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你對 Cosplay 的理解,是耽於幻想的服裝秀,還是一種更深的迷戀?

Coser的愛好是, 把幻想搬進現實

在今年 8 月世界 Cosplay 峰會(WCS)的舞臺上, 一位身著黑色水手服、手握武士刀的少女顯現在月光下。

在她的後上方,

一隻長相恐怖的吸血鬼張開雙翼, 發出令人戰慄的吼聲。 雙方的激烈打鬥持續了近兩分鐘。 最後, 這位少女以血祭刀, 成功手刃了吸血鬼。

這原本是押井守參與的日本動畫《Blood:The Last Vampire》中的場景——神秘少女小夜來到人類社會, 為了打倒潛伏于人類中的吸血鬼“翼手”而不斷戰鬥。

田園和劉雪峰兩位元 Coser 把這部作品的幻想場景變成了現實。

這段兩分多鐘的舞臺表演贏得了一片掌聲, 出色的設計、道具和表演讓田園和劉雪峰拿到了今年 WCS 的冠軍。 WCS 由日本愛知電視臺主辦, 比賽創立於 2003 年, 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 Cosplay 賽事之一, 這也是中國隊伍第一次在這個比賽上獲勝。

田園和劉雪峰兩人花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籌備, 他們自己製作道具服裝、設計舞臺動作、之後在工作之餘熬夜反復排練。 那身逼真的“翼手”服飾也是他們自己做的, 材料的成本就花了 1000 多元。

劉雪峰說他們沒想著能拿獎, 只是出於一種“習慣”去參加比賽, 和同好交流。 比賽完後更多的是一種滿足感:“扮成自己喜歡的角色, 去體現他們的生活, 離他們更近一點, 就很開心, 很有滿足感。 ”

一種消化對角色的愛的方法

Cosplay 的全稱是“Costume Play”(角色扮演), 這個合成詞最初在 1984 年由日本動畫家高橋伸之命名。 在紀錄片《Cosplay 風尚到文化:日本角色扮演產業》中, 一位 Coser 說道:“Cosplay 是消化對角色的愛的方法。 ”

雪瞳小時候學過國畫, 但小學升初中後, 這個興趣迫於學習壓力沒有繼續學下去。 於是上課的時候, 她就只能偷偷用紙和筆來畫一些漫畫。 “突然有一天畫著畫著, 就覺得我喜歡的一個人物他只是一張紙, 或者是一支筆劃出來的東西, 覺得特別難過。

2003 年, 她漸漸通過雜誌和網路論壇瞭解到, 原來在日本那還有一個名為 “Cosplay”的文化存在。 她說:“Cos 這個形式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從二次元在三次元裡面展現出來, 賦予他靈魂, 就覺得很有意義。 ”

儘管 Cosplay 的文化來源眾說紛紜, 但中國 Cosplay 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 80、90 年代《聖鬥士星矢》、《花仙子》、《美少女戰士》等眾多日本動畫的引進。 隨著最初一批日本動漫愛好者的成長以及網路的發展, Cosplay 文化在 90 年代末的國內逐漸發展起來, Coser 們也開始到一些零星的漫展上展示自己, 尋找到同好。

對角色的愛往往是一切的起點。 Cosplay 被視為一種積極的認同——這種角色扮演可以讓那個令人不甚滿意的自我退居幕後, 讓一個更加理想的自我活躍於人前。

雪瞳最喜歡的女性角色是《刀劍神域》裡的亞絲娜, 一位性格堅強而富有包容力的美少女,她是原作中人氣最高的女性角色。從 2012 年動畫開播到現在,雪瞳一直堅持不斷地 Cos 這個角色。她說她有的時候甚至會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自己仿佛真的就是亞絲娜。

劉雪峰平時更喜歡 Cos 動漫裡的那些配角,類似於反派或者是主角的師父,主角的人生導師,又或者是主角的隊友。相比起《網球王子》中的越前龍馬,他更喜歡手塚國光、德川和也這樣實力強大的配角。

大學畢業兩年的劉雪峰稱自己為一名自由職業者。他的本科就讀的是軌道交通專業,畢業後做著教課、接演話劇等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工作。

他覺得對一個角色的喜歡分為兩種,一種是男女之間那種喜歡,就是想擁有他或佔有他,另一種是想自己去成為他。

“我覺得我是後面那一種。”他說:“雖然最後會被主角打敗或者沒有主角厲害,但是他們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來的。”

不是單純的服裝秀,而是具有儀式感的人生體驗

對於不瞭解 Cosplay 的圈外人來說,他們很容易簡單粗暴的將 Cosplay 與 Lolita 甚至是“殺馬特”歸為一類,並在心裡默默為之貼上“奇裝異服“與“非主流”的標籤——這些愛好者們大多年輕,他們穿著與日常畫風不符、有著奇特設計的衣服,甚至還戴著彩色的假髮和美瞳、化著誇張的濃妝。

事實上,儘管穿著打扮是 Cosplay 的重要呈現方式,但它並不只是一次簡單的服裝秀。在劉雪峰看來,Coser 其實和演員一樣。雖然並沒有演員那麼專業,但兩者的性質其實都是一樣的——去扮演不同的人、去體驗不同人的生活、去體驗他們不同於自己的經歷。

雪瞳傾向於把 Cosplay 的拍攝當成一部藝術作品來好好完成。她說,Coser 如果想要拍一套好片,往往需要下一兩個月時間的功夫。

這個時間長度並非言過其實。一般而言,一個相對完整的 Cosplay 過程包含了一系列繁瑣的環節,例如選定角色、搜集角色和作品資料、決定是否要出外景、選擇拍攝地點、製作服裝和道具、化妝、拍攝、後期製作、上傳作品等等。每個階段的每一件事情,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卻並不輕鬆。

一個被圈內公認的觀點是,Cosplay 的精髓在於“神似”,它建立在大量的角色解讀之上:Coser 們模仿角色的氣質與行為,並試圖透過表演的形式,來讓二次元的虛擬角色憑藉三次元的軀體在現實中誕生。從這個角度來看,Cosplay 是一個帶有點儀式感的存在。

雪瞳認為“神似”是一個優秀 Coser 最重要的特質:“你看到這個角色,哪怕他的服裝道具有一些不到位,但是你一看就覺得就是那個人,就是那個漫畫裡的人,我覺得這個是最成功的。”

今年 24 歲的半刀並沒有把“還原度”當成 Cosplay 最重要、最具有成就感的部分,但她同樣也講究一種與角色的特殊儀式感:“舞臺或者拍片的過程中,你剛好跟這個角色有一些契合的事件發生的時候,你會覺得哇,我今天不虛此行。你不能說就是他,但你跟這個角色是有緣分的。”

半刀是網路遊戲《劍俠情緣三》的玩家,她對遊戲中“明教”這個門派情有獨鍾,明教成男形象也成為了她 Cos 次數最多的角色。

最令她津津樂道的一次 Cosplay 拍攝發生在大學畢業那個夏天,她將那次拍攝描述為“天時地利人和”。

2015 年 6 月 30 日,半刀來找一位同樣喜歡明教的攝影約片,兩人在聊天的過程中,她得知了一個叫做“天漠影視城”的地方。這個地方位於距北京約 70 公里的懷來縣境內,有著一片占地 1300 畝的天然沙漠,也是《龍門飛甲》的拍攝地。

很巧的是,在前不久,半刀剛好收到了一身特別帥氣的二手明教破軍套裝。她仔細地描述了那身衣服的材質:“是用熱熔膠灌模灌的一身堅甲,灌完之後再刷上漆,那個效果特別圓潤,是我見到過所有做破軍套裝店家裡最漂亮的一身,衣服也是裁縫專門定制的。”半刀第一次買到這麼貴的 Cos 服——這身衣服就花去了她一千八百元。

於是攝影詢問她的時候,半刀立刻答應了下來。她覺得當時自己的心簡直怦怦跳,因為距離畢業離開北京,只剩下一個禮拜都不到的時間了,這個機會實在難得。

7 月 2 日早上六點多,一行人就直直往城外行駛,他們到達影視城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半刀清晰地記得當時的畫面,那一天的天很乾淨,襯得雲都特別假。《龍門飛甲》劇組搭起來的客棧意外地沒有被拆,屋子的棚頂有幾個窟窿,太陽非常好,裡面有點揚沙,還出現了丁達爾效應。

“當時看到那個景,我立刻跑過去往那一坐。話都沒有說,攝影一看就懂了,當時所有人都在狀態。”但最讓半刀興奮的是,那天還出現了罕見的天文現象“藍月亮”,也就是一個季度中出現的第三個滿月。

“當時攝影說有點可惜他沒有帶能夠專門拍到月亮的鏡頭。我說沒關係,這個已經值了,日月同輝。”

她覺得,在那一瞬間,自己與“明教”是有緣分的。

另一個世界以及被釋放的自我

Norloth 第一次去 HobbitCon 的時候,她發現自己是個格格不入的外來者: “穿正常的衣服太不正常了。”

那是一個屬於托爾金粉絲的盛會。除了被邀請來的演員,Norloth 還在現場遇到了很多很多Coser,不管是親手製作還是找人製作,他們都會打扮成角色的模樣。

作為一位十多年的托爾金書迷,Norloth 將其形容為一個氣氛友好的同好展會——儘管在那裡她認識了一些同樣喜歡“索林”的朋友,但 Norloth 還是覺得有 Cosplay 才能更加融入這個氛圍:“我說我第二年還要來,我明年來的時候希望自己也能 Cos。”

回國後,她專門去學習了十節裁縫課,之後便開始自己摸索著做衣服。同時,展會上認識的兩位元“索林” Coser 也給了她很多啟發。第二年,她穿上了自己親手做的 Cos 服,飛去德國參加了新一年的 HobbitCon。

Norloth 是在 2008 年大學畢業的,但是她並不喜歡自己的理工科專業,也一點沒能愛上自己做手機 App 的那份工作——填高考志願的時候 Norloth 並沒有多少自主選擇權,也對未來懵懵懂懂。現實的狀況讓她厭倦。她喜歡畫畫,想學藝術相關的專業,但這些想法都是就讀大學之後才發萌發的。

Norloth 喜惡分明,她說:“我對一個東西的厭惡會表現的特別極端,不喜歡的我就特別不想做,完全不想做。有些人能夠接受,但是我不能接受。”

“我覺得我當初下決心出國留學其實是跟《霍比特人》有關係。”2012 年隨著電影的上映,Norloth 重新看了一遍托爾金的原書,她獲得了新的感受:“比爾博原來是一個很安逸生活和無憂無慮的人,他突然之間連手帕都不帶就出門冒險了。”看到這裡,Norloth 很感慨,她覺得自己不能再浪費青春,得去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Norloth 的行動很快。在 2013 年,她飛去了英國,開始在愛丁堡大學就讀藝術相關的研究生。

“我覺得喜歡一個角色也是可能會覺得自己跟這個角色有相像之處。”Norloth 說自己其實不是很隨性的人,反而屬於做事非常謹慎小心,一定要考慮的很周全那類。她覺得托爾金的故事改變了自己,讓自己開始改變慣性和惰性,學會當機立斷做一些決定。

一本研究亞文化的書《Cosplay:戲劇化的青春》中,作者馬中紅認為他/她們看到的另一個自己和世界,那些無處安放的幻想與壓抑的勇氣,都通過動漫作品得到了釋放。反叛、個性、勇氣、挑戰——這些被成人社會封鎖和壓制的青春氣質,在漫畫“烏托邦”中被高調稱道。

Norloth 說:“我覺得自己以前不會為了一件事情就毫不猶豫的去哪裡,比如說去漫展以前我可能會考慮很久很久,要不要去。這個出國的事情很遠,要花很多錢。但是我想反正我試一下吧,這輩子要去一下 SDCC,有機會我就去一下,不管了,就在單位裡面請假了。”

今年年初,Norloth 前往紐西蘭拍攝了婚紗照——那裡是《魔戒》和《霍比特人》的影片拍攝地,她還在那裡穿上了自己的 Cos 服。她說,近兩年父母也變得更加理解她,理解托爾金對她的影響。

Norloth 現在成為了一名藝術相關的老師,她說雖然目前的工作也會有令人不滿意的時候,但也提到:“我覺得至少在工作中我會學到東西,是我想要知道的東西。”

不是個體活動,他們有著更強烈的交流欲望

大多數情況下,Cosplay 並不是一個個體活動。畢竟,這是一個建立在二次元作品和角色基礎上的興趣愛好,這個圈子裡的同好有著比其他亞文化群體更強烈的交流欲望。

但在 Norloth 看來,嚴格意義上她其實並沒有進入所謂的 Cosplay 圈。她只是熱衷於扮演托爾金筆下以及一些喜歡的作品中的人物,並不認識國內圈子裡大多數的人。

“我可能喜歡一個人自得其樂,不一定要找人一起玩,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就可以了。“但她也嚮往著更多的同好:”當然如果有人能一起 Cos 一個電影裡面的角色,一起拍照,肯定會很開心。但是感覺好多朋友是在國外,所以比較難一起玩。”

與 Norloth 這樣時不時三五個好友一起交流的類型不同,雪瞳早早地就加入了 Cosplay 社團——這也是 Cosplay 深度愛好者們最為普遍的一種活動形式。

社團的存在可以讓那些大型 Cosplay 作品成為可能,例如《火影忍者》、《驅魔少年》、《聖魔之血》這樣充滿眾多個性角色的漫畫。在社團中,每個成員也都會有不同的分工,比方 Coser、攝影、修圖、後勤等等。

初三的時候,雪瞳在論壇上看到了一則上海招募 Coser 的帖子,這讓居住在鄰近城市鎮江的她有些心動。但同桌一再勸說她不要去:“那個活動在上海,萬一被人騙了怎麼辦?”後來同桌又告訴她,如果你想玩,我們就自己建一個社團吧。

這個願望在升至高一後得以真正實現。雪瞳自己畫了海報,在學校小賣部張貼好,招募到了朋友一起玩。幾個人買了 Cos 服,用一次性染髮劑染了發色,她覺得那個時候雖然不像現在這麼專業,但卻有一種很原始的快樂。

“我那個時候是我們社團大佬。那個時候我爸給我買了一個 130 萬圖元的數碼相機,就拿那個拍,感覺特別厲害。那個時候就是一幫人穿著這樣出去玩,聚餐,拍照,就覺得很開心。”父母並不反對雪瞳的這項愛好,他們認為這能鍛煉她的一些組織能力。

上大學的時候,雪瞳一邊帶領著由朋友結成的社會團體,一邊還加入了南京師範大學的校內團體。

那一陣經歷讓她覺得痛並快樂。為了準備 ChinaJoy Cosplay 比賽,雪瞳暴瘦了 20 斤。“那個時候我團裡的人都比我大,他們好多人都工作了,還有辭職過來的,就是為了來比賽。還有在國外念書的,那個時候瞞著家裡偷偷回來。我們基本上晚上都在排練,早上睡,睡到下午再做道具,做到晚上再排練,這樣一個星期。特別開心的生活在一起,雖然很累很累。”

但隨著不少朋友的退圈,雪瞳現在慢慢淡出社團了,她說:“以前我是一腔熱血做事,從來不計後果。”半刀也在大學時期當過 Cosplay 社團的副社長,但她說她現在也玩不動社團了。除了忙碌的工作外,最令她心累的是“每幾個人都有小社會,走到你這就是一團大事。”

屬於這個亞文化群體的規則與禁忌

和大部分亞文化一樣,Cosplay 圈子中也有著群體自發形成的一套規則,以及那些不可冒犯的禁忌存在。

這些規則一方面是源自於 Coser 們對“觀看者”的要求。在 Cosplay 的興趣部落中,有位名叫“落蕭”的用戶寫了一篇名為“Cos 圈中的四大禁忌”的文章來提醒剛入圈的新人,噴顏、盜圖、對比、惡搞照片被她列入了 Coser 們心中最大的雷區,這篇文章得到了 7913 個贊。

新人們還需要知曉的東西包括注意角色的政治因素,甚至當面詢問 Coser 的性別也被視為一件相當不禮貌的事情——因為跨性別扮演在 Cosplay 文化中非常普遍。

雪瞳也被噴過顏。最初 Cos 《人型電腦天使心》的“小嘰”時,雪瞳還不像現在這樣體型纖瘦,化妝水準也稱不上好。她的照片被搬到了《人型電腦天使心》的貼吧中,那些喜歡動畫、又對 Cos 的接受度不高的用戶很直白地“噴”了這些照片:“你們三次元的不要出我們二次元的女神。”

這類不友好的言論讓雪瞳感到很傷心,她也曾一度很在意。後來上了大學,她覺得自己想通了很多:“我就覺得這個東西不求理解,但求尊重。”

“Cos 圈中的四大禁忌”文章下的幾百多條評論裡不乏轉發支持者,他們或多或少在現實和網路中被冒犯過,也呼籲轉發能讓更多的人來看看這類的科普文章。但也有人這麼回復:“或許這些只是 Coser 的自尊心問題。”

儘管 Cosplay 在中國已經發展了近二十年之久,也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不少 Coser 總是在對圈外人談及自己愛好時顯得敏感而謹慎。半刀認為最大原因也在於此:“這話我覺得說得有點裝逼,但我覺得確實是這麼覺得,我覺得他們的敏感點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真的。”

“像中國特別早期的一些模特兒什麼的,他們有的時候到街上展覽的時候,他們穿的衣服更奇怪、更另類。你要是真的有足夠的自信去出你想要出的這個角色,而且他的著裝又是完全可以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的,那你真的沒有必要那麼敏感。哪怕是日常的衣服,看到穿搭很糟糕,人家可能也會私下裡說兩句。”

半刀覺得在公共場合,Coser 們最應該注意的是穿衣禮節,尤其是衣服的露出度——這是 Coser 對自身言行舉止的一種約束。她認為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了。“你一方面是要自信,另一方面是你態度要夠友好。這個時候你對他們的態度,就能決定人家以後再看到這個東西的態度。“

儘管也有質疑的聲音,但半刀覺得目前遇到的普通人都對 Cosplay 挺友好。“普羅大眾看到一些新奇的東西,並不會那麼本能地惡意去揣測。”半刀說。

商業化和愛好,一對矛盾體

2003 年,日本著名的 Coser 櫻庭時央曾來到中國參加 Cosplay 活動,但整個活動最後令她大失所望。她後來用日記記載了這段行程:“這個展會太不像樣子了,我懷疑那些主辦方腦子都是錢。”令她感到不可理喻的一點是,與 Coser 合影時,動漫會展的主辦方要收取費用。

WCS 中國區的負責人橘子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說:“我覺得全球 Cos 圈最商業化的就是中國了。”

WCS 在 2005 年初次進入中國,當時橘子作為一名翻譯負責聯繫中國賽區。後來隨著參賽的國家越來越多,整個體系得到規範,她就近水樓臺先得月,拿到了 WCS 中國區的授權。之後,橘子在成都成立了一家名為”赤色卡恩“的公司,專門負責漫展策劃執行、嘉賓邀請、遊戲美術、音樂外包等業務。

橘子自稱為一名“老法師”。這是一個在攝影圈廣為流傳的“黑話”,她自嘲自己空有器材,但並沒什麼特別好的攝影技術。她雖然是個資深二次元愛好者,但由於性格比較內向,不太喜歡穿著 Cos 服在別人面前擺 pose ,而是更喜歡為這些 Coser 拍照。

2001 年,橘子前往日本留學,很快就打入了當地的 Cos 圈。她將日本 Cos 圈描述為一股“泥石流”,也就是與國內氣氛不同、畫風突變般的存在。橘子說,日本愛好者們的 Cos 活動是有人找一塊空地,然後網上發發消息,就能聚集一堆 Coser 和老法師來這個地方,他們互相拍攝可以玩一天。

“真的是屬於自娛自樂型。現在日本 Cos 圈也基本上是這樣的,雖然也有那麼幾個職業 Coser,但是和我們國內比起來,可以說 99.9% 的 Coser 都是靠興趣支撐的。”她覺得這都和國內的氛圍很不相同。

在一些人看來,商業化已經讓國內的 Cosplay 圈“變質”了。雪瞳覺得這個圈子發生了很大轉變,最直觀的體會是,現在玩 Cosplay 比早些年要費錢多了。“現在攝影、化妝、後期有償的越來越多,收費也越來越高。上班之後就沒有那麼多時間自己去做服裝道具了,而且淘寶現在量產比較多。”

在採訪中,雪瞳還喜歡提的一個詞是“初心”,因為現在很多人並不是因為熱愛二次元而成為 Coser,而是為了在這個日漸熱絡的圈子裡吸引眼球。

在橘子看來,目前國內 Cosplay 圈最商業化的表現在於人們把 Coser 當成明星追捧。“國外玩 Cosplay 是互相切磋,學習而已,而且他們會追捧的必定是道具做得好,或化妝技巧精湛有一技之長的 Coser。我國的名 Coser 衣服靠買,化妝也有化妝師。只是長得好看而已,和模特有何區別?”

雪瞳覺得這種商業化的運作也有著好的一面:“如果有償的話,至少我的片子品質是有保證的。如果無償的話,人家拍完了,可能這個片子你也沒有辦法要求它的品質。”

半刀也有著和雪瞳類似的感受,她覺得這算不上什麼壞事。“以前染髮劑弄一瓶來已經覺得跟販毒似的,特別小心翼翼,現在它已經完全運作起來了,大家都很便利。原先我們等於跟農田裡插秧一樣。”

橘子依舊不太喜歡這種風氣。她更像是一位本真的小眾文化捍衛者,也對目前圈子裡的商業化氛圍表露出了些許無奈:“人多了就會有競爭。也許商業化就是這種競爭的必然結果吧。”

題圖來自:Flickr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一位性格堅強而富有包容力的美少女,她是原作中人氣最高的女性角色。從 2012 年動畫開播到現在,雪瞳一直堅持不斷地 Cos 這個角色。她說她有的時候甚至會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自己仿佛真的就是亞絲娜。

劉雪峰平時更喜歡 Cos 動漫裡的那些配角,類似於反派或者是主角的師父,主角的人生導師,又或者是主角的隊友。相比起《網球王子》中的越前龍馬,他更喜歡手塚國光、德川和也這樣實力強大的配角。

大學畢業兩年的劉雪峰稱自己為一名自由職業者。他的本科就讀的是軌道交通專業,畢業後做著教課、接演話劇等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工作。

他覺得對一個角色的喜歡分為兩種,一種是男女之間那種喜歡,就是想擁有他或佔有他,另一種是想自己去成為他。

“我覺得我是後面那一種。”他說:“雖然最後會被主角打敗或者沒有主角厲害,但是他們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來的。”

不是單純的服裝秀,而是具有儀式感的人生體驗

對於不瞭解 Cosplay 的圈外人來說,他們很容易簡單粗暴的將 Cosplay 與 Lolita 甚至是“殺馬特”歸為一類,並在心裡默默為之貼上“奇裝異服“與“非主流”的標籤——這些愛好者們大多年輕,他們穿著與日常畫風不符、有著奇特設計的衣服,甚至還戴著彩色的假髮和美瞳、化著誇張的濃妝。

事實上,儘管穿著打扮是 Cosplay 的重要呈現方式,但它並不只是一次簡單的服裝秀。在劉雪峰看來,Coser 其實和演員一樣。雖然並沒有演員那麼專業,但兩者的性質其實都是一樣的——去扮演不同的人、去體驗不同人的生活、去體驗他們不同於自己的經歷。

雪瞳傾向於把 Cosplay 的拍攝當成一部藝術作品來好好完成。她說,Coser 如果想要拍一套好片,往往需要下一兩個月時間的功夫。

這個時間長度並非言過其實。一般而言,一個相對完整的 Cosplay 過程包含了一系列繁瑣的環節,例如選定角色、搜集角色和作品資料、決定是否要出外景、選擇拍攝地點、製作服裝和道具、化妝、拍攝、後期製作、上傳作品等等。每個階段的每一件事情,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卻並不輕鬆。

一個被圈內公認的觀點是,Cosplay 的精髓在於“神似”,它建立在大量的角色解讀之上:Coser 們模仿角色的氣質與行為,並試圖透過表演的形式,來讓二次元的虛擬角色憑藉三次元的軀體在現實中誕生。從這個角度來看,Cosplay 是一個帶有點儀式感的存在。

雪瞳認為“神似”是一個優秀 Coser 最重要的特質:“你看到這個角色,哪怕他的服裝道具有一些不到位,但是你一看就覺得就是那個人,就是那個漫畫裡的人,我覺得這個是最成功的。”

今年 24 歲的半刀並沒有把“還原度”當成 Cosplay 最重要、最具有成就感的部分,但她同樣也講究一種與角色的特殊儀式感:“舞臺或者拍片的過程中,你剛好跟這個角色有一些契合的事件發生的時候,你會覺得哇,我今天不虛此行。你不能說就是他,但你跟這個角色是有緣分的。”

半刀是網路遊戲《劍俠情緣三》的玩家,她對遊戲中“明教”這個門派情有獨鍾,明教成男形象也成為了她 Cos 次數最多的角色。

最令她津津樂道的一次 Cosplay 拍攝發生在大學畢業那個夏天,她將那次拍攝描述為“天時地利人和”。

2015 年 6 月 30 日,半刀來找一位同樣喜歡明教的攝影約片,兩人在聊天的過程中,她得知了一個叫做“天漠影視城”的地方。這個地方位於距北京約 70 公里的懷來縣境內,有著一片占地 1300 畝的天然沙漠,也是《龍門飛甲》的拍攝地。

很巧的是,在前不久,半刀剛好收到了一身特別帥氣的二手明教破軍套裝。她仔細地描述了那身衣服的材質:“是用熱熔膠灌模灌的一身堅甲,灌完之後再刷上漆,那個效果特別圓潤,是我見到過所有做破軍套裝店家裡最漂亮的一身,衣服也是裁縫專門定制的。”半刀第一次買到這麼貴的 Cos 服——這身衣服就花去了她一千八百元。

於是攝影詢問她的時候,半刀立刻答應了下來。她覺得當時自己的心簡直怦怦跳,因為距離畢業離開北京,只剩下一個禮拜都不到的時間了,這個機會實在難得。

7 月 2 日早上六點多,一行人就直直往城外行駛,他們到達影視城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半刀清晰地記得當時的畫面,那一天的天很乾淨,襯得雲都特別假。《龍門飛甲》劇組搭起來的客棧意外地沒有被拆,屋子的棚頂有幾個窟窿,太陽非常好,裡面有點揚沙,還出現了丁達爾效應。

“當時看到那個景,我立刻跑過去往那一坐。話都沒有說,攝影一看就懂了,當時所有人都在狀態。”但最讓半刀興奮的是,那天還出現了罕見的天文現象“藍月亮”,也就是一個季度中出現的第三個滿月。

“當時攝影說有點可惜他沒有帶能夠專門拍到月亮的鏡頭。我說沒關係,這個已經值了,日月同輝。”

她覺得,在那一瞬間,自己與“明教”是有緣分的。

另一個世界以及被釋放的自我

Norloth 第一次去 HobbitCon 的時候,她發現自己是個格格不入的外來者: “穿正常的衣服太不正常了。”

那是一個屬於托爾金粉絲的盛會。除了被邀請來的演員,Norloth 還在現場遇到了很多很多Coser,不管是親手製作還是找人製作,他們都會打扮成角色的模樣。

作為一位十多年的托爾金書迷,Norloth 將其形容為一個氣氛友好的同好展會——儘管在那裡她認識了一些同樣喜歡“索林”的朋友,但 Norloth 還是覺得有 Cosplay 才能更加融入這個氛圍:“我說我第二年還要來,我明年來的時候希望自己也能 Cos。”

回國後,她專門去學習了十節裁縫課,之後便開始自己摸索著做衣服。同時,展會上認識的兩位元“索林” Coser 也給了她很多啟發。第二年,她穿上了自己親手做的 Cos 服,飛去德國參加了新一年的 HobbitCon。

Norloth 是在 2008 年大學畢業的,但是她並不喜歡自己的理工科專業,也一點沒能愛上自己做手機 App 的那份工作——填高考志願的時候 Norloth 並沒有多少自主選擇權,也對未來懵懵懂懂。現實的狀況讓她厭倦。她喜歡畫畫,想學藝術相關的專業,但這些想法都是就讀大學之後才發萌發的。

Norloth 喜惡分明,她說:“我對一個東西的厭惡會表現的特別極端,不喜歡的我就特別不想做,完全不想做。有些人能夠接受,但是我不能接受。”

“我覺得我當初下決心出國留學其實是跟《霍比特人》有關係。”2012 年隨著電影的上映,Norloth 重新看了一遍托爾金的原書,她獲得了新的感受:“比爾博原來是一個很安逸生活和無憂無慮的人,他突然之間連手帕都不帶就出門冒險了。”看到這裡,Norloth 很感慨,她覺得自己不能再浪費青春,得去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Norloth 的行動很快。在 2013 年,她飛去了英國,開始在愛丁堡大學就讀藝術相關的研究生。

“我覺得喜歡一個角色也是可能會覺得自己跟這個角色有相像之處。”Norloth 說自己其實不是很隨性的人,反而屬於做事非常謹慎小心,一定要考慮的很周全那類。她覺得托爾金的故事改變了自己,讓自己開始改變慣性和惰性,學會當機立斷做一些決定。

一本研究亞文化的書《Cosplay:戲劇化的青春》中,作者馬中紅認為他/她們看到的另一個自己和世界,那些無處安放的幻想與壓抑的勇氣,都通過動漫作品得到了釋放。反叛、個性、勇氣、挑戰——這些被成人社會封鎖和壓制的青春氣質,在漫畫“烏托邦”中被高調稱道。

Norloth 說:“我覺得自己以前不會為了一件事情就毫不猶豫的去哪裡,比如說去漫展以前我可能會考慮很久很久,要不要去。這個出國的事情很遠,要花很多錢。但是我想反正我試一下吧,這輩子要去一下 SDCC,有機會我就去一下,不管了,就在單位裡面請假了。”

今年年初,Norloth 前往紐西蘭拍攝了婚紗照——那裡是《魔戒》和《霍比特人》的影片拍攝地,她還在那裡穿上了自己的 Cos 服。她說,近兩年父母也變得更加理解她,理解托爾金對她的影響。

Norloth 現在成為了一名藝術相關的老師,她說雖然目前的工作也會有令人不滿意的時候,但也提到:“我覺得至少在工作中我會學到東西,是我想要知道的東西。”

不是個體活動,他們有著更強烈的交流欲望

大多數情況下,Cosplay 並不是一個個體活動。畢竟,這是一個建立在二次元作品和角色基礎上的興趣愛好,這個圈子裡的同好有著比其他亞文化群體更強烈的交流欲望。

但在 Norloth 看來,嚴格意義上她其實並沒有進入所謂的 Cosplay 圈。她只是熱衷於扮演托爾金筆下以及一些喜歡的作品中的人物,並不認識國內圈子裡大多數的人。

“我可能喜歡一個人自得其樂,不一定要找人一起玩,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就可以了。“但她也嚮往著更多的同好:”當然如果有人能一起 Cos 一個電影裡面的角色,一起拍照,肯定會很開心。但是感覺好多朋友是在國外,所以比較難一起玩。”

與 Norloth 這樣時不時三五個好友一起交流的類型不同,雪瞳早早地就加入了 Cosplay 社團——這也是 Cosplay 深度愛好者們最為普遍的一種活動形式。

社團的存在可以讓那些大型 Cosplay 作品成為可能,例如《火影忍者》、《驅魔少年》、《聖魔之血》這樣充滿眾多個性角色的漫畫。在社團中,每個成員也都會有不同的分工,比方 Coser、攝影、修圖、後勤等等。

初三的時候,雪瞳在論壇上看到了一則上海招募 Coser 的帖子,這讓居住在鄰近城市鎮江的她有些心動。但同桌一再勸說她不要去:“那個活動在上海,萬一被人騙了怎麼辦?”後來同桌又告訴她,如果你想玩,我們就自己建一個社團吧。

這個願望在升至高一後得以真正實現。雪瞳自己畫了海報,在學校小賣部張貼好,招募到了朋友一起玩。幾個人買了 Cos 服,用一次性染髮劑染了發色,她覺得那個時候雖然不像現在這麼專業,但卻有一種很原始的快樂。

“我那個時候是我們社團大佬。那個時候我爸給我買了一個 130 萬圖元的數碼相機,就拿那個拍,感覺特別厲害。那個時候就是一幫人穿著這樣出去玩,聚餐,拍照,就覺得很開心。”父母並不反對雪瞳的這項愛好,他們認為這能鍛煉她的一些組織能力。

上大學的時候,雪瞳一邊帶領著由朋友結成的社會團體,一邊還加入了南京師範大學的校內團體。

那一陣經歷讓她覺得痛並快樂。為了準備 ChinaJoy Cosplay 比賽,雪瞳暴瘦了 20 斤。“那個時候我團裡的人都比我大,他們好多人都工作了,還有辭職過來的,就是為了來比賽。還有在國外念書的,那個時候瞞著家裡偷偷回來。我們基本上晚上都在排練,早上睡,睡到下午再做道具,做到晚上再排練,這樣一個星期。特別開心的生活在一起,雖然很累很累。”

但隨著不少朋友的退圈,雪瞳現在慢慢淡出社團了,她說:“以前我是一腔熱血做事,從來不計後果。”半刀也在大學時期當過 Cosplay 社團的副社長,但她說她現在也玩不動社團了。除了忙碌的工作外,最令她心累的是“每幾個人都有小社會,走到你這就是一團大事。”

屬於這個亞文化群體的規則與禁忌

和大部分亞文化一樣,Cosplay 圈子中也有著群體自發形成的一套規則,以及那些不可冒犯的禁忌存在。

這些規則一方面是源自於 Coser 們對“觀看者”的要求。在 Cosplay 的興趣部落中,有位名叫“落蕭”的用戶寫了一篇名為“Cos 圈中的四大禁忌”的文章來提醒剛入圈的新人,噴顏、盜圖、對比、惡搞照片被她列入了 Coser 們心中最大的雷區,這篇文章得到了 7913 個贊。

新人們還需要知曉的東西包括注意角色的政治因素,甚至當面詢問 Coser 的性別也被視為一件相當不禮貌的事情——因為跨性別扮演在 Cosplay 文化中非常普遍。

雪瞳也被噴過顏。最初 Cos 《人型電腦天使心》的“小嘰”時,雪瞳還不像現在這樣體型纖瘦,化妝水準也稱不上好。她的照片被搬到了《人型電腦天使心》的貼吧中,那些喜歡動畫、又對 Cos 的接受度不高的用戶很直白地“噴”了這些照片:“你們三次元的不要出我們二次元的女神。”

這類不友好的言論讓雪瞳感到很傷心,她也曾一度很在意。後來上了大學,她覺得自己想通了很多:“我就覺得這個東西不求理解,但求尊重。”

“Cos 圈中的四大禁忌”文章下的幾百多條評論裡不乏轉發支持者,他們或多或少在現實和網路中被冒犯過,也呼籲轉發能讓更多的人來看看這類的科普文章。但也有人這麼回復:“或許這些只是 Coser 的自尊心問題。”

儘管 Cosplay 在中國已經發展了近二十年之久,也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不少 Coser 總是在對圈外人談及自己愛好時顯得敏感而謹慎。半刀認為最大原因也在於此:“這話我覺得說得有點裝逼,但我覺得確實是這麼覺得,我覺得他們的敏感點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真的。”

“像中國特別早期的一些模特兒什麼的,他們有的時候到街上展覽的時候,他們穿的衣服更奇怪、更另類。你要是真的有足夠的自信去出你想要出的這個角色,而且他的著裝又是完全可以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的,那你真的沒有必要那麼敏感。哪怕是日常的衣服,看到穿搭很糟糕,人家可能也會私下裡說兩句。”

半刀覺得在公共場合,Coser 們最應該注意的是穿衣禮節,尤其是衣服的露出度——這是 Coser 對自身言行舉止的一種約束。她認為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了。“你一方面是要自信,另一方面是你態度要夠友好。這個時候你對他們的態度,就能決定人家以後再看到這個東西的態度。“

儘管也有質疑的聲音,但半刀覺得目前遇到的普通人都對 Cosplay 挺友好。“普羅大眾看到一些新奇的東西,並不會那麼本能地惡意去揣測。”半刀說。

商業化和愛好,一對矛盾體

2003 年,日本著名的 Coser 櫻庭時央曾來到中國參加 Cosplay 活動,但整個活動最後令她大失所望。她後來用日記記載了這段行程:“這個展會太不像樣子了,我懷疑那些主辦方腦子都是錢。”令她感到不可理喻的一點是,與 Coser 合影時,動漫會展的主辦方要收取費用。

WCS 中國區的負責人橘子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說:“我覺得全球 Cos 圈最商業化的就是中國了。”

WCS 在 2005 年初次進入中國,當時橘子作為一名翻譯負責聯繫中國賽區。後來隨著參賽的國家越來越多,整個體系得到規範,她就近水樓臺先得月,拿到了 WCS 中國區的授權。之後,橘子在成都成立了一家名為”赤色卡恩“的公司,專門負責漫展策劃執行、嘉賓邀請、遊戲美術、音樂外包等業務。

橘子自稱為一名“老法師”。這是一個在攝影圈廣為流傳的“黑話”,她自嘲自己空有器材,但並沒什麼特別好的攝影技術。她雖然是個資深二次元愛好者,但由於性格比較內向,不太喜歡穿著 Cos 服在別人面前擺 pose ,而是更喜歡為這些 Coser 拍照。

2001 年,橘子前往日本留學,很快就打入了當地的 Cos 圈。她將日本 Cos 圈描述為一股“泥石流”,也就是與國內氣氛不同、畫風突變般的存在。橘子說,日本愛好者們的 Cos 活動是有人找一塊空地,然後網上發發消息,就能聚集一堆 Coser 和老法師來這個地方,他們互相拍攝可以玩一天。

“真的是屬於自娛自樂型。現在日本 Cos 圈也基本上是這樣的,雖然也有那麼幾個職業 Coser,但是和我們國內比起來,可以說 99.9% 的 Coser 都是靠興趣支撐的。”她覺得這都和國內的氛圍很不相同。

在一些人看來,商業化已經讓國內的 Cosplay 圈“變質”了。雪瞳覺得這個圈子發生了很大轉變,最直觀的體會是,現在玩 Cosplay 比早些年要費錢多了。“現在攝影、化妝、後期有償的越來越多,收費也越來越高。上班之後就沒有那麼多時間自己去做服裝道具了,而且淘寶現在量產比較多。”

在採訪中,雪瞳還喜歡提的一個詞是“初心”,因為現在很多人並不是因為熱愛二次元而成為 Coser,而是為了在這個日漸熱絡的圈子裡吸引眼球。

在橘子看來,目前國內 Cosplay 圈最商業化的表現在於人們把 Coser 當成明星追捧。“國外玩 Cosplay 是互相切磋,學習而已,而且他們會追捧的必定是道具做得好,或化妝技巧精湛有一技之長的 Coser。我國的名 Coser 衣服靠買,化妝也有化妝師。只是長得好看而已,和模特有何區別?”

雪瞳覺得這種商業化的運作也有著好的一面:“如果有償的話,至少我的片子品質是有保證的。如果無償的話,人家拍完了,可能這個片子你也沒有辦法要求它的品質。”

半刀也有著和雪瞳類似的感受,她覺得這算不上什麼壞事。“以前染髮劑弄一瓶來已經覺得跟販毒似的,特別小心翼翼,現在它已經完全運作起來了,大家都很便利。原先我們等於跟農田裡插秧一樣。”

橘子依舊不太喜歡這種風氣。她更像是一位本真的小眾文化捍衛者,也對目前圈子裡的商業化氛圍表露出了些許無奈:“人多了就會有競爭。也許商業化就是這種競爭的必然結果吧。”

題圖來自:Flickr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