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為對付馬其諾防線德軍造出的重型武器,反而讓蘇軍吃盡苦頭

1934年剛上臺不久的希特勒, 就迫不及待的擴軍備戰, 為發動侵略戰爭做著各種準備。 專為防禦德軍而修建的馬其諾防線, 成了德軍第一個想要摧毀的目標。 德軍認為像馬其諾防線這樣的堅固工事, 只能使用威力巨大的超重型武器才能較為容易的拿下它。 德軍為此專門研製出了“朵拉”軌道炮、卡爾600mm自行迫擊炮等一些超級巨炮。 今天我們來說說卡爾600mm自行迫擊炮。

這種超重型迫擊炮設計要求, 最早是由德國陸軍總司令部于1936年提出的。 1938年8月德國軍方採納了萊茵金屬公司提供的方案, 決定生產6輛這種巨型迫擊炮。 由於德國卡爾貝克將軍十分重視這種武器的研製, 在研製的過程中提供了許多幫助, 所以該武器最後用卡爾貝克將軍的名字命名-“卡爾”600mm自行迫擊炮。

這種超級巨炮的口徑為600mm, 重量高達124噸, 由19人操作。 它最初使用的彈丸為混凝土貫穿彈, 彈丸重量為2.17噸。 後來為了增大射程, 還使用一種新研製的輕型混凝土貫穿彈, 這種彈頭重量僅為1700kg。 根據萊茵金屬公司的報告, 截止到1941年8月卡爾600mm自行迫擊炮生產了6輛, 分別被命名為一號亞當、二號愛娃、三號多爾、四號奧丁、五號洛基、六號迪沃。 1942年軍方又對其進行了改進,

如加長了身管, 縮小了口徑。 研製出“卡爾”540mm自行迫擊炮, 共生產了5-6輛。

在卡爾自行迫擊炮還未投入戰場時, 德軍就已經繞過了馬奇諾防線佔領了法國。 法國未能領教的威力, 最後蘇聯領教到了。 1941年5月準備該武器的德國第833重炮營在蘇聯重創了蘇軍。

在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中, 蘇軍和德軍你來我往僵持了250天難分勝負。 後來德軍調來了秘密武器“朵拉”大炮和“卡爾”自行迫擊炮對蘇軍工事進行轟炸, 在超級巨炮的炮火下, 蘇軍的彈藥庫被炸毀, 蘇軍損失慘重。 “卡爾”巨炮最後一次作戰的對手也是蘇軍, 1945年4月11日幾門卡爾巨炮部署在柏林以南迎擊來勢洶洶的蘇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