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家曾經隆重的七月半民俗,現在逐漸淡薄了

身在外地, 工作奔波, 要不是在朋友圈看到分享, 幾乎忘記了兒時那曾經隆重的民俗節日——七月半。

七月半, 也稱為中元節。

兒時, 在農村老家, 從沒有聽到“中元節”一說, 只知道“七月半”。

那個時候, 從農曆七月初十開始, 一直到七月十五, 就開始過七月半了。 家家戶戶都非常隆重, 老家的俗話說“年小月半大”。

那個時候, 生產隊會集體殺豬分肉, 家家戶戶的親戚六眷從初十到十五輪流接客,

相聚暢談、相聚暢飲。

那個時候, 過月半那天, 要祭祀敬祖, 老家把這個儀式稱之為“叫老人家”, “叫”畢放鞭炮、燒紙錢, 跟“老人家”叩頭, 莊嚴肅穆, 虔誠之至。

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 對於孩子們來說, 最具誘惑力的, 當屬香噴噴的蒸肉, 老家過月半蒸蒸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佳餚。 一年過去了一半, 吃一餐美味佳餚, 解了半年的嘴饞, 大人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那個時候, 晚上還要在屋外燒紙, 說是送鬼, 大人們囑咐這天晚上不要出門遊蕩, 因為民間有:“七月半, 鬼亂串”的說法。 看著繚繞飄渺的青煙, 烏黑低矮、陰暗陰森的農家瓦房, 著實讓人全身毛骨悚然, 甚至心驚膽戰。

記得那個時候, 七月半就像氣候的分水嶺, 老家有句俗話“過了七月半, 放牛伢在田溝裡竄”, 七月半一過, 天氣就涼爽了。

不過, 記憶中的那個時候, 七月半, 存留印象最深的還是那種隆重的民俗氣氛、香噴噴的蒸肉、和濃郁的鄉愁。

現今, 人們大都身處他鄉異地, 工作奔波, 四季忙碌, 無遐回老家與親人共度曾經的隆重民俗節日, 聊以此文, 帶去一份鄉愁的回味。 給遠方的、以及故鄉的親人問個好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