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近三成人想自殺愁壞日本政府

作者:蔣豐

毫不誇張地說, 如果來到日本, 那麼平均而言, 你遇見的每4個日本成年人中, 就有1個是認真地考慮過或正在考慮自殺。 他們可能上網搜索過許多次:“怎樣死最不痛苦”“打開煤氣閥門之前要不要用膠布封死門邊”;“安眠藥需要吃多少顆才能徹底地死去”……

事情真的就有這麼嚴重。 最近, 日本厚生勞動省在全國範圍內做了一項有關自殺傾向的統計調查。 結果顯示, 比起2008年和2012年分別實施的同類調查, 想自殺的日本人比例一直在增加。

2016年10月, 日本厚生勞動省面向3000人進行了問卷調查, 2019人給出了有效答案。 其中, 23.6%的受訪者表示“認真地考慮過自殺”。 而2008年的調查中, 此數字為19.1%。 2012年的調查中, 此數字為23.4%。 認真地考慮過自殺卻還能填寫這份問卷, 說明他們找到了不自殺的理由。

36.7%的人表示, 能夠戰勝自己內心自殺的想法, 是因為努力用興趣和工作把這種心情給驅散了。

這一點, 或許不少人都會點頭稱讚。 因為工作或興趣愛好而忙起來之後, 許多瑣碎的問題都不再有時間思考, 生活變得充實, 自然驅散了不少心情的陰霾。

當然, 有些事情是講究不偏不倚的。 比如工作有助於驅散抑鬱的心情, 減少人們自殺的行為,

但是過度的工作也會拖垮身心, 增加人們的自殺情緒。 去年以來, 電通公司的東京大學女生自殺事件撕開了日本“過勞死”的口子, 緊接著不少大公司都被“過勞死”的負面新聞所糾纏。 松下公司一名社員被認定為長時間勞動導致過勞死;名古屋高等法院也在近日宣判, 認定名古屋的豐田公司員工為過勞死。 可見, 工作時間過長, 身心疲憊其實是一些日本人產生“自殺”念頭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 32.1%的人表示, 自己最後沒有選擇自殺是因為和家人, 朋友, 同事傾訴了苦惱。 傾訴的作用自然是強大的, 一方面可以讓人們認識到還有周圍的人支援著自己, 或者是瞭解到大家的工作都有煩惱, 不再覺得自身特殊;另一方面,

意識到了自己的生命不僅僅是自己的, 更對家人和朋友有著重要的意義, 並非可有可無。 這種方法或許沒有解決現實問題, 卻給人更強大的精神力量去戰勝煩惱。

不過, 值得注意的是, 46.9%的人表示, 在感到煩惱和壓力以至於想要自殺的時候, 求助的管道非常有限。

其實, 日本政府早就設置了“心理健康電話熱線”, 還有“自殺預防周”、“自殺對策強化月”、“自殺對策基本法”, 甚至還有“職場心理健康對策”等預防自殺的相關幫助和措施。 但是, 瞭解熱線電話的人只有6.9%, 瞭解“預防自殺周”、“自殺對策強化月”只有5%, 瞭解“自殺對策基本法”的只有1.7%。 可見, 大多數日本人並不瞭解政府為預防自殺所做的工作, 更別提利用這些方式求助了。

根據日本員警廳的統計資料, 去年日本全國自殺的人數達到2萬1764人, 依然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畢竟, “人”才是一切的根本, 有人才會有未來。 日本政府著急是沒有用的, 只有繼續加大自殺預防措施的力度與宣傳, 保障民眾切身的權益和心理健康, 才是社會經濟發展和活力的源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