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衛敲鐘、順豐上市那天,他可能是全世界最悲傷的人


| 本文由華商韜略原創

| 作者:張軍智

“公司解散了, 阿裡(巴巴)7000萬, 我的5000萬全部賠光了。 現在客戶的2000多萬貨款加盟商非法侵佔, 也不能返還。

1400多名員工兩個多月沒有工資, 我已傾家蕩產。 做生意有賠有賺, 現在公司賠本了, 懇請大家一起承擔, 在此真誠地向大家說一聲:對不起了。 ”

【一件小事, 結緣快遞業】

2017年初, 順豐上市, 股價連續漲停, 王衛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超級富豪。 萬眾追捧順豐之際, 華商君想到了陳平。 一片狂歡中, 他或許是全世界最悲傷的那個人。 他有999個理由說, 這一切原本屬於自己, 但是……

陳平——宅急送和星晨急便的創始人, 被譽為“民營快遞業第一人”, 事業巔峰之時, 他曾意氣風發要收購順豐, 如今, 他卻久別江湖, 難覓蹤影。

陳平1959年出生於湖北天門, 父親陳萬林是湖北京山縣楊集鎮雙墩村一位“老革命”, 陳平在家中排行老四, 上有一個姐姐, 兩個哥哥。

從小學到高中, 陳平都與大他兩歲的二哥陳東升(現為泰康人壽董事長, 還是嘉德拍賣創始人)在一個學校讀書。 兄弟倆性格迥異, 陳東升內斂穩重, 喜歡讀書看報寫東西, 成績優秀;弟弟陳平性格外向, 剛直富有激情, 他更喜歡“動手”, 例如製作樂器、修理模型、搗鼓機械零件……

1979年, 在全國高考錄取率不足6%的年代, 陳東升從文上了大學, 考入武漢大學政治經濟系;而更早一年, 弟弟陳平從武參了軍, 成了一名坦克裝甲兵。 此後十多年, 二哥陳東升先後任職於外經貿部、國務院, 30多歲就成了副局級的幹部, 而陳平也在部隊裡上了軍校, 做了軍官。

時至1990年, 陳平從部隊轉業。 部隊待久了的他, 踏入社會後, 感到有些茫然:“無論做什麼, 一切似乎都要從零開始。

”這時, 剛從日本考察回國的陳東升, 拿著日本一些學校的招生簡章問陳平:“你去不去開闊眼界?”

80年代末, 對剛吃飽飯沒幾年的中國人來說, 盛產松下電視機、三洋收錄機、本田摩托、皇冠轎車的日本, 是不折不扣的發達國家。 陳平心裡想, 反正到哪都是從零開始, 還不如去國外開開眼界。 在陳東升的傾囊相助下, 陳平成功留學。

陳平原計劃去學習廣告影視, 但到日本後第3個月, 一件小事改變了他的想法。 一個國內朋友去東京看望他, 走得匆忙, 將帶給大阪親戚的禮品落在陳平那裡。 從大阪到東京來回的路費, 對陳平來說是筆不小的費用。 正為此犯愁時, 有人告訴他, 可以使用日本的快遞——宅急便。

宅急便的工作人員上門取件時, 看到陳平是個窮困的留學生, 特意告訴他, 無需付費, 可以貨到後對方付款。 兩天后, 在大阪的朋友就接到了陳平發來的快遞, 打來電話感謝。 如此方便快捷的服務讓陳平眼界大開, “這樣的公司中國還沒有, 如果做一家, 一定很有前景。

此後, 陳平便對宅急便著了魔。 一到週六日, 他就游走於大街小巷, 看到宅急便的店就往裡走, 打著手勢與對方交流, 看店面介紹, 學習工作單、報價表的設計, 臨走時還要拿一份資料……

在中國開一家快遞公司的想法, 每天縈繞其腦海, 陳平時常興奮地睡不著, 在腦子裡推演創業時會遇到的問題。有時候走在路上,看到宅急便的快遞車,他會情不自禁地跟著跑起來。他托人帶了一張很大的北京地圖,一有空就在地圖上圈圈點點,琢磨宅急送未來的網路佈局,有時一坐就是一天。

創業需要錢,陳平邊學習邊瘋狂打工,沒人願意幹的髒活苦活,他都能幹,為了省錢,他在日本3年,從未在外面剪過頭髮。儘管老婆和剛8個月的孩子跟著在日本生活,但整個家庭開支也被壓縮到不能再少,去買菜都會等到商店快關門,因為關門前有些菜會很便宜處理。

1992年,結束學業的陳平,通過關係認識了香港一洲集團的老闆,在一洲集團日本分公司做起商務代理,收入相較以前多了許多。是年,鄧小平南巡發表講話,中國大地風起雲湧,一批知識份子投身“商海”,其中就有“92派”的代表人物、陳平的哥哥陳東升,他於日後創辦了嘉德拍賣和泰康人壽。

儘管遠在日本打工,但日本報紙對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持續、大篇幅報導,讓陳平越看越振奮,與投身商海的二哥交流,更讓他感覺回國創業的時機到了,是時候點燃那個一直“灼燒”自己的夢想了!

放棄了剛到手的優越工作,1993年11月,陳平帶著一家三口節衣縮食攢的30萬元,還有一張畫滿圈圈點點的北京地圖,重回故土。

【第一單生意,只收了1塊錢】

1994年1月18日,陳平和陳東升各出25萬元,創立了北京雙臣快遞公司,“所謂北京雙臣,就是我和我二哥。”陳平說。

按照陳平原本的想法,買輛三輪車就可以開始幹了,但當時政策有規定,必須要7個人,3輛車,而且司機必須是北京人。陳平印了一堆招聘廣告,從德勝門開始一直貼到昌平沙河鎮,結果,來應聘的人都是穿著拖鞋,光著上身,一副無業遊民的狀態……

好不容易招聘了4個人,陳平又“忽悠”了自己的姐姐,還有一個戰友,湊夠了7個人,滿懷信心地開始了自己的“夢想”。

1994年的中國,老百姓生活中幾乎不存在“快遞”的概念,360行也基本沒快遞這麼一個行業。雙臣正式開業第一天,沒有生意;第二天,沒有生意;第三天,還是沒有生意;第四天陳平急了,7個人一起去大街上“掃街”,終於迎來了第一單生意:在中關村,一個等車的人將他們的快遞車誤認為是載客的小巴,上車給了1塊錢,然後搭車到了亞運村。

為了找活,陳平四處尋找資訊,大街上的小廣告、報紙中縫的資訊都不放過,拿著電話黃頁,一個個公司打電話,經常晚上回家時,累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雙臣的業務漸漸多了起來,種類也很豐富:幫人接送孩子上學、取衣服、換煤氣罐、送蛋糕、送鮮花、搬家、火車站汽車站接送貨物……

除了日常幹活,陳平還得管理團隊,因為這支承載他快遞夢的團隊,時常會偷點油,跟客戶打架,不開心時候拿包裹撒氣,給汽車搞點小破壞……

除了這些困難,更麻煩的是缺錢。50萬在買了三輛車後,本就所剩無幾,要想建設團隊,拓展業務,資金更是捉襟見肘。之後,陳東升的岳母投資20萬元,陳平的大哥陳顯寶、姐姐、姐夫、父母等也紛紛出資,才幫助他渡過了第一次財政難關。

但每天都是些跑腿的雜活,這樣的狀況和陳平的理想差距太大,發展速度也太慢,為了鋪開網路,他決定模仿日本的宅急便。

在他每天的“怒吼”聲下,下麵的員工很快簽了一批洗腳屋、小賣部、小賓館、五金店、雜貨鋪,但相應的培訓方案,管理制度卻沒有跟上,例如如何稱重、收費標準、退貨簽收等等,陳平的想法沒有執行下去,還浪費了很多人力與物力。

既然自己搞不好,那就向別人學習。

一年後,在陳平的努力運作之下,日本長野縣一城株式會社,向雙臣快遞投資了180萬元,雙方合資成立了“北京雙臣一城快運有限公司”,一城株式會社占37.8%股份。合資公司的成立,使雙臣的業務配送範圍和專業技術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公司業務開始穩步向前。

【都說宅急送的福利非常好】

有了專業支持,雙臣的業務逐漸轉向了企業客戶為主的專案物流,比如為摩托羅拉、諾基亞、LG等品牌做大型倉儲配送。很多手機、電腦、汽車廠商陸續成了雙臣的大客戶,市場需求飛速發展,但此時雙臣的配送範圍和網路卻成了短板。

1998年,陳平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北京的精兵強將全部派出去,跑馬圈地開拓網路,總部只提供少量的啟動資金和“雙臣”的牌子。他回憶說,“沒有母公司,大家都是平級的兄弟公司,和我陳平平級,財權、人權、投資權都在諸侯手裡,賺了錢他們自己開銷。”陳平的要求只有一個:能把從北京運來的貨送到當地的千家萬戶。

這一策略徹底解放了團隊的生產力,短短兩年時間,北京、上海、廣州、瀋陽、成都、西安、武漢7個全資子公司成立,198個網點鋪設開來,業務量隨之大漲。

但這樣的組織架構與管理方式,弊端很快顯現。隨著業務的發展,各地分公司圈地為王,尾大不掉,相互之間矛盾衝突不斷。

而且由於“平級”的關係,陳平的影響力日趨衰落。總部出現資金缺口,向各分公司求援時,上海分公司“慷慨”地捐獻了一台影印機、一台傳真機、一台數碼相機。而大哥陳顯寶掌管的北京分公司,也只貢獻了7萬塊。最令陳平不舒服的是:當總部還蝸居在破房子裡時,同在一城的北京分公司,已經入駐了豪華大廈。

“分公司力量過於強大,再不收權,可能要脫離總公司了。”陳平決定開始“削藩”。“削藩”遭到了強烈的反彈,7名骨幹不服,帶著40多名核心員工集體離職,一時間人心浮動。上海分公司的老總與骨幹也提交了辭職信,陳平使出渾身解數,7天7夜待在上海,這才穩住了上海的負責人;在北京分公司,陳平召集所有人員開會,上午在大會上宣佈了一些決議,下午大哥陳顯寶接著開會,把上午決定全部推翻……

歷時兩年,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鬥智鬥勇,撕破臉皮,抱頭痛哭後,陳平把當年派出去的精兵強將又請回了總公司,除了加薪提職,還從自己的股份中,拿出5%的股份,大約300萬股,分給這些元老。多管齊下,陳平終於收回了各地分公司的權力,成功“削藩”,公司管理效率與運營效率顯著提高,雙臣邁上了快速發展之路。

2002年,雙臣完成第二輪融資,物美關聯企業注入4000萬元。同年,雙臣營業收入突破億元大關。

2003年,北京雙臣一城快運有限公司更名為宅急送,營業額突破2億,陳平榮獲“2003中國十大創業新銳”稱號、五一勞動獎章。

2005年末,宅急送總資產超過3億元,分支機搆210家,員工8000名,車輛1500台,網路覆蓋全國2000多個城市,年貨物周轉量超過4000萬件,年營業額6億元,年遞增率超過60%。

2006年,宅急送營業額達到了8億,並且當選2006年CCTV中國年度雇主,“我們員工都在北京買車買房,幹部們都非常的自豪,外面都說宅急送的福利非常好。在當時物流行業裡面,工資非常高。”陳平說。

2007年,宅急送營業額創紀錄的達到了13億,相比鐵道部的中鐵快運8個億,民航快運6個億,合資公司大通7個億的營業額,宅急送似乎成了這個行業裡名副其實的老大。但偶然得知一件事,卻讓陳平大吃一驚。

【誰都沒有錯,只是我難過】

陳平笑傲於快遞業江湖時,一次接受採訪期間,偶然得知順豐快遞營業額已經達到了26億。這讓陳平很是震驚,強烈的好勝心讓他很難接受這個現實。

“我就沒有想到有能夠超過我們的民營企業。因為我當時的目標是一直盯著國有企業,中鐵快運,民航快遞。順豐潛伏型的發展,既不接受媒體採訪,也不參加任何快遞協會、物流採購年會。”陳平回憶說。

看到順豐在小件物流市場如魚得水,同時也觀察到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以幾何倍數的速度增長,陳平決定在大件包裹運輸為主的業務機構上,設置小件快遞業務部。

“可口可樂一瓶水就兩塊錢,它能做到世界500強,超過了波音公司,超過了我們這麼大的鋼鐵公司。為什麼?它量大,50億人都喝可口可樂。我們做大件行業頂多10個企業用你,你的公司才能做多大?我要做小件,有1個億的服務物件,可能是兩個億。”陳平如此宣揚他的理念。

為了加快佈局小件快遞業務,陳平決定南下收購順豐,卻被王衛一口回絕。深受刺激之下,不顧家族成員的強烈反對,陳平在公司掀起了疾風暴雨般的改革。

2008年從1月份到9月份,宅急送新招員工1萬人,新增了2000個網點,新購置400輛貨車,為了這次業務轉型,光硬體投資就花了6000多萬,外加1萬多人的工資、各種辦公費用,資金的需求相當大。

為了填補資金缺口,2008年5月份,宅急送與美國華平投資簽訂協定,計畫引入戰略投資3億,融資萬事俱備,只等政府的批文。檔在北京市商務局、國家郵政局、商務部外資司都得到了批准,但最後被條法司一個處長攔了下來 ,“不行,你這個合同有對賭的協議,我們不能批。”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8月份,美國次貸危機發酵,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委身”美銀、AIG告急,華爾街哀鴻遍野,陳平原本寄予厚望的華平宣佈放棄投資。同時,宅急送再度謀求上市的努力也因種種原因擱淺。

這樣局面下,陳平組建的小件快遞業務,不能迅速接力,老業務前期被持續抽血,也幾乎無法承受,宅急送陷入總收入增長停滯,項目物流業務萎縮,進退兩難的境地。9月份時,公司的資金鏈已經極其緊張,業內傳言稱宅急送“虧損過億、大量裁員、就要垮掉。”於此同時,家族的內部鬥爭開始激化,性格倔強、一意孤行的陳平,成了家族成員指責的對象。

多方壓力之下,陳平被迫“養病休息”。大哥陳顯寶接替陳平主持工作,很快,宅急送收縮了小件業務平臺,裁員9000人,撤了2700多個網點,業務模式重新回歸到以大客戶為主的專案物流上。公司度過危機之際,陳平傾力推動的宅急送變革,也以失敗告終。

陳平一直堅信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對業務的改革沒有錯誤,但他強硬的性格,倔強的脾氣,持續成功養成的“自信”卻讓其與家庭成員難以和睦相處。“一句話就可以總結,我是家族企業的掌門人,但我不是這個家族的掌門人。所有成功的家族企業一定是這個家族的掌門人,在家族裡有很高的權威感。”這是陳平彼時的觀點。

面對家人長期以來的“掣肘與指責”,陳平覺得很委屈,2008年12月3日,陳平提出分家,告別了為之奮鬥15年的宅急送。他一個人出去旅行,隻身躺在100元一晚的旅館裡,陳平覺得,“誰都沒有錯,只是我難過。”

【馬雲給了7000萬】

2009年,堅信小件快遞未來市場大有可為的陳平,重新出發,一家名為“星晨急便”的快遞公司悄然成立。

這一年陳平50歲。在他的規劃裡,星晨急便的成功只需要3-5年,“到2015年,也就是我55歲生日的時候,如果沒有成功,我就認命。”

陳平不認為自己是急於求成,在他看來,當年創辦宅急送時,無資金、無專案、無經驗、無人才、甚至無行業,而與之對比,現在可謂什麼都有。電商每年以200%的速度在增長;從宅急送分家時,陳平得到了幾千萬的資金; PE、VC們也都看好這位行業元老的二次創業;最重要的是他還有人,陳平出走時,有一幫宅急送的人員跟隨。

“當年我在宅急送沒有實現的‘三上’夢想——上市、上天(有飛機)、上榜(進入中國企業500強),在星辰急便一定能實現。”陳平說。

他首先瞄準的是淘寶60億的快遞大蛋糕,雖然有“四通一達”的競爭,但陳平心中早有勝算,星晨急便成立後不久,就獲得了阿裡巴巴7000萬的戰略投資。外界普遍認為,星晨急便和阿裡的聯姻,讓公司享有其他競爭對手不可比擬的優勢。一夜之間,幾千個加盟商都尋求加盟星晨急便。

一切都顯得異常美好與順利。

然而在進入淘寶市場5個月後,陳平發現,自己走進了一條死胡同。他原先的那些目標客戶(淘寶店主),不僅不是他的客戶,還是他的競爭對手。

彼時,很多淘寶店主,本身不靠產品賺錢,而是依靠物流費用的差價賺錢。例如一個店鋪是賣裙子的,進價100塊,她可能在網上賣的也是100塊,正常情況下,快遞運費是20塊,但如果選擇加盟申通快遞後,一公斤的成本就變成了幾塊錢,中間差價就是十幾塊。

淘寶店家既是線上的店鋪,還是物流公司的加盟商。這種組合,讓陳平始料未及,而淘寶本身對店家的物流又無法做出限制。

陳平也嘗試學習“四通一達”的模式,但收效甚微。“他們已經有加盟協定、合同和系統了。你要他做‘婚外戀’他覺得風險太大了。所以說我們想要吸引他們到我們這邊來非常難。”陳平說。

陳平的淘寶戰略,很快就燒掉了3000萬,2010年8月,逐漸對C2C業務失去信心的董事會,決定放棄搭建好的全國性平臺和為淘寶賣家服務的業務,轉向B2C業務,為京東、亞馬遜、凡客等電商平臺進行物流配送服務。

但國內大型的電商網站,大多自建了物流系統,他們通常把好送的地方,自己“吃了”,把偏遠的、配送成本高的地方留給星晨急便。連續8個月,星晨急便的財務報表都是虧損。

為了支撐公司,陳平談妥了1個億的私募,但在準備簽約前,卻遭到了股東會的反對。

這是一件至今令外界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董事會為什麼要扼殺自己的救命錢?陳平後來解釋說:“我個人遇到矛盾的時候,往往都是以犧牲自己、跳出這個漩渦來解決。這是逃避問題,是我的弱點……當這個矛盾出現的時候。我不是用積極的、和解的、和風細雨的方式堅持化解這個矛盾。如果是,可能不是今天這個結果。”

可以想像,陳平與董事會出現矛盾時,並未採取積極的態度去化解,而是用“跳出旋渦”(可以理解為:既然你們不同意,哪就各幹各的。類似場景出現過一次,在宅急送時,他與家族成員觀點相左時,選擇的是出走)的方式去處理,而這也讓他徹底失去了董事會的支持,即使他的行為與決策,如今看來正確無比。

融資受挫、陷入絕境,陳平決定最後一搏。在他看來,彼時的星晨急便,最好的結果就是被收購。為了增加籌碼,陳平決定收購廣東省一家快遞公司——鑫飛鴻。在廣州起家的鑫飛鴻,當時在全國已有2000多個網點,但因經營不善,負債4000多萬。

陳平的提議再次遭到董事會的強烈反對。但他的性格又一次顯現。陳平不惜拿出自己的養老錢2000萬,硬是和鑫飛鴻簽訂了收購協定,同時多方聯繫願意收購的企業,其中之一便是自己一手創辦的宅急送。

2012年,剛過完春節,因為業務量的減少,各地加盟商隱隱感覺到了企業的危機,返款返貨時就盡可能拖延。不久,一則陳平跑路的短信開始大面積傳播,各地公司一下湧進了眾多追債大軍,公司的賬隨即被封。這給了艱難度日的星晨急便致命一擊,因為賬一封,正常資金不能進出,連加盟商的代收貨款也進不來了。

破產傳聞一度影響了準備對星晨急便施以援手的宅急送,上海一宅急送店面甚至被星晨急便加盟商堵住,拉出“陳氏家族還我血汗錢,上億資產一夜轉移”的條幅。

2012年3月1日,宅急送對鑫飛鴻作完盡職調查後,通知陳平,決定放棄收購。

陳平最後的希望破滅,投資1.2億的星晨急便,轟然垮塌。

後記:

星晨急便失敗後,陳平也像變了個人,有人說,陳平現在通達了,活得更清醒了。早年離開宅急送時,他充滿了對家人的抱怨,但星晨急便一役後,談及過往他更多從自身尋找原因:“我這十幾年來,老在想改變我的員工。當改變不了的時候,我往往抱怨的是他們,而不是我自己。實際上,我抱怨的應該是自己。因為你自己都改變不了自己,你怎麼能改變別人呢?”

2016年,陳平曾在宅急送短暫複出,而後又有消息說,陳平去了泰康人壽旗下的殯葬產業服務平臺……

陳平的結局本不該如此。他是一個願意為夢想獻身的人,平均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曾累到心臟病突發而緊急送醫,康復後卻依然如故;他被認為是業內最善待員工的老闆,重新創業後,有上千舊部從全國四面八方回應而來……

但努力和品格的背後,陳平也在不知不覺中,為自己的“個性”付出了代價——當兩次創業時,自己的觀念和合夥人衝突時,他選擇都是“離場”或是“單幹”。

有分析認為:在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一個人的“成功”需要更多的組織和他人予以協助,身處組織中的人,當與他人出現矛盾時,更加需要包容不同觀點的胸懷,積極化解矛盾的心態(而不是對抗、逃避),以及與他人協作共進的能力。或許這就是陳平商海20年,用上億元的投資,帶給後來者的教訓。

陳平曾說,如果55歲不成功,他就認命,但一位熟悉他的人卻說:性格決定命運,他應該不會閑著。在歷經兩次失敗後,學會通達、“看清自己”的陳平,會捲土重來嗎?

--end--

在腦子裡推演創業時會遇到的問題。有時候走在路上,看到宅急便的快遞車,他會情不自禁地跟著跑起來。他托人帶了一張很大的北京地圖,一有空就在地圖上圈圈點點,琢磨宅急送未來的網路佈局,有時一坐就是一天。

創業需要錢,陳平邊學習邊瘋狂打工,沒人願意幹的髒活苦活,他都能幹,為了省錢,他在日本3年,從未在外面剪過頭髮。儘管老婆和剛8個月的孩子跟著在日本生活,但整個家庭開支也被壓縮到不能再少,去買菜都會等到商店快關門,因為關門前有些菜會很便宜處理。

1992年,結束學業的陳平,通過關係認識了香港一洲集團的老闆,在一洲集團日本分公司做起商務代理,收入相較以前多了許多。是年,鄧小平南巡發表講話,中國大地風起雲湧,一批知識份子投身“商海”,其中就有“92派”的代表人物、陳平的哥哥陳東升,他於日後創辦了嘉德拍賣和泰康人壽。

儘管遠在日本打工,但日本報紙對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持續、大篇幅報導,讓陳平越看越振奮,與投身商海的二哥交流,更讓他感覺回國創業的時機到了,是時候點燃那個一直“灼燒”自己的夢想了!

放棄了剛到手的優越工作,1993年11月,陳平帶著一家三口節衣縮食攢的30萬元,還有一張畫滿圈圈點點的北京地圖,重回故土。

【第一單生意,只收了1塊錢】

1994年1月18日,陳平和陳東升各出25萬元,創立了北京雙臣快遞公司,“所謂北京雙臣,就是我和我二哥。”陳平說。

按照陳平原本的想法,買輛三輪車就可以開始幹了,但當時政策有規定,必須要7個人,3輛車,而且司機必須是北京人。陳平印了一堆招聘廣告,從德勝門開始一直貼到昌平沙河鎮,結果,來應聘的人都是穿著拖鞋,光著上身,一副無業遊民的狀態……

好不容易招聘了4個人,陳平又“忽悠”了自己的姐姐,還有一個戰友,湊夠了7個人,滿懷信心地開始了自己的“夢想”。

1994年的中國,老百姓生活中幾乎不存在“快遞”的概念,360行也基本沒快遞這麼一個行業。雙臣正式開業第一天,沒有生意;第二天,沒有生意;第三天,還是沒有生意;第四天陳平急了,7個人一起去大街上“掃街”,終於迎來了第一單生意:在中關村,一個等車的人將他們的快遞車誤認為是載客的小巴,上車給了1塊錢,然後搭車到了亞運村。

為了找活,陳平四處尋找資訊,大街上的小廣告、報紙中縫的資訊都不放過,拿著電話黃頁,一個個公司打電話,經常晚上回家時,累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雙臣的業務漸漸多了起來,種類也很豐富:幫人接送孩子上學、取衣服、換煤氣罐、送蛋糕、送鮮花、搬家、火車站汽車站接送貨物……

除了日常幹活,陳平還得管理團隊,因為這支承載他快遞夢的團隊,時常會偷點油,跟客戶打架,不開心時候拿包裹撒氣,給汽車搞點小破壞……

除了這些困難,更麻煩的是缺錢。50萬在買了三輛車後,本就所剩無幾,要想建設團隊,拓展業務,資金更是捉襟見肘。之後,陳東升的岳母投資20萬元,陳平的大哥陳顯寶、姐姐、姐夫、父母等也紛紛出資,才幫助他渡過了第一次財政難關。

但每天都是些跑腿的雜活,這樣的狀況和陳平的理想差距太大,發展速度也太慢,為了鋪開網路,他決定模仿日本的宅急便。

在他每天的“怒吼”聲下,下麵的員工很快簽了一批洗腳屋、小賣部、小賓館、五金店、雜貨鋪,但相應的培訓方案,管理制度卻沒有跟上,例如如何稱重、收費標準、退貨簽收等等,陳平的想法沒有執行下去,還浪費了很多人力與物力。

既然自己搞不好,那就向別人學習。

一年後,在陳平的努力運作之下,日本長野縣一城株式會社,向雙臣快遞投資了180萬元,雙方合資成立了“北京雙臣一城快運有限公司”,一城株式會社占37.8%股份。合資公司的成立,使雙臣的業務配送範圍和專業技術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公司業務開始穩步向前。

【都說宅急送的福利非常好】

有了專業支持,雙臣的業務逐漸轉向了企業客戶為主的專案物流,比如為摩托羅拉、諾基亞、LG等品牌做大型倉儲配送。很多手機、電腦、汽車廠商陸續成了雙臣的大客戶,市場需求飛速發展,但此時雙臣的配送範圍和網路卻成了短板。

1998年,陳平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北京的精兵強將全部派出去,跑馬圈地開拓網路,總部只提供少量的啟動資金和“雙臣”的牌子。他回憶說,“沒有母公司,大家都是平級的兄弟公司,和我陳平平級,財權、人權、投資權都在諸侯手裡,賺了錢他們自己開銷。”陳平的要求只有一個:能把從北京運來的貨送到當地的千家萬戶。

這一策略徹底解放了團隊的生產力,短短兩年時間,北京、上海、廣州、瀋陽、成都、西安、武漢7個全資子公司成立,198個網點鋪設開來,業務量隨之大漲。

但這樣的組織架構與管理方式,弊端很快顯現。隨著業務的發展,各地分公司圈地為王,尾大不掉,相互之間矛盾衝突不斷。

而且由於“平級”的關係,陳平的影響力日趨衰落。總部出現資金缺口,向各分公司求援時,上海分公司“慷慨”地捐獻了一台影印機、一台傳真機、一台數碼相機。而大哥陳顯寶掌管的北京分公司,也只貢獻了7萬塊。最令陳平不舒服的是:當總部還蝸居在破房子裡時,同在一城的北京分公司,已經入駐了豪華大廈。

“分公司力量過於強大,再不收權,可能要脫離總公司了。”陳平決定開始“削藩”。“削藩”遭到了強烈的反彈,7名骨幹不服,帶著40多名核心員工集體離職,一時間人心浮動。上海分公司的老總與骨幹也提交了辭職信,陳平使出渾身解數,7天7夜待在上海,這才穩住了上海的負責人;在北京分公司,陳平召集所有人員開會,上午在大會上宣佈了一些決議,下午大哥陳顯寶接著開會,把上午決定全部推翻……

歷時兩年,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鬥智鬥勇,撕破臉皮,抱頭痛哭後,陳平把當年派出去的精兵強將又請回了總公司,除了加薪提職,還從自己的股份中,拿出5%的股份,大約300萬股,分給這些元老。多管齊下,陳平終於收回了各地分公司的權力,成功“削藩”,公司管理效率與運營效率顯著提高,雙臣邁上了快速發展之路。

2002年,雙臣完成第二輪融資,物美關聯企業注入4000萬元。同年,雙臣營業收入突破億元大關。

2003年,北京雙臣一城快運有限公司更名為宅急送,營業額突破2億,陳平榮獲“2003中國十大創業新銳”稱號、五一勞動獎章。

2005年末,宅急送總資產超過3億元,分支機搆210家,員工8000名,車輛1500台,網路覆蓋全國2000多個城市,年貨物周轉量超過4000萬件,年營業額6億元,年遞增率超過60%。

2006年,宅急送營業額達到了8億,並且當選2006年CCTV中國年度雇主,“我們員工都在北京買車買房,幹部們都非常的自豪,外面都說宅急送的福利非常好。在當時物流行業裡面,工資非常高。”陳平說。

2007年,宅急送營業額創紀錄的達到了13億,相比鐵道部的中鐵快運8個億,民航快運6個億,合資公司大通7個億的營業額,宅急送似乎成了這個行業裡名副其實的老大。但偶然得知一件事,卻讓陳平大吃一驚。

【誰都沒有錯,只是我難過】

陳平笑傲於快遞業江湖時,一次接受採訪期間,偶然得知順豐快遞營業額已經達到了26億。這讓陳平很是震驚,強烈的好勝心讓他很難接受這個現實。

“我就沒有想到有能夠超過我們的民營企業。因為我當時的目標是一直盯著國有企業,中鐵快運,民航快遞。順豐潛伏型的發展,既不接受媒體採訪,也不參加任何快遞協會、物流採購年會。”陳平回憶說。

看到順豐在小件物流市場如魚得水,同時也觀察到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以幾何倍數的速度增長,陳平決定在大件包裹運輸為主的業務機構上,設置小件快遞業務部。

“可口可樂一瓶水就兩塊錢,它能做到世界500強,超過了波音公司,超過了我們這麼大的鋼鐵公司。為什麼?它量大,50億人都喝可口可樂。我們做大件行業頂多10個企業用你,你的公司才能做多大?我要做小件,有1個億的服務物件,可能是兩個億。”陳平如此宣揚他的理念。

為了加快佈局小件快遞業務,陳平決定南下收購順豐,卻被王衛一口回絕。深受刺激之下,不顧家族成員的強烈反對,陳平在公司掀起了疾風暴雨般的改革。

2008年從1月份到9月份,宅急送新招員工1萬人,新增了2000個網點,新購置400輛貨車,為了這次業務轉型,光硬體投資就花了6000多萬,外加1萬多人的工資、各種辦公費用,資金的需求相當大。

為了填補資金缺口,2008年5月份,宅急送與美國華平投資簽訂協定,計畫引入戰略投資3億,融資萬事俱備,只等政府的批文。檔在北京市商務局、國家郵政局、商務部外資司都得到了批准,但最後被條法司一個處長攔了下來 ,“不行,你這個合同有對賭的協議,我們不能批。”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8月份,美國次貸危機發酵,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委身”美銀、AIG告急,華爾街哀鴻遍野,陳平原本寄予厚望的華平宣佈放棄投資。同時,宅急送再度謀求上市的努力也因種種原因擱淺。

這樣局面下,陳平組建的小件快遞業務,不能迅速接力,老業務前期被持續抽血,也幾乎無法承受,宅急送陷入總收入增長停滯,項目物流業務萎縮,進退兩難的境地。9月份時,公司的資金鏈已經極其緊張,業內傳言稱宅急送“虧損過億、大量裁員、就要垮掉。”於此同時,家族的內部鬥爭開始激化,性格倔強、一意孤行的陳平,成了家族成員指責的對象。

多方壓力之下,陳平被迫“養病休息”。大哥陳顯寶接替陳平主持工作,很快,宅急送收縮了小件業務平臺,裁員9000人,撤了2700多個網點,業務模式重新回歸到以大客戶為主的專案物流上。公司度過危機之際,陳平傾力推動的宅急送變革,也以失敗告終。

陳平一直堅信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對業務的改革沒有錯誤,但他強硬的性格,倔強的脾氣,持續成功養成的“自信”卻讓其與家庭成員難以和睦相處。“一句話就可以總結,我是家族企業的掌門人,但我不是這個家族的掌門人。所有成功的家族企業一定是這個家族的掌門人,在家族裡有很高的權威感。”這是陳平彼時的觀點。

面對家人長期以來的“掣肘與指責”,陳平覺得很委屈,2008年12月3日,陳平提出分家,告別了為之奮鬥15年的宅急送。他一個人出去旅行,隻身躺在100元一晚的旅館裡,陳平覺得,“誰都沒有錯,只是我難過。”

【馬雲給了7000萬】

2009年,堅信小件快遞未來市場大有可為的陳平,重新出發,一家名為“星晨急便”的快遞公司悄然成立。

這一年陳平50歲。在他的規劃裡,星晨急便的成功只需要3-5年,“到2015年,也就是我55歲生日的時候,如果沒有成功,我就認命。”

陳平不認為自己是急於求成,在他看來,當年創辦宅急送時,無資金、無專案、無經驗、無人才、甚至無行業,而與之對比,現在可謂什麼都有。電商每年以200%的速度在增長;從宅急送分家時,陳平得到了幾千萬的資金; PE、VC們也都看好這位行業元老的二次創業;最重要的是他還有人,陳平出走時,有一幫宅急送的人員跟隨。

“當年我在宅急送沒有實現的‘三上’夢想——上市、上天(有飛機)、上榜(進入中國企業500強),在星辰急便一定能實現。”陳平說。

他首先瞄準的是淘寶60億的快遞大蛋糕,雖然有“四通一達”的競爭,但陳平心中早有勝算,星晨急便成立後不久,就獲得了阿裡巴巴7000萬的戰略投資。外界普遍認為,星晨急便和阿裡的聯姻,讓公司享有其他競爭對手不可比擬的優勢。一夜之間,幾千個加盟商都尋求加盟星晨急便。

一切都顯得異常美好與順利。

然而在進入淘寶市場5個月後,陳平發現,自己走進了一條死胡同。他原先的那些目標客戶(淘寶店主),不僅不是他的客戶,還是他的競爭對手。

彼時,很多淘寶店主,本身不靠產品賺錢,而是依靠物流費用的差價賺錢。例如一個店鋪是賣裙子的,進價100塊,她可能在網上賣的也是100塊,正常情況下,快遞運費是20塊,但如果選擇加盟申通快遞後,一公斤的成本就變成了幾塊錢,中間差價就是十幾塊。

淘寶店家既是線上的店鋪,還是物流公司的加盟商。這種組合,讓陳平始料未及,而淘寶本身對店家的物流又無法做出限制。

陳平也嘗試學習“四通一達”的模式,但收效甚微。“他們已經有加盟協定、合同和系統了。你要他做‘婚外戀’他覺得風險太大了。所以說我們想要吸引他們到我們這邊來非常難。”陳平說。

陳平的淘寶戰略,很快就燒掉了3000萬,2010年8月,逐漸對C2C業務失去信心的董事會,決定放棄搭建好的全國性平臺和為淘寶賣家服務的業務,轉向B2C業務,為京東、亞馬遜、凡客等電商平臺進行物流配送服務。

但國內大型的電商網站,大多自建了物流系統,他們通常把好送的地方,自己“吃了”,把偏遠的、配送成本高的地方留給星晨急便。連續8個月,星晨急便的財務報表都是虧損。

為了支撐公司,陳平談妥了1個億的私募,但在準備簽約前,卻遭到了股東會的反對。

這是一件至今令外界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董事會為什麼要扼殺自己的救命錢?陳平後來解釋說:“我個人遇到矛盾的時候,往往都是以犧牲自己、跳出這個漩渦來解決。這是逃避問題,是我的弱點……當這個矛盾出現的時候。我不是用積極的、和解的、和風細雨的方式堅持化解這個矛盾。如果是,可能不是今天這個結果。”

可以想像,陳平與董事會出現矛盾時,並未採取積極的態度去化解,而是用“跳出旋渦”(可以理解為:既然你們不同意,哪就各幹各的。類似場景出現過一次,在宅急送時,他與家族成員觀點相左時,選擇的是出走)的方式去處理,而這也讓他徹底失去了董事會的支持,即使他的行為與決策,如今看來正確無比。

融資受挫、陷入絕境,陳平決定最後一搏。在他看來,彼時的星晨急便,最好的結果就是被收購。為了增加籌碼,陳平決定收購廣東省一家快遞公司——鑫飛鴻。在廣州起家的鑫飛鴻,當時在全國已有2000多個網點,但因經營不善,負債4000多萬。

陳平的提議再次遭到董事會的強烈反對。但他的性格又一次顯現。陳平不惜拿出自己的養老錢2000萬,硬是和鑫飛鴻簽訂了收購協定,同時多方聯繫願意收購的企業,其中之一便是自己一手創辦的宅急送。

2012年,剛過完春節,因為業務量的減少,各地加盟商隱隱感覺到了企業的危機,返款返貨時就盡可能拖延。不久,一則陳平跑路的短信開始大面積傳播,各地公司一下湧進了眾多追債大軍,公司的賬隨即被封。這給了艱難度日的星晨急便致命一擊,因為賬一封,正常資金不能進出,連加盟商的代收貨款也進不來了。

破產傳聞一度影響了準備對星晨急便施以援手的宅急送,上海一宅急送店面甚至被星晨急便加盟商堵住,拉出“陳氏家族還我血汗錢,上億資產一夜轉移”的條幅。

2012年3月1日,宅急送對鑫飛鴻作完盡職調查後,通知陳平,決定放棄收購。

陳平最後的希望破滅,投資1.2億的星晨急便,轟然垮塌。

後記:

星晨急便失敗後,陳平也像變了個人,有人說,陳平現在通達了,活得更清醒了。早年離開宅急送時,他充滿了對家人的抱怨,但星晨急便一役後,談及過往他更多從自身尋找原因:“我這十幾年來,老在想改變我的員工。當改變不了的時候,我往往抱怨的是他們,而不是我自己。實際上,我抱怨的應該是自己。因為你自己都改變不了自己,你怎麼能改變別人呢?”

2016年,陳平曾在宅急送短暫複出,而後又有消息說,陳平去了泰康人壽旗下的殯葬產業服務平臺……

陳平的結局本不該如此。他是一個願意為夢想獻身的人,平均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曾累到心臟病突發而緊急送醫,康復後卻依然如故;他被認為是業內最善待員工的老闆,重新創業後,有上千舊部從全國四面八方回應而來……

但努力和品格的背後,陳平也在不知不覺中,為自己的“個性”付出了代價——當兩次創業時,自己的觀念和合夥人衝突時,他選擇都是“離場”或是“單幹”。

有分析認為:在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一個人的“成功”需要更多的組織和他人予以協助,身處組織中的人,當與他人出現矛盾時,更加需要包容不同觀點的胸懷,積極化解矛盾的心態(而不是對抗、逃避),以及與他人協作共進的能力。或許這就是陳平商海20年,用上億元的投資,帶給後來者的教訓。

陳平曾說,如果55歲不成功,他就認命,但一位熟悉他的人卻說:性格決定命運,他應該不會閑著。在歷經兩次失敗後,學會通達、“看清自己”的陳平,會捲土重來嗎?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