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憶|烏蘭布統的那些花兒

七月的草原, 好像是自天涯飄落的微笑, 又似冬雪的嫣然回眸。 是花的山, 草的海, 綻放的花朵, 搖曳著籟籟天籟, 依稀吟唱。 無論你的腳邁向哪裡, 芬芳的花朵都會把你的雙腳擁持。 而你又認識多少呢?小編今天採摘了一籃野花, 等你與它們相識!

百里香:別名地椒, 分佈於內蒙等地, 生長在海拔600~900米地區, 藥用:風解表, 行氣止痛。

邊蕊唐松草:草本植物, 花期6~7月, 生長在山坡、草地, 海拔700~3000米的環境,

分佈於內蒙, 西北、東北等地區。

金蓮花:也稱旱荷,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花期6~7月, 多生長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及稀疏林帶, 藥用清熱解毒。

野罌粟:一種被子植物, 多年生草本, 高30~60釐米, 生長於內蒙古, 黑龍江。

地榆:多年生草本, 根粗壯, 花性稀單性, 密集成穗狀或頭狀花序。

草芍藥:別名山芍藥, 長於內蒙古, 河北等地, 敗毒抗癌, 清熱涼血, 祛瘀止痛。

短毛獨活:多年生草本, 高1~2米, 花複傘形花序頂生和側生。

二色補血草:俗稱勿忘我,多年生草本,根和全草民間藥用,有收斂、止血、利水的作用。

狗哇花:蒙語 (補榮黑),多年生草本,花期7~9月,多生於草地林緣、路旁,分佈於中國北部,西北部。

花荵:多年生草本,分佈于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海拔1700~3700米的山坡,灌叢,或溪流附近的濕地處,在東北多生長在草原。

華北藍盆花:別稱山蘿蔔,分佈于內蒙古、河北及西北地方等。草本1~2年生花卉,花期7~9月,生於海拔500~2300米的山坡草地上。

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釐米,分佈於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藥用迄今2000多年歷史,有增強免疫力、抗衰老,降壓抗菌等作用。

黃芩:芩本義是為止血草,以根入藥,有止血安胎、清熱解毒的作用。分佈于內蒙古、河北、黑龍江等地。

火絨草:別名庭芥、小白花,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質化,花期6~7月。

藍刺頭:屬藍刺頭屬,菊科。中國約10餘種,分佈于東北、西北。花期8~9月。

老鸛草:生於山坡及路旁,分佈于東北、華北、西北地方。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瀉作用。

柳蘭: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海拔3100~4250米的山坡林緣、林下及河谷濕地。分佈于東北、華北、西北等地。花期6~8月,耐寒,喜涼爽,濕潤氣候。

龍牙草:又名狼芽草,薔薇科多年生草本。生於溪邊、草地、林緣,產業內蒙古,花期5~12月。藥用清熱利濕、補虛活血。

輪葉婆婆納:別名草本威靈仙,分佈于內蒙古及新疆西北部,長於山坡草地。花期7~8月。

棉團鐵線蓮:直立草本,分佈於內蒙古草原及東北地區,花期6~8月,根藥用,有解毒、鎮痛、利尿、痛經作用。

蓬子菜:多年生草本,基部稍木質,花期4~8月,生於草原,草甸,及灌叢。分佈于東北、華北等地。全草入藥,能活血祛瘀,解毒止癢。

瑞香科狼毒: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互生,花兩性,根可造紙,是草原荒漠化的指示燈。花期5~6月,分佈于東北,內蒙古等地,耐乾旱寒冷。

石竹:別名石菊,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分佈于東北、華北,生長在草原及山坡草地,全草及根入藥,有清熱利尿,活血通經功效。

天仙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於山野、路邊,花期6~7月,具有止痛安神、殺蟲的作用。

橐吾:多年生草本,生長于內蒙古,河北等地,海拔372-2200米的草地,河邊,山坡。

香花芥:十字花科,生長于內蒙古、河北、吉林。

瓦松:分佈于深山向陽坡面,岩石縫隙間。耐寒耐寒,具備清熱解毒、止血、利濕功效。花期7~9月,果期8~10。

纈草:多年生耐寒開花植物。花期6~9月,是芬芳的白色或粉色花朵,香味過於濃烈,會令人難以忍受。生於山坡,草地。分佈於內蒙古,西藏等地。

萱草:多年生宿根草本,別名眾多,有金針、黃花菜等,耐寒適應高海拔。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功效。

野刺玫

野韭菜:為鬚根生,外皮膜質,別稱山韭。

野亞麻:草本植物,生於海拔400~3300米的草原,藥用可祛風解毒。

野鳶尾:多年生草本,生長於低海拔山坡草地。

紫斑風鈴草:別名燈籠花,多年生草本,生於山地林中,灌叢和草地,花期6~9月,耐寒,忌酷暑。

白鮮: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濃烈的香氣,花期5~6月,根皮入藥,分佈於內蒙古,朝鮮等地。

紫花苜蓿:是當今世界分佈最廣的栽培牧草,我國已有兩千年的栽培歷史,壽命可達30年之久。

青青草原,一碧連天,葳蕤的花朵淹沒了蜿蜒的小路。沒有了方向,而每一朵花都是通向美麗的方向。朋友,來這裡吧,你漫步於人間的草原,卻逍遙於塵世之外。

二色補血草:俗稱勿忘我,多年生草本,根和全草民間藥用,有收斂、止血、利水的作用。

狗哇花:蒙語 (補榮黑),多年生草本,花期7~9月,多生於草地林緣、路旁,分佈於中國北部,西北部。

花荵:多年生草本,分佈于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海拔1700~3700米的山坡,灌叢,或溪流附近的濕地處,在東北多生長在草原。

華北藍盆花:別稱山蘿蔔,分佈于內蒙古、河北及西北地方等。草本1~2年生花卉,花期7~9月,生於海拔500~2300米的山坡草地上。

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釐米,分佈於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藥用迄今2000多年歷史,有增強免疫力、抗衰老,降壓抗菌等作用。

黃芩:芩本義是為止血草,以根入藥,有止血安胎、清熱解毒的作用。分佈于內蒙古、河北、黑龍江等地。

火絨草:別名庭芥、小白花,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質化,花期6~7月。

藍刺頭:屬藍刺頭屬,菊科。中國約10餘種,分佈于東北、西北。花期8~9月。

老鸛草:生於山坡及路旁,分佈于東北、華北、西北地方。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瀉作用。

柳蘭: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海拔3100~4250米的山坡林緣、林下及河谷濕地。分佈于東北、華北、西北等地。花期6~8月,耐寒,喜涼爽,濕潤氣候。

龍牙草:又名狼芽草,薔薇科多年生草本。生於溪邊、草地、林緣,產業內蒙古,花期5~12月。藥用清熱利濕、補虛活血。

輪葉婆婆納:別名草本威靈仙,分佈于內蒙古及新疆西北部,長於山坡草地。花期7~8月。

棉團鐵線蓮:直立草本,分佈於內蒙古草原及東北地區,花期6~8月,根藥用,有解毒、鎮痛、利尿、痛經作用。

蓬子菜:多年生草本,基部稍木質,花期4~8月,生於草原,草甸,及灌叢。分佈于東北、華北等地。全草入藥,能活血祛瘀,解毒止癢。

瑞香科狼毒: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互生,花兩性,根可造紙,是草原荒漠化的指示燈。花期5~6月,分佈于東北,內蒙古等地,耐乾旱寒冷。

石竹:別名石菊,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分佈于東北、華北,生長在草原及山坡草地,全草及根入藥,有清熱利尿,活血通經功效。

天仙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於山野、路邊,花期6~7月,具有止痛安神、殺蟲的作用。

橐吾:多年生草本,生長于內蒙古,河北等地,海拔372-2200米的草地,河邊,山坡。

香花芥:十字花科,生長于內蒙古、河北、吉林。

瓦松:分佈于深山向陽坡面,岩石縫隙間。耐寒耐寒,具備清熱解毒、止血、利濕功效。花期7~9月,果期8~10。

纈草:多年生耐寒開花植物。花期6~9月,是芬芳的白色或粉色花朵,香味過於濃烈,會令人難以忍受。生於山坡,草地。分佈於內蒙古,西藏等地。

萱草:多年生宿根草本,別名眾多,有金針、黃花菜等,耐寒適應高海拔。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功效。

野刺玫

野韭菜:為鬚根生,外皮膜質,別稱山韭。

野亞麻:草本植物,生於海拔400~3300米的草原,藥用可祛風解毒。

野鳶尾:多年生草本,生長於低海拔山坡草地。

紫斑風鈴草:別名燈籠花,多年生草本,生於山地林中,灌叢和草地,花期6~9月,耐寒,忌酷暑。

白鮮: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濃烈的香氣,花期5~6月,根皮入藥,分佈於內蒙古,朝鮮等地。

紫花苜蓿:是當今世界分佈最廣的栽培牧草,我國已有兩千年的栽培歷史,壽命可達30年之久。

青青草原,一碧連天,葳蕤的花朵淹沒了蜿蜒的小路。沒有了方向,而每一朵花都是通向美麗的方向。朋友,來這裡吧,你漫步於人間的草原,卻逍遙於塵世之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