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大發現 遵義毛石鎮大梨村發現古人居住過的山洞

《歡逗三隻眼》 欄目 訊 記者 黃宗孟 整理報導

遵義市匯川區(原遵義縣)毛石鎮大梨村境內, 發現一個龐大村落遺址的山洞。 在這個山洞中, 保存著相對完整的城牆和道路系統等。 具體形成年代有待專家進一步考證。

藏在洞裡的古村落遺址

該落遺址位於遵義市匯川區(原遵義縣)毛石鎮大梨村境內, 洞口在一處石岩之下, 村民們稱這個山洞為“上洞”。 冬閒時節, 附近的年輕人偶爾會進行探洞“冒險”。

記者進入山洞約百米後, 便看到一道橫貫整個洞口的石牆。 石牆高約6米, 長約百米, 有4個垛口。 城牆中間部分向外突出, 厚度約有1.5米, 後方兩道稍低的台坎, 各寬3米。 繼續往下, 龐大洞廳內層層疊疊的“梯田”, 躍然眼前。 毛石鎮政府幹部說, 這些“梯田”, 其實是用石頭壘砌起來的“石窩子”, 小的僅2至3平方米, 大的有10多平方米。

記者在現場看到了至少4條連接“石窩子”的道路, 有的道路上還設置了類似“寨門”的隘口。 一側的洞壁上, 還有一條人工開鑿的道路, 長約400米, 向洞內延伸。

另外, 洞廳內, 至少還有2到3處懷疑是取水點的坑氹,

以及幾個灶台。

“初步測算, 這些‘石窩子’有70多處, 總面積有10000平方米。 ”洞內遺址中還找到了部分青花瓷片、土陶瓷片等。

遺址或已存續百年

專家分析, 當地人所稱的戰亂, 很可能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義軍, 也可能是幾乎同一時期的桐梓縣楊隆喜等人發起的反清複明運動。

其中, 擁有兩萬多兵力的楊隆喜等人, 曾在毛石鎮與當地團練打了一年多的仗。

“不論是哪一個運動, 時間都是清代咸豐年間。 ”當地政府幹部說, 據此推算, 遺址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

記者就此諮詢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飛、遵義市博物館館長李良福時, 他們均認為這個“洞中村落”屬於一種“洞屯”現象,而且比較典型,有較高的保護和研究價值。

所謂“洞屯”,是指在清末戰亂、匪患猖獗年代,各地群眾自發在隱蔽山洞內修建藏物、藏人的場所,目的是為了躲避戰火等。“在貴州有很多,但這樣大規模、設施齊全的‘洞屯’遺址,非常少見。”一位專家說。

在此、呼籲社會各界人士共同保護好這些人類文化遺址。有需要到當地考察瞭解該遺址的各界人士可以和黃宗孟聯繫。

他們均認為這個“洞中村落”屬於一種“洞屯”現象,而且比較典型,有較高的保護和研究價值。

所謂“洞屯”,是指在清末戰亂、匪患猖獗年代,各地群眾自發在隱蔽山洞內修建藏物、藏人的場所,目的是為了躲避戰火等。“在貴州有很多,但這樣大規模、設施齊全的‘洞屯’遺址,非常少見。”一位專家說。

在此、呼籲社會各界人士共同保護好這些人類文化遺址。有需要到當地考察瞭解該遺址的各界人士可以和黃宗孟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