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白海面湧年底實現不黑不臭,8個城中村治汙工程本月全面開工

白海面湧發源於磨刀坑水庫, 幹流全長12.3公里, 集雨面積56.53平方公里, 流經白雲區永平、嘉禾、均禾等6個鎮街, 最終匯入流溪河。 過去由於流域內工業污水、城中村生活廢水污染較嚴重, 成為廣州市需要消滅黑臭河湧之一。

今年以來, 白雲區以“河長制”為抓手, 按照“控源、截汙、清淤、調水、管理”的治水思路, 對白海面湧進行全流域污染源進行“洗樓”式摸查。 經過前期整治, 白海面湧上半年有3個月基本告別黑臭, 水質有好轉趨勢, 並確保年底實現不黑不臭目標。

鐵腕整治496家污染企業

據瞭解, 白雲區轄內共有大小河湧249條, 納入廣州市黑臭河湧名單的有35條, 其中白海面湧等7條黑臭河湧是今年白雲區重點整治河湧, 而“控源”成為河湧整治重要手段之一。 針對河湧污染源, 白雲區採取鐵腕手段清理整治, 去年9月以來, 白雲區兩次啟動廣佛跨界河湧污染源專項整治百日行動, 對白海面湧流域內6個鎮街的工業、農業、農家樂等1929項河湧污染源完成整治。

今年7月以來, 白雲區對白海面湧流域全面開展違法建設整治行動, 已拆除違法建設5萬多平方米, 其中白海面主湧6米管理範圍目前已拆除面積約4990平方米。 針對農業面源污染源,

白雲區近年來多次組織對該流域內畜禽養殖場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全面清理非法養豬場和禽類養殖場近300家, 其中生豬養殖場約280家, 禽類養殖場20家。

今年, 白雲區環保局會同屬地鎮街, 對白海面湧沿線區域工業企業進行地毯式摸查, 共摸查出工業企業2149家, 並對其中496家涉水“散亂汙”企業展開重點整治。 白雲區環保局副局長劉志偉表示, 白雲區河湧眾多, 對白海面湧沿線工業企業進行地毯式摸查, 為重點河湧整治提供了參考, 白雲區將按照“關閉或搬遷為主、就地整改為輔”的要求, 對企業違法排汙現象進行全面整治。

案例

位於均禾街清湖村一社的小工業園區是此次整治的典型。 該園區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

內有一棟4層樓高的建築, 整治前, 建築內有化妝品製造、制鞋、皮具製造和傢俱製造等5家企業,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向白海面湧排放生活污水和少量的工業污水。 “此處距離白海面湧不到50米, 污水對河湧影響較大, 排查出來後, 區環保局對其進行強制關閉搬遷處理。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落實“河長制”力爭年底擺脫黑臭

白海面流域內分佈有12個村居約60萬人, 其中城中村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成為白海面湧主要的污染源。 為探索有效治理路徑, 白雲區選取了白海面湧作為重點整治試點河湧, 並就污染源整治、河湧管理等問題實行“掛圖作戰”。 一方面, 白雲區繼續集中開展“散亂汙”工業企業排查整頓, 鐵腕清理流域污染源;另一方面,

以推進河長制為抓手, 推動白海面湧水環境綜合治理。

目前, 白海面湧流域已全面落實河長責任制, 其中主湧區級河長由區長蘇小澎擔任, 鎮街河長15名、村級河長17名。 6條支湧區級河長4名, 鎮街河長7名, 村級河長13名。 河長們按照要求履職, 對責任河湖沿岸污水收集情況、排水口分佈、工業企業分佈、農業養殖分佈等情況進行全面巡查。

白海面湧流域已全面落實河長責任制。

記者在白海面湧石馬村段看到,水質已無明顯的黑色,也不再發出刺激的臭味,不遠處的保潔人員正在清理堤岸垃圾。“由於白海面湧

白海面湧流域已全面落實河長責任制。

記者在白海面湧石馬村段看到,水質已無明顯的黑色,也不再發出刺激的臭味,不遠處的保潔人員正在清理堤岸垃圾。“由於白海面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