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費縣新莊“棗戀女孩”續 棗想和你在一起

費縣新莊“棗戀‘女孩 棗想和你在一起

棗想和你在一起

風中百合馮瀟:與一山脆棗相逢

數天前老杆就相約,秋風起時去費縣摘棗吧,那山上的脆棗,絕對完勝你對甜蜜的想像。還是當日去臨沭知青村的原班人馬,只是另加了雲和她的女兒。

哦,脆棗?思緒長長,許多關於棗的記憶擁來。記得爸爸每年會去崮子山上摘回許多酸棗,媽媽會做成可越冬鮮食的醉棗。還有酸棗釀的酸棗酒、酸棗仁炒的棗仁茶。記得端午時,爸爸去山上采來桲羅葉和葦塘的葦葉,媽媽照例包上滿滿一大鍋蜜棗棕。還記得春節時家裡蒸的棗花饃饃,紅紅火火棗山一樣。

想起了魯迅曾在《秋夜》中寫道: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許多人會嘲笑這樣弱智的開頭,我卻覺得很是別致,透著魯迅冷硬風格外少有的清朗和跳脫。只要一說起棗子,那兩棵棗樹和一樹秋實,便華麗麗地結伴而來了。

棗子,大約是最平民而親和的果實了吧。據說秦時百姓曾用棗栗渡荒年,免遭餓殍遍野的慘劇發生,所以被記入史冊,並被百姓尊為”鐵杆莊稼”。

我很喜歡吃棗,尤喜鮮棗,喜歡那種牙齒切開果實的脆爽口感,也喜歡汁水豐盈入喉的甘甜滋味。於是對名不見經傳的費縣脆棗,生出了一點點好奇心。

天微微的陰,秋風起,雲卷雲舒,田野上一片秋光,綠濤如海。玉米、大豆、花生、地瓜、高梁、穀子……高低起伏、層層疊疊,推擁著往遠處的地平線和山際而去,到處散發著濃濃的麥谷清香。

遠遠的,柱子山映入眼簾。那神似我家東邊崮子山的模樣,和滿山遍野的山花爛漫、秋意深濃,讓我仿佛暫態就穿越回了韓旺鐵礦的山道上。我呆呆地望著那熟悉的山水草木,一任車子拐上了柱子山南的山坡。

山下的條幅招展、拱門如虹,以及車水馬龍和人聲鼎沸,讓我清醒過來,到了,我們已到達費縣新莊的幾輩崖。據說附近5000余畝山嶺已遍植棗樹,每年可產優質脆棗200萬噸。哇!這是個什麼概念?這裡理所應當該稱棗山了。

我們先將車停在半山腰一處開闊的平地,拉開車門就都飛撲向了那片棗園。只需站在路邊,一伸手那棗子就跳到手上了。胡亂蹭兩下,送到嘴裡,感覺牙還沒用勁呢,那棗就應聲而開了。真的很脆!很甜!!怪道有人”囫圇吞棗”呢!不然會甜掉牙的哦! 那棗樹一人多高,密密匝匝到像是結滿了葡萄的樹林。大家都顧不上再寒喧,一人找一片喜歡的棗樹,摘一個、吃一個,只聽見一片”七哩卡察“,又一陣不住口的疊聲贊好。這脆棗也真沒辜負老杆的極力推薦,既清脆甘甜又薄皮無渣,果然是棗中之上品。

今天是費縣縣政府及相關部門主辦的首屆費縣脆棗採摘節暨脆棗擂臺賽,這是要啟動一個棗子新紀元的節奏哇!左近村落的果農們都來了,帶著自家樹上才摘的脆棗來參賽,賽一賽誰家的棗更脆、更甜、更美。那些在籃子裡堆成小山一樣的脆棗,較之我們在山坡棗園摘的棗子更大、更豐盈,如最青春的小姑娘的臉龐,甜美到醉人。經過幾輪激烈的評選和角逐,一、二、三等獎花落種出蜜樣脆棗的農家。得了獎的鄉親臉上的皺紋笑開了花,高興得一直合不攏嘴。獎牌立時就擺放在了自家攤位的顯眼處,又喜氣洋洋地吩咐家人帶領要採摘的遊人往棗園去……此時的山中,有甜蜜的小確幸閃爍。

很喜歡棗子,因為它總與喜慶相連。兒時最喜歡成群結隊去參加婚禮了,並不在意新郞新娘是誰、新房怎樣裝飾、陪送了多少嫁妝……最願做的是去找那栗子棗串。鄉間極喜”花生立子早”的好口彩,將生花生染成紅、綠兩色,然後與紅棗、栗子相間著串成串,或縫在喜被的四角,或放在新水壺、飯籠和一些用具中。那些花生立子早串若被孩子們找到、摘光是要早立子的好兆頭,於是新婚的人家都高興地看著我們在新房裡亂竄,帶來許多喜氣。還有一些不串串的,就灑在被褥下,再有些會與糖果混合了裝在茶盤裡,等一個儀式時灑向人群,人人便喜氣盈腮了。

據史料記載,紅棗是原產中國的傳統名優特產樹種。經考古學家從新鄭斐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的棗核化石證明,棗在中國已有8000多年歷史。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紅棗發酵釀造紅棗酒。《詩經》已有“八月剝棗”的記載了。《神農本草經》、歷代藥籍、《本草綱目》等也均有記載,棗為重要滋補品,還有“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之說。

這棗子可真是寶果啊!看著漫山遍野的棗樹,不禁又生起了好奇心,這山上怎麼會忽然冒出來這麼多棗樹?是有棗花仙子相助麼?詢問了幾個果農才得知,這棗子也真是有些來歷的。原來此山古稱幾輩崖,山上多生酸棗樹,那酸棗雖是也有許多好處,但採摘麻煩,且產量不高,果酸難以入口,運輸和銷售都很成問題。百姓們靠山卻無法從荒山中獲益。後經縣裡相關部門反復考察、認證,決定將這一片荒山改造成果園。

酸棗樹真是一種很特別的植物,它自己為酸棗樹時,千百年如一日地長成酸棗的模樣,發芽、開花、結青豆那麼大的棗兒,酸到人要犯抑鬱症。但一旦進行嫁接,它竟成了嫁雞隨雞的典範,除了能迅速適應,還將原本的缺點全部刪除,只留下了結果超多和清脆的優點。果農們又特意對新植株進行抹頭、疏枝等工作,將植株控制在二米以下,省卻了打棗的麻煩。真心的想給勤勞智慧的費縣人點100個贊!這也是為民謀福利的一項中國夢計畫吧?

慢悠悠地漫步在山道上,有村民正在地裡刨花生,玉米、高梁、地瓜、大豆正在默默成實,籬上、籬下野花開成團兒,藿香、牽牛、田旋、棉花、陽荊……紅的、粉的、白的、紫的,將山中的秋開成一片歡喜。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與一山脆棗、一川記憶相逢。看這一萬株,是棗樹,另一萬株,也是棗樹。

美文分享:風中百合

攝影

沂蒙老杆翟小鋒

重要聲明

費縣新莊脆棗節9月3日至10月7日舉行中,過時不候哈!

風中百合馮瀟:與一山脆棗相逢

數天前老杆就相約,秋風起時去費縣摘棗吧,那山上的脆棗,絕對完勝你對甜蜜的想像。還是當日去臨沭知青村的原班人馬,只是另加了雲和她的女兒。

哦,脆棗?思緒長長,許多關於棗的記憶擁來。記得爸爸每年會去崮子山上摘回許多酸棗,媽媽會做成可越冬鮮食的醉棗。還有酸棗釀的酸棗酒、酸棗仁炒的棗仁茶。記得端午時,爸爸去山上采來桲羅葉和葦塘的葦葉,媽媽照例包上滿滿一大鍋蜜棗棕。還記得春節時家裡蒸的棗花饃饃,紅紅火火棗山一樣。

想起了魯迅曾在《秋夜》中寫道: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許多人會嘲笑這樣弱智的開頭,我卻覺得很是別致,透著魯迅冷硬風格外少有的清朗和跳脫。只要一說起棗子,那兩棵棗樹和一樹秋實,便華麗麗地結伴而來了。

棗子,大約是最平民而親和的果實了吧。據說秦時百姓曾用棗栗渡荒年,免遭餓殍遍野的慘劇發生,所以被記入史冊,並被百姓尊為”鐵杆莊稼”。

我很喜歡吃棗,尤喜鮮棗,喜歡那種牙齒切開果實的脆爽口感,也喜歡汁水豐盈入喉的甘甜滋味。於是對名不見經傳的費縣脆棗,生出了一點點好奇心。

天微微的陰,秋風起,雲卷雲舒,田野上一片秋光,綠濤如海。玉米、大豆、花生、地瓜、高梁、穀子……高低起伏、層層疊疊,推擁著往遠處的地平線和山際而去,到處散發著濃濃的麥谷清香。

遠遠的,柱子山映入眼簾。那神似我家東邊崮子山的模樣,和滿山遍野的山花爛漫、秋意深濃,讓我仿佛暫態就穿越回了韓旺鐵礦的山道上。我呆呆地望著那熟悉的山水草木,一任車子拐上了柱子山南的山坡。

山下的條幅招展、拱門如虹,以及車水馬龍和人聲鼎沸,讓我清醒過來,到了,我們已到達費縣新莊的幾輩崖。據說附近5000余畝山嶺已遍植棗樹,每年可產優質脆棗200萬噸。哇!這是個什麼概念?這裡理所應當該稱棗山了。

我們先將車停在半山腰一處開闊的平地,拉開車門就都飛撲向了那片棗園。只需站在路邊,一伸手那棗子就跳到手上了。胡亂蹭兩下,送到嘴裡,感覺牙還沒用勁呢,那棗就應聲而開了。真的很脆!很甜!!怪道有人”囫圇吞棗”呢!不然會甜掉牙的哦! 那棗樹一人多高,密密匝匝到像是結滿了葡萄的樹林。大家都顧不上再寒喧,一人找一片喜歡的棗樹,摘一個、吃一個,只聽見一片”七哩卡察“,又一陣不住口的疊聲贊好。這脆棗也真沒辜負老杆的極力推薦,既清脆甘甜又薄皮無渣,果然是棗中之上品。

今天是費縣縣政府及相關部門主辦的首屆費縣脆棗採摘節暨脆棗擂臺賽,這是要啟動一個棗子新紀元的節奏哇!左近村落的果農們都來了,帶著自家樹上才摘的脆棗來參賽,賽一賽誰家的棗更脆、更甜、更美。那些在籃子裡堆成小山一樣的脆棗,較之我們在山坡棗園摘的棗子更大、更豐盈,如最青春的小姑娘的臉龐,甜美到醉人。經過幾輪激烈的評選和角逐,一、二、三等獎花落種出蜜樣脆棗的農家。得了獎的鄉親臉上的皺紋笑開了花,高興得一直合不攏嘴。獎牌立時就擺放在了自家攤位的顯眼處,又喜氣洋洋地吩咐家人帶領要採摘的遊人往棗園去……此時的山中,有甜蜜的小確幸閃爍。

很喜歡棗子,因為它總與喜慶相連。兒時最喜歡成群結隊去參加婚禮了,並不在意新郞新娘是誰、新房怎樣裝飾、陪送了多少嫁妝……最願做的是去找那栗子棗串。鄉間極喜”花生立子早”的好口彩,將生花生染成紅、綠兩色,然後與紅棗、栗子相間著串成串,或縫在喜被的四角,或放在新水壺、飯籠和一些用具中。那些花生立子早串若被孩子們找到、摘光是要早立子的好兆頭,於是新婚的人家都高興地看著我們在新房裡亂竄,帶來許多喜氣。還有一些不串串的,就灑在被褥下,再有些會與糖果混合了裝在茶盤裡,等一個儀式時灑向人群,人人便喜氣盈腮了。

據史料記載,紅棗是原產中國的傳統名優特產樹種。經考古學家從新鄭斐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的棗核化石證明,棗在中國已有8000多年歷史。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紅棗發酵釀造紅棗酒。《詩經》已有“八月剝棗”的記載了。《神農本草經》、歷代藥籍、《本草綱目》等也均有記載,棗為重要滋補品,還有“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之說。

這棗子可真是寶果啊!看著漫山遍野的棗樹,不禁又生起了好奇心,這山上怎麼會忽然冒出來這麼多棗樹?是有棗花仙子相助麼?詢問了幾個果農才得知,這棗子也真是有些來歷的。原來此山古稱幾輩崖,山上多生酸棗樹,那酸棗雖是也有許多好處,但採摘麻煩,且產量不高,果酸難以入口,運輸和銷售都很成問題。百姓們靠山卻無法從荒山中獲益。後經縣裡相關部門反復考察、認證,決定將這一片荒山改造成果園。

酸棗樹真是一種很特別的植物,它自己為酸棗樹時,千百年如一日地長成酸棗的模樣,發芽、開花、結青豆那麼大的棗兒,酸到人要犯抑鬱症。但一旦進行嫁接,它竟成了嫁雞隨雞的典範,除了能迅速適應,還將原本的缺點全部刪除,只留下了結果超多和清脆的優點。果農們又特意對新植株進行抹頭、疏枝等工作,將植株控制在二米以下,省卻了打棗的麻煩。真心的想給勤勞智慧的費縣人點100個贊!這也是為民謀福利的一項中國夢計畫吧?

慢悠悠地漫步在山道上,有村民正在地裡刨花生,玉米、高梁、地瓜、大豆正在默默成實,籬上、籬下野花開成團兒,藿香、牽牛、田旋、棉花、陽荊……紅的、粉的、白的、紫的,將山中的秋開成一片歡喜。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與一山脆棗、一川記憶相逢。看這一萬株,是棗樹,另一萬株,也是棗樹。

美文分享:風中百合

攝影

沂蒙老杆翟小鋒

重要聲明

費縣新莊脆棗節9月3日至10月7日舉行中,過時不候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