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說“拉尼娜現象”是“反厄爾尼諾現象”?

1998年眾志成城, 抗擊洪災

1998年, 中國遭受的特大洪澇災害, 中國的科學家認為, 這是由“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和長江流域生態惡化兩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拉尼娜現象——“拉尼娜”與“厄爾尼諾”相反, 指太平洋東部、中部海水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 在這種冷海溫度作用下, 美國的中西部地區出現酷熱、幹早天氣, 孟加拉出現洪澇災害, 加勒比海、墨西哥屢遭颶風襲擊。 科學家把它稱為“拉尼娜”, 意為“聖女”。

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它是一種厄爾尼諾年之後的矯正過度現象。 這種水文特徵將使太平洋東部水溫下降, 出現乾旱, 與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溫上升, 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顯偏多。 科學家認為:“拉尼娜”這種水文現象將會給廣東、福建、浙江乃至整個東南沿海帶來較多並持續一定時期的降雨。

拉尼娜狀態

拉尼娜現象期間, 我國華北汛期降水量容易偏多, 其原因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有關。 拉尼娜年份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 有利於形成華北汛期多雨的大氣環流形勢。

拉尼娜對我國東北夏季氣溫有影響。 在拉尼娜年份, 瀋陽、長春和哈爾濱夏季氣溫為偏高。 東北是我國主要產糧地之一, 氣溫變化對那裡的糧食產量有一定影響。

2008年中國大雪導致車輛無法行駛

2008年中國雪災形成也與拉尼娜現象有關。 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 造成東亞地區經向環流異常, 這樣一個環流形勢非常有利於中國北方冷空氣的南下。

另外, 亞洲高壓非常活躍, 不斷形成冷氣團南下影響中國, 造成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 但是由於南方的暖氣團也很活躍, 大量來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頻頻光顧南方地區, 當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強大冷氣團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區, 並與暖濕氣團相遇後, 這一冷、一暖兩個正好結合在一起。

受這兩個氣流共同影響, 所以一段時間, 特別是在長江流域雨雪天氣比較多, 而且長時間維持著低溫天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