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漫步者S70,給音樂愛好者的Soundbar

我覺得讓我學建築結構的老爸設計一款Soundbar電視音響, 那麼他十有八九會設計得和漫步者S70一模一樣。

是的, 這就是漫步者S70給我的第一感覺。

漫步者S70的設計師和產品經理, 似乎打造這款產品的時候, 決定把音質放在第一位。 漫步者S70包含了主音箱以及一個用料十足的低音炮, 兩部分箱體為深色實木配色加上黑色的烤漆, 為了讓每個喇叭都擁有足夠大的音腔, 並且為了更好的聲學特性, 它不得不披上一副獨一無二的妝容。

和單純的Hi-Fi音響以聲音論成敗不同, “顏”對於Soundbar來說其實是一個蠻重要的方面。 換做任意一個年輕人, 都會希望自己的起居室充滿優雅、現代和簡約的氣息。 以內涵取勝當然更好, 可大家在行色匆匆的現代生活中, 怕是沒有太多閒暇去欣賞內涵吧?

現代都市里的古典韻律

是的, 這套2017年正式推出上市的Soundbar, 外觀設計和同類產品截然不同。 與其披上純黑色將自己隱藏, 漫步者S70選擇了一身散發著古典氣息的酸枝木紋理外衣。

這身酸枝木紋理本身當然沒有什麼問題, 我甚至覺得相當好看, 不過這身古典的裝束卻未必能夠討到所有人的歡心。 在裝飾偏向於中國古典風格的家居中,

漫步者S70看上去適得其所。 可在裝修風格偏向于現代的家居環境中, 這樣的風格可能就不太好融入客廳中。

大概是希望為整套產品注入一些現代氣息, 漫步者給S70設計了一個飛碟形狀的遙控器。 這個半個巴掌大的遙控器做工質感都還OK, 但由於是紅外遙控, 所以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必須要將紅外發射口對準S70主機。

這聽起來沒啥毛病, 可這個看起來挺不錯的飛碟遙控器卻相當不利於盲操。 它不管上下左右都是絕對的對稱, 漫步者也沒有在按鈕上做任何可以用觸覺辨識的明顯標記。 所以不管是調整音量還是切換歌曲,

都要先看一眼然後再確認紅外發射窗沒有被遮擋。

最後,漫步者S70還存在一個小問題,那便是它的體積。

將8寸無線低音炮先放在一邊不說(畢竟這玩意可以隨便放),漫步者S70的Soundbar非常“粗”。若不將電視掛在牆上,那麼漫步者S70就會擋掉相當一部分電視底部顯示內容。雖然一般來說不會影響正常觀賞電視,但也有可能會擋住電視的紅外遙控接收窗。

所以,與其簡單地將S70直接擺放到電視機櫃上(如上圖般佈置)。我們更推薦使用者選擇壁掛方案,所需要的支架等也直接隨機附贈。如此不止看上去更簡潔,也不用擔心各種遙控信號的接收。

聽,中國好聲音

別看它這樣子,漫步者S70可能是2000元能買到的,各方面最均衡的Soundbar。

首先,漫步者S70採用的是同類產品中少有的木質箱體。雖然木質加工更困難,且不利於體積控制。但和塑膠、金屬等其他材質相比,木質結構會有更好的聲學特性。由於木質結構更穩定,能夠減少箱體內部駐波對聲音的干擾,其也成為不少高品質Hi-Fi音響的選擇。

其次,漫步者S70的主機與低音炮之間是採用5.8G頻段通訊。和大部分家用數碼電器的無線傳輸大都使用2.4G及5G頻段相比,5.8G無線頻段的抗干擾能力和傳輸穩定性更好,傳輸延遲也更低。更好的傳輸技術,也意味著用戶可以將低音炮放在更合適的位置,且無須擔心連接品質。

最後,漫步者S70明顯在聲音上有“堆料”。那根挺粗的Soundbar裡頭,塞進了4顆70mm鋁膜中低音單元、2顆19mm鈦頂高音單元,搭配的無線低音炮單元尺寸也有8英寸。

在接收數位信號進行機內解碼的時候,它還支持最高24bit/192kHz的聲音解碼。並且它內置了專業級的DSP晶片,對高音通道和中低音通道獨立進行數位分頻和動態範圍管理。

所以,漫步者S70是一台非常適合用來欣賞音樂和看電影的Soundbar。漫步者官方似乎也十分鼓勵用戶這麼做——其內置有新聞、影院和音樂三個聲音模式。並且每個模式的聲音風格,真的是非常貼合自身名字的。

新聞模式下的漫步者S70,語音變得非常清晰可聞;音樂模式下的漫步者S70,聲音非常均衡清晰,適合欣賞音樂;影院模式下的漫步者S70,十分注重動作片大場面的氣氛渲染,能感受到虛擬環繞聲效。甚至和售價更高的Soundbar們比起來,它的聲音品質都更清晰好聽。

在目前Soundbar領域中,將“音質”作為主打賣點是很常見的事情,但真正做出一款適合用來欣賞音樂的Soundbar的廠商卻幾乎沒有。這些廠商們對“音質”追求都止步於“我的產品低音強悍”和“我的產品環繞聲效果超好”等等方面,這些特性對於觀影來說很不錯,但對欣賞音樂卻並沒有什麼益處。

這也是我們認為漫步者S70雖然設計得很古典,但卻十分符合年輕人需要的理由——比起“看”,如我一般的年輕人會更偏向於“聽”。環繞聲臨場感什麼的對家庭影院來說固然重要,可沒人願意將聲音、對白和唱詞如米糊一般隨便咽下。

S70是一款可以媲美Hi-Fi音箱的電視音響,它的聲音清晰有層次,聲底較為扎實穩重。如小邊桌一般大小的低音炮,雖然對起居室較小的用家來說不太友好,但出來的低音效果卻會讓人願意接受它碩大的體積。即便不將低音全開,這枚低音炮的每一次動作都能讓整個空間隨之振動。

我覺得OK

以一款2000元的家庭影院標準來衡量,漫步者S70在聲音上的表現絕對是良好甚至優秀的。確實它不論是Soundbar還是低音炮單元,都太大太有存在感,以至於對“蝸居”挺不友好。可它優秀的聲音素質,卻讓我們願意接受這點不足。

人們的需求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的。二十多年前老爸搬回來一套比當時的我還大的家庭影院時,家裡沒有人會嫌棄那套東西傻大黑粗。我們全家人都十分喜歡它,因為它在當時是那樣的悅耳動聽。

如今的世道可不同了,比起當初以聲音論成敗,現在的人們更加注重“好看”。至於聲音嘛,低音咚咚咚便是好,巴不得看動作大片的時候一個爆炸能將整棟樓都震得抖三抖。“音質”和“好聽”這兩個很重要的指標,反而被放在需求列表的最末端。

這種變化也直接促成了家庭影院產品們的改變——畢竟市場經濟這東西更多是需求決定供給,廠商們造出一款能讓更多人喜歡的產品是挺皆大歡喜的事情。哪怕是當年整天在平面廣告裡諷刺前驅車的寶馬,也在用國內特供版車型用力扇著自己耳光。

這也是我們喜歡漫步者S70的原因。即便是在現在這種大潮下,漫步者也願意去造S70這樣一款聲音出色的產品,提醒人們家庭影院這東西最初被創造出來的動機。以優雅、清晰且動聽聲音討好著我們雙耳的它,是給音樂愛好者們最好的Soundbar。

最後,漫步者S70還存在一個小問題,那便是它的體積。

將8寸無線低音炮先放在一邊不說(畢竟這玩意可以隨便放),漫步者S70的Soundbar非常“粗”。若不將電視掛在牆上,那麼漫步者S70就會擋掉相當一部分電視底部顯示內容。雖然一般來說不會影響正常觀賞電視,但也有可能會擋住電視的紅外遙控接收窗。

所以,與其簡單地將S70直接擺放到電視機櫃上(如上圖般佈置)。我們更推薦使用者選擇壁掛方案,所需要的支架等也直接隨機附贈。如此不止看上去更簡潔,也不用擔心各種遙控信號的接收。

聽,中國好聲音

別看它這樣子,漫步者S70可能是2000元能買到的,各方面最均衡的Soundbar。

首先,漫步者S70採用的是同類產品中少有的木質箱體。雖然木質加工更困難,且不利於體積控制。但和塑膠、金屬等其他材質相比,木質結構會有更好的聲學特性。由於木質結構更穩定,能夠減少箱體內部駐波對聲音的干擾,其也成為不少高品質Hi-Fi音響的選擇。

其次,漫步者S70的主機與低音炮之間是採用5.8G頻段通訊。和大部分家用數碼電器的無線傳輸大都使用2.4G及5G頻段相比,5.8G無線頻段的抗干擾能力和傳輸穩定性更好,傳輸延遲也更低。更好的傳輸技術,也意味著用戶可以將低音炮放在更合適的位置,且無須擔心連接品質。

最後,漫步者S70明顯在聲音上有“堆料”。那根挺粗的Soundbar裡頭,塞進了4顆70mm鋁膜中低音單元、2顆19mm鈦頂高音單元,搭配的無線低音炮單元尺寸也有8英寸。

在接收數位信號進行機內解碼的時候,它還支持最高24bit/192kHz的聲音解碼。並且它內置了專業級的DSP晶片,對高音通道和中低音通道獨立進行數位分頻和動態範圍管理。

所以,漫步者S70是一台非常適合用來欣賞音樂和看電影的Soundbar。漫步者官方似乎也十分鼓勵用戶這麼做——其內置有新聞、影院和音樂三個聲音模式。並且每個模式的聲音風格,真的是非常貼合自身名字的。

新聞模式下的漫步者S70,語音變得非常清晰可聞;音樂模式下的漫步者S70,聲音非常均衡清晰,適合欣賞音樂;影院模式下的漫步者S70,十分注重動作片大場面的氣氛渲染,能感受到虛擬環繞聲效。甚至和售價更高的Soundbar們比起來,它的聲音品質都更清晰好聽。

在目前Soundbar領域中,將“音質”作為主打賣點是很常見的事情,但真正做出一款適合用來欣賞音樂的Soundbar的廠商卻幾乎沒有。這些廠商們對“音質”追求都止步於“我的產品低音強悍”和“我的產品環繞聲效果超好”等等方面,這些特性對於觀影來說很不錯,但對欣賞音樂卻並沒有什麼益處。

這也是我們認為漫步者S70雖然設計得很古典,但卻十分符合年輕人需要的理由——比起“看”,如我一般的年輕人會更偏向於“聽”。環繞聲臨場感什麼的對家庭影院來說固然重要,可沒人願意將聲音、對白和唱詞如米糊一般隨便咽下。

S70是一款可以媲美Hi-Fi音箱的電視音響,它的聲音清晰有層次,聲底較為扎實穩重。如小邊桌一般大小的低音炮,雖然對起居室較小的用家來說不太友好,但出來的低音效果卻會讓人願意接受它碩大的體積。即便不將低音全開,這枚低音炮的每一次動作都能讓整個空間隨之振動。

我覺得OK

以一款2000元的家庭影院標準來衡量,漫步者S70在聲音上的表現絕對是良好甚至優秀的。確實它不論是Soundbar還是低音炮單元,都太大太有存在感,以至於對“蝸居”挺不友好。可它優秀的聲音素質,卻讓我們願意接受這點不足。

人們的需求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的。二十多年前老爸搬回來一套比當時的我還大的家庭影院時,家裡沒有人會嫌棄那套東西傻大黑粗。我們全家人都十分喜歡它,因為它在當時是那樣的悅耳動聽。

如今的世道可不同了,比起當初以聲音論成敗,現在的人們更加注重“好看”。至於聲音嘛,低音咚咚咚便是好,巴不得看動作大片的時候一個爆炸能將整棟樓都震得抖三抖。“音質”和“好聽”這兩個很重要的指標,反而被放在需求列表的最末端。

這種變化也直接促成了家庭影院產品們的改變——畢竟市場經濟這東西更多是需求決定供給,廠商們造出一款能讓更多人喜歡的產品是挺皆大歡喜的事情。哪怕是當年整天在平面廣告裡諷刺前驅車的寶馬,也在用國內特供版車型用力扇著自己耳光。

這也是我們喜歡漫步者S70的原因。即便是在現在這種大潮下,漫步者也願意去造S70這樣一款聲音出色的產品,提醒人們家庭影院這東西最初被創造出來的動機。以優雅、清晰且動聽聲音討好著我們雙耳的它,是給音樂愛好者們最好的Soundbar。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