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不服來戰!單挑BAT,這事兒只有華為敢

5Giii.com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近年來, 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勢頭迅猛, 就像一個個瘋狂傳播並吞噬原細胞的病毒, 不僅在自身領域的規模不斷擴張, 其真正野心更是在窺探傳統通信業時就已顯現無餘, 由此產生的競爭和分歧也日趨劍拔弩張。 而華為作為我國通信設備商的巨頭, 在面對這些“不安分”的互聯網企業時顯然並沒有畏懼, 強強對話, 究竟是勢均力敵?還是此消彼長?

與騰訊的資料之戰

八月初, 華為和騰訊看似不同領域的兩家巨頭公司, 由於在使用者資料方面存在的分歧, 發生了一次激烈博弈,

起因源于華為旗下榮耀Magic手機中採用了人工智慧理念。 華為希望通過調用微信使用者資料來實現一些功能, 但騰訊以侵犯用戶隱私指控華為。 雙方各執一詞而備受關注, 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5Giii.com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華為和騰訊因為資料而展開的戰爭不止這一件,

早期因為指紋支付鬧僵, 局面一度尷尬延伸到《王者榮耀》事件, 華為索性下架了騰訊遊戲。 華為與騰訊間的資料之戰全面爆發, 一個是國產智慧手機產業鏈中的霸主, 一個是擁有絕對用戶資源的互聯網巨頭, 華為和騰訊看似是兩條利益鏈上的大塊頭, 隨著5G商用逐步逼近, 互聯網、人工智慧時代的產業不斷融合與擴張, 不同領域的業務也慢慢融合。 5Giii相信, 資料之戰只是個開始, 未來華為和騰訊還會有更多正面對壘的機會。 5G伴隨著萬物互聯將推動整個產業鏈, 巨頭們都在尋找最佳位置分食這塊大蛋糕, 同為互聯網巨頭的阿裡自然不會站在一旁看熱鬧。

與阿裡的雲計算之戰

日前, 中國的雲計算市場再起波瀾,

有傳言, 華為發出最強挑戰, 目標是在三年內做到雲計算市場的國內第一。 無疑, 這是對國內雲計算市場一枝獨秀的阿裡雲下了戰書, 華為雲挑戰占市場份額接近一半的阿裡雲, 難度可想而知。

2017年8月28日, 軟通動力與華為簽約成為“同舟共濟合作夥伴”, 成為華為在公有雲戰略方向上頂級的合作夥伴。 作為我國的實力強將, 華為從來不打沒有準備的仗, 與軟通動力合作更是做實了華為有集中兵力發力雲計算市場搶第一的決心。 然而阿裡同樣優秀, 在雲領域擁有重要的話語權。

5Giii.com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華為和阿裡兩家企業在不同的領域有著各自的優勢, 也最有可能成為實現中國雲計算領域的最強格局。 而雲這個東西從簡單到複雜, 包羅萬象, 雲不是電子商務, 更不是電信設備, 誰最快的調整到符合雲本真的形態, 獲勝機率將最大。

這場雲計算的戰爭, 阿裡在服務形態呈現上佔優勢, 華為若以產品形態交付便占上風。 縱向來看, 華為雲與阿裡雲在中國雲計算市場上擁有相當的“共同實力”,

兩家公司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都有一份完美的答卷。

5Giii.com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華為多年來一直是遇強則強, 同時軟通動力在提升華為雲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看似勝卷在握,但阿裡作為互聯網企業中的佼佼者,在雲領域起步更早,互聯網企業的新思維、新理念、新業態層也為阿裡在前行的道路上加碼。實力相當的選手,華為將如何實現三年內做到雲計算市場的國內第一的目標?

與百度的人工智慧之戰

華為9月2日發佈的麒麟970晶片,憑藉人工智慧方面的亮點,取得相對于高通驍龍晶片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隨著物聯網的普及和5G時代的到來,龐大的資料中心及晶片技術為實現萬物互聯和人工智慧提供基礎計算環境,巨變來臨之前,科技巨頭們紛紛瞄向了晶片這一核心領域,成為推動這一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

5Giii.com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在人工智慧領域頗下功夫的華為,下一封戰書又是否會落入大力發展人工智慧的百度手上?目前還不得而知。然而在人工智慧的驅動下,AI晶片即將呈現出群雄逐鹿的局面是可以預見的。搶灘人工智慧制高點的競爭中,華為又是否能脫穎而出?這的確值得我們期待。

推薦閱讀

愛立信5G佈局主攻企業市場,能否戰勝華為?

從殷一民的起落,看中興為何被華為甩下?

華為在“雲”上最大的對手 是阿裡巴巴

看似勝卷在握,但阿裡作為互聯網企業中的佼佼者,在雲領域起步更早,互聯網企業的新思維、新理念、新業態層也為阿裡在前行的道路上加碼。實力相當的選手,華為將如何實現三年內做到雲計算市場的國內第一的目標?

與百度的人工智慧之戰

華為9月2日發佈的麒麟970晶片,憑藉人工智慧方面的亮點,取得相對于高通驍龍晶片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隨著物聯網的普及和5G時代的到來,龐大的資料中心及晶片技術為實現萬物互聯和人工智慧提供基礎計算環境,巨變來臨之前,科技巨頭們紛紛瞄向了晶片這一核心領域,成為推動這一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

5Giii.com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在人工智慧領域頗下功夫的華為,下一封戰書又是否會落入大力發展人工智慧的百度手上?目前還不得而知。然而在人工智慧的驅動下,AI晶片即將呈現出群雄逐鹿的局面是可以預見的。搶灘人工智慧制高點的競爭中,華為又是否能脫穎而出?這的確值得我們期待。

推薦閱讀

愛立信5G佈局主攻企業市場,能否戰勝華為?

從殷一民的起落,看中興為何被華為甩下?

華為在“雲”上最大的對手 是阿裡巴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