地人說話的音調, 都讓人無比著迷。

融合與衝突

芽莊最有意思的地方不在於在亞洲複製出一個法國, 而是把法國文化和生活方式越南化。 當地人忠誠地信奉法國的風土哲學,

簡單來說, 外來的種子, 種在芽莊, 長出的果實就擁有獨一無二的當地味道。 當地的飲食和特產香水是最好的例證。

越南憑藉其充沛的陽光和合適的海拔, 成為全球robusta咖啡豆的主要產地和第二大咖啡出口國。 這種豆子, 為數不多的品質好的用來做單品或是混合咖啡,

絕大部分用於製作即溶咖啡或是供應連鎖速食店。

當地咖啡館鱗次櫛比, 飲料單上最受歡迎的一是iced cream coffee, 一種加入煉乳的冰咖啡, 醇厚中夾著份絲滑的甜美, 頗有些輕熟女的風韻;二是不加糖和奶的黑咖啡, 突出咖啡豆原本的香氣和味道,

這是我個人更鍾愛的。 越南人喜歡深度烘焙咖啡豆, 因而香氣裡帶有焦糖和巧克力的甜美, 喝起來沒有那麼酸, 即使是放涼了, 也一樣好喝。

如果你沒有買上一瓶西貢小姐香水, 就沒有去過越南。 瓶身被設計成穿著奧黛(越南民族服飾, 立領, 高開叉,長袖,有點類似中國的旗袍),帶著斗笠的少女,香氣有多種選擇,花香和木香是主流。很少有人知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售價高昂的法國香水其實產自越南。越南地處熱帶,當地的雨林盛產各種香料。當時的法國殖民者用低價掠奪了大量香料,並在當地建造了香水廠來降低生產成本。擺脫法國人統治後,越南人沿用殖民者留下的製作工藝,對當地的香料重新組合,調配出符合自己審美標準,傳達越南風土的味道。

有序與無序

芽莊這座小城文化古跡不多,遊人多是去享受碧海藍天白沙所帶來的愜意和慵懶。和其他以胡志明和大叻為代表的南部城市不同,芽莊因為歷史原因多了份美國的活力和開放。1955年,美國撕毀《日內瓦協議》,取代了法國在越南南方的地位。芽莊自此成為美軍在越南度假的首選。

陳富街是這座城市的主幹道,覆蓋了長達10公里左右的海岸線,然而這可能是亞洲最危險的海濱大道。道路一旁是椰子樹成行的海灘,另一邊是各大五星級酒店和大大小小的餐廳咖啡館,並有支路通向芽莊城區。這條路的盡頭是碼頭,停靠著準備駛往附近島嶼的船隻。作為遊客,無論你是外出遊玩還是散步購物或是尋覓美食,這條都是必經之路。

然而,這條和淮海路差不多寬的馬路卻如大海般難以逾越。馬路上劃有橫道線,卻沒有紅綠燈。人要想穿過去,只能靠司機讓路。除了應付四輪的汽車,還有兩輪的摩托車猝不及防地從你面前以一釐米的距離驚險擦過。聽導遊說,當地政府是有意為之,以此加大車流通行的效率,刺激旅遊業的發展。

我後來得出的過馬路心得是:你若犯車,車必讓你;你不犯車,留在原地。我們中國人習慣了變通,很快就適應了,但那些金髮碧眼的老外可就慘了,經常會看到他們抖抖索索地在站在馬路中央,躊躇不前。為了照顧這些人,很多高檔酒店派了個門童站在門口,專門護送客人過馬路。

到了晚上,這條路的無序和混亂倒是延展出了另一種生機。本就不寬的人行道上擠滿了各種小攤販。有的擺出兩張桌子,四把小椅子,就成了一個簡易的大排檔;有的推著餐車,賣banh mi和龍蝦;有的架起一個炭爐,烤玉米和海鮮;有的小販手裡挎著個籃子,裡面裝滿了椰絲年糕,隨走隨賣;有的把椰子殼、珍珠貝做成手工藝品擺在地上叫賣。

再加上這裡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採用歐洲敞開式的門面,在露天區域放上桌椅。說來也奇妙,客人、服務生、攤販、行人混在一起,卻又互不影響。空氣中彌漫著香甜的烤玉米味、嗆人的煙熏味、人的汗味和海風裡淡淡的鹹味。就這樣邊吃邊逛邊躲讓人流和車流,嘈雜而喧囂的夜就過去了。

文字:高層 | 責編:金晶 | 圖片:視覺中國

高開叉,長袖,有點類似中國的旗袍),帶著斗笠的少女,香氣有多種選擇,花香和木香是主流。很少有人知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售價高昂的法國香水其實產自越南。越南地處熱帶,當地的雨林盛產各種香料。當時的法國殖民者用低價掠奪了大量香料,並在當地建造了香水廠來降低生產成本。擺脫法國人統治後,越南人沿用殖民者留下的製作工藝,對當地的香料重新組合,調配出符合自己審美標準,傳達越南風土的味道。

有序與無序

芽莊這座小城文化古跡不多,遊人多是去享受碧海藍天白沙所帶來的愜意和慵懶。和其他以胡志明和大叻為代表的南部城市不同,芽莊因為歷史原因多了份美國的活力和開放。1955年,美國撕毀《日內瓦協議》,取代了法國在越南南方的地位。芽莊自此成為美軍在越南度假的首選。

陳富街是這座城市的主幹道,覆蓋了長達10公里左右的海岸線,然而這可能是亞洲最危險的海濱大道。道路一旁是椰子樹成行的海灘,另一邊是各大五星級酒店和大大小小的餐廳咖啡館,並有支路通向芽莊城區。這條路的盡頭是碼頭,停靠著準備駛往附近島嶼的船隻。作為遊客,無論你是外出遊玩還是散步購物或是尋覓美食,這條都是必經之路。

然而,這條和淮海路差不多寬的馬路卻如大海般難以逾越。馬路上劃有橫道線,卻沒有紅綠燈。人要想穿過去,只能靠司機讓路。除了應付四輪的汽車,還有兩輪的摩托車猝不及防地從你面前以一釐米的距離驚險擦過。聽導遊說,當地政府是有意為之,以此加大車流通行的效率,刺激旅遊業的發展。

我後來得出的過馬路心得是:你若犯車,車必讓你;你不犯車,留在原地。我們中國人習慣了變通,很快就適應了,但那些金髮碧眼的老外可就慘了,經常會看到他們抖抖索索地在站在馬路中央,躊躇不前。為了照顧這些人,很多高檔酒店派了個門童站在門口,專門護送客人過馬路。

到了晚上,這條路的無序和混亂倒是延展出了另一種生機。本就不寬的人行道上擠滿了各種小攤販。有的擺出兩張桌子,四把小椅子,就成了一個簡易的大排檔;有的推著餐車,賣banh mi和龍蝦;有的架起一個炭爐,烤玉米和海鮮;有的小販手裡挎著個籃子,裡面裝滿了椰絲年糕,隨走隨賣;有的把椰子殼、珍珠貝做成手工藝品擺在地上叫賣。

再加上這裡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採用歐洲敞開式的門面,在露天區域放上桌椅。說來也奇妙,客人、服務生、攤販、行人混在一起,卻又互不影響。空氣中彌漫著香甜的烤玉米味、嗆人的煙熏味、人的汗味和海風裡淡淡的鹹味。就這樣邊吃邊逛邊躲讓人流和車流,嘈雜而喧囂的夜就過去了。

文字:高層 | 責編:金晶 | 圖片:視覺中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