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越看越震撼,對你生存很重要,火星殖民的成功率究竟有多大

這是一篇對生存來說尤為重要的報導, 請耐心看完。

獵鷹九號發射成本沒那麼低?

“使用獵鷹九號火箭能降低成本, 可以重複發射1000次,

單次發射成本從6000千萬降低到6萬”但是不要太樂觀, 這些話只過是說給投資人聽的。

2.獵鷹火箭的成本你大可參考NASA設計的太空梭, 那也是設計重複發射100次的, 但實際發射成本只有初期比較低, 隨著發射頻率降低, 飛機年齡增加, 發射成本逐漸也會增高。

3.在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後, NASA每次發射太空梭都要一次準備好兩艘, 一艘用於執行任務, 另一艘隨時待命。 光是單次的發射成本就超過5億美元, 遠超過歐美航天局火箭的1億美元每次。

走霍曼軌道去火星雖然遠, 但是能省錢

1.從地球去火星走霍曼軌道, 單程大概要4個天文單位, 而火星和地球的最近距離是0.5個天文單位。

2.不走直線去火星是因為能耗太高, 走霍曼軌道只需要兩次提速就能到達, 第一次提速到2.4km/s, 第二次提速到2.5km/s。 這趟旅程一共需要8個月, 每當地球和火星、太陽的夾角成44.1°時就可以起飛, 這種機會需要26個月出現一次。

3.所以在馬斯克的規劃中每次運去火星的移民規模有幾千上萬人, 到時候用的的是“火星殖民者號”甚至是幾十上百架一同起飛。

4.火星殖民要在20年內迅速積累足夠多的人口才能形成自給自足的的社區化。 初識時期殖民火星的船票是50萬美元一張單程, 之後可能會降到10萬美元。 馬斯克預言2050年每年出發去火星的人有幾萬人, 這就是一個每年幾百億美元的生意

5.人們相信馬斯克會徹底改變人類探索宇宙的方式, 是因為他曾經改變了整個汽車行業, 如果沒有特斯拉的出現, 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會推遲50年。

火星上的水和氧氣從哪兒來

1.火星上不缺水, 這是結論早在2008年鳳凰號探測器給出的, 這次探測採集的地表土壤中含水量1%, 而這是一個本應該含水最少的土層。 在前後十幾年的探測中, 火星地表樣品中含水量從1%-60%都出現過。

2.人類可以利用太陽能把水合分子變成液態水。

3.火星地下可能存在液態水, 這要去了才知道。 火星大氣層濃度雖然只有地球的1%, 但是含水比例高, 通過過濾也可以得到液態水。

4.有水就可以通過電解水獲得氧氣, 還能反應獲得氫氣,

這是火箭可以直接使用的。

5.火星大氣層有95%的二氧化碳, NASA準備2020年發射火星車轉化氧元素。

火星食物從哪兒來

1.火星殖民初期一定是以素食為主, 因為養殖牲口是一種極其不划算的方式。 去火星只能帶種子, 不能帶食物。

2.荷蘭經濟部曾經和NASA模擬火星環境搞過一次大型的實驗, 幾乎每個植物都能發芽,絕大部分能長出植株。且火星重力式地球的40%,應該也沒問題。

讓火星升溫才能成功改造火星

1.火星表面溫蒂的決定性因素是火星與太陽間的間距,這個因素無法改變,但可以增加光照。

2.可以在火星上建造一面直徑250公里二弟鏡子,放在空間中,把多餘的陽光反照到火星上,為火星加溫,如果對準火星南極,將提升南極10℃的溫度,火星也許因此出現河流。

3.還可以移植厭氧菌到火星,讓他們產生溫室氣體,保存住火星的熱量。

一切改造火星的計畫終將破滅

1.地球的生物圈被稱為生物圈1號,人類曾經在1987年打造過一個“生物圈2號面積兩個足球場大,8層樓高,他與外界物質絕緣,能量不絕緣”

2.生物圈2號內的1000種微生物,3000多種動植物昆蟲都有人類規劃,分配數量,目的是讓若干人類在其中順利生存。

3.生物圈2號第一批入住了8人,在2年時間中他們確實維持了平衡,雖然氧氣濃度緩慢下降,但依然不危機生命。

4.生物圈2號的第二批科學家,共7位入住10個月後,裡面出現了氧和碳的失衡一切源於微生物的暴增消耗了過量的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沒有進入碳迴圈,而是被水泥建築物牆體吸收了,最終生物圈2號裡的生物多樣化迅速惡化,人類無法生存了,這個實驗宣告失敗。

5.生物圈2號的失敗預示著我們在改造火星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們也許可以把生命引入火星,形成一個生物圈,但這個生物圈只有很少的可能性是適合人類生存的。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去開墾火星還是繼續存亡地球呢?

幾乎每個植物都能發芽,絕大部分能長出植株。且火星重力式地球的40%,應該也沒問題。

讓火星升溫才能成功改造火星

1.火星表面溫蒂的決定性因素是火星與太陽間的間距,這個因素無法改變,但可以增加光照。

2.可以在火星上建造一面直徑250公里二弟鏡子,放在空間中,把多餘的陽光反照到火星上,為火星加溫,如果對準火星南極,將提升南極10℃的溫度,火星也許因此出現河流。

3.還可以移植厭氧菌到火星,讓他們產生溫室氣體,保存住火星的熱量。

一切改造火星的計畫終將破滅

1.地球的生物圈被稱為生物圈1號,人類曾經在1987年打造過一個“生物圈2號面積兩個足球場大,8層樓高,他與外界物質絕緣,能量不絕緣”

2.生物圈2號內的1000種微生物,3000多種動植物昆蟲都有人類規劃,分配數量,目的是讓若干人類在其中順利生存。

3.生物圈2號第一批入住了8人,在2年時間中他們確實維持了平衡,雖然氧氣濃度緩慢下降,但依然不危機生命。

4.生物圈2號的第二批科學家,共7位入住10個月後,裡面出現了氧和碳的失衡一切源於微生物的暴增消耗了過量的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沒有進入碳迴圈,而是被水泥建築物牆體吸收了,最終生物圈2號裡的生物多樣化迅速惡化,人類無法生存了,這個實驗宣告失敗。

5.生物圈2號的失敗預示著我們在改造火星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們也許可以把生命引入火星,形成一個生物圈,但這個生物圈只有很少的可能性是適合人類生存的。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去開墾火星還是繼續存亡地球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