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從“雛鷹起飛”到“時代在召喚”,還記得當年的廣播操BGM嗎

曾幾何時, 當自帶鬼畜感的音樂聲起, 總有一幫人齊刷刷開啟“集會”模式, 他們雖然你推我搡, 不忘吹牛吐槽, 但一聲

號令, 立馬兩手平舉保持距離。

或鬥志昂揚擺臂擴胸, 或敷衍了事旋轉跳躍, 總之, 廣播體操, 跳起“一二三四...二二三四...”hi同學, 時代在召喚。

廣播體操, 最初還只是個外來的“混血兒”, 19世紀, 德國“體操之父”路德維希·楊自創“楊氏體操”, 讓原本只屬於有閑階層的體操走上了大眾化之路。

1925年, 美國一家保險公司, 為了增強客戶體質減少成本, 開始在電臺廣播中設立體操欄目, 吸引了大批民眾。 之後, 日本“有樣學樣”, 政府助陣強勢推廣, 除了全國轉播網的技術支持, 還有郵遞員帶著綱要, 圖解等全面地推。 其洗腦之迅速, 秒殺微商代購無數。 到了50年代, 廣播體操正式在我國發展。 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一窮二白, 國人體質堪憂, 抗美援朝時期滿腔熱血的青年們甚至無法通過入伍體檢。

從蘇聯老大哥那兒取經之後, 第一套廣播體操應運而生。 各大體操“傳授站”、“訓練班”遍地開花, 為了“健康工作五十年”火車上、馬路邊。 有空地兒的地方就有廣播體操。 之後, 體操style跟隨時代潮流, 不斷推陳出新, 第三套廣播體操模擬工農兵動作, 第五套以毛爺爺語錄為BGM, 改革開放之後, 第六、第七套廣播體操更是借鑒了迪斯可和霹靂舞的經典舞步, 沒混過迪廳, 還真不一定能跳得來。

不過, 有起就有落。 從80年代開始, 各地電臺的廣播體操節目陸續消失, 工廠“工間操”商店“開門操”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1998年, 專於中小學生的廣播體操在全國各校推行, 從“雛鷹起飛”到“時代在召喚”, 廣播體操變成課間操, 鍛煉身體的出發點雖好, 但強扭的瓜不甜, 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並並稱為學生時代兩大噩夢。 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的單調泛味, 也註定它虐學生千百遍, 學生依然無法拿它當初戀。

他們表面跟著口號集體尬舞, 但同一個BGM裡各有小九九。 有人期待擴胸運動,

有人對著熟悉的身影含情脈脈, 還有人寧願躲在廁所裡吸沼氣, 也不願隨波跳操。 儘管敷衍態度寫滿臉, 但還是要“一操再操日日操”。 體育課、運動會可以不care, 但廣播體操必須有!作為領導展示集體美學的工具, 犧牲學生休息時間也要抓緊操練, 颳風下雨也得撐傘驗收成果, 真是用心良苦啊!

此外, 還有各類花式廣播體操輪番來襲, 下腰一字馬是小兒科, 結合街舞才叫真時髦, 時不時再來場快閃, 畫風換太快就像龍捲風。 雖說廣播體操槽點無數, 可當音樂響起, 身體說不定還會誠實地原地踏步走。 傻X也好, 苦X也罷, 泛黃的記憶已無處安放, 沒法呼朋喚友再來一場那些年的廣播操, 那就保重身體, 至少還有廣場舞等著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